騰訊就算收了愛奇藝, 中國也不會有奈飛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BT財經

6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4:01,路透社新聞版首先獨家爆料稱,騰訊(0700.HK)有意向收購百度(NASDAQ:BIDU)持有的愛奇藝(NASDAQ:IQ)股份,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

雖然文中表明該收購還在商談中,且騰訊、百度和愛奇藝三方均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但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認定在公關中「不予置評」的用語等於「實錘」,已經開始天馬行空地猜想騰訊收購愛奇藝之後的日子。

對資本市場而言,騰訊可能成為大股東的消息,無疑給投資人信心上的提振。

愛奇藝十年持續虧損,2020年一季度虧損率高達37.5%。一季度末,其流動資產合計193.75億元,低於流動負債208.78億元。愛奇藝股價從一季報發布日開盤起,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跌幅超過15%,表現了投資人對其未來發展的擔憂。而騰訊的入主,將有效緩解愛奇藝現金流和盈利方面的壓力。

消息一出,愛奇藝應聲大漲,漲幅一度超過40%。截至美股6月16日收盤,愛奇藝漲幅鎖定在25.85%。

小馬哥:買買買!

愛奇藝想做中國的奈飛(Netflix),無奈國內版權問題、用戶付費教育問題等遲遲得不到解決,盈利遙遙無期。而百度一心發展AI和科技,無心也無力再填補愛奇藝燒出的無底洞。這時,小馬哥微笑著伸出援手——我來幫你啊!

「打不過你就買了你」、「能用錢擺平的絕對不動手」——這太符合小馬哥的一貫風格了。

騰訊分別於2011、2016、2018年收購了開發《英雄聯盟》的拳頭公司、開發《流放之路》的Grinding Gear Game和開發《皇室戰爭》的Supercell超過80%的股份,並且持有數十家遊戲公司的股份和中國代理權,無需自行組建團隊研發,便逐漸穩坐中國乃至世界遊戲界頭把交椅。

2016年,騰訊宣布控股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將二者與QQ音樂整合,出現了現在的音樂行業一霸——騰訊音樂。

而2015年,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整合完成,騰訊旗下又多閱文集團一員大將,創造了海量IP,為2020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進軍長音頻領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騰訊視頻面臨著當年QQ音樂同樣的競爭局面,甚至比當年更急迫地需要與競爭對手整合。

截至2020年3月31日,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MAU(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5.72億和5.36億。而截至2019年末,中國移動網際網路MAU為11.35億,同比增速已經下降至0.7%。

無論比照發達國家同類產品市場佔有率,還是按照中國現在的增長趨勢,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圈地運動都走到了盡頭。繼續增加MAU成本越來越高,還不如照搬「買買買」的套路。

不過,即使騰訊真的控股愛奇藝,大概率也不會整合出一個「騰訊愛奇藝」平臺,而是讓兩個平臺分別獨立發展,精細化定位。但是,我們將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現有數據擬合成一家公司(以下簡稱「騰愛」)的數據,可以方便直觀地了解到併購成立之後騰訊的強大。

首先,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MAU中,即使重複率高達90%,騰愛MAU也可以超過6億,達到新的高度。

付費會員數,按照現在愛奇藝的20.61%(騰訊視頻付費率為20.89%)計算——雖然廣大網友已表示按照騰訊的一貫作風,一定會將會員分開付費進行到底——將達到約1.29億。

其次,騰愛會有同行無法超越的獨播片源或自製內容數量,有效播放量更是無人能敵。

▲2020年一季度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網絡綜藝,只有3、4、6不是騰愛獨播

另外,兩家合併後,市場上版權之爭將平息許多,騰愛作為「內容搬運工」的成本也會隨之降低。

營業成本降低,疊加用戶數量上升,內容庫的豐富使護城河更深——小馬哥買下愛奇藝,怎麼算都應該不虧。

中國無奈飛

從出生時背後資本支持的角度看,愛奇藝比奈飛幸運許多,作為百度的嫡系部隊,不需要像奈飛一樣出租DVD白手起家。但是從發展環境看,愛奇藝面臨的情況要複雜許多。

中國市場比美國市場人口基數大,潛在用戶絕對數量多,所以愛奇藝10年能獲得5.7億MAU,而奈飛全世界的註冊用戶只有不到2億。

但中國不成熟的市場意味著「原始」的用戶習慣、粗放的監管和野蠻的生長,愛奇藝並不能像奈飛一樣,只專注發掘和搬運用戶需要的內容;也不能像奈飛一樣靠講盈利的故事瘋狂燒錢十幾年,而是急切地需要變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需要有三頭六臂來保護自己的領地。

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早年群雄廝殺到「愛優騰」三分天下,還沒來得及休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衝鋒號角已經吹響。長視頻領軍者們為了留住用戶,剛剛開始入場短視頻鬥爭,B站喊著「破圈」的口號,又從綜藝、PUCG等領域切入。

中國的市場太活躍,不斷有新玩家入場,帶來活力和新的誘人故事。B站還是「後浪」,就已經被字節跳動的西瓜視頻挖了牆角;「小鮮肉」看多了,芒果TV就帶著「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抓人眼球。

結果就是,奈飛老老實實只收固定費用,甚至對一些老用戶承諾終身9.99美元/月、絕不漲價,會員費合計佔到收入的98%以上;愛奇藝費盡心機,採用「超前點映」、分級會員等多種方式,才使會員費收入佔總收入的60%左右,不得不發展出產品矩陣,電商、廣告、遊戲、付費、經紀、打賞、出版、發行、授權九大IP貨幣化手段齊下。

奈飛燃燒投資人的錢為自己開路,被市場追捧十幾年,市值高達1910億美元;而無論是愛奇藝自身的虧損還是中概股的負面消息,都能讓愛奇藝的股價抖三抖。

▲奈飛從2015年開始加大籌資力度,2015-2019年利潤快速上升的同時,其自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始終為負,且經營產生的現金缺口不斷擴大

要想把奈飛模式搬到中國的環境裡,除非有強大而堅定的後盾,能為其持續提供十幾年的巨額資金支持(比如京東集團持續投入京東物流),否則,「單純」的「技術男」奈飛恐怕也很難在各種亂戰或圍剿中存活。

中國無奈飛,並不是因為中國的流媒體平臺技術落後或不能靜心耕耘,而是在這個市場中奈飛很難活得下去。

小馬哥是精明的,畢竟他想要的不是中國的奈飛,而是中國整個娛樂市場。倘若真的收購了愛奇藝,騰訊就可以暫時拿下長視頻領域,開始其他領域的「登頂之戰」。

或遇五道阻力

不過,即使騰訊想要收購愛奇藝的新聞是真的,這次恐怕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第一道阻力,也許來源於百度。

雖然愛奇藝是個虧錢的「無底洞」,百度現在大力發展AI需要大量資金,出售愛奇藝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並且甩掉這個「包袱」能讓百度的財報好看許多。但是,倘若百度想回港或回A股上市,愛奇藝對中國投資人來說是個不錯的招牌。

此外,百度發展的AI和AR/VR等技術,一旦成熟並運用到愛奇藝,可能帶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

百度與愛奇藝「打打鬧鬧」多年,愛奇藝一直強調「獨立性」卻未離開百度,百度一直為愛奇藝的虧損焦頭爛額但也沒把其拋棄。市場2018年就有傳言稱騰訊要收購愛奇藝,最終被證偽,這次也未必能成真。

第二道阻力,可能來自愛奇藝CEO龔宇。

愛奇藝九周歲生日上,龔宇把對愛奇藝的期望凝練成創新、專業、包容、簡單和獨立五個標籤,並著重強調了「獨立」。「愛奇藝在精神上和資源上都是獨立的,能走到今天真的非常不容易。」

愛奇藝作為百度旗下唯一的長視頻平臺,自然可以相對按自己的意願發展。一旦被納入騰訊旗下,面對定位相同的騰訊視頻,愛奇藝必然會被迫割捨一部分業務,不可避免要按照集團整體規劃發展。一向重視「獨立」的龔宇,未必接受這樣的結局。

第三道阻力,大概源自字節跳動。

與騰訊和愛奇藝不同,字節跳動搶先佔領了短視頻的高地,逐步進入PUCG領域,現在又有意分長視頻的一杯羹。

字節跳動雖然成立較晚,但是在成立之後藉由今日頭條爆發式發展帶來的用戶流量,迅速孵化了多項業務,其中不乏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懂車帝等爆款APP。

Quest Mobile數據顯示, 2019年抖音短視頻DAU(日均活躍用戶)遠超除微信外的其他頭部APP,抖音短視頻和抖音火山版的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也都位居前列。西瓜視頻更是有些出人意料地在使用時長方面拔得頭籌。

目前西瓜視頻累計用戶數超過 3.5 億,日均播放量超過 40 億。2020年1月,《囧媽》在西瓜視頻全網免費獨播,開創了春節檔電影在線播出新紀元,同時也表現出字節跳動拿下長視頻市場的決心和相應的實力。

騰訊和字節跳動的正面交鋒不可避免。

如果騰訊收購愛奇藝,字節跳動不僅進入長視頻領域會困難得多,更可怕的是,它知道騰訊的下一步,恐怕就是收購它暫時稱王的短視頻領域。字節跳動會任其發生嗎?

第四道潛在阻力,是《反壟斷法》。

聽說收購傳聞,廣大網友紛紛呼喚:沉睡已久的《反壟斷法》,該醒醒了!

小馬哥氣定神閒、輕車熟路的一系列併購、控股操作,網友們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眼看中國的娛樂市場真的要成騰訊的天下,就算它現在不漲價,以後也不漲價嗎?就算中國市場再活躍、再年輕,等騰訊一家獨大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浪」可能連小水花都拍不起來了。即使不提價,壟斷也不利於保持行業的活力,不利於健康發展。

第五道阻力,則可能來自阿里。

長視頻三強「愛優騰」,優酷不能沒姓名。背靠阿里,優酷MAU穩居第三。

雖然美團王興在飯否發文稱「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倒計時的事了」,但阿里方面既未表態也無實質舉動。其實,作為「雙H戰略」中的「Happy」,大文娛板塊一直受到阿里的重視,不會被輕易放棄。若騰訊和愛奇藝合體,優酷將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阿里大概率不會坐視不理。

對於收購傳聞,阿里暫未表態。也許因為阿里、美團與京東在本地生活激戰正酣,電商平臺618大促在即,無暇他顧;也許因為收購事項尚未證實,就暫且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等待傳聞被證實或證偽的過程中,抽絲剝繭才發現,中國文娛領域的高手對決要開始了。而長視頻平臺,就是那兵家必爭之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愛奇藝:空有奈飛夢,沒有奈飛命
    不少股東認為,愛奇藝將藉此機會,迎來更緩和的競爭環境,甚至有希望和騰訊聯合起來,利用壟斷力量對上遊壓價,對下遊漲價,提早實現盈利。然而,「反壟斷」已成為當前網際網路監管的主旋律,兩家公司合併的可能性渺茫。眼下留給愛奇藝的,唯有在內容和運營上精耕細作,摸索建立真正的壁壘。
  • 騰訊和愛奇藝在東南亞「虎口奪食」
    騰訊、愛奇藝搶奪東南亞觀眾前段時間,騰訊收購愛奇藝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雙方均未正面回應,還是在百度App上實名認證為「百度公關總監」的郭鋒回應稱,「大家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收購傳聞暫告一段落,目前,兩家視頻流媒體平臺都在忙著海外拓展。
  • 今年迄今漲近35%,奈飛為何還在煩惱?|netflix|奈飛|愛奇藝|face...
    據網飛公司報告,由於大流行的需求,今年第一季度的用戶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600萬。投資者一直在追隨這股熱潮,這也解釋了Netflix股價的上漲。Netflix與愛奇藝競爭中國是Netflix尚未進入的國家之一。相反,中國有自己的受netflix啟發的視頻服務「愛奇藝」。該公司的股票實際上是在美國上市的。
  • Q1財報:會員高速增長的奈飛和愛奇藝,全球在線視頻領域關鍵時刻
    而聚焦在線視頻賽道,奈飛和愛奇藝也分別發布了2019年Q1財報,透過這兩家在線視頻領域最有代表性公司最新財報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會員業務喜人、營收增長之外,奈飛和愛奇藝雖面臨諸多挑戰,但在各自市場的領跑的態勢其實已經「大局已定」。
  • 中國的視頻網站為什麼不能盈利?愛奇藝財報告訴我們的真相
    二、愛奇藝的定位:中國奈飛上市之時,愛奇藝的定位曾經是中國的youtube。但後來則轉而定位為中國的奈飛(Netfix)。奈飛和youtube的區別是,奈飛是做電影、電視劇這種長視頻的,而youtube上視頻播放時長平均在七八分鐘到十幾分鐘,是中小視頻。
  • 愛奇藝背後的「迷霧劇場」
    投稿來源:翟菜花前段時間騰訊收購愛奇藝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百度、騰訊、愛奇藝均回復不予置評,百度公關總監郭峰卻在百度app內表示:「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生態發展。」先不說騰訊會不會收購愛奇藝,單就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資本還是很樂意看到愛奇藝被騰訊收購的。
  • 看不見的戰爭:騰訊愛奇藝網飛誰將成為東南亞流媒體之王
    為了保證國際業務順利進行,愛奇藝隨後又聘用了網飛亞太地區前負責人之一的郭又銓。 7 月下旬,又任命郭琪軒、迪內思、張蔭田三位作為東南亞區域市場開拓和運營負責人。實際上,愛奇藝早在一年前就有出海動作, 2019 年 6 月正式推出國際版iQIYI app,並於去年 11 月和馬來西亞當地媒體Astro達成戰略合作,向其輸出內容和視頻技術。
  • 騰訊入股愛奇藝?愛奇藝能否幫騰訊圓了一統視頻江湖的春夢?
    在一眾娛樂明星八卦新聞中,#愛奇藝大漲#這一話題在夾縫中也登上了熱搜榜,位列27,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與討論度。早在16日下午,媒體就陸續傳出騰訊計劃入股愛奇藝的消息。據傳,騰訊已經與擁有愛奇藝56.2%股權的百度在接觸,欲購買未知規模的股份,從而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不過,尚不清楚騰訊有沒有接觸愛奇藝。
  • 愛奇藝敲響長視頻警鐘
    值得深思的是與奈飛相比,同一場新冠疫情,分別為奈飛和愛奇藝帶來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雙方都長期遭市場詬病燒錢、缺乏盈利能力。但疫情填補了奈飛的現金流短板,卻暴露了愛奇藝付費用戶增長乏力的短板。2020年財報顯示,奈飛自上市以來首次錄得全年正向現金流19億美元,會員數反而新增3700萬,總付費用戶突破2億。
  • 1億人都在給愛奇藝打錢,愛奇藝還是不滿足?
    愛奇藝的用戶能接受漲價嗎?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什麼情況下用戶會接受漲價? 以奈飛作為例子,自成立以來,奈飛進行過6次提價,然而最壞的情況也只是讓平臺的業績增長放緩,卻並沒有出現下降。 相反,奈飛的付費用戶一直在增加,儘管增速時有放緩,但仍然非常迅猛,數量從2000多萬漲到如今的1.83億。
  • 漲價4天後愛奇藝發布Q3財報,會員費漲價能不能「救救」長視頻
    從2011年到2020年,奈飛在9年時間內漲價6次,最新會員費價格接近國內的5倍,且會員人數不斷攀升高峰。與國內長視頻虧損多年的困境相比,奈飛早已實現盈利,今年三季度淨利潤7.90億美元。當國內視頻公司也開始漲價會員費,會不會走出虧損,成為和奈飛一樣盈利的平臺?
  • 巨虧300億的愛奇藝,靠25元會員費止血?
    憑藉層出不窮的優質內容,奈飛付費用戶數連年高增長,股價也進入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截至2020年三季度,奈飛自製內容佔比已超40%,即使會員費多次提價,但全球用戶依舊猛增至1.88億。股價從2012年最低點7.54美元至今已暴漲70多倍....
  • 新付費故事:奈飛「滾雪球」,愛奇藝剛起步
    而在愛奇藝11月6日公布提價的一周前,國際知名視頻流媒體公司奈飛也剛好公布了其在美國本土的第五次提價信息。愛奇藝一直被稱為中國版的奈飛,有人調侃,愛奇藝此次漲價是緊跟了奈飛的步伐。雖然是調侃之言,但這話說的不算錯,當然,它也不完全對。
  • 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國爭霸」的愛與痛
    除了「楊偉東」這根「定海神針」,優酷2013年之後一直在動蕩中前行,在愛奇藝、騰訊的夾擊之下,優酷在內容上始終沒有體現出強勢反擊的能力,相比愛奇藝的娛樂精神和騰訊的原創開發,優酷更忠於「渠道」角色,只要有個好劇,就能看到淘寶為該劇製作的購物專場。
  • 騰訊視頻VS愛奇藝:誰主江湖
    次日(3月18日)騰訊視頻宣布會員數達到了6259萬,並稱自己是行業第一。  兩者的動作,耐人尋問。「騰訊作為視頻行業具有代表性的網站,如果說他佔了第一的位置,他會覺得業務上緊跟愛奇藝,或者業務上兩者並駕齊驅,藉此讓外界認為騰訊也不差。」接近愛奇藝的人士對《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解釋騰訊這一舉動的邏輯。
  • 關於「騰訊擬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的6點看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羅超頻道(luochaotmt)今天下午路透社忽然透露,騰訊有意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不過關於細節語焉不詳:「騰訊已經與擁有56.2%愛奇藝股權的百度就購買未確定規模的股份進行接洽,但騰訊目前是否已與愛奇藝接觸仍是未知。此外,知情人士表示,該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隨時可能更改。」
  • 騰訊新文創等待愛奇藝墜落
    最近有消息稱,愛奇藝正在尋求赴港上市,對此,愛奇藝方面曾回應稱不予置評。即使消息成真,愛奇藝賣身騰訊也並非不可能。 目前中概股的趨勢是回國,愛奇藝私有化後被騰訊收編,百度也可以持股分享未來的增長,在視頻領域與騰訊達成深度捆綁。騰訊允許旗下小集團獨立上市,騰訊音樂就是前例,收編愛奇藝後,不排除騰訊將視頻業務打包赴港上市的可能。
  • 給會員播廣告還漲價,愛奇藝我真的愛不起
    愛奇藝這回漲價,騰訊視頻也跟著湊熱鬧,宣稱準備漲價,但不急著行動。騰訊視頻負責人孫忠懷說:「我們呢,別的沒有,就有一顆真心,還有錢。」 那時候,龔宇常去家附近的米粉店吃飯,他發現服務員頭一年還在用騰訊視頻,後來都換成了愛奇藝。 現在他也堅信用戶最終會站他:「在調價後的一個或兩個季度中,可能存在用戶新增減少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會很快消失,不會影響到中長期會員的發展。」
  • 愛奇藝VIP漲價幅達50%,光靠漲價就能改革商業模式?
    在愛奇藝之後,騰訊率先響應。在三季報發布後騰訊表示,作為視頻服務商,騰訊擁有精緻的內容,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另外,優酷目前並沒有表態。但是優酷是具有提價能力的,在優質內容上,優酷相比愛奇藝和騰訊也不遜色。近期綜藝內容上有《我們戀愛吧2》、《火星情報局5》、《這就是灌籃3》等多檔綜N代節目。
  • 十字路口的愛奇藝和泥沼中的百度
    許多看客摸不著頭腦,阿里和騰訊什麼時候要收購愛奇藝了?「洽談收購暫緩」一說又是何來?今年6月17日,路透率先報導,騰訊已接洽百度,討論購買愛奇藝股份事宜,並且計劃取代百度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據中國基金報當時的報導,該消息直接刺激了愛奇藝盤前大漲超41%。而百度公關總監旋即發聲:大家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