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動車圈的大新聞不斷:新年伊始,特斯拉推出了旗下新款SUV車型Model Y的國產版本,起步售價僅33.99萬元起,相比進口版狂降16萬元,一舉收穫了10萬訂單。同時,Model 3性能版大降10萬元,最新售價也僅為33.99萬元,對於零百加速僅3.3秒的高性能車來說,價格可謂良心。
僅僅時隔十多天,蔚來也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轎車產品ET7。這款車的技術和配置標準延續了蔚來一貫的高標準:車長超5米, 軸距超3米,使用全球首款UWB數字鑰匙,標配電吸門,全系標配智能空氣懸掛......等等,非常高級。蔚來表示,ET7的對手是寶馬7系。自然,ET7的售價也非常「豪華」:搭載70kWh電池的ET7,NEDC續航為500km,補貼前售價44.8萬元;搭載100kWh電池的ET7,NEDC續航為700km,補貼前售價50.6萬元;搭載100kWh電池的ET7首發版,NEDC續航為700km,補貼前售價52.6萬。
面對媒體提問,蔚來高層更是表示:特斯拉要做電動化時代的福特T型車,而蔚來要做電動化時代的奧迪奔馳寶馬。
講真,這話讓嗝嗝覺得不太對勁。
豪華就是堆砌配置?
蔚來展廳裡的豪華咖啡機給咖啡迷嗝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臺義大利「辣媽」商用咖啡機的價格在10萬元以上。別說其他的汽車4S店,專業咖啡店裡用上這種機器的也不多。
嗝嗝認為,蔚來的大領導對豪華車的定義理解得可能還是不夠深刻。我承認,在看得見的層面,蔚來絕對大手筆。不僅車高級,而且小到展廳裡的一臺咖啡機,甚至是洗手間裡的一隻馬桶和洗手液,都比任何一家燃油車4S店來得有檔次。更別說什麼奶媽級的送電服務了。豪華大氣上檔次,蔚來確實做到了。
就拿ET7認定的對手寶馬7系來說,誕生於1977年的它擁有44年的歷史。
但世上最珍貴的是啥?是時間。沒有時間積澱的品牌歷史,豪華終覺淺薄。就算是豐田歷時30年苦心經營的雷克薩斯,至今在全球範圍內依舊無法和BBA平起平坐就是這個道理。嗝嗝還沒說奔馳本來就是人類汽車的發明者、奧迪創造了典型官車形象這些品牌加成呢。
後發的時間無法追回,但堆砌配置就能加速打造豪華品牌的進程了麼?就拿剛剛發布的ET7來說,沒錯,它各方面都很好,甚至沒有試駕,嗝嗝已經能夠腦補出那種舒適的乘坐體驗了。但是,這就好像iphone11升級到iphone12的感覺,換句話說,當蔚來說要推出一部轎車時,相信大多數人會覺得它就該是ET7這個樣子,一切都有升級,一切都很完美,只是,為什麼沒有驚喜呢?這和賈伯斯推出iphone4時的轟動真的不一樣。而嗝嗝如果說,蘋果通過ipone4一舉奠定了手機當中的BBA地位,大家應該沒意見吧?
如何正確的看待對手?
從另一方面來說,特斯拉是電動車界的T型車,這句話嗝嗝也不認同。福特T型車的行業地位在於,它利用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大大降低了汽車的價格門檻,讓私人汽車在工薪階層當中迅速普及。但顯而易見的是,特斯拉絕不是簡單的價格戰玩家,實際上,在國產Model 3幾番降價之前,特斯拉在國內銷售產品的平均價格可比蔚來要高。只能說,國產化之後,在保持著高產品力的同時,特斯拉讓消費者覺得性價比更出色。
除了產品本身,特斯拉本身也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事實上,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他的太空項目中創造的神話,恐怕比整個燃油車行業加在一塊兒的要多。如果說樹立一個豪華品牌需要的是故事,還有誰比小馬哥更會講故事且有那麼多故事可講呢?
所以,當對手步步進逼,除了迎戰別無他法。說對手和自己不形成競爭關係,人家是T型車自己是BBA,那和以「不講武德」給自己臺階下的某大師有啥區別?
豪華=曲高和寡?
退一步說,即便蔚來已經全面達到了BBA的品牌實力,是否就一定要保持當前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呢?
就拿BBA說吧,這些豪華品牌近年來紛紛推出年輕化的產品策略,你看誰家還沒有幾款成交價十幾萬元的走量車型呢?說白了就是以更低廉的價格搶佔市場份額。別說它們了,就連保時捷不也推出了幾十萬的Macan,法拉利的Roma更是「只」賣238萬元了嗎?你可以理解為他們大錢小錢都要賺,但其實作為豪華品牌來說,讓更多的人感受自家產品的魅力,在年輕群體的心裡埋下品牌的好感度忠誠度,這才是為高價車的銷售奠定的基礎。
對於蔚來來說,目前最入門的產品EC6,無論形象還是價格,下探得還是很有限。
所以,在嗝嗝看來,相比ET7,蔚來應該更加需要一款適當降低硬體標準、價格更親民的新車型。當然,蔚來引以為豪的換電模式、NP和NOMI等技術亮點還是應該得到體現。而只有夯實了基礎,才能為品牌的持續向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嗝~
再次強調,嗝嗝看好蔚來。這不僅包含著一個中國人對待自主品牌無需理由的支持,同時也是在和蔚來的各種交集中,慢慢覺得蔚來確實是一幫有趣的人在做著的有趣的品牌。最關鍵的在於,電動車行業隨著競爭加劇,自然會出現更細分的市場劃分跟品牌定位,而蔚來要做電動車裡的豪華品牌。這個思路,嗝嗝認同。
因此嗝嗝就更難接受蔚來高層關於自己和特斯拉品牌定位的比喻了,自信和鴕鳥有時候很難區分。無論如何,在成為百年豪牌之前,得先活下來。回顧百年汽車史,倒在半路的豪華品牌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