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丨為了拍動物紀錄片,他們居然派出這樣一支臥底軍隊

2021-03-03 生物好教師

話說,小編經常給小夥伴們推薦好看的生物紀錄片,那麼喜歡看BBC動物紀錄片的孩紙,知道BBC在拍攝的過程中的一些有趣的方法嗎?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get 新知識吧!


但普通的攝像頭有時候也會嚇著這些單純的小動物,這種情況下,只能給攝像頭喬裝以博取信任……

通常把攝像頭因地制宜地偽裝成各種道具,矇混進被拍攝的動物圈子裡。畢竟,如果貿然一幫人跑去過動物身邊拍攝,要麼把動物嚇跑,要麼被動物嚇跑……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野生動物生活,有時候只能遠遠地遙控攝像頭。

這不,BBC最近又作妖了。

在即將開播的動物紀錄片Spy in the Wild裡,BBC又派出了一大批的動物間諜,用英媒的話形容,是「臥底軍隊」。因為,這次他們派出的動物臥底,多達34隻……

河馬,猩猩,樹懶,猴子,鱷魚……全都是各種帶攝像頭的動物機器人。


要說的是,在動物無間道這個領域,BBC真的已經是出神入化,他們製作的每一隻臥底,都成功打入了敵後……

例如這隻樹幹上的假猴子,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由於太逼真,當時其他的猴子都內疚地以為自己不小心把這隻「猴子」殺死了。


當時這些猴子還一度想把它救活……



企鵝就不用說了……BBC專業調戲企鵝已經很多年了。


這隻龜做得太真實太性感,另外一隻龜甚至想圖謀不軌強行交配……


這隻鱷魚媽媽,也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其中的一個崽是異類……


這些攝像頭,很多都是安裝在動物們的眼睛裡。只有湊近看才能看出點端倪,單純的小動物們哪能看出狡猾人類的套路。


照片裡這隻猩猩當時野外發現了一隻「小猩猩」,完全沒意識到對方的臥底身份,對它愛護有加……



BBC,你辜負了多少動物的感情!!哼!!

這些動物機器人,需要花費團隊裡的程式設計師和設計人員幾個月時間去設計製造,每個都獨一無二。而在這種隱蔽的手段下拍出來的動物,是它們最真實的一面……


真↑

假↓


站著的這隻,假...


歪著頭泡水裡這隻,假...


之前也說過,鏡頭喬裝不是新鮮事,這次的紀錄片只是之前BBC一系列的間諜動物的新作品。

【註:BBC動物間諜系列紀錄片列表有興趣的孩紙去找找看,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獅:獸穴中的窺探 Lions: Spy In The Den 》(2000)

《象:獸群中的窺探 Elephants: Spy in the Herd 》(2003)

《熊:樹林中的窺探 Bears: Spy in the Woods》 (2004)

《大遷徙:角馬群裡的間諜 Trek: Spy on the Wildebeest》(2007)

《虎:叢林中窺探 Tiger: Spy in the Jungle》 (2008)

《北極熊:冰上偵探 Polar Bear: Spy on the Ice 》(2010)

《企鵝群裡有特務 Penguins: Spy in the Huddle》 (2012)

《臥底海豚幫 Dolphins : Spy in the Pod》 (2014)

早在2000年,BBC就推出了第一部的動物臥底日記《獅:獸穴中的窺探》,當時為了拍獅子,拍攝團隊把攝像頭喬裝成了一塊長著植物的……石頭……


工作人員遠遠地遙控的這塊石頭。


石頭猥瑣地移動……


深入敵後……


由於紀錄片很受歡迎,BBC的腦洞從此打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類似的紀錄片一部接一部。

例如2003年的《象:獸群中的窺探》,BBC把攝像機變成了一坨大象的便便……還是會移動的那種……


一坨默默看著大象們的翔...


最後這坨大便不負眾望,順利完成任務,觀察到了大象們的生活日常。

2004年,為了觀察熊,他們做了一個四面都是鏡子的四方形,下面是坦克一樣的滾動履帶……


在森林裡完全就是隱形狀態……

在拍攝《大遷徙:角馬群裡的間諜》的時候,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攝像頭變身烏龜...

變成鱷魚...

變成樹....

蜻蜓...

河馬...

頭骨....

在拍攝北極熊的時候,攝像頭則變身水面上的冰塊...

或者陸地上的雪塊...

被北極熊發現……還會逃跑!

一路狂奔……

而拍攝BBC最喜歡的企鵝的時候,更是下了血本。據說為了拍攝節目,工作人員製造超過50隻假企鵝。

例如這隻..

身邊全是狐疑的眼神……

輕輕地我飄走了,不帶走一隻企鵝。。

又或者這隻企鵝寶寶。

打成一片……

甚至企鵝蛋也不放過……

如果你覺得這些臥底都是陸戰部隊的話,那就錯了……在海裡拍攝,也難不倒拍攝組!

當時,為了拍攝一部海豚紀錄片,各種海裡生物隆重登場……海豚,吞拿魚,海龜,鸚鵡螺,章魚……全都是臥底!

畢竟海豚是海裡最聰明的動物,要想騙倒它們,只能做得以假亂真……

就這麼泡水裡盯著身邊的海豚不停……頭還會左右看。


海豚的內心是崩潰的:為了拍我們,安插了這麼多臥底!!以後我該怎麼去相信別人!!


所以....

我們看到的那些可愛動物生活日常,看到高質量的紀錄片成果,背後其實是拍攝團隊的心血和智慧……

成功,並非偶然!

本文來源:帶你遊遍英國(weloveuk)

看完覺得有用記得分享出去,幫助更多的同學~

相關焦點

  • 為了拍動物紀錄片,他們居然派出這樣一支臥底軍隊
    畢竟,如果貿然一幫人跑去過動物身邊拍攝,要麼把動物嚇跑,要麼被動物嚇跑……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野生動物生活,有時候只能遠遠地遙控攝像頭。在即將開播的動物紀錄片Spy in the Wild裡,BBC又派出了一大批的動物間諜,用英媒的話形容,是「臥底軍隊」。因為,這次他們派出的動物臥底,多達34隻……河馬,猩猩,樹懶,猴子,鱷魚……全都是各種帶攝像頭的動物機器人。
  • BBC高質量紀錄片怎麼拍的?人家派出了一支機器動物臥底大隊!
    畢竟,如果貿然一幫人跑去過動物身邊拍攝,要麼把動物嚇跑,要麼被動物嚇跑...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野生動物生活,有時候只能遠遠的遙控攝像頭上陣。在即將開播的動物紀錄片Spy in the Wild裡,BBC又派出了一大批的動物間諜,用英媒的話形容,是「臥底軍隊」。因為,這次他們派出的動物臥底,多達34隻...河馬,猩猩,樹懶,猴子,鱷魚...全都是各種帶攝像頭的動物機器人...
  • 這麼逼真的動物紀錄片,原來是這麼拍出來的
    BBC在13年推出了紀錄片《臥底企鵝幫 》,據說當時臥底企鵝幫製作團隊為了偷窺這些蠢萌的南極居民想方設法。當然,潛入敵人內部就要有犧牲的準備,為了最好的紀錄片,拋頭顱灑熱血!BBC可以說是非常喜歡調戲企鵝了,15年的時候,他們又推出另一部企鵝紀錄片《雪仔:一隻企鵝的故事》。這一次,他們更新了設備,改用四個輪子的小車……
  • BBC新紀錄片《荒野間諜》激萌開播!這次他們派出了34個動物間諜攝影機
    該片由BBC金牌紀錄片大師John Downer和其團隊出品,是『動物臥底』系列的又一次裡程碑式力作。說到「臥底」,或許不少人早已知道了BBC的套路。傳統的紀錄片,基本由攝影師潛伏拍攝動物;而BBC從2000年起,另闢蹊徑,在攝像機上做起文章——讓攝像機化身「臥底」,偽裝成動物或者自然界的花花草草,然後埋伏在動物中間,去拍下那些人們無法親自捕捉到的和動物親密接觸的景象。這些攝像機也有一個可愛的名字——間諜相機Spycam。
  • 強烈推薦4部BBC最萌科普紀錄片,發現藏在動物中的「臥底」
    (這些都是BBC的臥底攝像機,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感覺動物已經不可以相信這個世界了)因為有了這些臥底
  • 紀錄片《荒野間諜》兩季大全
    來源:視界電影他們花3年時間,歷時800多個拍攝日,從南極到北極,跨越53萬公裡,21個國家,拍攝8000多個小時,為了探明動物們的私密生活,BBC這次可謂腦洞大開,他們請來20多位科學家、動物學家,製作了34個動物「間諜」,悄無聲息地安插進動物家族
  • BBC的紀錄片原來都是這樣偷拍的,感覺動物們再也不會相信人類了
    但是其」拋頭顱「的真相是:這位臥底企鵝為了成功打入企鵝的內部,竟然破壞了人家企鵝夫妻的感情!在15年年底的壓軸紀錄片《雪寶:一隻企鵝的故事》( Snow Chick: A Penguin's Tale)中,他們用上了偽裝成小企鵝的小車:
  • 原來紀錄片裡動物們「羞羞」的鏡頭是這樣拍出來的...
    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敢拍的,也沒有什麼是他們拍不了的但朕一直很好奇,那些紀錄片的攝影師們,究竟是怎樣讓本屬於大自然的自由生靈,毫無警覺地在攝像機前肆意表演的呢?畢竟,朕拿著手機去拍小動物的時候,從來都只有兩個結果:要麼把動物嚇跑,要麼被動物嚇跑.
  • 繼潛入企鵝群之後,他們又想在哪裡安插臥底?
    拍一部好的紀錄片,真的真的非常耗費心血。比如說,為了貼近拍攝到企鵝真實的生活狀態,BBC當年派出約五十人組成的攝影團隊,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對生活在熱帶秘魯的洪堡企鵝、生活在亞南極海島上的跳巖企鵝,以及生活在寒帶南極的帝企鵝進行了跟蹤拍攝。
  • 為了偷拍野生動物紀錄片,BBC發明多種間諜:糞便,海豚,猴子
    在驚訝於大自然中動物的生存不易,為了活著都要用盡全部力氣的同時,我們也驚訝於BBC到底是怎麼記錄下這些精彩而珍貴瞬間的,如此的深入,就像參與追殺的一條蛇一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部BBC紀錄片團隊製作的《荒野間諜》,在這部紀錄片裡,BBC自曝了自己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其中用到的各種動物仿生攝像機,真是嘆為觀止!感覺這些間諜跟野生動物一樣可愛!
  • 為動物而戰的男神——暗訪、僱臥底、議案公投促進立法
    在這些控訴中,有的說他成百成百隻地屠殺狗狗,有的說他只不過是那些可笑的動物權益組織派出的說客,還有的說他將動物保護協會變成了個人的龐氏騙局。後來,一些州實行法律禁止一切未經養殖場主人同意的為拍攝下養殖場內部畫面的臥底調查,就為了使像動物保護組織這樣的揭發內情者閉嘴。
  • 看這部走心又極致的動物諜戰片刷新你對大自然的認知
    這是BBC金牌紀錄片大師JohnDowner帶領他的團隊,在20多位科學家和野生動物專家的指導下,花了3年時間,行走超過20萬公裡,奔赴21個國家的31個地區,用8000小時的素材濃縮而成的,可謂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 BBC9.5分紀錄片,出動34個「動物間諜」開拓孩子眼界
    不不不,這些已經不能滿足「紀錄片狂魔」的拍攝需求了。為了保證可以拍到最客觀真實的大自然,也為了儘量避免各位「主演們」被打攪,最新的拍攝方法是:派出間諜,進行偷窺!比如,這塊會動的石頭:「你看得出來,我是一臺高清攝像機嗎?」到後來,為了近距離拍攝大象,甚至出現了「會動的大象糞便」!
  • BBC又出神片,拍到動物們都懷疑「人生」了,超值得和孩子一起看
    大家都知道:拍紀錄片很難賺錢,如果有人在這方面不計人力,不惜血本,那一定會被罵為「傻子」。毫無疑問,BBC紀錄片團隊就是最大「傻子」團隊之一。為了探明動物們的私密生活,BBC這次可謂腦洞大開,他們請來20多位科學家、動物學家,製作了34個動物「間諜」,悄無聲息地安插進動物家族,光明正大地偷拍偷窺
  • 他是BBC金牌紀錄片導演,派遣34位「間諜」拍出動物版「無間道」
    作為這場大戲的幕後主導,約翰·唐納和他的團隊收穫頗豐:他們不僅拍到了園丁鳥造屋、求偶的全過程,還有幸看到了鳥巢裡的布局——得益於「賊窩」裡的寶石攝像機。而在過去的3年,類似的戲碼在21個國家上演。攝製團隊跨越33萬英裡,拍攝了8000多小時的鏡頭素材,最終凝縮為5小時的紀錄片《荒野間諜》。
  • BBC又出神片,拍的動物都懷疑「人生」了,超值得和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附觀影連結
    這次BBC團隊劍走偏鋒,在20多位科學家和野生動物專家的指導下,腦洞大開地製作了34個奇葩「間諜」,然後將這些間諜安插在各種動物身邊,偷窺它們的生活……要論會玩,更少不了他們!而且這些間諜們也是不辱使命,拍下了動物界不為人知的一面。就如紀錄片開篇所說,看完這個紀錄片,會永遠改變我們對動物的看法。其實也許不僅是對動物,對自然、對人類和自己的看法也許都會發生些變化。
  • 為了拍出牛逼的紀錄片 BBC用盡了各種蠢萌的方法
    難道攝影師就不怕把這些動物嚇跑,或者被動物吃掉神馬的?才不是!他們其實怕得要死,所以就動用智慧的力量創造了這塊長著草的假石頭!!!為了與真企鵝徹底打成一片,這些被安放其中的「臥底」也是拼了,除了正常拍攝外,竟然還要學會「生蛋」。當然了,生出來的企鵝蛋也是一個攝像頭~
  • 時隔三年,BBC這次派出了51個「荒野間諜」!來看動物們的暖心和爆笑日常
    這些「動物間諜」不僅看起來像動物,還會模仿它們的行為。為了通過「入群測試」,甚至會用避開眼神的方式,表現對首領的臣服。這部紀錄片第一季的「出圈」,正是因為仿真小猴子從樹上掉下來後,整個族群為它哀悼。這是自帶攝影裝備的「動物間諜」,為我們帶來最好的禮物。今年上線的第二季,同樣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大猩猩的友誼,侏儒象的摸摸……新一季的暖心故事出爐!《荒野間諜》第二季共四集,目前已經放送完畢。
  • 哥大畢業,卻假扮中國象牙走私犯臥底非洲,連央視都為他拍了紀錄片.冒著被報復的危險,他只想改變世界對中國人的偏見
    他們只會在慘劇發生時,一遍又一遍「黑」中國的審美太殘忍;於是當地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的朋友找到他,想借用他這張難得的中國臉孔,去當臥底,一起調查背後的產業鏈,他答應了。慶幸的是,或許是他演得太逼真,對方完全放鬆了警惕,就這樣落網了。他當臥底成功抓獲走私販的視頻,一定要看!!還有一次,他和另一個同事扮演情侶,去越南的一個走私村偷拍交易過程。警惕的走私犯突然搶過他們的包,打了開來。回憶起那個片段,黃泓翔還是感到害怕。「一旦出事,沒有人能救我們。」
  • 6部寓教於「萌」的BBC動物紀錄片,親子必看!(附資源)
    豆瓣評分:9.4分該片由BBC金牌紀錄片大師John Downer和其團隊出品,是『動物臥底』系列的又一部裡程碑式佳作。 BBC紀錄片團隊花3年時間,歷時800多個拍攝日,從南極到北極,跨越53萬公裡,21個國家,拍攝8000多個小時,剪輯成一部區區5集的紀錄片。劇情不輸諜戰片,看著看著就能被這些小動物們萌哭。這部紀錄片不僅能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各樣的動物,也許還會改變家長自己對動物原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