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樂(1920.5.16—2010.5.13)生在有著「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潮汕之地廣東汕尾海豐縣,後來全家偷渡去香港。當時一般偷渡到香港的人都是為了一頓飽飯,初到香港日子都是過的相當艱辛。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屌絲潮汕仔,後來會逆襲成為香港的華人探長。
1960年代的香港經濟慢慢起步,英國殖民政府對於殖民地,從來都是只知道撈錢,中國人的死活從來都不管,別說偷渡過來的黑戶了。來港任職的英國官員,從上到下沒有不貪汙腐敗的,要不他們來香港真不知該幹什麼,香港各級行政機關貪汙成風,包括醫院護士索要錢財,就連消防員滅火,都要市民先給紅包才滅火。
呂樂從小警察一步步做起,後來歷任港島,九龍的總華探長,遊走在黑白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連人上人的英國警察高管搞不定的事,都需要四大探長出面擺平。當時的一代大毒梟吳錫豪都給呂樂打下手,甚至其他兩位大探長,韓森都需要他提拔,顏雄直接就是他的跟班。只有藍剛才能和他相提並論。當時香港四大黑幫——新義安,14K,和勝和,潮州幫,全部給他面子。呂樂將香港的黃賭毒高利貸全部統一划區,公司化運營,統一進行管理。由警察充當保護傘,黑道當打手看場子。讓香港從犯罪率奇高,破案率極低,到有事就找老大要人,幾乎看不到黑社會火拼,破案率極高。
黑金猶如滾滾珠江水,源源不斷的流進呂樂的貪汙集團,其中不乏香港總警司葛柏。當時傳言呂樂有五億身價。據香港的資料顯示,呂樂單在香港凍結的資產,80年代的時候就有近三億元,還有1973年留下的800萬現金,這在現在也不是小數目。當時由於香港市民的強烈抗議,以及英國政府擔心貪汙問題,會危及英國在香港的統治,所以決定進行反貪。
中年呂樂
罪惡一生
1960年代香港黃賭毒猖獗,歷任港島、九龍總華探長的呂樂縱橫黑白兩道,隻手遮天,風光一時。人稱「lak哥」的他,1940年任職警員,60年代與顏雄、韓森和藍剛合稱香港「四大華探長」,與黑幫勾結收取龐大賄款。呂樂被公認為四人之首。四大探長貪汙案60年代遭殖民地政府揭發。前港督麥理浩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以遏止日益泛濫的警隊貪汙。這一著名的「打老虎」的行動,引致警隊人心惶惶,更導致警廉衝突。隨後麥理浩頒下特赦令,不再追究大部分在1977年以前的貪汙案,才平息警隊暴亂。然而,廉署一直沒有放棄追緝呂樂等四人。1968年,由於其時反貪汙聲甚盛,呂樂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1973年,呂樂趕在廉署成立前偕八名子女及妻子移居加拿大,逃避追捕。加拿大是當時多名涉貪前香港警務人員選擇移民的國家。據加拿大警方於1999年曝光的一份報告透露,至少有44名在70年代被廉署追查的前香港警員及家人等,移民到溫哥華和多倫多。報告稱呂樂在70年代中期到了溫哥華,安頓家人後自己逃到臺灣。
2004年,84歲的呂樂在臺灣接受雜誌訪問時,被問及會否回港,他直言在港已沒有相熟朋友,相識的都在臺灣,其中包括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對方也是潛逃臺灣的華探長。
晚年的呂樂
呂樂傳奇一生曾被改編成電影《雷洛傳》,由香港藝人劉德華擔任男主角雷洛。
呂樂家財難以估計,在他離港前,更有傳其身家達到5億元。資料顯示,呂樂單在香港被凍結的資產80年代已值近3億元,其資產計有尖沙嘴及半山區十八個單位,
據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報導,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呂樂已去世,2010年5月13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該報記者前天到出殯的墓園採訪,見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 根據資料,呂樂被香港廉政公署通緝前曾舉家移居加拿大,後恐被引渡回港,與妻再潛逃至與香港沒引渡協議的臺灣定居,子女則多留在溫哥華。至於呂樂是在臺灣死後遺體送到加拿大出殯,還是在加拿大死去,則暫未能證實。目前呂樂仍在香港廉政公署的通緝名單上。廉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並且會就如何跟進此案諮詢律政司法律意見。據悉,如果最終證實呂樂已死,廉署自1976年向他發出的通緝令將隨之終止。
左邊呂樂
下期為大家講述其他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