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太極古今事,請君且看陳家溝!

2020-12-23 溫縣黨政門戶網站

洛水清,黃河濁,一清一濁兩股水交匯、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極陰陽圖」,而距離這裡幾公裡的清風嶺上,就是太極拳習練者嚮往的地方,一個叫做陳家溝的小村子。

數百年來,這裡大師雲集、英才輩出。

數百年來,這裡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關於太極拳的故事……

尋源

曾經的謀生技能,走鏢時的保命手段

陳家溝原名常陽村,位於黃河北岸、溫縣縣城東5公裡的清風嶺上。明洪武年間,因陳家溝陳氏始祖從山西移民到此繁衍生息,加之村中有三條深溝,遂改名陳家溝。後因匪盜出沒,村裡成立了武學社,陳家溝人開始習練家傳長拳,漸漸習武成風。

明末清初,陳氏傳至第九世。這一世的陳姓族人中,出現了天資聰慧,晝練武、夜習文的陳王廷。據《溫縣誌》記載,陳王廷晚年隱居鄉裡,潛心收集、研究民間武術,並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汲取百家之長,融合太極八卦陰陽五行、中醫經絡學和道家導引吐納術,創編了一種集技擊、強體、健身、修性為一體的全新武術套路,而這種武術拳種就是「太極拳」。

直到清末,陳氏第十四世、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及其兒子仍靠走鏢謀生。「在那個年代,學武是用來保命的,太極拳如果沒有技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根本不可能流傳下來。」太極拳文化研究學者、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溫縣政協副主席嚴雙軍說道。

清嘉慶年間,陳長興摒棄門戶之見,將太極拳傳給外姓人楊露禪,楊露禪後來創編出楊氏太極拳,之後的武氏、吳氏、孫氏均是在陳氏和楊氏的基礎上衍變創編而成。

到清末民初,太極拳高手輩出,湧現出陳鑫、陳照丕等大家,太極拳在國內外風光無限。

復甦

太極拳瀕臨失傳,眾人拾柴點燃「星星之火」

1941年,河南遭遇旱災和蝗災,陳家溝未能倖免,戰爭也讓民不聊生。陳家溝多數人逃荒到了西安等地,傳承幾百年的太極拳幾乎完全中斷。

直到1946年溫縣解放,陳家溝才迎來春天。

彼時,外出逃荒的村民陸續回來,江湖人稱「鐵捋神靠」的王雁暗中物色弟子,每晚偷偷在村裡小學教拳。

1958年,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丕從單位退休回家傳拳。看到村裡幾乎已無人學拳,陳照丕很是著急,他當即挑選幾個孩子「重點培養」,其中就包括陳照丕的侄子——陳小旺和陳正雷,還有民兵連長王西安和民辦教師朱天才。

1972年,定居北京的太極拳名家陳照奎被陳家溝老村支書張蔚珍找回村教拳。據村民回憶,每天清晨,陳照奎就登上村子的大土臺子教拳。為了提高老百姓學拳的積極性,該村還制定了鼓勵政策,即練拳計工分。短時間內,練拳者過百人。

上世紀70年代,隨著人們開始重新學習太極拳,以及全國太極拳比賽的恢復,陳家溝太極拳傳承逐漸走上軌道。

發展

太極拳走出國門,國內開花國外香

「1972年恢復太極拳比賽後,我就開始參加省裡和全國的比賽。」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朱天才說。

到1978年時,多次獲得全省乃至全國太極拳比賽金牌的朱天才,被河南省選拔到首屆全國教練員進修班深造,後來,他和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都被選拔為河南省武術專業運動員。

也是在1978年,鄧小平會見日本友人時揮毫題詞「太極拳好」,讓太極拳迎來了全面發展。

1980年,溫縣成為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次年3月,陳家溝第一次迎來19人的日本代表團。之後,韓、法、澳、意、美等國接連來訪和學習,而新加坡更是提出了外派太極拳師到該國授拳的想法。

朱天才成了第一批國家外派傳拳的太極拳師,在新加坡執教1年,而後又前往日本授拳,「日本學員有30萬名,我每一兩年都會去一次」。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走出國門傳拳的陳家溝拳師將太極拳傳播到了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北京奧運會,太極拳作為表演項目向世界人民展示;在天宮一號上,太空人劉洋打起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瑰寶,太極拳具有鮮明的「中國範兒」,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優秀文化符號之一。

相關焦點

  • 郭海榮: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來到陳家溝,要拜謁的地方是太極拳祖祠,它也是陳氏家族宗祠。它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場所,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太極拳祖祠佔地200餘畝,是傳統中式建築,紅的門窗廊柱,灰的房簷院牆,門口兩尊石獅威儀十足。庭院深深。祖祠是三進院落,拳譜堂、祖師堂、揚德殿、耀武殿等建築坐落其間。
  •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看馬保國 去看河南焦作陳家溝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看馬保國 去看河南焦作陳家溝太極拳申遺成功 不理馬保國 踩一踩焦作溫縣陳家溝《老子》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太極孕育著中華文明的智慧,也是中國傳統的哲學。金庸小說對於太極橫推崇,描述很多,按照他的小說,太極是張三丰發明的。太極拳的發源地或在河南焦作陳家溝,許多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武俠小說對這個地方也有記載。太極拳申報世界遺產成功,也是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一件幸事。
  • 【恆義太極】陳家溝陳氏太極拳館招生簡章
    恆義拳館創始人:張恆義,陳家溝人,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小星親傳弟子,陳氏太極拳第二十世傳人,中國太極名家,國家一級拳師,國家一級裁判,國家武術段位指導員,陳家溝太極拳協會天津分會會長,天津陳小星拳法研究會會長,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高級教練,陳家溝太極五義之一。
  • 劉武:陳家溝的「楊露禪第二」——《太極的力量》連載
    10年前,當大師勸勉劉武離開陳家溝外出闖蕩之時,劉武竟然抱著大師的腿痛哭不已,依依不捨。大概,除了自己的兒子和陳家溝一些土生土長的徒弟外,劉武是王西安大師最親近的人之一。200年前,楊露禪18年中三下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精髓。率性的劉武自比楊露禪,大概他的意思是自己和楊露禪在陳家溝都逗留了不短的時間。另一個原因,他和楊露禪皆為河北老鄉,都懷抱習練太極拳的目的,從河北來到了河南。
  • 尋根問祖,功夫巨星一龍造訪太極祖庭陳家溝,他也要拜師王佔海?
    格鬥世界訊:近日,功夫巨星一龍到訪河南陳家溝,來到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與陳家溝的太極拳師們進行了一番探討和交流,從媒體披露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龍也在陳家溝現場打起了太極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動作非常規範有力。
  • 太極宗師陳長興銅像落成儀式於陳家溝舉行
    (太極網 訊)為紀念一代宗師陳長興對太極拳傳播與發展做出的歷史功績和巨大貢獻,2020年10月5日,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落成儀式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隆重舉行,以此來緬懷這位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太極宗師,來自全國各地陳氏太極拳分會、分校、分堂的老師及太極拳愛好者百餘人到場共同見證。
  • 「中國太極第一村」河南陳家溝 坐擁「世界非遺」 成熱門旅遊地!
    步入陳家溝,隨處可見太極文化的印跡,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對太極拳習練者來說,來到陳家溝首先要拜謁的地方是太極拳祖祠,這裡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家族宗祠,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
  • (大「像」中原)太極之鄉——河南陳家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該遺產項目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形成以來,世代傳承,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 在傳承太極拳數百年的陳家溝,隨處可見習練太極拳的人,村民中更是不乏身手不凡的拳師,在這個3000多人的村莊裡,有3個太極拳學校、40多個家庭拳館,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拜師學藝的太極拳愛好者絡繹不絕。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無人機升空陳家溝讓太極「武破蒼穹」
    核心提示: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太極拳入選非遺,發源地在河南溫縣,來陳家溝感受太極拳魅力
    而太極拳發源地則是在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為慶祝太極拳申請非遺成功,當地也是歡聚一堂,舉行慶典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一刻,陳家溝的各個景點依然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一片熱鬧景象。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因此更名為「陳家溝」。
  • 中華太極,聲振八方!陳家溝,明天更美好
    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太極拳師、嘉賓以及太極拳愛好者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會聚太極文化的重要傳承區、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一同聆聽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這是黃河文明的璀璨明珠,這更是懷川兒女的無上榮光!
  • 六大流派代表人物匯聚:陳家溝上演世界太極巔峰會
    「世界太極名家走進陳家溝」活動。22日上午,舉行了「陳家溝 . 世界太極名人牆」首批入選儀式,評委會主任餘功保先生介紹了陳家溝世界太極名人牆的意義、方式,30多位各太極流派名家、太極拳社會活動家、太極拳研究專家首批入選,焦作市、溫縣以及組委會領導向入選優秀人物頒發了入選證書,各位入選者進行了手模採集和題詞。
  • 文化十分丨傳太極之韻 展文化之美 ——陳家溝
    七年前 ,他看了電影《太極》,從此堅定了學習陳氏太極拳的決心。以色列電腦工程師 陳氏太極學員 薩吉:當我看到這個電影時,我被它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無法用語言形容是什麼吸引了我,我特別想從陳氏太極學到精神上的東西。我認為西方的拳術教會我如何格鬥,陳氏太極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品性純良的好人。
  •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12月18日起,太極拳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開展太極拳專場展演活動,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法。
  • 「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 數百年來,陳家溝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
  • 第三屆陳正雷太極年會公告——第18屆國際陳氏太極拳高級培訓班暨 富光杯·第七屆中國陳家溝太極功夫精英賽
    陳家溝太極拳館鄭州文化路館        0371-632196262. 陳家溝太極拳館鄭州政六街館    0371-659315163. 陳家溝太極拳館廣州分館   020-89106687 / 835871194.
  • 陳家溝微博有意思:竟稱新垣結衣是河南的,卻言馬保國是山寨太極
    認證標籤為「溫縣太極拳傳承人聯合會副秘書長」的「陳家溝微博」,在5月29日,轉發了一則微博內容後評論稱:「新垣結衣原來是河南的!」——新垣結衣,是日本當紅女影星,咋被「陳家溝微博」給四兩撥千斤,就「攬入懷中」,成了我們大河南的人了呢?
  • 太極拳門戶之爭:陳家溝溯源 一種以姓氏命名的功夫帶來百年迷霧
    說到陳氏太極拳,就一定會提及一個地方: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家溝被譽為太極聖地,我們還是從比較有資料可考的陳家溝創拳說起。陳家溝的由來河南溫縣陳家溝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5千米處的清風嶺中段,600年前叫常陽村。當地至今尚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說法。
  •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
    美麗的陳家溝是我可愛的家鄉美麗的陳家溝是中國太極拳的故鄉陳家溝,溝通世界且不說這裡的小橋流水,像珍珠般散落的明清建築,只看那青磚砌成的練武臺、楊露禪偷拳處、東大溝習武場、大皂角樹造拳處,便勾起甘美芬芳故鄉情、武術意。
  • 陳家溝的太極拳傳承斷了?
    「陳家溝根本不在山溝裡!」看完梁家輝主演的《太極》系列電影,廣州陳正雷太極會館的幾位河南籍教練幽怨道,「拍得還不夠精彩。」 這是陳家溝和陳氏太極拳第一次以電影的形式出現在銀幕上,講的是陳氏太極拳門派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傳拳楊露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