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宗師陳長興銅像落成儀式於陳家溝舉行

2021-03-01 陳溝水

(太極網 訊)為紀念一代宗師陳長興對太極拳傳播與發展做出的歷史功績和巨大貢獻,2020年10月5日,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落成儀式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隆重舉行,以此來緬懷這位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太極宗師,來自全國各地陳氏太極拳分會、分校、分堂的老師及太極拳愛好者百餘人到場共同見證。

陳自強講述陳長興生平事跡

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總教練陳自強老師講述了一代宗師陳長興的生平事跡。陳長興自幼隨父習練太極拳,在武術界享有盛名,被譽為「牌位大王」。他敢於打破門規局限,將陳氏家族的獨得之秘太極拳傳於河北永年縣的楊露禪,在太極拳歷史上開始了一次大發展、大普及的時期。他對太極拳的發展,貢獻頗豐,其著述《太極拳十大要論》等理論著作,極大地豐富了太極拳的理論寶庫,將太極拳術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對後人啟發很大,是中華武術的寶貴財富。

冷喜武致辭

捐資代表冷喜武表示敬立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是為了敬仰先賢、鼓勵吾輩,勉勵後人。太極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薪火傳承四百年,正是在一代代太極拳傳承人的努力下,才能風靡全球,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每一位太極拳傳承人,都要飲水思源,牢記先輩功德,克己正禮,奮發圖強,為太極拳事業的發展增光添彩。

張宗軍、盧麗春主持儀式

籌建捐資代表陳自強、楊建平、張宗軍、李小華、張岐、陳恩、尚德望、馬力、劉玉龍、王雷、符開輝等陳氏太極拳傳人上前為銅像揭幕,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全體成員向陳長興銅像鞠躬行禮

銅像揭幕儀式現場

捐資名人牆

本次敬立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由陳自強老師帶領師兄弟楊建平、張宗軍、李小華、張岐、陳恩、尚德望、馬力、劉玉龍、王雷、符開輝首先發起,後有245位師兄弟陸續加入,最後圓滿促成銅像敬立。

「一代太極宗師陳長興銅像」籌備工作組成員及祝賀單位有: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山東棗莊分會  張宗軍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雲南昆明分會  李小華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蘇蘇州分會  馬  力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山東青島西海岸分會  郭書辰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西南昌分會  符開輝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北京雄安新區分會  梁春豔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天津東麗空港經濟區分會  李雲梅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山西洪洞分會  李  偉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吉林長春分會  張立傑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上海浦東分會  尚德望

陳自強太極學堂安徽合肥分堂  何衛俊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雲南瀘西分會  何詠芳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蘇濱海分會  龔壽得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河南安陽分會  常躍傑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四川成都分會  郭留群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福建廈門分會  許春來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湖北武昌分會  張桂秋

陳小星拳法研究會廣東廣州分會  鄭小飛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雲南分會  劉坤斌

陳自強太極學堂廣東中山分堂  趙笑陽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吉林通化分會  李義臣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浙江瑞安分會  虞秀琴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山東淄博分會  曹世沛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重慶江津分會  凌承渝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蘇鹽城分會  曹效華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遼寧鞍山分會  劉克舉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河南淮濱分會  張  鏵

世界太極拳聯誼會北京海澱分會   袁寶華

世界太極拳聯誼會山西太原分會  苑立智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貴州黔南分會  付媛

陳小星拳法研究會蘭州分會  劉鳳英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甘肅麥積分會  孫東敏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安徽合肥分會  劉玉龍

陳小星拳法研究會成都分會  張廣明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河北曲周分會  郭東華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吉林四平分會  梁玉波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廣西岑溪分會  李強華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安徽巢湖分會  周德俊

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廣東珠海授拳點  李清霞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蘇宿遷分會  劉  凱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廣東深圳龍崗分會  王  魁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浙江橫店分會  賀  勇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江蘇睢寧分會  呂建華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安徽宿州分會  錢  浩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廣東中山分會  周直豔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湖南岳陽分會  高培根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黑龍江大慶分會  林  軍

世界太極拳聯誼會廣東珠海分會  薛博智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廣東東莞分會  張良梅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河南信陽分會  張同新

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山東煙臺分會  董黎明

陳小星拳法研究會山東龍口市東海度假區分會  唐  英

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部分捐資贊助名單:

張宗軍  李小華  張  岐  陳  恩  尚德望  

馬  力  劉玉龍  王  雷  符開輝  陳  佳

陳慶源  張本忠  張本玉  陳洪英  唐  英

劉克舉  姚海東  林  君  賀  勇  孫宜波

李強華  藺志東  張  鏵  許春來  龔壽德

楊建平  錢  浩  馬永軍  張仁萍  何詠芳

陳勇軍  苑立智  郭留群  任海龍  劉高朝

董黎明  丁光輝  江  凡  嚴順嫻  張立傑

韓建民  葉傳海  張桂秋  曹  孟  郭書辰

都基安  劉德財  陳長峰  杜賢群  袁寶華

李清霞  李黎明  李體育  周德俊  王  魁

熊改強  張立君  王  誠  安慶龍  劉  偉

楊振利  康紅濱  施祥富  郭東華  張良淮

李  陽  蔡裕能  桂進華  梁棟斌  李香庫

冷喜武  陳  濤  梁正雨  劉  凱  石春雷

陳宏偉  李義臣  職永成  鄭建民  鄭廣濟

任廣義  李再勤  曾加華  柯春水  凌承渝

劉鳳英  孫  雪

一代宗師陳長興銅像落成儀式由大拳師學院全程直播,點擊觀看現場盛況。

相關焦點

  • 郭海榮: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2020年10月8日,在焦作舉行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太極拳和太極文化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更高精神層次的追求,「是黃河文化中重要的瑰寶,是黃河智慧的動態符號,是黃河獻給世界人民的美好禮物之一。」
  • 「中國太極第一村」河南陳家溝 坐擁「世界非遺」 成熱門旅遊地!
    對太極拳習練者來說,來到陳家溝首先要拜謁的地方是太極拳祖祠,這裡既是陳氏族人尋根問祖、祭拜先祖的家族宗祠,也是太極拳習練者祭拜歷代太極宗師之地。 矗立於拳譜堂前的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銅像,拈鬚而立,神情肅穆,目光溫和堅毅。在銅像身後有兩塊石碑,分別刻著「武」、「德」二字,「拳以德立,德為藝先」,是太極拳最基礎的武術理念。
  • 陳長興 讓太極拳走出陳家溝
    (電影劇照:太極1從零開始)陳長興(1771~1853),字雲亭,河南溫縣陳氏十四世孫。運動中,旋腰轉背、旋腕轉膀和旋踝轉膝,形成一動全動的螺旋運動。二、發展了太極拳理論,留下了寶貴的著作資料陳王廷的太極拳著作大部分散失,以後幾代只是口傳,述而不作,陳長興深以為憾。因此,他筆耕甚勤,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
  • —「太極宗師」楊露禪
    掌柜的原籍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在他的家鄉很多人都練習這種拳法,其中的陳長興師傅,太極拳法天下第一。楊露禪從掌柜口中套出了這些信息,不過要學習這種拳法,就必須要去陳家溝,楊露禪當即回家拜別了母親和妻子,前往陳家溝。楊露禪為什麼這麼著急趕去陳家溝?原來在封建社會,人若想出人投地,要麼才高八鬥,要麼武冠天下,文和武總得有一樣出眾,將來不論找工作,還是賺錢養家都比較容易。
  • 陳長興、楊露禪親筆題刻、墨跡驚現高平
    王永忠展示了自己收藏多年與太極拳有關的民俗藏品,包括清款門楣木匾、黑釉四系酒罈、清代核桃木座椅等與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始祖陳卜有關的「老物件」。「很顯然,『陳公和眾 長興太極』八字,在誇讚陳長興的處世為人崇高品格的同時,又巧妙地將『長興』其名嵌入其中,說明對他在太極拳中的地位給予肯定並寄予未來更大希望。」
  • 陳家溝三省堂舉行拜師儀式
    2020年5月10號,陳家溝三省堂陳立法先生家中舉行了拜師儀式,來自徐州的戴文峰向陳立法先生遞帖拜師,陳家溝家族理事會陳石巖先生主持了此次拜師儀式。戴文峰習練陳氏太極拳多年,仰慕陳立法先生之拳藝、品格以及陳立法先生家學之淵源,今日終嘗夙願,歸入陳氏太極之門。儀式過程開始,陳立法先生首先帶領大家,祭拜了太極拳祖師陳王庭,隨後戴文峰用傳統禮節拜師,之後戴文峰講訴了他有緣結識陳立法先生學拳到拜師過程,激動心情溢於言表。
  • 童年裡有一部劇叫「太極宗師」
    江湖人稱」天下第一武指「。《太極張三丰》的導演也是他。《太極宗師》再現了《太極張三丰》的很多經典鏡頭。楊露禪因痴迷武學而赴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拜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為師。藝成之後,打遍京城無敵手,人稱「楊無敵」。後又與京城中另一武術大家、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相識相交。
  • 「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 數百年來,陳家溝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
  • 若問太極古今事,請君且看陳家溝!
    洛水清,黃河濁,一清一濁兩股水交匯、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極陰陽圖」,而距離這裡幾公裡的清風嶺上,就是太極拳習練者嚮往的地方,一個叫做陳家溝的小村子。 數百年來,這裡大師雲集、英才輩出。
  • 南拳北腿到底誰厲害,66年前南北武術兩位宗師還打過擂臺,誰贏了
    來自五湖四海的武學宗師們,都選擇在這裡開館授徒。這一點,我們在《葉問》和《一代宗師》裡都可以看出來。葉問是廣東人,後來就是去香港開設武館教詠春拳。也正因為這種情況,當時香港可以算是「武林大會」,高手雲集,南拳北腿,各色功夫都有。
  • 太極宗師楊露禪:挑戰者餓虎撲食,楊略一舉手,對方跌出數丈!
    後來楊露禪在中藥店當學徒期間,聽說溫縣太極拳十分出名,威力無比,就萌生了去學習太極拳的想法,他千裡迢迢趕到溫縣陳家溝拜師學藝,滿心希望學習太極拳後,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強者,然而讓楊露禪沒想到的是,連陳長興的面都沒見到,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陳家根本不對外收徒,楊露禪不甘心就此放棄,便裝扮成一個啞巴,到陳家當雜役,常常趁著空閒時間偷師學藝,觀察陳長興的一招一式。
  • 楊露禪18年三上陳家溝 為什麼第三次才學成?恆心化成楊無敵
    下面來說說他三次去陳家溝習武的事,前後可是花費了18年時間,從一個少年到學成後成為了年過40的中年大叔,可以說,對武術的痴迷千古第一人!楊露禪第一次去陳家溝習武。碰了很多次壁,最後只好想了個辦法,裝作流浪街頭的啞巴,大約在冬季,暈倒在陳長興家門口,陳長興動了惻隱之心,收留在家當傭工。
  • 西安青龍寺舉行「惠果和空海銅像」揭幕儀式
    揭幕儀式現場興教寺住持寬池法師致歡迎詞龍道華彩會長致感謝詞銅像前合影留念佛教在線陝西訊 2011年5月21日上午,日中佛教文化友好交流協會向青龍寺贈送的「惠果與空法傳法銅像」在西安青龍寺舉行落成揭幕儀式,日中佛教文化友好交流協會會長龍道華彩先生一行35人,陝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陝西省佛教協會秘書長劉進業,西安市佛教協會秘書長馮首軒,西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長安興教寺方丈寬池法師等參加揭幕儀式。
  • 陳志偉:太極才俊 志在傳承
    7月28日,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一賽一節」的氛圍日漸濃厚,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來此拜師學藝。當日上午,在各界嘉賓的見證下,陳家溝太極拳功夫學校副校長兼主教練陳志偉喜收新徒,陳高高、王忠龍、胡楊、郭戰兵、常明月等來自全國各地的23名太極拳愛好者終圓拜師夢。而對80後拳師陳志偉來說,又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責任。
  • 電影《龍之誕生》焦作開機儀式昨舉行
    昨日上午,電影《龍之誕生》焦作開機儀式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文化交流中心舉行。
  • 六大流派代表人物匯聚:陳家溝上演世界太極巔峰會
    「世界太極名家走進陳家溝」活動。22日上午,舉行了「陳家溝 . 世界太極名人牆」首批入選儀式,評委會主任餘功保先生介紹了陳家溝世界太極名人牆的意義、方式,30多位各太極流派名家、太極拳社會活動家、太極拳研究專家首批入選,焦作市、溫縣以及組委會領導向入選優秀人物頒發了入選證書,各位入選者進行了手模採集和題詞。
  • 一代宗師陳發科和陳氏太極拳的「中興」| 太極文化
    1928年一代宗師陳發科從河南的陳家溝來到北京,從此開始了他在北京的三十年授拳生涯。
  • 黃河岸邊我的家|從「河洛匯流地」到「五湖四海」 太極文化綻放...
    近年來,在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太極拳廣為傳播,習練者達3億之多,陳家溝漸漸成為太極拳愛好者必來的打卡聖地。每年,來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健身養生、感受太極文化的遊客絡繹不絕。太極拳博物館前,眾多愛好者正在習練太極拳。
  • 太極拳入選非遺,發源地在河南溫縣,來陳家溝感受太極拳魅力
    而太極拳發源地則是在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為慶祝太極拳申請非遺成功,當地也是歡聚一堂,舉行慶典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一刻,陳家溝的各個景點依然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一片熱鬧景象。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因此更名為「陳家溝」。
  • 中國武術史上有名的「偷師」,就發生在河南,中原「太極第一村」
    直到2020年末,直到中國「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我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太極宗師》是有一段真實的歷史背景,吳京主演的楊昱乾並非虛構人物,具有傳奇色彩的「陳家堡」也非是編劇構造。楊昱乾的原型就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陳家堡」就今河南焦作陳家溝,楊露禪看拳偷學的地方就是在這裡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