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宗師楊露禪:挑戰者餓虎撲食,楊略一舉手,對方跌出數丈!

2021-01-09 拍案驚奇

晚清十大武術宗師中,楊露禪是唯一一位以太極拳而聞名於世的武林高手,他10歲便拜師學藝,行走江湖十餘年,直到40歲才開壇教徒,拳術所向披靡,因舊社會常因江湖爭鬥而大打出手,每逢打擂時,楊露禪出手即見紅,一響必成功,故有「楊無敵」之稱。

楊露禪用畢生的精力研究武學,雖武藝出眾卻不善言辭,在江湖上頗有盛名卻淡泊寧靜,頗有大師風範,所到之處常被人追捧,堪稱武術界的一代宗師,然而這位後來的武學大師幼年時卻歷經坎坷,在生活的逼迫下才走向了武學這條道路。

少年飽受欺凌,拜師學藝遭碰壁

幼年時楊露禪家中貧窮,父母因老實巴交常被人欺負,這對童年的楊露禪產生了極大影響,從此便暗自發誓一定要學得一身武藝,為窮苦人打抱不平,起碼自己的親人不再遭受惡人的欺負。

後來楊露禪在中藥店當學徒期間,聽說溫縣太極拳十分出名,威力無比,就萌生了去學習太極拳的想法,他千裡迢迢趕到溫縣陳家溝拜師學藝,滿心希望學習太極拳後,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強者,然而讓楊露禪沒想到的是,連陳長興的面都沒見到,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陳家根本不對外收徒,楊露禪不甘心就此放棄,便裝扮成一個啞巴,到陳家當雜役,常常趁著空閒時間偷師學藝,觀察陳長興的一招一式。

天長日久,楊露禪自以為太極拳的全部招式已經熟稔在心,於是他便辭了差事回到家中和人打擂。可太極拳博大精深,楊露禪偷學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再加上三年多的時間,自己根本沒有時間練習武藝,致使自己在擂臺上被別人打的落花流水,楊露禪羞愧難當。

回鄉打擂受挫,重投師門苦鑽磨

為了精進武藝,楊露禪再次找了個理由回到陳家,繼續揣摩偷學太極拳,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終於有一天,楊露禪被陳長興逮了個正著,在舊社會,偷師學藝是讓人不齒的一件事情,然而陳長興不愧為一代宗師,得知楊露禪痴迷武學,下定決心要學太極拳後,不僅沒有把他趕出家門,而且還破例收下了楊露禪。

楊露禪驚喜萬分,從此便安心在陳家學藝,陳長興並沒有看錯人,楊露禪果然是練武的一副好材料,在陳長興的悉心指導下,楊露禪的武藝突飛猛進,經過十年的刻苦學習,終於揣摩透了太極拳的精髓,讓陳長興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破例收的這個徒弟,竟然將太極拳發揚光大,推向了全國。

楊露禪武藝學成之後,便回到了家鄉,開始開館授徒,由於武藝精湛,被人推薦到滿清八旗軍營中擔任教習,楊露禪一心想把太極拳發揚光大,然而八旗軍此時已經腐化不堪,天天忙著提籠架鳥吸鴉片,根本無心練武,楊露禪失望至極,只好對外收徒,楊露禪在陳氏太極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創新,並打破了陳氏太極只在家族中人傳承的規矩,讓太極拳成為了國民運動。

京師一戰成傳奇,太極門下威名揚

楊氏太極拳到底有多大呢?楊露禪曾經在北京城的一場比武或許可以說明這一點,楊露禪有一位姓武德朋友在北京任職,是當地富豪張氏德貴賓,在某次宴會上,武氏將楊露禪推薦給了張氏,張氏家中常聚集一些習武之人,為了探一探楊露禪的真實本領,張氏便安排武師與其比武,張氏見楊露禪身材矮小,便有輕視之意,席間便對楊露禪說:"先生不知是精於長拳還是少林拳?"楊露禪直言:自己並不練習長拳或少林拳,而是習得太極拳。

張氏又問:太極拳能否打人?楊露禪說道:我的太極拳並不用來打人,但是在對戰中並不輸於少林拳和長拳,凡父母所生肉體凡胎都可對戰。張氏一聽認為楊露禪的太極拳徒有虛名,便有意挑釁:"你的拳法是否能同在座的拳師比一下呢?"席間所有的拳師都把目光放在了楊露禪身上,為給太極拳正名,也同時想在京城將太極拳發揚光大,楊露禪有心施展身手,於是便打贏了張氏的要求。

比武一開始,一個老拳師施展餓虎撲食的招式,向楊露禪發難,招數兇狠剛猛,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楊露禪略微一舉手,竟然將老拳師打到幾丈遠的地方,而且還跌得渾身血汙,另一位拳師不服氣,要與楊露禪競技,沒過幾招便被打的滿地找牙,其餘拳師一看楊露禪確實有真功夫,便甘拜下風,張氏看到楊露禪太極拳的威力,不禁心生敬佩,再不敢小視,便又單獨擺了一桌酒席,宴請楊露禪。

楊露禪在張家比武一事被傳得沸沸揚揚,許多當時著名的武術家慕名前來找楊露禪比武,然而無一人能夠勝過楊露禪,因此太極拳便在北京城打開了局面,一時之間「楊無敵」的名號傳遍北京大街小巷,許多武術愛好者慕名前來學藝,太極拳在楊露禪的手中真正做到了發揚光大。

八卦掌宗師董海川曾向楊露禪挑戰,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一直不分上下,後來據楊露禪的徒弟說,楊露禪本來是可以打贏的,但是顧及到董海川的面子,便沒有盡全力,於是這一段傳奇打擂便以二人平手而告終。如今,太極拳已經流傳開來,然而卻漸漸失去了實戰性,轉而成為了中老年人的一項健身運動,因此也導致了很多人對太極拳能否用於實戰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楊氏太極與陳氏太極到底有什麼區別?

楊露禪對陳氏太極進行了改革創新,那麼楊氏太極和陳氏太極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共有兩點不同:

就風格特點來看: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優美、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樸實、由松入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猶如湖中泛舟輕靈沉著兼而有之,拳法海納百川,不拘一格。而陳氏太極則採取陰陽學說,以動靜開合之理,與剛柔虛實之法,為輕沉遲速互練之術;拳勢動作,均以螺旋進退,稱纏絲勁。

就習拳套路來看:楊氏太極傳統問拳套有三路:大架、長拳、中架、及小架(亦稱用架和快架)。而陳式太極拳原有七套拳法。為長拳一套,十三勢頭,二,三,四,五套,及炮捶一套,傳至陳氏第十四世陳長興,陳有本時,陳氏太極拳,由博而約,專練十三勢頭套及炮捶兩套。

相關焦點

  • 太極宗師楊露禪的「雀不飛」,很可能根本就是杜撰的!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出自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大白話的意思就是一根羽毛這樣的重量,頂級的太極宗師都可以感知到。王宗嶽:太極拳論所以,據說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的「雀不飛」絕技能夠證明他的太極拳水平已經達到了絕頂之境。可惜,據說只是傳聞,傳聞也不等於真實。楊露禪的太極拳功夫為近世第一人沒什麼問題。
  • 【武林檔案】太極宗師楊露禪
    [武林檔案]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1799年-1872年),直隸省廣平府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
  • —「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也從隔壁跑來,和眾人一齊在藥房外圍觀看熱鬧,地痞與藥房掌柜吵紅了眼,便一拳向掌柜打去,掌柜的用手輕輕地一格,地痞便向門外跌去,差點爬不起來。地痞見掌柜的不是善茬,便灰溜溜的走了,楊露禪大為驚奇,這掌柜的深藏不露,功夫竟如此了得。楊露禪自幼便對武術有興趣,雖然學過些少林拳法,卻沒有得到少林真傳,也沒有遇到什麼武術名師。
  • 楊露禪與董海川的交往軼事
    在京城,「太極楊無敵」之名驚動了深居內宮的八卦掌開山鼻祖董海川。董海川幾次想登門拜訪楊露禪,又恐有失面。一日,他再也忍不住了,便派徒弟執請柬邀楊露禪小酌。這天上午,董海川準備停當,靜候楊露禪前來。但楊露禪直到中午還未露面。
  • 大隱於西湖的太極宗師
    8歲那年,他就開始在這裡跟著外公練太極拳,一直堅持了69年,風雨無阻。 「我外公當年固定選在這個地方教拳,以前沒有地磚,全是泥地,雨天一腳下去,腳印子深深的。前面幾棵香樟樹也被砍掉了,只有後面的露天茶室還在。」回憶起數十年前的習武舊事時,孟憲民頗有感慨。  孟憲民的外公名叫牛春明,這個名字,學太極拳的老人應該都知道。
  • 楊露禪太極拳的三個境界
    楊露禪宗師像楊露禪學成太極拳技藝,在北京闖出了「楊無敵」的名聲,並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改造,使太極拳走出了山林荒野,江湖之寓,實現了太極拳、太極文化的社會化、主流化,這樣的歷史功績怎麼說都不過分。許多人把太極拳當成打敗別人工具,這樣就把太極拳降格為一法一術的打鬥技藝了,而太極拳是道,是宇宙的規律法則,是度人度己的船,是幫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智慧和能力的學問之道。許多太極拳傳人津津樂道太極前輩「發人到丈外」的傳奇故事,其實,這是不了解中華武道精神的緣故。武乃止戈之意,太極拳則「捨己從人」的訓練而步入「階及神明」之境,其宗旨為「延年益壽不老春」。
  • 雷公太極:我祖師爺楊露禪就是個河北農民,根本不是「楊無敵」
    楊露禪楊露禪,是電視劇《太極宗師》主角楊昱乾的原型。實際上,歷史上的楊露禪,其在武林中的地位和功夫比電視劇中的還要厲害。他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活躍在200年前的傳武界,在武林中享有「楊無敵」的美譽。太極宗師故老相傳,楊露禪一生與人交手,從無敗績,太極拳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地步。與他齊名的,或許只有八卦掌祖師董海川。
  • 一代宗師陳發科和陳氏太極拳的「中興」| 太極文化
    從1928年至今,數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當年陳發科從陳家溝傳來的陳氏太極拳,不但在拳術上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而且早已突破「誰知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氏傳」的局面,從北京傳遍全中國,從北京走向全世界。     認真回顧幾十年來陳式太極拳的發展,對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太極拳、更好地傳承太極拳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話說太極拳|從廣府太和堂到楊露禪傳藝……(連載)
    於是,陳德瑚就說:「露禪啊,一晃兒的時間,你離開家也一二十年啦,太極拳學得也差不多啦,回家去看看,開個拳館,靠教拳傳藝可以安身立命。陳家大門永遠對你敞開,隨時歡迎你回來。」楊露禪感激萬分,向陳德瑚拜了再拜,感謝陳德瑚收養教育之恩,說自己一定會回來看望義父的。楊露禪出了陳家溝,感覺就像掙脫了藩籬一樣,一下子輕鬆許多,直奔老家直隸廣平府城外的閆門寨村。
  • 童年裡有一部劇叫「太極宗師」
    江湖人稱」天下第一武指「。《太極張三丰》的導演也是他。《太極宗師》再現了《太極張三丰》的很多經典鏡頭。不同於《太極張三丰》虛構故事和背景,《太極宗師》取材自清末武林的真人真事。吳京所飾演的楊昱乾,原型是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
  • 話說太極拳|太極宗師!這事真有……(連載)
    宗師楊澄甫第二十八回楊澄甫,1883年7月11日生於北京,1936年3月3日逝於上海,與其祖父楊露禪、伯父楊班侯、父親楊健侯均為楊式太極拳名家。楊澄甫自幼隨父學拳。其父楊健侯性情溫和,對於愛子楊澄甫習武不忍管束過嚴。
  • 《太極宗師》九大高手已去兩位,吳京成就最大,周比利最厲害
    袁和平作為天下第一武指,除了電影方面有多項成就之外,還執導過兩部合拍電視劇,分別是《小李飛刀》和《太極宗師》,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其中《太極宗師》集結了吳京、於海、徐向東、周比利等高手,實力強勁!(排名無先後)1、楊昱乾:吳京《太極宗師》講述了楊昱乾如何從一個功夫小子成長為一代宗師的故事,為了學到武功跋山涉水、裝稻草人、做苦工、日夜練習,若是都有楊昱乾這樣的決心還用擔心不會成功嗎?吳京電視劇成名作,為他量身打造的,當年的吳京真的好水嫩,如今已經成長為一線動作影星。他今天的成就和劇中的楊昱乾一樣,都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
  • 劉武:陳家溝的「楊露禪第二」——《太極的力量》連載
    200年前,楊露禪18年中三下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精髓。率性的劉武自比楊露禪,大概他的意思是自己和楊露禪在陳家溝都逗留了不短的時間。另一個原因,他和楊露禪皆為河北老鄉,都懷抱習練太極拳的目的,從河北來到了河南。楊露禪已經名垂千古,劉武還只是中國太極拳教練之中的一個,聲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劉武的豪情壯志卻眾人皆知。
  • 《詩酒話武俠》第7期:楊露蟬的偷拳,張三丰的太極
    武俠小說《偷拳》把大名鼎鼎的太極宗師楊露禪陳家溝學拳的早年經歷用極盡寫實的筆觸描繪出後,生動貼切、感人肺腑,讓人手不釋卷、潸然淚下,從此,一代宗師的傳奇經歷擁有了最佳文學外衣。《神丐》史料充足、還原度高,不失為研究太極楊之重要電影作品;其中演員王群對楊露禪早期的破落形象展示入木三分,而後期殘面卻賊、懲處大盜表現出正氣凌然之情懷同樣震撼人心。
  • 1997電視劇《太極宗師》
    《太極宗師》是一部以清末著名的內家拳宗師「楊露禪」為原型的古裝動作電視劇,由張鑫炎和袁和平執導,吳京、樊亦敏、於海、王群、周比利、惠英紅、楊潔玫等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一位自幼喜愛習武的年青人楊昱乾被太極高手村長陳正英破例正式收乾為徒的故事。該劇於1997年播出。
  • 像《太極宗師》這樣陣容的劇僅此一部吧,演員均是知名武術高手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太極宗師》這部劇。對吳京的第一印象,必須提名《太極宗師》的楊昱乾那時候還不是戰狼,看臉是標準的奶油小生,沒想到京哥還有如此白嫩的一面。還記得我第一次看惠英紅的戲,是那年的《太極宗師》。
  • 23年的經典電視劇《太極宗師》中已經去世的3位演員
    1998年夏天,有一個關於太極拳的電視劇《太極宗師》讓太極拳大火了一把。
  • 太極宗師主題曲《天已暮》盪氣迴腸,卞留念不容錯過的巔峰之作
    《天已暮》是內地武俠電視劇《太極宗師》的主題曲、片頭曲,由陳濤作詞,卞留念作曲、演唱。出品年代是1997年。作為一首弘揚中國傳統武術電視劇的主題曲,本作品...歌曲《天已暮》是內地武俠電視劇《太極宗師》的主題曲、片頭曲,由陳濤作詞,卞留念作曲、演唱。出品年代是1997年。
  • 太極宗師除了吳京周比利惠英紅,你還知道誰?三人已離世
    那一年,《太極宗師》上映了。一到放《太極宗師》的時間,小孩們都跑到村支書家裡去了,那時候電視機不多,一個個看得好認真,每到精彩部分又喊又叫的,那氛圍真心熱鬧。」——不願透露名姓的小夥。「真TM好看,真心經典,看到楊昱乾練太極的時候,小夥伴們總照著學,在桶裡轉水是常有的事。」——深受《太極宗師》荼毒的小夥。
  • 太極宗師除了吳京周比利惠英紅,你還知道誰?三人已離世
    那一年,《太極宗師》上映了。「看過啊,那時候年紀還小。一到放《太極宗師》的時間,小孩們都跑到村支書家裡去了,那時候電視機不多,一個個看得好認真,每到精彩部分又喊又叫的,那氛圍真心熱鬧。」——不願透露名姓的小夥。「真TM好看,真心經典,看到楊昱乾練太極的時候,小夥伴們總照著學,在桶裡轉水是常有的事。」——深受《太極宗師》荼毒的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