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露禪所學太極拳為何與陳溝太極拳差異很大
那是因為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溝太極拳師紛紛著書及到各地傳授太極拳以來,人們發現其動作形式及動作名稱,與清道光年間三進陳溝從陳長興學藝、後在京城傳藝的楊露禪傳的太極拳動作及動作名稱,差異很大。陳溝的太極拳及動作名稱與通背拳風格、名稱相近,並與通背拳一樣,以「纏」字為靈魂。而楊露禪傳的太極拳則強調勁整,不妄動。
-
太極拳是怎麼在民間普及推廣的?—「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為什麼這麼著急趕去陳家溝?原來在封建社會,人若想出人投地,要麼才高八鬥,要麼武冠天下,文和武總得有一樣出眾,將來不論找工作,還是賺錢養家都比較容易。楊露禪不願一生做個小夥計,雖然好武但也沒有碰到什麼良師,胸中空有滿腔報負也無處施展,聽到有這麼個學武的好去處,自然急不可耐的趕去了。一旦成為武林高手,那可是自己名揚天下的好機會!
-
話說太極拳|從廣府太和堂到楊露禪傳藝……(連載)
楊露禪來到了陳家溝陳德瑚家,陳家是個大戶,一連三座四合院全是陳德瑚的家產,後院還有個很大的演武場,著名太極拳家陳長興就在這個演武場教授陳家子弟習練太極拳。楊露禪初到陳家溝,陳氏家人與他不熟,陳德瑚規定楊露禪只能在前院活動,不得隨意到後院走動,這算是對楊露禪這個外鄉人的防範吧。起初,楊露禪以為後院住有內眷,一直不敢越雷池半步。
-
楊露禪是文盲嗎?
在太極拳界和史學界,對楊露禪的研究,因歷史資料的匱乏,曾出現過一些暫時難以辨清的遺疑問題。譬如,楊露禪除太極拳外是否還會其它武術技藝?是否識字?享年幾何?楊式太極拳是否脫胎於陳式太極拳等等。
-
楊露禪18年三上陳家溝 為什麼第三次才學成?恆心化成楊無敵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後,深愛其術,從學楊於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河北涿縣人孫祿堂,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於李魁垣的師傅郭雲深,又從師於程廷華學八卦掌。後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之後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可見,這些太極拳都是從陳氏太極拳發展而來的。
-
雷公太極:我祖師爺楊露禪就是個河北農民,根本不是「楊無敵」
楊露禪楊露禪,是電視劇《太極宗師》主角楊昱乾的原型。實際上,歷史上的楊露禪,其在武林中的地位和功夫比電視劇中的還要厲害。他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活躍在200年前的傳武界,在武林中享有「楊無敵」的美譽。太極宗師故老相傳,楊露禪一生與人交手,從無敗績,太極拳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地步。與他齊名的,或許只有八卦掌祖師董海川。
-
太極宗師楊露禪的「雀不飛」,很可能根本就是杜撰的!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出自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大白話的意思就是一根羽毛這樣的重量,頂級的太極宗師都可以感知到。王宗嶽:太極拳論所以,據說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的「雀不飛」絕技能夠證明他的太極拳水平已經達到了絕頂之境。可惜,據說只是傳聞,傳聞也不等於真實。楊露禪的太極拳功夫為近世第一人沒什麼問題。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民間一直有個傳說,晚晴時代代表八卦掌最高水平的董海川與代表太極拳最高水平的楊露禪曾有過比武。較多的版本是兩人見面後,不經意間董海川騰空一躍就將小鳥抓住,然後交給楊露禪;楊露禪將小鳥放在手掌心中,小鳥卻振翅難飛,後人稱其為「雀不飛」。說得更玄的是兩人打了三天三夜都難分勝負。
-
楊露禪怎麼死的
這拳也不知道如何傳的,反正到了19世紀中葉,陳家溝陳長興、趙堡陳清平兩人是最牛的,而陳家傳說,有個叫「蔣發」或者「蔣把式」的人,對陳家拳有相當大的貢獻。4、到了19世紀中葉,楊露禪學藝,回到河北永年,與當地的財主武痴武禹襄比較,多次失敗,然後三下陳家溝重新學藝,最終弄懂了太極拳「不爭」的原理,徹底戰勝武禹襄。
-
【太極拳故事】陳家拳,楊家傳,太極拳風行京津
太極拳真正得到發展和普及,成為婦孺皆知的一個拳種,還是因為陳長興打破門規,將陳氏家拳傳給了外姓人楊露禪。在太極拳的發展上,楊露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關於"楊露禪陳家溝偷拳"的故事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從民國時的傳奇小說《金蟬盜技》、建國後的連環畫《偷拳》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電影《神丐》都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的。如今在陳家溝,與太極拳相關的最重要的遺蹟也是"楊露禪學拳處"。"
-
從楊露禪偷拳到現代人自學太極拳想到的,傳統不可丟,要傳承
最早知道太極拳,恐怕要得益於小學時代看過的電影《神丐》。透過楊露禪偷拳學藝的過程,才認識這門神奇的拳藝。 隨著太極拳的普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太極健身的行列。中專的時候,也曾跟晨練的老師學過幾式。感覺已經沒有想像中的神秘了。後來一段時間不練,又全忘了。於是照著書本,模仿VCD,總算自學起了一個套路。
-
太極宗師楊露禪:挑戰者餓虎撲食,楊略一舉手,對方跌出數丈!
天長日久,楊露禪自以為太極拳的全部招式已經熟稔在心,於是他便辭了差事回到家中和人打擂。可太極拳博大精深,楊露禪偷學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再加上三年多的時間,自己根本沒有時間練習武藝,致使自己在擂臺上被別人打的落花流水,楊露禪羞愧難當。回鄉打擂受挫,重投師門苦鑽磨為了精進武藝,楊露禪再次找了個理由回到陳家,繼續揣摩偷學太極拳,可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
八卦太極拳
正因內家派拳術的興起,在當時武林中廣為流傳著『八卦轉」圈」,太極畫」圓」,形意觸」點」』這首歌謠,敘述這三門內家拳種的基本特色「八卦太極」創立後,迫於當時武林環境與此拳的習練難度甚高,一直未曾公開。但董海川與楊露禪二人,深知此拳的武術價值,但在傳承者的選擇上必須具有相當的條件與基礎,所以董海川秘傳劉德寬,經獲傳藝者,大多將此拳視為私房武術,從不輕易示人,亦可視為當時武林風氣使然。
-
楊露禪與董海川的交往軼事
董海川平日有午休習慣,當他靜了下來睡眼朦朧,忽覺人影一閃,他一睜眼,但見桌上擺著一個裝潢十分考究的禮品花籃,內裝「稻香村」各式糕點一份,「杏花村」老窖好酒四瓶,紅色緞帶上用金字寫著「楊露禪拜上」,花籃下還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拳師小憩,露禪不敢打擾,權且告退。失禮!」董海川心中一驚:好個楊露禪,我剛一眯眼你就給我來這一招,真乃武林高手也!
-
太極拳的三種境界
太極拳同樣有一種眾生平等的大胸懷。不論你是什麼階層,不論你是什麼社會角色,打起拳來,眾生平等。你能從太極拳中得到什麼,靠的是你的積累和你的悟性。這時候的社會角色對你毫無用處,甚至如果拿著角色不肯放下,反而會讓你枉費了心血。我們可以把太極拳和禪各分為三種境界。
-
劉武:陳家溝的「楊露禪第二」——《太極的力量》連載
200年前,楊露禪18年中三下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精髓。率性的劉武自比楊露禪,大概他的意思是自己和楊露禪在陳家溝都逗留了不短的時間。另一個原因,他和楊露禪皆為河北老鄉,都懷抱習練太極拳的目的,從河北來到了河南。楊露禪已經名垂千古,劉武還只是中國太極拳教練之中的一個,聲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劉武的豪情壯志卻眾人皆知。
-
楊露禪打遍天下無敵手,當他遇到董海川,會怎麼樣?
下面,三悟頻道將從楊露禪先生的窮苦出身、三進陳家溝拜師學藝、拳打群賊、三鬥董海川和創作太極拳共5部分,介紹楊露禪先生的武功造詣。一、「出身不好,天賦好」楊露禪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從他10歲的時候,就開始出來做雜工了,用今天的話說,叫做「童工」。
-
太極拳24式(收全了24個視頻)
太極拳最好的老師是書本!這是一本太極拳出版史上的不朽名著,被公認為是太極拳的經典文獻。其一,自楊露禪、經楊健侯輩、至楊澄甫輩,祖孫三代練拳、傳拳,都是口授身傳,不立文字、未留系統拳照。至楊澄甫才首次以親自示範的成套拳照為基礎,撰述成專著。
-
陳長興 讓太極拳走出陳家溝
一次,陳長興在露天戲臺下看戲,突然看戲的老百姓一陣大亂,人們像潮水似的擠來擠去。在眾人的驚呼中,一個抱小孩的婦女被擠倒在地,眼看要出人命,陳長興見狀,忙使出太極功夫,撥開騷亂的人群,三腳兩步便到了那婦女身邊,馬步一紮,伸開雙臂,猶如中流砥柱一般,護住母子二人。眾人見他於立於千百人中間,無論人流如何推、揎、擁、擠,腳步紋絲不動,「凡近其身者,均如水觸石,不抗而頹」,無不驚奇。
-
襄河堂傳統太極拳源流簡介--楊、武太極拳的淵源
武禹襄看出了楊露禪的難處,就對楊露禪說:「別擔心家裡的生活,你安心去陳家溝學藝吧,機會難得,你家裡的一切包在我身上,我全管了,但我有個條件,就是你學藝回來得教給我。」楊露禪一聽當然高興了,就答應了。拿著陳德瑚的親筆信回家準備了,等把家中安排好後,起身去了陳家溝。到陳家溝找到陳長興呈上陳德瑚的親筆信說明來意,陳長興看了楊露禪的拳術,也喜歡楊露禪就安排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