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的老師翁同龢,曾經這樣評價楊露禪的武功:「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
由此可見,楊露禪的武功確實非同一般,極其精妙。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楊露禪的武功到底有多厲害?
下面,三悟頻道將從楊露禪先生的窮苦出身、三進陳家溝拜師學藝、拳打群賊、三鬥董海川和創作太極拳共5部分,介紹楊露禪先生的武功造詣。
一、「出身不好,天賦好」
楊露禪的家庭條件並不好,從他10歲的時候,就開始出來做雜工了,用今天的話說,叫做「童工」。
他先是在「太和堂」藥店當夥計,勤勤懇懇、本本分分地為掌柜的做事。
有一天,一個長得五大三粗的惡棍走進了藥店,不由分說,搬起板凳直接砸向了櫃檯,還對藥店的夥計們惡語相向。
眾人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夥計們都明白,這名惡棍是來挑事的。
可是,大家就是不敢上前制止,生怕這名惡棍一拳過來,傷到了自己。
就在此時,只見藥店老闆一個箭步趕來,抬起手掌,朝著那名惡漢輕輕一撥,仿佛拍打蒼蠅一樣,將惡漢給趕出了門外。
在場的夥計們看後,異口同聲地喊道「好」、「打他」、「掌柜的,好樣的」。
就在夥計們興高採烈地誇讚藥店老闆的時候,小小年紀的楊露禪卻不動聲色,一雙小眼睛只顧看著老闆的一招一式。
從小就對武術有著濃厚興趣的楊露禪,感覺老闆的步伐非常輕盈,手掌看似無力,實則勇猛無比;這與平常所見的其他拳術相比,風格迥異,這一下就勾起了楊露禪的好奇心和興趣。
事後,楊露禪苦苦哀求要拜老闆為師,老闆本來無意收徒,但是,最終還是被楊露禪的誠心打動,所以,就收下了這位徒弟。
在藥店老闆的教誨下,楊露禪的武功突飛猛進,有了很大的改觀。
後來,藥店老闆發現楊露禪具有非同常人的練武天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於是,就將他推薦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學習陳家拳。
說到這裡,這位藥店老闆是誰呢?
一說是河南溫縣陳家溝人,名叫陳德瑚。
正是他,讓楊露禪在練武生涯中找到了努力方向。
二、三進陳家溝,苦練18載,最終武功大成
看過吳京參演的《太極宗師》後,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武術是講究門規的,武術大家對本門本派的武功傳承要求很嚴,他們堅持「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非嫡系親屬不傳」的原則,將本門本派的武功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外人偷了去。
陳家溝的陳家拳掌門人陳長興也是如此,他把陳家拳的核心武功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金貴。
在陳德瑚先生的推薦下,楊露禪來到了陳家溝學習,可是,在家族門規的約束下,楊露禪只能在陳家的前廳活動,並不能到後院參觀、練習,因為後院是陳氏弟子練功的地方。
即便如此,這些嚴厲的門規習俗也沒能難住楊露禪。
陳家院子裡種著很多樹,小小年紀的楊露禪閒暇之餘就愛爬樹,這不,就是因為爬樹,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他發現在前院的樹上,能夠清晰地看到後院正在練武的陳家弟子。
「你們不是夜裡練功嘛,那好,我就在夜間偷看吧」,楊露禪心中暗想道。
於是,他每天晚上都躲在樹上偷看大家練武,回到住處,他再琢磨一招一式的精妙之處。
就這樣,他堅持了很長時間,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多久,他的偷看練武的事情就敗露了。
有一天,楊露禪在與陳家弟子玩耍時,一時興奮,用了一招陳家拳將對方打倒了,這件事,正好被掌門人陳長興看見,這還了得?
陳長興當場詢問楊露禪:「你這是從哪裡學的?」
楊露禪見事情敗露,只得招認:「我每天晚上,躲在樹上看你們練功,所以,就偷著學了幾招。」
陳長興聽後,心中暗自佩服,沒想到楊露禪小小年紀,竟會對武術如此痴迷,於是,他就讓楊露禪練上幾招。
楊露禪得令後,便展示了自己所學習的陳家拳。
只見他左跳右躍,輾轉騰挪,輕易間,打出了一套輕盈的陳家拳。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通過觀看這一段表演,陳長興看到了楊露禪的武術功底和他自己獨有的悟性。
再加上楊露禪為人誠實,陳長興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決定打破常規,收楊露禪為第一個外姓弟子。
從此,陳長興掌門用心用力的交,楊露禪就用心用力的學,沒用幾年,楊露禪就在眾師兄弟眾脫穎而出,很難在師兄弟中找到對手。
他感覺自己已是大功告成,於是,辭師而別,回到家鄉。
正是因為這次回家,讓楊露禪如夢驚醒。
回到家後,鄉親們聽說楊露禪在外學習了一身好功夫,於是,街坊四鄰紛紛找他來切磋,楊露禪見狀,也就欣然接受,而且,每次都能輕鬆打贏對方。
這讓年輕氣盛的他有些飄飄然了,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比武中,因為失手,被對方放倒了,他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並沒有那麼強。」
於是,他再次趕往陳家溝,向陳長興掌門求學。
經過陳長興掌門的再次點撥以及自身的刻苦努力,楊露禪對陳家拳有了更深的認識,打起拳來,也更加的熟練。
就這樣,他再次拜別師傅,回到家鄉,在與人切磋時,他再也沒有失敗過。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人的境界也會得到升華。
楊露禪並沒有因為在比武中獲勝而感到滿足,他感覺自己還沒有完全領悟陳家拳的精髓,於是,他再次離開家鄉,第三次趕往陳家溝,潛心研究陳家拳。
就這樣,前前後後,經過18年的努力和付出,楊露禪的武功才算大成,而此時,楊露禪已經接近40歲。
三、單身鬥群賊,小試牛刀,成為端王府的一名「武術教練」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對於愛好比武的人來說,隔三差五的切磋,哪能不失手?
這不,楊露禪也有拿捏著不準火候的時候。
十八年中,三進陳家溝,楊露禪武功大成,再次回到家鄉,在與一名鄉親比武的時候,不慎將對方打傷,從而吃上了官司。
為逃避官司,他選擇向北京「跑路」。
偌大的北京城,雖然是人生地不熟,但是,也得總得有個落腳的地方吧,這不,緣分來了。
當時的北京城有個專門研製鹹菜的門店,叫做「天義順」醬菜園,老闆姓張,人送外號「四胖子」,他醃製的鹹菜非常好吃,但是從不對外出售,專供王府食用,所以,他結識了很多達官貴人。
張四胖子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什麼都不缺,唯獨缺一個教育孩子的家庭老師,所以,他就託門前粥鋪老闆丁紫蘭招募一名家教。
說來也巧,這一天,正處於流浪當中的楊露禪來到了粥鋪吃飯,他邊吃便問丁紫蘭有什麼事可以做。
丁紫蘭問他:「你能幹些什麼?」
「我能教書」,楊露禪說道。
「你能教書?好,好,我推薦你到張老闆家裡教書吧」,丁紫蘭說道。
於是,楊露禪來到了「天義順」醬菜園教書了,本來教書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認為楊露禪是一位柔弱書生;誰知,在這平淡之下,竟發生了一件驚奇的事情,就是這麼一件事情,改變了周圍人們對他的看法。
一天夜裡,楊露禪正在自己的房間內休息,忽然聽到後花園有動靜,「霹靂吧啦」的好像是打鬥聲,仿佛還有刀槍劍棍的相碰聲。
楊露禪知道大事不好,所以,他隨手拿起自己的菸袋鍋,急忙向後花園趕去。
剛走近後花園的時候,只見幾名家丁已被打倒在地,甚至,還有幾名家丁被捆綁雙手,橫在地上,旁邊站著一群拿著刀槍的綠林強盜。
楊露禪見狀,想走上前去,教訓教訓這群不講道理的強盜,正欲邁開腳步時,只聽躺在地上的一名家丁氣喘籲籲的說道:「楊先生,你,你別過來,別被他們打了。」
楊露禪聽後,沒有理睬,徑直走進了強盜身邊。
這時,強盜們掄起大刀直奔楊露禪。
就在眾人為楊露禪捏把冷汗之時,只見楊露禪用菸袋鍋輕輕一撥,瞬間,打掉了一名強盜的大刀;再把菸袋鍋撥回來,又打掉了另一名強盜的大刀;沒用幾下,幾名強盜已被撂倒在地。
這一下,眾人非常吃驚,沒想到一個教書先生把一群強盜給打趴下了;同時,眾人又感覺非常難堪,沒想到自己身為看家護院的「保鏢」,卻被人輕鬆撂倒了,最後,憑一名柔弱的教書先生給解了圍。
「汗顏啊,沒臉在東家混下去了」,於是,家丁們紛紛向張四胖子遞交了「辭職申請」,誰知,張四胖子卻有另一番打算。
在這之前,張四胖子也不知道楊露禪會武功,經過此事,他才知道楊露禪是個高手。
於是,他就請楊露禪在教書之餘,教授孩子們練武,同時,他也挽留眾位家丁:「你們也別走了,跟著楊先生一起學習武術吧。」
兩年後,因為仇家尋上門來,楊露禪不想給張四胖子添麻煩,便向張四胖子辭行。
不得不說,張四胖子是一位「良心老闆」,他不想失去楊露禪這等人才。
於是,他想起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推薦你到端王府去當武術教練」,張四胖子說道。
就這樣,他把楊露禪推薦到了端王府,在大管家王蘭亭的幫助下,楊露禪擔任旗營武術教官。
四、再次比武,一掌綿拳,技驚四座
有時候,挑戰也是一種機遇。這不,楊露禪人生中的另一種機遇來了。
楊露禪有一位好朋友姓武,在京城裡有個一官半職,認識的人非常多,其中,有一位姓張的富豪與武氏的關係非常好。
有一次,張富豪在家中舉行了晚宴,邀請武氏前去赴宴。
武氏便喊上楊露禪一同前往,在這一天,張富豪家中高朋滿座,不乏一些武林高手和身強力壯的武師。
張富豪見楊露禪身體單薄,便問道:「好漢,你擅長少林拳,還是長拳」,說著,臉上露出了輕蔑的表情。
楊露禪看出了張富豪不懷好意,便說:「我只會一套綿拳」。
「綿拳?你的綿拳能打人嗎」,張富豪不知綿拳為何物,直接問道。
「我的綿拳,不是用來打人的;但是,如果打人的話,除了鋼鐵外,凡是父母給的血肉之軀都能打」,楊露禪說道。
「那好,你可以與在座的武師比試比試嗎」,張富豪說道。
楊露禪環顧了一下周圍的武師,見武師們面露輕蔑之氣,便答道:「可以」。
剛答完話,一名武師氣勢洶洶地向楊露禪走來,當快要靠近楊露禪的時候,猛地來了一個猛虎下山的招式,直接撲向了楊露禪。
此時,只見楊露禪把手輕輕一舉,來人立即被打退了幾米遠的地方,第一個回合,楊露禪打贏了。
另一位武師見狀,心中不服,一個躍步,跳到楊露禪身前,欲向楊露禪發起挑戰,未曾想,楊露禪一出手,這位武師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眾人看後,驚訝萬分,紛紛改變了原來的態度,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
後來,這件事在京城傳開了,許多武術名家紛紛趕到京城與楊露禪比武,可惜,不管哪門哪派,都不是楊露禪的對手。
從此,楊露禪的威名也就響遍了整個北京城,在當時,人送外號「楊無敵」。
「人怕出名,豬怕壯」,楊露禪如此勇猛,自然有人不肯信服,八卦掌掌門董海川就是其中一位,這不,他向楊露禪發起了挑戰,只不過,他換了一種方式。
五、三鬥董海川,太極拳VS八卦掌,誰與爭鋒?
楊露禪的大名,驚動了京城內的另外一名高手「董海川」。
有好幾次,董海川想去拜訪楊露禪,切磋切磋武藝,但是,又恐怕冒昧前往有失身份。
於是,董海川安排徒弟給楊露禪送去一份厚禮,從而試探楊露禪的實力。
他送去的是什麼呢?是一件真絲薄衫,薄衫內有一張紙條寫道:「送此應時衣,請君莫嫌棄」。
楊露禪打開禮物後,心中暗想:「寒冬之際,他送我真絲薄衫,還說是應時衣,這是為什麼呢?」
「奧,原來是試探我」,過了一小會兒,楊露禪想明白了。
於是,他當著董海川徒弟的面兒,脫下厚衣服,換上了這件薄衫。
這還不算,楊露禪穿著這件薄衫出了家門,哪裡人多,他就去哪裡。
室外寒風刺骨,人們穿著厚棉襖,還凍得直打哆嗦,可是,楊露禪不同;只見他的臉色紅潤,渾身散發著熱氣,靠近他的人感覺好像有一股熱氣襲來。
就這樣,楊露禪穿著這件薄衫過了一冬天。
這件事,在當時,成為了京城的頭條新聞,人們對楊露禪的高深武功讚不絕口。
「有來無往,非禮也」,半年後,夏天來了,在三伏天裡,楊露禪派人給董海川送去一份禮物,這件禮物是一件羊皮襖,摸上去,厚厚的。
董海川收到禮物後,自知楊露禪的用意。
當即穿上這件羊皮襖,在炎炎烈日之下暴曬,一直等到三伏天過去,才脫了下來。
這件事,傳到了楊露禪耳朵裡,楊露禪對董海川頗為佩服。
你來我往,經過雙方的初次試探,兩人都已漸生好感。
後來,兩人便相約在董府一聚,初次見面,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幾杯酒下肚後,董海川便請楊露禪展示自己的太極拳。
高興之餘,楊露禪便當著大家的面,展示了自己的太極,贏得了在場親朋的讚許。
就在大家陶醉其中時,只聽楊露禪說道:「董兄,你何不來一起演練。」
董海川聽到楊露禪在邀請自己,一聲大笑後,縱身一躍,來到楊露禪面前,兩個人你出拳,我出掌,見招拆招,忽上忽下,忽分忽合,看得眾人如醉如痴,讚不絕口。
六、「誰知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家傳」,傳播太極才是楊露禪最大的功績
楊露禪三進陳家溝,習得陳家拳,是他將陳家拳帶出了陳家溝。他在陳家拳的基礎上,對動作要領進行了創新,使得陳家拳的姿勢更為簡單,動作更為柔和;既適合老人,又適合小孩,可以說是老少皆宜。
經過他的改進和創新,形成了一套舒展大方、結構緊湊、動作飄逸的新拳術,這個拳術叫做「楊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