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禪是文盲嗎?

2021-02-13 武當雜誌

       在太極拳界和史學界,對楊露禪的研究,因歷史資料的匱乏,曾出現過一些暫時難以辨清的遺疑問題。譬如,楊露禪除太極拳外是否還會其它武術技藝?是否識字?享年幾何?楊式太極拳是否脫胎於陳式太極拳等等。

       近日讀清末民初金恩忠的《國術名人錄》(1931年初版),其中有一篇是介紹楊露禪的,題目為《永年楊露禪》,書中這樣寫道:

       「楊福魁,字露禪,直隸永年人,幼嗜技擊,生性慈祥,尚俠好義,知名南北,曾拜河南溫縣陳溝村陳長興為師,精習太極拳劍,為近代北方治太極者冠,其子侄輩,亦精技擊,如班侯健侯等,皆能傳露禪之衣缽,今上海習太極者,多為班侯再傳弟子,海上武術名家陳微明,許禹生即其薪傳也,楊露禪門弟子亦眾,如李瑞東,即江湖人稱之鼻子李,楊聰明識書,以格致參入技擊,故太極已入於不見不聞之化境,能貼壁懸空,自握其發,而能將自身提起,斯乃爐火純青之功候也,凡習練太極者皆知之,楊一生事跡,筆難盡述,年九十七,一日,命班侯健侯,召集徒子徒孫輩,聚會一堂,楊高坐堂內,徒眾分立兩側,楊一一喚至面前,囑咐勉勵,後將太極拳之大意,一一詳解之,徒眾正靜聽之際,楊忽微微一笑,曰,老夫欲解脫矣,立即玉筋雙垂,端坐而近(「近」字應「逝」之誤——筆者),今北平太極專家楊澄甫,即楊氏嫡嗣,知名全國雲。」

       因此文寫於80多年前,文白相間,行文習性於今略顯生隔。為更好地理解文意,不妨按今日語言重新表述如下:

       「楊福魁,字露禪,河北永年縣人。他自幼喜好武術技擊,雖是習武之人卻性格和善,心地仁慈。他素有俠義之心,常作行俠仗義之事,喜好廣交朋友,所以遠近聞名。早年曾跋涉八百餘裡赴河南省溫縣的陳家溝,拜那裡的陳長興為師,學習太極拳及太極劍等技藝,並且掌握了該術的精髓。

       在中國北方,楊露禪是太極拳功夫最深的了。他的兒子、侄子及其他後人們都是太極拳技擊的高手,比如二兒子楊班侯、三兒子楊健侯等人,都能很好地繼承楊露禪太極拳功夫。當前在上海一帶練習太極拳的人中間,有很多是楊班侯的學生弟子,像活躍在江滬浙地區的著名武術家陳微明、許禹生等,都是楊班侯親手教出來的。

       楊露禪這一門的學生弟子非常多,比如李瑞東,就是在江湖上名氣很大的鼻子李(李瑞東[1851—1917]  名樹勳,字文侯,號瑞東,武清城關填人。因鼻子扁平,人稱「鼻子李」。——筆者)。

       楊露禪天資聰穎,又有文化,知書達理。他把中國古代認識論方法與太極技擊技術結合起來,用格物致知的科學精神和道家修心方法來探究太極拳的根本原理,致使自身的太極功夫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竟能夠做到不見其動未聞其聲卻如迅雷般制敵於死地,這可是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

       他還能把自己的身子像壁虎一樣緊緊貼在牆壁的半空,不會掉下來。還能用手抓住自己的頭髮,將身體提起雙腳離地,這可都是太極裡最頂級的功夫啊。他的這類武功奇事,凡是修煉太極拳的人都知道。 楊先生一生這樣的傳奇故事特別多,僅用筆來記述是寫也寫不完的。

       在楊露禪九十七歲那年的一天,讓兒子楊班侯、楊健侯召集門徒後代,在自家的廳堂裡聚會到一起。楊老先生高高端坐在上方,孩兒及徒子徒孫站立在兩旁,聽候訓話。

       楊露禪把在場的每個人都分別叫到身邊,針對他們各自不同的情況作了勉勵和囑咐。完後,他又當著大家的面,把家傳太極拳的主要內涵一一作了講解和傳授。

       面對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眾人屏住呼吸,洗耳恭聽,生怕漏掉一個字。當大家正在聽得入迷之際,忽見楊露禪微微一笑,說,老漢我該卸掉身上的擔子,從此就可以解脫了。話音剛落,只見他雙涕下垂,端坐著就去世了。

       今天活躍在北平的太極拳專家楊澄甫,就是楊露禪的嫡孫,楊健侯之子,他是全國知名的武術家。」

     《國術名人錄》作者金恩忠,字澤臣,又名金警鐘,號瘋癲客。1903年生於燕京武術世家,祖傳少林拳法和斛鬥術,少年時隨朱冠朋學潭腿、卸骨法,後拜北京名拳師楊德山習練少林六合拳,為求深造又拜在殷德魁門下習人祖門(三皇門)性功羅漢拳;金氏一生浸透武道,1926年前後訪問嵩山少林寺,得到當時臨院方丈,武術界人稱「金羅漢」的妙興大師親授武功,系統學習了少林寺棒及內外功秘法。

       金恩忠將所學「少林羅漢功」和「外丹練功圖」總結提煉出一門外堅內壯、抗打排身的練氣護體功法——渾元一氣功。據傳金氏其功可臂卷鐵板,指彎鋼條,全身上下,抗堅避銳,開磚碎石,渾身不畏擊;更有雙臂套繩,左右各以十名壯漢用力拖拉,分爭不開的鷹翼功及迎面骨開磚的硬功絕技。為讓後學者傳承,金氏將這種少林真傳武功秘法編著成《渾元一氣功圖解》一書出版。他文武兼能,撰寫的武學文章和著作甚多,主要有《國術名人錄》、《剛柔拳圖解》、《少林七十二藝練法》以及《渾元一氣功圖解》等。

      1929年,金恩忠任東北邊防軍第一旅武術總教練,兼中華刺槍術教練班主任,還兼劈刺體操教育班教官,曾獲張學良親頒「尚武精神獎章」。

       《國術名人錄》原書為民國時期的刊本,入錄者皆為各武術學派的嫡系傳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全書共收錄清代後期和民國前期全國各地著名武術家108名,其中主要包括楊露禪、馬永貞、郭雲深、董海川、霍元甲、孫祿堂、李景林、李瑞東、韓慕俠等一批聲名顯赫的武術大家。

       金恩忠是當時著名的武術專家,他自幼習武,文武兼修,在修煉高深的武術技藝的同時,認真研究探討武術理論和武林歷史。由於特殊的身份及地位,他能夠比一般人接觸到更多武林人物和武術資料。加之該書的寫作年代和歷史背景,他所撰寫的著述更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在這篇《永年楊露禪》中,金恩忠除了向我們傳遞了一些不同於其它的太極拳研究信息外,還印證和充實了一些已有的歷史傳說。這些信息和史實,目前雖然還無法從更多的資料中得到佐證,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今天太極拳研究的史料內容。

       首先,關於楊露禪習武的歷史,證實他在閻門寨老家時就開始了習武生涯。

       金恩忠在文章開始說,楊露禪「幼嗜技擊」。按照楊家老輩人的說法,楊露禪幼年在家生活,少年時期才從老家閻門寨到達廣府,隨在外的父親謀生。

       筆者通過在閻門寨村民中的調查了解得知,該村自古就有習武的傳統。閻門寨流傳的不是太極拳,而是大洪拳,又稱太祖長拳,楊露禪小時候便學會了洪拳。時至今日,閻門寨村民間還傳說,村裡在明清時期就有一個叫楊老育的武術家,功夫高超遠近聞名。當地人相互暱稱時,習慣取名字中一字,之前再加上「老」字,比如楊祿禪就被當時永年民間稱為「老祿」。楊班侯本名「鈺」,「鈺」「育」同音,分析此「楊老育」,即是楊鈺(班侯)的習慣稱呼。

       在楊式太極拳拳勢名稱及用法中,很大部分與洪拳相同或相近。有人還說,楊式太極拳仿像大洪拳的地方甚至比仿像陳氏太極拳的地方還要多。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楊式太極拳與大洪拳的歷史淵源關係,也證實了有關楊露禪在閻門寨習練大洪拳的歷史傳說。

       其次,關於楊露禪有文化的說法,在此處也得到印證。

       以往人們的看法是,楊露禪因家境貧寒,未曾讀書,沒有文化。甚至太極拳界曾經有過「武禹襄有文化,是文太極,武式太極有理論;楊露禪沒文化,是武太極,楊氏太極拳無理論」的說法。

       但從楊家老人的口中得知,楊露禪是有文化的。因為楊的父親是廣府滏陽河漕運貨棧的帳房和經紀人,家庭的經濟狀況尚能具備讓孩子讀一點書的條件。楊父本人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具有教幼年楊露禪讀書識字的能力。

       1993年,楊露禪玄孫、楊澄甫次子楊振基向社會公布了祖傳的太極拳秘籍《三十二目古拳譜》(四十篇),並說明是先祖楊露禪傳下來的。該譜是作為楊家門裡的祖傳衣缽而代代傳至今日,從而推翻了認為「楊式太極拳無理論」的說法。

       據說,楊露禪晚年曾將師傅陳長興傳給他的太極拳古譜抄寫一式兩份,楊班侯、楊健侯各得一份。楊班侯的那份傳給了全佑,全佑復傳給了自己的後代,至今保留在吳家後人手中,成為吳氏太極拳的傳家寶典。

       而傳給楊健侯的那份,則由楊澄甫晚年交給夫人侯助清。侯夫人晚年跟隨四子楊振國生活,住在邯鄲市棉二家屬院。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楊振基到河北省體工隊工作,並抽調至中共華北局機關(北京白雲觀附近)教授太極拳。臨行前,侯夫人親手將那份古譜交給楊振基。此後,該譜長期保留在楊振基手中。楊振基逝世後,現由其夫人裴秀榮保存。

       金恩忠在文章中說「楊聰明識書」,則從側面證實了楊振基有關《三十二目古拳譜》為其先祖楊露禪傳於後世說法的可能性。

       第三,金恩忠講,楊露禪「以格致參入技擊,故太極已入於不見不聞之化境」。此說準確地概括了楊式太極拳與其它太極拳種的不同之處,那就是「以格致參入」、「 已入於不見不聞之化境」。

       楊露禪在陳氏拳和大洪拳基礎上,結合道家修煉方法進行綜合改造,創編出一套不同於其它內家拳的新拳法——楊式太極拳。因此,楊家祖輩幾代以及他們的傳人,都認可自己所練太極拳的道家淵源,並堅持推崇敬重本門太極拳的先祖——張三丰。這些,無論是在楊家祖傳《三十二目古拳譜》中,還是在其它楊氏太極拳著述裡都有明確的表達。

       「以格致參入技擊」,講求心修,格物致知,應物自然,無為而為,諸事順遂,捨己從人,不戰而勝,「入於不見不聞之化境」,是對太極拳精髓的最準確的表述。

       世人常常疑惑,楊露禪明明是從陳家溝學來的拳,可楊式太極拳為何與陳式太極拳卻有很大的差別?按照各自的拳架及練法來比較,二者似乎沒有多少相似之處。其緣由何在,我們今天或許能夠從金先生的文字中看出些許端倪。

       第四,關於楊露禪的存世年齡,此處出現不同的說法。

       金恩忠文中說,楊露禪於「年九十七」歲時去世。這就和我們現今普遍認同的說法有很大的差異。目前,無論是國家和地方、官方或個人撰寫的資料裡,都明確地記載楊露禪生於1799年,卒於1872年,享年73歲,包括楊家後代的著作裡也認可這一說法。

然而,在楊露禪的嫡孫,楊健侯之子楊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的序言裡,白紙黑字地寫著「餘幼時,見先大父露禪公……」,明確地告知,他曾親眼見過自己的祖父。然而,按照當前流行說法,楊澄甫出生時,楊露禪早已去世11年,他不可能見到楊露禪。

按照金恩忠的記載,楊露禪是97歲去世的,那麼就是1896年,楊澄甫當時13歲,是完全有可能聆聽其祖父教誨的。

       這裡澄清了一樁歷史公案,也證實了楊澄甫所言的真實性,反過來證明了當前流行說法的可商榷處。

還有一點是,金恩忠談楊露禪「能貼壁懸空,自握其發,而能將自身提起」,「提發懸空」的傳說固然違背了現代科學原理,不足為信,然而「以身貼壁」在很多門類功夫中都可見到。楊露禪的貼壁功夫證實了楊家太極拳裡有輕功技術的傳說。

       在永年的太極拳傳說裡,記載著楊班侯輕功翻越廣府城牆的故事。另外楊家人內部也有關於輕功、點穴等特殊功夫的說法,可惜後世已不得見。所幸,這些都在金恩忠的文章裡得到佐證。 

 

相關焦點

  • 楊露禪與董海川的交往軼事
    董海川幾次想登門拜訪楊露禪,又恐有失面。一日,他再也忍不住了,便派徒弟執請柬邀楊露禪小酌。這天上午,董海川準備停當,靜候楊露禪前來。但楊露禪直到中午還未露面。他開門一看,街上悄無一人,便覺被人戲弄。忽覺門前樹上有個人影一閃。
  • 楊露禪太極拳的三個境界
    楊露禪宗師像楊露禪學成太極拳技藝,在北京闖出了「楊無敵」的名聲,並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改造,使太極拳走出了山林荒野,江湖之寓,實現了太極拳、太極文化的社會化、主流化,這樣的歷史功績怎麼說都不過分。楊露禪剛剛到北京的時候,曾用功夫治療過一位王爺。有一個石貝勒(是六爺)患半身不遂,沒練過武,想讓他兒子練武功。後來就請來了楊露禪,據老人們講,楊露禪來了之後,一手拉著石貝勒的手說,你老人家為什麼不下地啊?石貝勒說,我已經多年不下地了。楊露禪則讓別人拿來鞋給石貝勒穿上,鞋穿上後,楊露禪一架石貝勒的手,就讓石貝勒在屋裡走了一圈,並上到炕上。
  • 話說太極拳|從廣府太和堂到楊露禪傳藝……(連載)
    「豫覃懷太和堂」藥店東家陳德瑚到廣平府「太和堂」藥店視察工作時,見楊露禪聰明伶俐,儀表俊秀,天真可愛,且當時陳德瑚已年事稍高,膝下無子,對楊露禪產生了憐愛之心,又在「太和堂」藥店掌柜王昶的撮合之下,經楊露禪父親同意,將楊露禪收為義子,帶回陳家溝。從此,楊露禪就住在陳德瑚家南院前庭,跟陳德瑚學習文化,同時陳德瑚特聘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長興教授楊露禪陳家溝太極拳。
  • —「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當時便誠心向掌柜誠心討教,並問其拳法的來歷。掌柜的見楊露禪態度誠懇,便告訴楊露禪這種拳法叫「綿拳」,又稱「太極拳」,自己的功夫還不到師傅的萬分之一。掌柜的原籍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在他的家鄉很多人都練習這種拳法,其中的陳長興師傅,太極拳法天下第一。楊露禪從掌柜口中套出了這些信息,不過要學習這種拳法,就必須要去陳家溝,楊露禪當即回家拜別了母親和妻子,前往陳家溝。
  • 楊露禪打遍天下無敵手,當他遇到董海川,會怎麼樣?
    事後,楊露禪苦苦哀求要拜老闆為師,老闆本來無意收徒,但是,最終還是被楊露禪的誠心打動,所以,就收下了這位徒弟。在藥店老闆的教誨下,楊露禪的武功突飛猛進,有了很大的改觀。「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通過觀看這一段表演,陳長興看到了楊露禪的武術功底和他自己獨有的悟性。再加上楊露禪為人誠實,陳長興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決定打破常規,收楊露禪為第一個外姓弟子。
  • 【武林檔案】太極宗師楊露禪
    [武林檔案]太極宗師楊露禪 楊露禪(1799年-1872年),直隸省廣平府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
  • 太極宗師楊露禪的「雀不飛」,很可能根本就是杜撰的!
    王宗嶽:太極拳論所以,據說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的「雀不飛」絕技能夠證明他的太極拳水平已經達到了絕頂之境。可惜,據說只是傳聞,傳聞也不等於真實。楊露禪的太極拳功夫為近世第一人沒什麼問題。楊露禪:楊氏太極拳創始人首先,目前沒有任何權威的證據證明楊露禪表演過「雀不飛」。
  • 楊露禪怎麼死的
    這拳也不知道如何傳的,反正到了19世紀中葉,陳家溝陳長興、趙堡陳清平兩人是最牛的,而陳家傳說,有個叫「蔣發」或者「蔣把式」的人,對陳家拳有相當大的貢獻。4、到了19世紀中葉,楊露禪學藝,回到河北永年,與當地的財主武痴武禹襄比較,多次失敗,然後三下陳家溝重新學藝,最終弄懂了太極拳「不爭」的原理,徹底戰勝武禹襄。
  • 楊露禪所學太極拳為何與陳溝太極拳差異很大
    楊露禪過去,人們總以為楊露禪改了陳長興傳他的拳而自成一派。那是因為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陳溝太極拳師紛紛著書及到各地傳授太極拳以來,人們發現其動作形式及動作名稱,與清道光年間三進陳溝從陳長興學藝、後在京城傳藝的楊露禪傳的太極拳動作及動作名稱,差異很大。陳溝的太極拳及動作名稱與通背拳風格、名稱相近,並與通背拳一樣,以「纏」字為靈魂。而楊露禪傳的太極拳則強調勁整,不妄動。
  • 清末真實的武林:楊露禪等大師「事跡」注水嚴重,幾無實戰記錄
    然而,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清末武林高手比如楊露禪、孫祿堂、宮寶田、李書文等人,儘管今天不少文章把她們吹捧的天花亂墜,但事實就是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別說考中武進士、武舉人,甚至連武舉都沒有參加過。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 劉武:陳家溝的「楊露禪第二」——《太極的力量》連載
    ——王西安 劉武:陳家溝的「楊露禪第二」當王西安大師對筆者講述劉武的故事時,我能從他的語調裡感覺到他對這位徒弟與眾不同的情感。劉武在陳家溝停留10多年的光陰,一直追隨在大師的身邊,與大師一家人朝夕相處。劉武曾感嘆:「咱跟隨老師10餘年,朝夕相處,是師徒、如父子、如朋友。」
  • 太極宗師楊露禪:挑戰者餓虎撲食,楊略一舉手,對方跌出數丈!
    終於有一天,楊露禪被陳長興逮了個正著,在舊社會,偷師學藝是讓人不齒的一件事情,然而陳長興不愧為一代宗師,得知楊露禪痴迷武學,下定決心要學太極拳後,不僅沒有把他趕出家門,而且還破例收下了楊露禪。楊露禪曾經在北京城的一場比武或許可以說明這一點,楊露禪有一位姓武德朋友在北京任職,是當地富豪張氏德貴賓,在某次宴會上,武氏將楊露禪推薦給了張氏,張氏家中常聚集一些習武之人,為了探一探楊露禪的真實本領,張氏便安排武師與其比武,張氏見楊露禪身材矮小,便有輕視之意,席間便對楊露禪說:"先生不知是精於長拳還是少林拳?"楊露禪直言:自己並不練習長拳或少林拳,而是習得太極拳。
  • 雷公太極:我祖師爺楊露禪就是個河北農民,根本不是「楊無敵」
    近日,雷公太極拿自己的祖師爺楊露禪說事兒,說他就是一個河北進京的農民,根本不是所謂的「楊無敵」。沒有人是無敵的,誰說自己無敵,一定是假大師。楊露禪楊露禪,是電視劇《太極宗師》主角楊昱乾的原型。實際上,歷史上的楊露禪,其在武林中的地位和功夫比電視劇中的還要厲害。他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活躍在200年前的傳武界,在武林中享有「楊無敵」的美譽。
  • 楊露禪18年三上陳家溝 為什麼第三次才學成?恆心化成楊無敵
    楊露禪故居「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這是武術傳人楊季子在太極拳廣為流傳社會後寫的詩。楊露禪三次學完拳後看,創立了楊氏太極拳,在北京廣泛傳播,太極拳聞名天下時,反觀當時陳家溝的拳術,仍然只有停留在陳姓家族內部傳承。楊露禪第二次去陳家溝。
  • 臺灣到底有沒有文盲?"心盲"比文盲更可怕!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中關於「全國分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的15歲及以上文盲人口」數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30413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為4.08%,下降2.64個百分點。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民間一直有個傳說,晚晴時代代表八卦掌最高水平的董海川與代表太極拳最高水平的楊露禪曾有過比武。較多的版本是兩人見面後,不經意間董海川騰空一躍就將小鳥抓住,然後交給楊露禪;楊露禪將小鳥放在手掌心中,小鳥卻振翅難飛,後人稱其為「雀不飛」。說得更玄的是兩人打了三天三夜都難分勝負。
  • 陳長興、楊露禪親筆題刻、墨跡驚現高平
    傳授門徒眾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陳耕耘,宗侄陳花悔,陳懷遠,楊露禪(福魁)等。 陳長興先以保鏢為業。走鏢山東。陳長興由其父秉旺所傳。將祖傳長拳一路,一套(炮捶)稱為二路,精煉改良,形成後來人稱為太極拳之老架或大架。其站樁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穩如泰山, 故人稱其為 "牌位大王",無論由人怎樣,推、擠、拉、扯,其樁步絲毫不動。
  • 千年懸案:六祖惠能大師是文盲嗎 ?
    惠能大師真的是一個文盲嗎?饒宗頤教授的「六祖與新州」和淨因法師的「惠能之南禪」的講座,可以給大家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六祖並不是目不識丁,而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素養的人。」文人輩出的新洲出了一位文盲大師,你信嗎?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就從哺育惠能大師成長的新州談起。
  • 拿什麼拯救你,娛樂圈的文盲藝人們?
    九年義務教育都普及多少年了,為什麼卻有一種感覺,娛樂圈的文盲明星是越來越多了?但,蹭還是想問一句,粉絲在偶像寫錯字後,還強行把這種文盲行為凹成「憨憨」人設,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這位叫謝可寅的新人,寧知道罌粟是什麼東西嗎?寧知道在調味料裡放罌粟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嗎?給謝可寅同學開的科普小課堂:罌粟別名鴉片、大煙。
  • FGO中聖女貞德為何被稱作文盲?她不僅是文盲,還喜歡「摳腳」
    可FGO中的聖女貞德,不僅是文盲,還喜歡「摳腳」。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FGO中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貞德達爾克是文盲」這件事,便屬於其中之一。有些對於貞德這名人物不是很了解的小夥伴可能會提出疑問:我的貞德老婆看起來溫文爾雅,怎麼會大字也不識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