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門戶之爭:陳家溝溯源 一種以姓氏命名的功夫帶來百年迷霧

2021-02-08 侗家那個阿牛

太極拳的起源一直存在爭論。是傳說中的張三丰所創,還是陳家溝陳王廷所創?還是另有其人?因為歷史久遠,所存資料有限,給考證帶來了一些困難。

太極拳進社區,廣為流傳

特別是武俠小說的泛濫與誤導,使太極拳的發展歷史更像一團迷霧。後來的名家崛起,百家爭鳴,太極拳也開枝散葉,發展楊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等等,甚至到了當代,一些所謂的大師,也模仿古人,湧現出了雷公太極、混元太極等等。

雖說是百花齊放,但也存在門戶之爭、門戶之亂。

說到陳氏太極拳,就一定會提及一個地方: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家溝被譽為太極聖地,我們還是從比較有資料可考的陳家溝創拳說起。

陳家溝的由來

河南溫縣陳家溝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5千米處的清風嶺中段,600年前叫常陽村。當地至今尚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說法。

據溫縣縣誌記載:「明洪武初年,元鐵木耳守懷慶(懷慶府管轄八縣,溫縣在內),明兵久攻不下,急於統一天下。太祖遷怒於民,大加屠戮,時溫民死者甚多相傳有三洗懷慶之言,彼時人煙幾絕。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為調整戰亂和屠殺造成的人口不均,下令山西省洪洞縣向懷慶府屬地遷民填補,屯田墾荒。

陳家始祖

陳氏始祖陳卜,原籍山西澤州郡(今晉城),後由澤州遷居山西洪洞縣。明洪武7年(1374年),遷居河南懷慶府(今沁陽)因陳卜為人忠厚精通拳械,為近鄰鄉完常民所敬重,故將其居住的地方命名為「陳卜莊」(解放後,陳卜莊並歸溫縣,至今仍名為「陳卜莊」,可見古時,不光從地名取姓,也有以人名作為地名)。後因陳卜莊靠近黃河且地勢低洼,常受澇災,於是陳卜攜家人又遷居溫縣城東十裡的常陽村。

常陽村風景秀麗,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常年水聲潺潺,深溝兩邊綠柳長青。據溫縣縣誌和陳氏家譜記載,陳卜定居常陽村後,為奠定家業基礎,勤懇開荒耕種,先是六世同居,再是七世分家,家業興隆,人丁旺盛。隨著陳姓家族的壯大,常陽村易名為「陳家溝村」,又稱「陳溝」。

陳氏太極拳創拳的起源

陳氏始祖陳卜定居溫縣後,為保衛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設武學社,教授子孫。1711年,陳氏十世祖陳庚為陳卜立碑,簡單記述了陳卜生平。

太極拳練習塑像

而關於拳藝、人物事跡的文字記載,是從陳氏九世祖陳王廷開始的。

據溫縣縣誌和陳氏家譜記載:「陳王廷在眀末拳術已著名。於拳術更加硏究,又多所心得,代代相傳,成為獨特之秘。」陳王廷(1600-1680),字奏庭,明末清初人,陳家9世祖,文武兼優,精於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東一帶很有名望。他曾在山東掃蕩群匪,賊聞名不敢逼近。因當時社會動蕩,久不得志。在年老隱居期間,他遂隱居鄉間,終日研讀《黃庭經》,他依據祖傳的拳術,博釆眾家之精華,融合戚繼光的拳,蔣發的武術,結合太極陰陽之理,參考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創造了一套陰陽相合、剛柔並濟的拳法。因其主要理論依據為太極陰陽之理,且符合大自然運轉規律和人體的生理規律,故定名為「太極拳」。

正如《拳譜》雲:「運動之功夫,先化勁為柔,然後練柔成剛,及其至也,亦柔亦剛。剛柔得中,方見陰陽。故此拳不可以剛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極之名名之。」陳王廷傳授下來的有一至五路太極拳、炮捶一路、長拳108式、雙人推手和刀、槍、劍、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的練習方法。

陳家溝僅存的畫像,誰是陳王廷?蔣發又是誰?

陳王廷的著作因年代久遠多遭散失,現尚存《拳經總歌》和《長短句》詞一首。《長短句》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太極拳壓「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錢即還,驕謅勿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癲。常洗耳,不彈冠。笑煞那萬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破邯鄲。陶情於魚水,盤桓於山川。興也無幹,廢也無幹。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聽其自然。哪管它世態炎涼,權衡相參。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當時太極拳是拳名,他是清白的,沒有沾上任何勢利。國人有以地名為姓的習慣,如果叫也可以叫陳家溝太極拳就好了。 可能有好事者,認為這拳不傳外姓人,就以姓氏為名,叫陳氏太極拳。這可能為以後百年爭論埋下了禍根。

後來,楊露禪拜陳家溝陳長興為師,十八年三上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精髓。藝成時,他已是四十歲左右的人了。為了生活,他先在家鄉永年教授太極拳,後被武家推薦赴北京教拳。京都武林皆敗在手下,號稱「楊無敵」。他在北京授拳時,大都受聘於官宦之家,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條件,將所學太極拳進行了改良,動作簡單柔和。

楊露禪

楊露禪學到太極拳,比較謙虛,因為陳氏太極不傳外姓人的規矩,一直隱藏了名字,部隊外人說起,旁人看了覺得軟綿綿,就叫綿拳吧!改拳後,他的勁力已由陳氏太極拳的纏絲勁變成了抽絲勁,後經其子、孫修改,定型,歷經三代而成新的太極拳,真功夫總要有個名字吧,不知是其孫,還是旁人給其了名字,叫楊氏太極拳。

好東西總要傳播出去的,後來者,武禹襄初學楊式太極拳大架動作,後慕名至陳氏太極拳十五世陳清萍。加上了家傳功夫,創編新的太極拳,有別於其他,人稱武氏太極拳。

而後,一發不可收拾,自認為大師者甚多,自己的功夫總是最好的,或許為區別與其他的太極拳,前人都用自己姓氏為名,那都貫名自己姓氏。孫祿堂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創的拳叫「孫式太極拳」。趙堡鎮太極拳家和兆元的叫和式太極拳。他們雖然都改變了最初的太極拳,但無疑,都推動了太極拳的發展。

民國初年,習楊式太極拳者;如許禹生、宋書銘輩皆為政要,所以得以廣傳。他們著書並創作所謂之武當派歷史,稱明張三丰為祖師,甚至說楊式太極37式由唐朝江南道人許宣平所傳37式(沒有佐證)衍生而成,而宋書銘更存有先祖宋遠橋抄錄,謂為武當七子家師所留,甚為可笑。

陳家溝練武場

當代,陳氏太極拳的傳人馬虹先生,師從陳家溝陳照奎。不將此拳敝帚自珍,而是廣為收徒傳播,真功夫當傳天下,授徒甚多,徒弟們也一哄而起,我們這個太極拳就叫馬氏太極拳吧。馬虹先生答曰:你要感謝陳氏太極拳,該是陳家的東西,誰也不要據為所有。武林的天空有如此胸懷者少矣!

張三丰仙人已逝,大家的認識,只存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之中。普遍的還是認為現在所傳太極拳大多是由溫縣傳出,因為陳王庭創拳的說法由兩位鼎鼎大名唐豪和顧留馨考察過。至少把溫縣奉為太極發源地是絲毫不為過的,不光陳家溝,還有趙堡鎮。至於其他的,確實也都存在。或許太極之理起源甚早,歷史的迷霧隱藏了真跡,單說太極是誰創的,都不合理。陳氏家譜中白紙黑字陳王廷創出了陳氏太極,並且陳氏太極架是現今流傳太極之母體。

想想當初,如果就叫陳溝太極拳。譬如少林拳、武當拳,以地名為拳名,也許就沒那麼多家太極拳,沒那麼多門戶之爭了。

以上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聽太極故事,請關注@侗家那個阿牛)

相關焦點

  • 陳家溝太極拳傳承人之陳天慶
    內憂外患,全國板蕩隨著統治力量的削弱武術的發展迎來新的高潮陳仲甡出生,為陳氏十五世、陳氏太極拳第七代,師從叔父陳有本,精太極拳藝,熟經文,通兵法,文武皆備,韜略技藝無不精通。能運使鐵槍30斤左右,尤稱武勇,然循循儒雅,從不與人爭,義聲著於世。率義勇保衛家鄉,重新將武術運用於戰陣之上,這是傳統武術最後的一次輝煌。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發源地陳家溝拉開太極拳傳承發展...
    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市領導劉濤、宮松奇、王付舉,縣領導毛文明、李培華、李備戰、胡義勝、鄭愛珍、朱保平、陳寧、孫啟衛、王詠生、任紅星、史玉龍等與廣大太極拳愛好者一起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的舉行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項會議正式公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時。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打開「百度百科」,是這樣描述太極拳的: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談到太極拳就不得不說太極。「太極」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
  • (大「像」中原)太極之鄉——河南陳家溝
    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該遺產項目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形成以來,世代傳承,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
  • 陳家溝的太極拳傳承斷了?
    天道免費功法教學錄像:註:網轉文章,只是原作者觀點,不代本公眾號觀點,供看官們茶餘飯後觀看,傳承斷不斷看的是功夫傳承,不是傳個名號。本文引自南方周末的新聞報導,比較詳實全面,可供對陳家溝太極拳傳承歷史感興趣的太極拳愛好者參考。
  • 陳長興 讓太極拳走出陳家溝
    (電影劇照:太極1從零開始)陳長興(1771~1853),字雲亭,河南溫縣陳氏十四世孫。一次,陳長興在露天戲臺下看戲,突然看戲的老百姓一陣大亂,人們像潮水似的擠來擠去。在眾人的驚呼中,一個抱小孩的婦女被擠倒在地,眼看要出人命,陳長興見狀,忙使出太極功夫,撥開騷亂的人群,三腳兩步便到了那婦女身邊,馬步一紮,伸開雙臂,猶如中流砥柱一般,護住母子二人。眾人見他於立於千百人中間,無論人流如何推、揎、擁、擠,腳步紋絲不動,「凡近其身者,均如水觸石,不抗而頹」,無不驚奇。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來陳家溝看看真實的武林
    身處輿論風暴眼的太極拳老家,河南溫縣陳家溝的真實太極生態如何?太極到底經不經打?也許,走進陳家溝,一切才能不言自明。5月4日上午,風和日麗,「搏擊KO太極」風波裡的陳家溝一片平靜,似乎全國輿論的「密切關懷」都與己無關。溫縣距鄭州不過一小時車程,是個相對富裕的縣城,靠著太極拳老家的身份加持,陳家溝很早就出了名。
  • 動作電影《龍之誕生》開機!夏雨現身溫縣陳家溝!!
    N哥微信號:niceok 你敢不敢調戲        《龍之誕生》不僅讓世人從功夫巨星李小龍傳奇人生中,進一步真切感受到太極拳的精妙之處和發源地獨具的淵源厚重
  • 陳家溝,一定要把太極拳的「根」留住!
    在講之前我先把話說明白,我是抱著對太極拳的摯愛、對陳家溝的摯愛才來講這個題目的,因為我過兩天就要去陳家溝了,將近10年的時間,三分之一是在陳家溝度過的,如果我不愛陳家溝,我不會這麼不間斷的一年去兩趟,每一次在那住2個月,這個不是表白我自己,是用行動告訴大家我是熱愛陳家溝的!正是熱愛陳家溝,我才希望陳家溝一定要把太極拳的「根」留住!
  • 陳家溝僅存的一張畫像,隱藏著太極拳發展歷史怎樣的一段秘密?
    在畫像的底部題:「太極拳鼻祖陳王廷及徒弟蔣發像。」說起這幅畫的來歷,那是1962年陳家溝弟子陳慶州在陳家溝祠堂磕頭拜師的時候。當他看到這幅陳王廷和蔣發的畫像高懸在祠堂裡時,他愛好攝影,就順手用相機拍了下來,衝洗後放在家裡。那天他的偶然之舉,為有關陳氏太極拳起源留下了唯一影像資料。
  • 第三屆陳正雷太極年會公告——第18屆國際陳氏太極拳高級培訓班暨 富光杯·第七屆中國陳家溝太極功夫精英賽
    【卷首語】    「太極拳的一招一式與中華民族對宇宙的認知之道相通相連,行功走架間文化的浸潤由內及外,飽含著東方的包容智慧,凝結著中國人的性格和情懷。太極拳「中正不偏」,「虛實互融」,「開合有度」,「公明正道」自在其間。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皆以「天下為公」為己任。    作為太極拳的傳承者亦是如此:自明末清初陳氏王廷公創編太極拳,陳家溝陳氏家族世代傳承著家學絕藝,數百年後的今天,在歷代太極先輩們的努力下,太極拳早已「公諸同好」、「有教無類」,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太極絕藝由一家之私轉化為天下之公。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平凡高手
    45歲的陳紹傑是陳家溝人。在這個河南省焦作市黃河北岸清風嶺上的小村莊,300多年前,陳紹傑的先輩、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如今,太極拳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
  • 河南「太極拳創拳地」 景色優美氣場強大 據說在此練拳容易出功夫
    有著中原「太極第一村」之稱的陳家溝村,位於溫縣城東5公裡處,古村南臨黃河,北依太行,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隨著陳姓繁衍壯大,村中又有東溝、西溝、中溝三條南北走向的深溝,故更名「陳家溝」。現在村裡僅存的東溝,位於陳家溝村東,長約1.5公裡,南寬北窄,深約六七米。
  • 太極拳的陳家溝起源說是唐豪炮製的,應回歸張三丰
    …儘管六百年前張三丰創造的太極拳是一滴水,它也是源; …都不應該忘記太極拳那滴水之源,不應該忘記那開掘太極拳源頭的開山祖師張三丰!然而,就在1931年賀龍引兵武當學習武當太極拳這年,當時的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唐豪,沒上過武當山,沒看到過道人打太極拳,就否定武當武術,否定太極拳的祖師張三丰;接著又到了一趟河南溫縣趙堡鎮的陳家溝,看到陳派太極拳,就下結論封陳家溝為太極拳發源地,封陳王廷為太極拳祖師,由此種下了太極拳發源地與太極拳祖師之爭的根子。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 數百年來,陳家溝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厚重的太極拳文化,讓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
  •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聽完下面這首歌保證你秒懂~ 「一條大河村邊流淌,一道長嶺身下靜臥,南水北調碧波蕩漾,美麗的陳家溝,是我可愛的家鄉。一個事物分出陰陽,一種拳術化生柔剛,隨曲就伸賦予力量。美麗的陳家溝,是中國太極拳的故鄉。一位智者參透洪荒,一個小村從此名揚,道法自然體健魄強。美麗的陳家溝,是天下拳友共同的嚮往。」
  • 尋根問祖,功夫巨星一龍造訪太極祖庭陳家溝,他也要拜師王佔海?
    格鬥世界訊:近日,功夫巨星一龍到訪河南陳家溝,來到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與陳家溝的太極拳師們進行了一番探討和交流,從媒體披露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龍也在陳家溝現場打起了太極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動作非常規範有力。
  •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持續升溫,當晚,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焦作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以「共享太極 共享健康」為主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在太極文化的重要傳承區、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隆重開幕。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有多牛?為啥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國企業家馬雲算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熱愛太極拳人物之一。大學時期,馬雲就四處尋找老師學習太極拳,據說至今已向十餘位老師學習過。對他而言,太極拳不僅是一項健身運動,運用太極拳之精粹,可以很好地塑造成一種企業管理的文化。而太極拳所提倡的虛實結合,可謂與企業發展的精髓不謀而合。 與馬雲同樣熱愛太極拳的還有功夫巨星李連杰。
  • 太極拳的前世今生!
    太極拳,是一種吸取了古代哲學、醫學、兵法學、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學科理論的拳術運動,是中華武術之瑰寶,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促進了社會和諧,是增進人類友誼的橋梁和紐帶。如今,太極拳已經上升為全民健康的需要,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傳統文化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