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01紅綠
在自然界中,紅色是最鮮豔,也最濃墨重彩的顏色,它如火一般熱烈,能給人構成強烈的視覺刺激。像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像楊萬裡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以及這句「桔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之所以能千古流傳,多半是因為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詩裡惹火的色澤、躍躍欲試的情緒,為此深受感染、感奮不已。
而在中國古代,詩人們常常喜歡把紅色和綠色放在一起。其實這也是一種別樣的美。不信?你看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看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它並沒有以往大家認為的俗氣,反而自有一種別樣美!
02黃色
中國有「黃生陰陽」的說法,把黃色奉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統顏色,為中和之色,居於諸色之上,被認為是最美的顏色。而假如你問我,說起黃色第一時間想到什麼,我自當要和你說,當然是菊花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這一曲《不第後賦菊》,多麼霸氣且豪邁!試想,滿城皆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璀璨奪目、香氣四溢,這可太美好了!
而蘇軾呢,也曾寫過一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在他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這是多麼美麗的誇讚啊!
03黑色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在中國文化中,黑色是古代歷史上單色崇拜時間最長的顏色。而「萬物負陰抱陽」的道家黑白太極學說,則是影響中國文化千百年的重要色彩與哲學思想。
「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火所燻之色也,從炎上出」。它常被用來做官服。先秦時,貴族經常穿黑衣,「烏紗帽」也是黑色用來做官服的證明,黑色在官服中象徵著嚴肅與莊重。
「戍樓西望煙塵黑」;「野徑雲俱黑」;「瞿塘夜水黑」,其實,詩人們也很喜歡黑色!
04白色
白色往往使人聯想到冰雪、白雲、棉花,給人以光明、質樸、純真的感覺,象徵著和平與神聖。在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
荷塘中蓮花朵朵,清純素雅,蘊意著出汙泥而不染的高潔;潔淨剔透的白玉,蘊潤著純潔,有如君子之風。品德的恪守,猶如淨白的花朵與白玉。故先賢警示「細行不盡,終累大德」,正是對人品風範的垂勉。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朝于謙那慷慨激昂的氣概與正義凜然的態度,是清白高超骨風氣節的顯現,這寧可粉骨碎身亦要保持清白的正氣,正是激勵後世子孫,堅守正道的典範。
除了上述顏色之外,詩詞裡其他顏色也很美!
像張志和的那首《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像白樸的《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像歐陽修的《豐樂亭遊春》: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還有歐陽修的另一首《畫眉鳥》: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其實詩詞真的很有趣!
說了這麼多,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呢?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