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餘數除法的應用,「進一法」「去尾法」,你明白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23 lulu小學課堂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租車,租船的活動,但是不可能每次坐車坐船的人數剛好和座位相同。也經常有買東西的日常交易,最多買幾個,最多買幾件等等的問題,但是每次買東西不可能都剛好把錢都用完。這類問題就會用到我們今天所講的「進一法」和「去尾法」。

例題1:進一法

有18人去公園划船,每條船限乘4人,至少需要租( )條船。

【解題思路】這個題可以用三種方法解答,

方法一:畫出示意圖,4人一條船,根據示意圖可以看出需要幾條船。

方法二:可以用加法,一條船坐4人,兩條船坐8人,三條船坐12人,四條船做16人,五條船做20人,還剩下2人,也需要一條船,所以需要租5條船。

方法三:可以用除法解答,18÷4=4(條)……2(人),剩下的2人也需要租一條船。所以也是需要租5條船。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如租船,租車問題,就算最後只剩下一個人,也需要單獨租條船或者一輛車,這就是「進一法」。

例題2:去尾法

東東有50元錢,買一個漢堡需要9元,東東最多能買( )個漢堡。

【解題思路】我們用兩種方法看一下這個題。

方法一:用加法計算,買一個需要9元,買兩個需要18元,買三個需要27元,買4個需要36元,買5個需要45元,買5個之後還剩下50-45=5(元),買不到一個漢堡了,所以最多能買5個漢堡。

方法二:用除法計算,總共50元,漢堡9元一個,50÷9=5(個)……5(元),因為剩下的5元買不到一個漢堡了,所以也只能賣5個漢堡。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買幾個,最多買幾袋,最多買幾件這樣的題,我們只需要看商來確定答案,因為剩下的不夠買一份了,所以需要把餘數捨去,這個就是「去尾法」。

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同學們經常能碰到類似的題目,大家只要認真審題,讀懂了題意,靈活使用「進一法」「去尾法」,一定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去尾法與進一法的應用
    小學階段,孩子們開始學習小數除法。關於小數除法的應用題,去尾法和進一法是必須掌握的兩種方法。很多孩子在做題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情況用「去尾法」,什麼情況用「進一法」,做題稀裡糊塗。其實去尾法和進一法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從實際的情況考慮,就很簡單。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題。
  • 二年級數學易錯題型——加一法和去尾法應用題
    相信小朋友們在回憶的過程中也一定牢牢地記住了這些公式吧,有了這些公式,我們在進行除法計算和解決關於除法的應用題時就能使問題簡便許多。在二年級的數學學習中,用除法解決問題的題型在整個數學的學習中佔有很大的比例,當然考試分值也會佔有較大的比重。
  • 「進一法」和「去尾法」解題方法及練習題
    數學中的 「進一法」和「去尾法」在生活中應用較多,它們和「四捨五入法"不同,在截取數的近似值時,把捨去的部分去掉後,在保留部分的末位上加1,這種截取數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進一法"是不管餘下多少都要加一。在截取數的近似值時,把捨去的部分去掉後,所保留的數不變,這種截取數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知識小結,收藏起來預習用
    本單元學習目標:1.掌握用豎式寫表內除法和餘數的除法的方法和要求。2.結合具體操作,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能對除法豎式作出合理的解釋。3.能運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一、什麼是餘數將一些物品平均分配後剩下的就是餘數,如:把7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2個蘋果,還剩下1個蘋果,這裡「剩下的1個蘋果」就是餘數。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6.4《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問題...
    微課堂 知識點 用「進一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 取近似值時,「進一法」、「去尾法」、「四捨五入法」得分情況用
    算式是2.5÷0.4=6.25(個),因為算的是瓶子個數,商得保留整數,如果按「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則需要6個瓶子,但6個瓶子只能裝2.4千克的香油,剩下的0.1千克香油不能倒掉,還得要1個瓶子,所以總共需要7個瓶子。這裡,就不能用「四捨五入」法保留整數,而是用「進一法」將6.25中的小數點後面的尾數捨去,向個位進1,變成7。
  • 二年級數學下綜合卷,有餘數的除法較難理解,尖子生卻輕鬆考滿分
    有餘數的除法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的重點,也是難點,該知識點能否學得紮實,關係著後期兩位數、三位數的除法是否能夠學好。並且,有餘數的除法是每年期末考試必考的內容,它貫穿了整份試卷的題型設計,考查學生的應用和理解能力。
  • 二年級數學第6單元測試卷,有餘數除法,全冊最難的部分
    因為二年級同學,剛剛背會了乘法口訣,學會了簡單的平均分和除法,現在又要接觸有餘數的除法,學習的難度,可想而知。簡單的除法容易學,但是許多二年級同學,對於餘數這個概念,卻特別「牴觸」,一開始理解起來,需要一個過程。以一份第6單元的測試卷為例,來說一說這個單元如何學好吧!
  • 利用不恢復餘數陣列除法和VHDL實現雷達數據接收/顯示系統的設計
    除法過程可通過重複應用遞歸式1來得到證明。 對j=0 方式2,當完成了減法操作後,如果不夠減,把除數加回到產生的差,以恢復原來餘數(恢復餘數法);或把產生的差留給下一次運算時再處理(不恢復餘數法)。 2.1 不恢復餘數陣列除法器 為簡化起見,下文用A表示被除數,D表示除數,R表示餘數。在恢復餘數法中,如果餘數R為負數,即不夠減,則需要加上除數D,恢復成原來的餘數,即R+D。然後,餘數R和被除數A聯合左移1位。
  • 為三年級做準備,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所以在孩子學除法之前,尤其是這段時間呆在家,計劃一個星期時間,讓孩子把乘法口訣背個滾瓜爛熟,一個星期不行,就十天半個月,一定要讓孩子樹立信心,把口訣熟記於心。有了這個基礎,所有乘除法問題迎刃而解。數學上把剩下「1」叫做餘數,表示平均分後還剩下的數。餘數和除數的關係:餘數<除數;最大餘數=除數-1;最小除數=餘數+1;餘數是從整數1到比除數小1的整數,比如餘數是5,那麼餘數可以是1,2,3,4。
  • 五年級上冊數學:何時用進一法或者去尾法解決問題呢?
    進一法和去尾法都是利用四捨五入來進行取捨保留結果的,去尾法和進一法有一定的選擇依據,比如說裝東西、坐車、坐船等等都是用進一法,製作什麼東西之類的都是去尾法,根據這些簡單的技巧能很巧妙的選擇何時用進一法、何時用去尾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幾個例題。
  • 三年級數學試卷,利用有餘數除法和排列規律解決問題的專項練習
    三年級學習了有餘數的除法,利用有餘數除法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個對於很多學生還是有的困難的,一到這樣的題,很多學生會出現錯誤,可能是沒有找到做題的技巧。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試題,針對習題給學生們做些講解。還有一部分是通過排列規律解決問題的題,把這些題都糅合在一起了。
  •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除法教學設計
    2.平均分時,當有剩餘且不夠再分時,剩下的部是餘數。計算方法同無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相同,餘數一定比除數小。四、拓展應用1.小猴回家。先估算再計算。(略)師:同學們結合上面的情境,說說有餘數的除法可以怎樣驗算?生;驗算有餘數的除法算式時,用「被除數=除數×商+餘數」進行驗算。小結:我們可以把商乘以除數再加上餘數,看得數是不是等於被除數來驗算有餘數的除法。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今天逛論壇看到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發帖子的家長表示有點難,能把這幾道題全部解答出來的,肯定是小學霸!一起來看看題吧:上圖是第一道奧數題。三年級同學,已經掌握了除法豎式,但是呢,當遇到上面這類奧數題時,會覺得特別難,沒有任何思路。如何培養孩子們去解答這類奧數題呢?首先,這道題目,答案並非只有一種。
  • 英讀廊——數學裡的長除法是怎麼回事?
    數學中的長除法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值得研究一下,當然,作為基礎思維方法來看的話,它並不難。How does long division work?【譯】長除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劃分;除法Can someone give me a real life example of division in practice??【譯】有人能給我一個真實的例子嗎??
  • 別再說帶餘除法不招人喜歡,解這類題,它的作用將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除法卻不一定。比如說兩個整數做除法,有可能得到的商是整數,比如說8÷4=2;也有可能不是整數,比如說4÷8=0.5。有些做除法除不盡的,比如說1除以7它的結果就是個無限循環小數。帶餘除法在小學二年級就已經接觸了,只不過這時候接觸的數比較小。在二年級我們將這種整數間的除法,用帶餘除法來表示,也就是說1÷7=0……1。
  •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練習
    參考答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四則運算第二課時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一、填空題。2、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3、乘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因數×因數=(積)因數=積÷(另一個因數)4、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1)在沒有餘數的除法裡,商=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 請把除法豎式補充完整,若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將很難完成此題
    今天,數學世界給大家分析一道小學數學算術題,這是一道完成填數的除法豎式題,題目中給出的數據只有5個,如果不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將很難做出此題。對於不善於推理思考的學生,想要做出這題將很困難。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除法豎式計算掌握的熟練程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這道例題吧!分析:首先要觀察豎式的特點,除數是一個三位數,被除數是一個四位數,餘數是0,也就是剛好除盡了。
  • 小學三年級有餘數除法妙用,有很多學生都比較難理解
    某月有4個星期五,5個星期星期四,這個月的最後一天是星期幾?為了方便學生更好理解,我們先舉簡單例子,比如分東西,在有限的東西按順序重複發給一些小朋友,如果東西不能夠平分,那麼應該是排前面的小朋友先拿到不能平分剩餘的東西,比如有5個蘋果,按順序3個小朋友,剩下的2個,排在前面的總是先拿到,排第一,第二的各再拿一個,蘋果就沒有了,如果是4個蘋果,那就是排第一的再拿一個就沒有蘋果了,總之是排越前面的就越先得到餘數
  • 年輕人早已不明白的時間記法——幹支紀年法的前世今生
    年輕人的你知道嗎?2020的末尾數字是0,所以天幹是庚,2020除以4餘數是4,地支就是子,把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和子醜寅某辰巳無為申酉戌亥 都按照4567890123的順序排序,那麼2020年就是庚子年,你明白了嗎?幹支是天幹與地支的合稱,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