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學習目標:
1.掌握用豎式寫表內除法和餘數的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結合具體操作,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能對除法豎式作出合理的解釋。
3.能運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一、什麼是餘數
將一些物品平均分配後剩下的就是餘數,如:把7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2個蘋果,還剩下1個蘋果,這裡「剩下的1個蘋果」就是餘數。「餘數」只有除法算式裡才有,在除法運算中,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能除盡;另一種是除不盡,除不盡就會有「餘數」。
二、列豎式
除法除了橫式外,它和其它運算一樣也可以寫成豎式。列豎式時:被除數寫在「廠」的裡面,除數寫在「廠」的左面,商寫在「廠」的上面,商和除數的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最後用被除數減除數與商的乘積得餘數。
①這個算式中3叫做商,1叫做餘數
②這個算式讀作:13除以4等於3餘1
注意:
1、所有運算列豎式時相同數位都要對齊,不僅僅是除法豎式裡。
2、寫橫式時不要忘記了寫「……」和「餘數」。
3、利用和除數有關的乘法口訣求商,想除數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並且小於被除數,商就是幾。
有餘數的除法列豎式方法: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試商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數(即商),使這個數與除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且小於被除數,最後得到的餘數應該比除數小。
三、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我們發現:上面算式中除數都是6,所有的餘數都比6小。這是一個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餘數為什麼比除數小?餘數等於除數行不行?餘數比除數大行不行?
觀察下面兩道算式:有36塊糖果,平均分給7個孩子,每人分了幾塊?還餘幾塊?
因為餘數與除數相等或比除數大就表明沒有分完,還能繼續分,所以餘數只能比除數小。
練一練:下面的計算對嗎?對的在( )裡面「√」。
(1)46÷5=8……6( )
(2)63÷8=7……7( )
(3)6×4+8=32( )
答案:
(1)46÷5=8……6(×)
分析: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都比除數小,即餘數<除數。在46÷5=8……6中,餘數6大於除數5,所以是錯誤的。
(2)63÷8=7……7(√)
(3)6×4+8=32(√)
四、有餘數的除法應用
1、17個山楂,平均分給3隻小刺蝟,每隻小刺蝟分( )個,還剩( )個。
17÷3=□(個)……□(個)
分析:把17個山楂平均分給了3隻小刺蝟,每隻小刺蝟分(5)個,剩下的2個就是餘數,帶有餘數的除法就是有餘數的除法。
17÷3= 5 (個)…… 2 (個)
答:每隻小刺蝟分5個,還剩2個。
分析:19條小魚,每(5)條一份,平均分成了(3)份,還剩(4)條小魚。
19÷5= 3 (份)…… 4 (條)
答:平均分成了3份,還剩4條小魚。
注意:在做有餘數的除解決問題時,算式中的商和餘數都要添加相應的單位(部分學生忘記添加),添加單位時商和餘數的單位並不是一模一樣的,需要根據題意分析填寫合適的單位,餘數的單位和被除數的數量單位是相同的。
五、智慧樹
1.( )÷5= 3……( ),餘數最大是( ),被除數最大是( )。
答案:根據「餘數<除數」,餘數可以是1、2、3、4,其中最大是(4);根據「被除數=商×除數+餘數」,被除數最大是:3×5+4=19。
2、在下列算式裡填上合適的數。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三角形》,概念匯總,判斷題解析
小學奧數:和倍問題,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適合三、四年級同學
五下數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重難點梳理,理清每個知識點
小升初數學:六份名校招生試卷,提前練習,心裡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