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魚身上有尖刺,扎人生疼,如今大量養殖,二十多元1斤
過去的農村水域廣闊,而且野生魚類豐富,釣魚來說,不需要特別好的裝備,依然每天可以爆護。雖然現如今的釣魚裝備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高,但野生魚類資源卻變得越來越匱乏。有的水域野生魚數量急劇減少,也有的河流斷水,水塘乾涸,釣魚的場所也逐漸在縮小。這也是環境的改變帶來的直接變化。
在農村的水域裡,有一種個頭不大,但卻相當厲害的魚,這種魚背鰭上有鋒利而且堅韌的刺,稍不留意就會被扎傷,被扎之後疼痛難忍,是很多人相當害怕的一種魚,尤其是下河摸魚的時候,幾乎都被這種魚給扎過。要想減輕疼痛,最簡單的方法是找個地方用尿衝洗被扎的地方,有很好的緩解疼痛的作用,也可以將這種魚身上的黏液刮下來一些,塗抹在被扎處,也能夠減少疼痛。這種魚過去數量非常多,南北各地水域均有存在。
這種魚顏色黃黃,看起來很像是鯰魚,但吃起來的口感鮮嫩之極,要比鯰魚好吃的多,這種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黃顙魚。也被叫做黃辣丁,黃姑子,黃沙古,黃角丁,刺黃股,昂刺魚,昂公等諸多的名字,是一種底層活動的魚類,食肉性很強,釣黃顙魚使用蚯蚓或者雞肝很容易上鉤。也是很多釣魚人非常喜歡的主攻魚類。肉質鮮嫩無小刺,吃起來特別的鮮香。是很好的下酒菜,黃顙魚生長緩慢,個頭一般不大,生長到三四兩就算是很大。
隨著水資源的匱乏,以及生態的改變,過去非常多見的黃顙魚,現如今的數量也開急劇下降,野生的黃顙魚雖然數量變少,但隨著消費者對黃顙魚的熱情增加,經濟效益的驅動下,人工養殖黃顙魚這幾年開始興起。各地均有人工養殖黃顙魚的行業。黃顙魚養殖,由於這種魚很受歡迎,口感頗佳,價格也比其他淡水魚類要高一些,一斤能夠賣到二十多,而且還相當的受歡迎。黃顙魚養殖也是走了很多的彎路,過去由於很難讓其繁育,人工養殖黃顙魚停滯過很長一段時間,隨著養殖技術的逐漸成熟,黃顙魚養殖業開始逐漸增多起來。
據資料統計,目前我國黃顙魚人工養殖主要集中在四川、廣東和湖北等地,江西地區有一定規模養殖。隨著餐飲業的逐漸恢復,消費逐漸趨於正常,廣東塘口黃顙魚的收購價一斤15塊錢,這樣的價格對於養殖戶來說,是非常利好的,業內推測根據形勢的發展,黃顙魚的價格還有望上漲,對於這種鮮嫩可口的黃顙魚,你認為多少錢一斤合適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