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種背上長刺的魚,一斤能賣60多元,為啥農民卻不願意養

2020-12-28 阿冰vlogo

在農村,有一種生長在南方的淡水魚,魚背上長有倒刺,細條狀魚身,營養豐富,價格60-70元/斤,但是養的人卻非常少,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這種魚過去在農村很常見,這種魚叫做刀鰍魚,身上滑溜溜,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背部有一排刺,論營養富含多種人類需要的胺基酸、蛋白質等,口感也不錯,論價格又不便宜,按說應該很好賣,但農村卻很少有人養,阿冰認為主要有3個原因:

1、刀鰍自身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養殖條件苛刻,這就導致養殖刀鰍的前期投入會很高。

過去南方農村河流、稻田等地都有很多刀鰍魚,不過隨著環境的汙染,現在一些地區已經很少能見到刀鰍魚了。

而刀鰍魚生存的環境要求嚴格,必須是流動的水域,以及有水草的淺水,一旦水被汙染,就會導致刀鰍的大量減少。

並且刀鰍非常警惕,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躲起來拒絕吃東西,曾經有老農養殖刀鰍,人不能出現在池塘周邊,投食需要悄悄地、不驚動刀鰍的情況下餵養。

即便如此,刀鰍從養殖到長大售賣也需要至少兩三年時間,所以養殖刀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本太高。

2、第二個原因則是太小眾,大多數北方人根本不了解什麼是刀鰍魚,而這種魚對環境的苛刻要求,也決定了它不會成為大眾魚,市場不是太大,養的人自然也不會太多。

3、再有就是刀鰍魚的養殖基本上屬於「特種養殖」,市場佔有率小,市場行情極不穩定,今年可能賣得好,明年可能就變得沒什麼人買了,相對於動輒兩三年的生長周期,養殖刀鰍魚的風險也是比較大的,很多農民沒有太多資金,自然也不願意貿然嘗試。

(文|李阿冰)

相關焦點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自然界非常地神奇,有些毫無血緣關係的生物,卻長得很相似。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這種魚不是很常見,但正是因為不常見,所以市場價格也很高,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水產市場以及飯店收購,需求量都非常高。
  • 農村樹上一種「刺老芽」野菜,它形似香椿,為啥價格比肉還貴呢?
    農村樹上一種刺老芽野菜,它形似香椿,價格比肉還貴,這是為啥呢?看完明白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過了雨水後,農村裡漸漸的生機勃勃了起來,山上、田野裡到處都是一片綠意。而農民們自然也是喜歡春的,因為春天的到來,給農民們帶來新鮮的蔬菜,讓農民不再因為冬天沒有蔬菜而煩惱,這蔬菜包括香椿芽,薺菜,苦菜,花椒芽,刺老芽等。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一種樹上的野菜,刺老芽!為啥它的價格比肉還貴呢?什麼是刺老芽?南方地區朋友對刺老芽是非常陌生的,其實這也不奇怪,身為山東的我對這種野菜見的也很少。
  • 與西蘭花比較像,但口感要更好,一斤賣20多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在眾多蔬菜中,西蘭花屬於造型比較獨特的一種。還有一種蔬菜,與西蘭花有一些相似,但造型更加別致,它就是羅馬花椰菜。由於形狀酷似寶塔,還被稱作青寶塔或是寶塔菜。無論是西蘭花,還是羅馬花椰菜,原產地都是義大利,估計當地生產這種有藝術感的蔬菜。
  • 這野果渾身是刺,10多元一斤,或許你家山上就有,見到趕緊摘回家
    導讀:這野果渾身是刺,10多元一斤,或許你家山上就有,見到趕緊摘回家周末放假,孩子在家裡待不住,想著天氣挺好的,就帶孩子去附近的山裡轉轉。一到山裡就跟脫了韁的野馬一樣,得勁的撒歡。說實話去山裡玩其實挺好的,山裡不僅環境好、空氣好,還有著很多的野生植物,而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就有很多十分有價值,特別是像野果一類的,尤其討小孩子歡心。說到這野果,在去山裡的時候,就遇到一種渾身是刺的野果,別看它看著挺嚇人,但是農村的朋友都比較喜歡,因為它的價值很高,如今10多元一斤,不僅能吃,還可以用來泡酒、泡茶之類的,這種野果就是「金櫻子」。
  • 俗稱「地烏龜」,民間常用來泡酒,曬乾500元一斤農民卻不敢養
    不過有些小蟲子雖然嚇人,但是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很喜歡,甚至有些到現如今還成了名貴的藥材,其中就有一種俗稱為「地烏龜」的小蟲子,很嚇人,但在民間卻常被用來泡酒,如今曬乾了500元一斤,不過卻沒多少農民敢養殖。
  • 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
    導讀: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在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比較豐富,像農村裡不少農戶房前屋後都會有一方魚塘,這樣不僅方便了生活用水,而且還可以在魚塘裡面養魚、養鴨,或者是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蓮藕就在南方廣泛種植
  • 一斤大豆能出2兩油?超市5斤豆油為啥才賣70元!有什麼不同?
    雖然如今市面上有不少現成的食用油。品牌和種類都各不相同。榨油坊懂行的人都知道。雖然說芝麻大豆和油菜籽都能榨油。但是他們的出油率卻各有不同。以常吃的大豆油為例。在農村榨油坊裡加工一斤大豆大概能出一兩到二兩的油。也就是說一般至少需要五斤大豆才能榨出一斤油。如果每斤大豆的價格按兩元來算的話。每斤大豆油的原料成本就要在十元以上。這個價格並不便宜。
  • 一晚上能捉上千隻,往年60元一斤,今年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
    導讀:一晚上能捉上千隻,往年60元一斤,今年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聽著羅大佑的《童年》,記憶一下子回到30多年前的童年時光。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裡,夏天總是能聽到各種鳥獸蟲鳴的聲音,尤其是知了的叫聲和蛙鳴聲,似乎成了那個年代夏天的標配,要是哪年沒有聽到它們的叫聲,就感覺夏天沒有到來一樣。如今夏天已經到來了,卻不能像以前那樣聽到它們的叫聲了,究其原因,是農村環境的破壞以及人們無節制的捕撈造成的,使得它們越來越少了。
  • 這魚身上有尖刺,扎人生疼,如今開始大量養殖,二十多元1斤
    導讀:這魚身上有尖刺,扎人生疼,如今大量養殖,二十多元1斤過去的農村水域廣闊,而且野生魚類豐富,釣魚來說,不需要特別好的裝備,依然每天可以爆護。雖然現如今的釣魚裝備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高,但野生魚類資源卻變得越來越匱乏。
  • 最高賣到上千元一斤的白芨,為何農民卻不願意種?
    最高賣到上千元一斤的白芨,為什麼現在農民卻不願意種植?白芨不僅僅用於藥用,在工業與日化產品中也多有應用。那麼,是不是如題主所問的那樣,現在的白芨已無人願意種植了呢?真實的白芨種植情況又如何呢?白芨的市場價格從以前的頂峰價一千元左右,回落到現在的一百元左右,那麼是不是說白芨現在就無人願意種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隨著工業和日化產品對白芨的廣泛應用,白芨的需求量是遞增而非減少。
  • 雲貴川農村常見野果,一斤能賣到40元,泡酒榨汁滿是童年回憶
    如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民們生活和平地生活、收入都有所增長,在過去,農民長期存在溫飽問題。但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以往了,以孩子為例,基本都有手機,玩具和零食。現在孩子們的飲食和穿著都很好,但是一整天用手機能有多幸福?在過去,有一種叫做「刺梨」的野果,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果子的存在,但是對八九十年代的南方農村人來說,卻是童年的回憶。談到刺梨,記憶中最深的就是不敢摘。很多人沒有見過,因為這種果子只有在南方的鄉下才有。
  • 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導讀: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得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
  • 四川的麻芋子,已賣到十多元一斤,作為藥物,竟然還可以打胎
    麻芋子在四川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經常生長在莊稼地裡,雖說很值錢,但是農民並不喜歡,麻芋子長在地裡,會像雜草一樣吸收地裡的養分,遮擋住莊稼苗的陽光,危害其生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玉米地裡長滿了麻芋子苗,如果不及時除去,你會誤認為這是一塊麻芋子地,而不是種植的玉米。
  •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廣闊農村,植物眾多,比如許多普通的野草,看似不起眼,其實,卻是價值很高的中藥材。許多野草,雖然雜亂無章,隨意地生長在房前屋後,道路兩旁,卻沒有人把它們當真。
  • 農村這種野菜,價值十分珍貴,如今要80元一斤,人稱「刺老芽」
    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就可以第一時間和農夫小羊一起來認識一些農村山間野味小常識,感謝您的關注!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農村這種野生植物,價值十分珍貴,如今要80元一斤,人稱「刺老芽」。在我國農村裡有著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相信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都能認識很多種野菜吧。
  • 農村一種「孩兒草」,專治兒童厭食不吃飯,拿到城裡賣千元一斤
    在農村麥田、高粱地、玉米地等莊稼地裡,有一種常見的害草,它專門寄生在莊稼上,吸取莊稼的養分,令農民十分頭疼,因此嫌棄它,覺得它長得太多了,除之不盡。但同時又很依賴它,因為它是一種專治兒童常見病的草藥,家裡的孩子經常用。這種野草在南方很常見,很多城裡人都會專門去藥材鋪買幾克回來,煮湯給孩子喝。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農村一種植物,農民用來泡酒,小孩當零食吃,維C是獼猴桃的10倍
    其實,這也難怪他們,25年前,這種植物在農村非常受歡迎,它的味道非常甜。比吃糖的感覺都好,何況,那時候的農村很少有糖吃。農村娃就特別喜歡採摘這種滿身是刺的野果吃,其實大人也很喜歡,因為它的價值特別大。人們把這種野果稱為——金櫻子!
  • 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藥用價值高,城裡要7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藥用價值高,城裡要7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農村朋友們都知道在農村有著許多豐富的野菜野草,閒暇時候都會去採摘一點回家做菜嘗鮮。現如今由於城市生活節奏快,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開始嚮往起農村裡的這種田園生活。
  • 農村有一種「懶人菜」,放著不管都能收穫十年,農民卻不願種植
    農村中的空地資源比較多,很多人都會在房屋前後開闢一處土地,用來種植蔬菜水果。筆者的房屋門前就栽種了辣椒、西紅柿、茄子、豆角、黃瓜等蔬菜,還種植了桃樹、李子樹、石榴樹等果樹。 種植這些蔬菜後,整個夏天都不需要購買,吃不完的還可以收集起來曬乾或者醃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