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2020-12-24 禾木報告

導讀: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得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就比如筆者家鄉這邊,大部分養殖戶都是從事小龍蝦和牛蛙養殖,往年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售賣了,而今年連蝦苗都沒有投放,更別說售賣了,至於養殖牛蛙的養殖戶,則是大呼虧慘了,存欄至少有幾萬斤賣不動。

要說養殖業裡那些最慘,可能屬特種養殖了,比如竹鼠、野豬等,它們大多數在以前都算是野味,行情也算是不錯的,然而在今年最遭到抵制,甚至很多養殖戶直接把養殖場都關閉了。今天一位廣東的養殖戶告訴筆者,他所養殖的野味在前幾年就特別搶手,最高的時候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都不知道今年還能養嗎?

那麼這位養殖戶養的是什麼呢?其實大部分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見過,只不過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它就是「龍蝨」。

龍蝨在筆者家鄉這邊俗稱為「水鱉」,以前筆者一直很討厭它,每次下田裡幫父母幹農活,或者去河裡摸魚的時候,就會在水田中、小河溝見到它,那時候一直認為它是有毒的小蟲子,生怕它咬人,所以很討厭它,每次見到都要躲得遠遠的。

實際上這龍蝨既是益蟲,又是害蟲,因為它的食性很廣,善於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機物和水草,主要以小魚、蝌蚪、孑孓(蚊子幼蟲)、農作物的根等為食。

就是這麼一種讓很多人討厭的小昆蟲,卻成了我國南方地區一種價格昂貴的「野味」,尤其是在廣西、廣東、福建一帶,這龍蝨十分的受歡迎,常被當成一種保健、營養食材來食用,比如和味龍蝨,在廣東地區就尤為的出名。

實際上食用龍蝨古來有之,在《陸川本草》中就有記載:「龍蝨味甘,平。滋養強壯,食之小兒遺尿。」

而在現代研究發現,龍蝨的營養價值極為的豐富,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且含人體必需的銅、錳、硒、鉀、鈉、鎂、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還有著補益肝腎、美容等多種食療價值,故而在民間將其美譽為「水中人參」。

在以前人工養殖龍蝨還未出現的時候,市場上的龍蝨來源大多是依靠捕捉野生的,由於水域汙染和人為的濫捕,導致野生龍蝨越來越少,以致市場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十分的昂貴,曾經最高賣到400元一斤。

為了緩解野生龍蝨資源,在2008年前後,人工養殖龍蝨也隨之興起,到現如今,龍蝨的價格也降下來了,一般人也能吃得起了,且可食用龍蝨已經發展出了許多品種來,如龍蝨、大龍蝨、金邊龍蝨等等,在市場上也越來越受人們喜愛。

往年這個時候龍蝨苗早已丟到池塘中開始養殖了,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龍蝨、牛蛙等眾多野味遭到抵制,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規定說不能養殖龍蝨了,但很多從事龍蝨養殖的養殖戶還是很猶豫,生怕苗子剛丟到池塘裡,就被一刀切了,所以很多養殖戶不禁問到:今年還能養殖嗎?

筆者個人認為,龍蝨養殖已經形成了規模,並且這麼多年來已經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只要不去捕捉野生的,只食用人工養殖的,並且也經過了安全檢疫的話,應該不會被一刀切的。

各位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你們覺得龍蝨還能養殖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蔬菜,它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這就是秋葵,也叫做黃秋葵,關於它的產地目前還沒有特別的定論,只是多數人認為它是一種外來的物種。這樣的情況一直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秋葵被當作一種「奧運蔬菜」才開始流行起來,因為秋葵本身含有的營養物質比較多,再加上國外選手也比較多的食用它,所以成為了一種熱門的蔬菜。此後一些賣種子的人宣傳它可以恢復體力、消除疲勞等好用處。不止如此,在2014年的南京青奧會的時候,秋葵再次被作為「特供菜」,又一次被炒作,這次之後秋葵開始走入的大眾的視線,當時一斤賣到了30元。
  • 竹林裡才有的野味,千元一斤被捧上神壇,卻沒多少農民敢種植
    再有十來天,2019年就要過完了,這一年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充滿了酸甜苦辣,上半年的時候,出現了「香椿自由」、「水果自由」,不少農民朋友一看水果的行情大好,便跟風擴種,結果下半年水果價格大跌,甚至有些地區種植的蘋果、梨、柚子等之類的水果還出現了幾毛一斤賣不動的情況。不僅是水果,就連一部分蔬菜類作物也是如此,讓不少農民朋友直呼「太苦了」。
  • 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
    去年7元一斤遭瘋搶,想博一把擴種300畝,如今血本無歸,農民哭了本以為農民種植作物,只要豐產就是一件令人開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種植的作物豐產,然後全都變成錢裝進口袋裡了,這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種山藥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一塊地也能收兩年山藥,到了第三年就長不出山藥了,去年種植的山藥豐收了,一天的時間10畝地的山藥全部都被收走了,村子裡的人都嘗到了甜頭,覺得種植的太少了,都不夠賣,今年就都想著多種一些,可以多賺一些錢,所以就一起租了300畝地,這樣下來就相當於是原來種植面積的30倍了。
  •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市場泛濫不好賣了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有價無市。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漲價這麼瘋狂,小編要是說出來可能更多會感到驚訝了,這個東西就是油,還是一種食用油,它叫做山茶油,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山茶油可以說是目前我國市面上價格最貴的食用油之一,小編說80一斤並沒有說高,有些地區更是高達100~120一斤,相比花生油十幾二十元,山茶油可以說是高端產品了,至於為什麼價格會這麼高,想必大家也知道一些。
  • 民間當它是「人參」,農民挖到都不賣,如今被大量種植,一斤6元
    五指毛桃在民間被當成「人參」,農民挖到都不賣,如今被大量種植,一斤6元。很多人只聽名字認為五指毛桃只是毛桃的一個品種,但是實際上,五指毛桃和桃子沒有任何關係,它是一種傳統的中藥。之所以被人們稱為五指毛桃,是因為這種植物的葉片有五個鋸齒,看起來很像是五根手指,而且這種植物的葉片上有很多細小的絨毛,再加上它的果實和毛桃很像,人們才給它如此取名。
  • 俗稱「地烏龜」,民間常用來泡酒,曬乾500元一斤農民卻不敢養
    不過有些小蟲子雖然嚇人,但是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很喜歡,甚至有些到現如今還成了名貴的藥材,其中就有一種俗稱為「地烏龜」的小蟲子,很嚇人,但在民間卻常被用來泡酒,如今曬乾了500元一斤,不過卻沒多少農民敢養殖。
  • 長海底石頭上的菜,生長快周期短,改個名字被炒到400元一斤
    導讀:長海底石頭上的菜,生長快周期短,改個名字被炒到400元一斤海洋中生存著許許多多的生物,有人鯊魚、鯨魚等讓人害怕的海洋巨獸,有檉子王、大海螺、三文魚、基圍蝦等人們喜愛的海鮮,但更多的則是人們不太熟悉的生物,正是因為海洋的資源十分的豐富
  • 曾被人誤會是「毒蘑菇」,如今市場價200一斤,很多人請假去挖
    曾被人誤會是「毒蘑菇」,如今市場價200一斤,很多人請假去挖關注花之趣,養花不迷路!在農村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其中不少野生植物都有很高的食用或者要藥用價值,當然也有不少植物是有毒的不能食用,而一種被民間認為是「毒蘑菇」的植物,現如今成了城裡人的高檔食材,還能被當作藥材高價收購,市場價格200元一斤,知道它這麼值錢很多人請假拿著麻袋去挖!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水塘裡的1種野味,全身十分之一能吃,過去兩毛1斤,如今一斤難求
    導讀:農村正消失的野味,10斤才出1斤肉,過去很少人吃,如今一斤難求 昨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了一種深山溝裡面的野味——山坑螺,引起了不少人童年的回憶,他們紛紛表示這個在過去確實很多,但是現在非常少見了。
  • 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
    導讀: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在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比較豐富,像農村裡不少農戶房前屋後都會有一方魚塘,這樣不僅方便了生活用水,而且還可以在魚塘裡面養魚、養鴨,或者是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蓮藕就在南方廣泛種植
  • 顏色豔麗被誤認有毒,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很多人去採摘,一斤12元
    今天分享的主題:顏色豔麗被誤認有毒,如今卻成為香餑餑,很多人去採摘,一斤12元。農村雖然比不上城裡的富裕程度,但農村的野草野果是城裡望塵莫及的,可以說農村的野外是個大寶藏,有各種各樣的野草野果野味,常見的野草野果野味用來吃,一些不常見或者不知名的野草容易被農民忽視,殊不知很多不知名或者不常見的野草卻有很好的營養價值或者藥用價值。
  • 過去砍伐當龍拐,如今野生很稀有,一斤50元不賣,農民留著自己吃
    金豆在民間人們也叫它「龍桔」,因為它的莖幹到根部的形狀就像蟠龍一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全身有刺,以前也被用來雕刻龍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盆景「新寵」金豆吧。在我國金豆主要分布在南方,湖南、福建、廣西等地都有分布。在筆者的老家廣西農村,小時候和父母一起上山砍柴幸運的話還能看到野生的金豆。那時候也不識貨,沒有想到這種植物還有經濟價值。
  • 最嚴禁野令下廣東仍有人賣野味:竹鼠可預定 眼鏡蛇85元/斤
    南方曝光臺|最嚴禁野令下,清遠湛江江門仍有人賣「野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強力推進「禁野令」,嚴厲打擊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廣東更是率先將「全面禁食野味」寫入地方性法規,確立了我省「史上最嚴」的制度。
  • 優質淡水蝦,味道美味一斤賣30元,畝收益6000元,農民可養嗎?
    今年的小龍蝦行情並不是太好,很多地方的小龍蝦都賣不動,以至於大量的堆積,在去年時收購價能達到15元每斤,但到了如今它的價格就要低上很多,一斤也才不過7-8元,這樣的價格蝦農們也只是剛剛保本,想要賺錢是非常難的。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
  • 全身能散發麝香味,3個月可出欄,一隻利潤20元,春節最好賣
    在這個前提下特禽養殖以其獨特的優勢獲得了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青睞,其一是這些特禽本身就有著獨特的藥用與營養價值,其二是大多是由野生馴化而來的飛禽和走禽,野味濃、好吃。不過現如今市面上的特禽很多,很多養殖戶一時間難以選擇到底養哪種才好。
  • 【關注】臺灣水果專家"秘笈"提質瀏陽金橘 能賣到20元一斤
    普通金橘收購價幾角錢一斤,「金橘之鄉」沿溪種植面積大幅縮減 臺商詹梁丙攜「秘笈」種精品金橘賣20元/斤,帶領橘農走出困境
  • 曾經唾手可得的零食,如今賣10元一斤,名字還很霸氣
    莖也是呈一節一節的拔高生長,最高能長到一到兩米,中部是空的,但是跟竹子有所不同的是它的外表是紅色並且有斑紋。生活在南方,尤其是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地的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把這種植物當作零食。在那個零食匱乏的年代,當時的孩子們感覺這就是最好吃的零食,口感脆脆的還帶有酸味兒。小朋友們都稱它為酸杆兒。而它還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做虎杖。
  • 從5元一斤飆升到22元一斤,海南今年檳榔生果收購價創新高…
    元,一次就收入6000多元……」10月12日,說起賣檳榔的收入,育才生態區雅亮村建檔立卡戶陳國明滿眼笑意。進入今年下半年,陳國明發現,檳榔收購價一路「飆升」,從原來的5元/斤漲到現在的22元/斤,這讓他深受鼓舞,打起了精神決心管理好家裡的檳榔。檳榔是海南最具特色的熱帶經濟作物之一。近20年來,海南檳榔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已超越橡膠成為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成為海南眾多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