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2020-12-23 三農百科專欄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那個時候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當年那個物資比較貧乏的年代,別說皇帝柑了,就是普通的柑橘我們都吃不起,還記得小時候,也只過年的時候才有得吃。

如今不管是城市周邊還是偏遠的農村,都有不少種植水果的農戶,皇帝柑也一樣,種植規模和範圍都大增,很多省份都有種植,已經成了十分「平民」的水果,現在要說吃不起的還真少。今年皇帝柑也已經上市了,就我們當地的情況來看,最早上市的一批賣到了3塊一斤,這是收購商從果農手裡拿貨的價格,到了市場上可能就要賣到五六塊了,不過作為嘗鮮的一批早熟果,賣這個價格也不算貴了。

如今皇帝柑已經開始大量上市了,市場泛濫,價格也隨之下跌,像我們這裡已經下降至一塊多,可以說兩塊一斤是賣動了,收購價格大概在一塊五左右的,很多農民表示皇帝柑已經不值錢了,不過真要說起來,今年行情還算好的,去年的價格更低,有朋友直接開車去果園採摘只要五毛錢一斤,今年能賣到了一塊五甚至開始的時候接近三塊錢,還是不錯的,不過果農朋友也表示,別看最初的價格高,但是那些收購的老闆也是十分挑剔的,可以說是一個一個的挑,品相不好的不要,小一點點的也不要。

影響皇帝柑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還是看供求關係,種植規模擴大以後,再賣高價的可能性就比較少,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提高品質來賣高價,另外也可以在通過電商的形式出售,價格也會相對高一些,一箱十斤的可以賣到五六十塊,除去快遞和人工也比賣那些商販要一點。大家喜歡吃皇帝柑嗎?你們那裡又是多少錢一斤呢?

相關焦點

  •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市場泛濫不好賣了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有價無市。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漲價這麼瘋狂,小編要是說出來可能更多會感到驚訝了,這個東西就是油,還是一種食用油,它叫做山茶油,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像我們這裡,以前人們種植出來的山茶油都是自己吃,因為在那個年代比較封閉,與外界也沒什麼交流,別說十塊一斤了,8塊都沒多少人會買,當然了,在那個時候,很多地區房價也在一千以下,豬肉也就四五塊錢,物價不像現在這麼高,只有一些稀有的產品才會比較現在價格高。
  • 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蔬菜,它曾當「特供菜」被熱炒,一斤30元,如今一斤2元,農民都說不好賣。這就是秋葵,也叫做黃秋葵,關於它的產地目前還沒有特別的定論,只是多數人認為它是一種外來的物種。有人認為產地在非洲,也有人認為是在中國,還有人認為是在16世紀從印度傳入我國的,也有說是在20世紀初的時候由日本傳入我國,可能對於如今的人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雖然很早就傳入了我國,存在了也有很多年了。一直到2001年的時候,秋葵還沒走進普通人的視線,一直被當作一種比較稀有的蔬菜品種來對待。
  • 一晚上能捉上千隻,往年60元一斤,今年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
    導讀:一晚上能捉上千隻,往年60元一斤,今年卻無人收購,不值錢了?「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聽著羅大佑的《童年》,記憶一下子回到30多年前的童年時光。因為它們是美味啊,尤其是知了,在這幾年捕撈的越發嚴重了,很多有經驗的農民,一晚上能捉上千隻,而且知了作為一種昆蟲類食物,價格也不低,往年6、7月份剛上市的時候,最高可以賣到七八十元一斤,最低也能賣到60元一斤,因此這幾年一到這個季節,很多農民就會在晚上打著手電筒去林子裡尋找,然後按到市場上去賣掉,賺些零用錢。
  • 繼越南芒果滯銷後,我國的也「賣不動」,一斤6毛果農含淚找銷路
    前段時間,越南芒果滯銷的聲音傳來,很多網友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認為越南芒果的品質太大,還有就是在水果中發現了一種傳染性比較強的病斑,因此中國才沒有大量的進口海南芒果,實際上別說越南了,中國的芒果也出現了賣不動的現象,這讓很多果農比較痛心,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賣出,希望好心人能幫忙。
  • 柚子上市遭冷落,一水果卻備受歡迎,50元一斤,農民為何不敢種
    如今已是秋季,很多水果迎來了上市,農民也在不斷的忙碌著,將那些水果採收回家,從而賣出比較不錯的價格。不過今年的柚子行情並不是太可觀,從中秋前就已經上市,不過收購價也不過才1元左右,而到了如今已迎來了集中上市,收購價依舊沒有上漲,反而跌到了8毛一斤,這讓果農很是無奈。
  • 如今數萬公斤堅果上市,市場卻持續低迷,農民感嘆,不好賣了
    今年很多的農產品產量較低,而受到交通運輸、氣候等方面的影響,很多品種的價格創出了新高,但也有的品種卻由於產量過大而銷售出現了低迷……自從今年板慄上市以來,行情就一直低迷,如今已臨近年關,手裡還存有大量現貨的農民們本以為價格會有所表現,沒想到卻遲遲不見動靜。
  • 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
    導讀:農民種藕不賣藕,泥巴裡的它畝產2000斤,一斤賣16元成「搶手貨」在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比較豐富,像農村裡不少農戶房前屋後都會有一方魚塘,這樣不僅方便了生活用水,而且還可以在魚塘裡面養魚、養鴨,或者是種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蓮藕就在南方廣泛種植
  • 產地堆成小山,上萬斤積壓賣不動,農民急盼銷路,再不賣就爛掉了
    現在很多都種植的蘿蔔,不管是白蘿蔔也好青蘿蔔也好,如今都已經來到了上市季節,不過大家也知道農產品市場是變化很快的,可能上個月還賣一塊錢,到了這個月五毛都沒人要了,有時候你還沒有辦法,如果再等的話可能就要爛地裡了,今年的蘿蔔就是這樣的情況。
  • 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導讀: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得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
  • 民間當它是「人參」,農民挖到都不賣,如今被大量種植,一斤6元
    五指毛桃在民間被當成「人參」,農民挖到都不賣,如今被大量種植,一斤6元。很多人只聽名字認為五指毛桃只是毛桃的一個品種,但是實際上,五指毛桃和桃子沒有任何關係,它是一種傳統的中藥。之所以被人們稱為五指毛桃,是因為這種植物的葉片有五個鋸齒,看起來很像是五根手指,而且這種植物的葉片上有很多細小的絨毛,再加上它的果實和毛桃很像,人們才給它如此取名。
  • 曾是農業危害,還是「充飢糧」,如今國外泛濫,我國卻50元一斤
    對於農民來說,農業生產上的豐收十分的重要,在管理上就需要跟進,一切不利於農業生長的危害都要去除掉。就比如養魚的農民,自然界中的危害還是比較多的,養殖河蝦的農民,就不希望在池塘裡看到黑魚,因為它的存在會直接把河蝦吃掉,導致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
  • 常被誤認有毒,如今不少人去採摘,一斤12元,農民:太瘋狂了
    之前野外一些不知名的野草,總是會被大家自動忽視,因為以前人們的養生保健意識不高,填飽肚子都是個問題,誰還有心思考慮這些。如今生活條件變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野外珍貴的野草就成為了搶手貨,在市場上不僅賣價高,銷售還很快。
  • 西瓜滯銷,村裡鄰居二毛一斤都賣不出,咋老陳五毛一斤賣完了?
    6月29日,斷斷續續下了一場雨,用農民的話說:這場雨下得頂澆一次了。老天爺也算長了眼睛,雖然今年我們這裡西瓜行情差,越滯銷越便宜,最後從地裡2毛一斤批不出去,但瓜農零售批發,電三輪,拖拉機,全家總動員,滾在地裡熟透的西瓜總算「處理」完了。要是熟透的西瓜還在地裡遭遇了這場雨,怕就要爛在地裡了。
  • 過去砍伐當龍拐,如今野生很稀有,一斤50元不賣,農民留著自己吃
    那時候也不識貨,沒有想到這種植物還有經濟價值。看到它金黃色的果實就想著嘗一嘗,還好被大人及時制止了,因為金豆的果實味道酸苦,不能生吃。為什麼近些年金豆逐漸被人們當作盆景了呢?主要是金豆的株型比較矮小,樹形優美,適合放在家中供人們觀賞。而且它的葉子四季常綠,在冬天或者秋天結果,果實有黃色和紅色。它的果實十分耐寒,即使被霜凍雪打也能保持鮮豔而不衰敗。在夏天它還會開花,花香濃鬱,花色雪白,觀賞價值很高。
  • 個頭大的經常一毛錢一斤賣不動,個頭小的卻很走俏,村民:看不懂
    導讀:個頭大的經常一毛錢一斤賣不動,個頭小的卻很走俏,村民:奇怪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莊稼不收連年種,農產品的行情也是如此,每年的行情都不一樣。有的年份由於種植的人比較少,產品比較稀缺,往往能夠賣出一個喜人的價格,但有的年份由於扎堆跟風種植,往往也就出現了賣不動的情況發生,今年最為顯著的就是大蔥,大蔥去年的時候一斤三毛錢賣不動,很多種植戶最後懶得採取,直接將大蔥粉碎在地裡當成了綠肥使用,今年大蔥由於種植較少,價格一下子攀升到現在四萬塊錢一斤的「天價」。
  • 夜市大排檔的主角,往年不愁賣,現剛上市就滯銷,養殖戶:賣不動
    導讀:夜市大排檔的主角,往年不愁賣,現剛上市就滯銷,養殖戶:賣不動金九銀十的行情,並沒有如期的來到,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也是各種各樣農產品紛紛上市的季節。往年的這個季節,很多農產品都能夠賣到一個不錯的價格,但今年的大環境的原因,讓很多產品上市就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難題,有的是苦於沒有銷路,有的是價格出現暴跌,也有的還算不錯,剛剛上市能夠有個不錯的行情,但隨著扎堆上市,很快就出現了高開低走價格滑落。
  • 電商手上賣不出去,產地價只需8毛一斤,商家不收購,網友很嫌棄
    如今農村村民為了增產增收,光種糧食已經不行了,很多村民另闢蹊徑,種起了各種熱賣水果,要說城裡人經常吃厭了蘋果、梨子這些常規水果,所以很多地區農民們種的果子個大味美,但是銷量卻下滑得厲害,只能眼睜睜看著好果子在地裡爛掉,除了蘋果滯銷外,這種水果也出現了滯銷,電商開專場售賣沒人要,產地價僅剩
  • 四川的麻芋子,已賣到十多元一斤,作為藥物,竟然還可以打胎
    麻芋子在四川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經常生長在莊稼地裡,雖說很值錢,但是農民並不喜歡,麻芋子長在地裡,會像雜草一樣吸收地裡的養分,遮擋住莊稼苗的陽光,危害其生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玉米地裡長滿了麻芋子苗,如果不及時除去,你會誤認為這是一塊麻芋子地,而不是種植的玉米。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
  • 600萬斤賣不動,還有90萬斤壓塘,產地白菜價,消費者:吃不起
    由於水產品市場整體行情不太好,當地上市的牡蠣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降,一些養殖戶表示有點接受不了。  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產地的價格維持在2.8元一斤,幾乎賣出了白菜價。上個星期的時候,當地養殖戶總共捕撈了600萬斤的牡蠣上市,剛開始的時候,價格還可以維持在4元左右,賣了一小半出去,價格就已跌破了3元大關,可能是當地的市場已經飽和,根本就賣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