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大豆能出2兩油?超市5斤豆油為啥才賣70元!有什麼不同?

2020-12-23 菜鳥三農斯基

雖然如今市面上有不少現成的食用油。品牌和種類都各不相同。

大豆油

但是農村的很多朋友都保留著自己榨油的習慣。在收完油菜籽和芝麻花生大豆收割之後,都會在過年前的一個月去村裡或者鎮上去榨油,榨油坊的生意總是格外的好。農民會把榨油的原料送到榨油坊加工。

榨油坊

懂行的人都知道。雖然說芝麻大豆和油菜籽都能榨油。但是他們的出油率卻各有不同。以常吃的大豆油為例。

在農村榨油坊裡加工一斤大豆大概能出一兩到二兩的油。也就是說一般至少需要五斤大豆才能榨出一斤油。如果每斤大豆的價格按兩元來算的話。每斤大豆油的原料成本就要在十元以上。這個價格並不便宜。

榨油機

不過奇怪的是,同樣是大豆油。超市裡一桶五斤的大豆油。大多數都賣70塊錢左右。比農民自己加工的還要便宜的很多。這就讓很多人不理解。超市的大豆為啥這麼便宜?商家從哪裡賺錢呢?還是說這兩種大豆油有什麼差別呢?

超市的大豆油為什麼會賣的這麼便宜

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油率比農村的自榨油要高很多!主要是因為大豆品種和壓榨工藝有所不同。在超市買過食用油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食用油分為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兩種。與非轉基因相比轉基因大豆的出油率會更高!這也是我國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大豆的原因之一。

大豆的區別

二、同樣的壓榨工藝的區別也會導致出油率的差距。農村榨油坊最長採用的是物理壓榨。經過篩選炒制壓榨,過濾,沉澱等層層工序。這樣出來的油雖然純正。但是出油率比較低。成本也就相應地增加了,很多大型工廠採用的是。

食用油加工廠

進出法這種化學出油法,通過使用溶解劑,將大豆全部破碎,並磨成細粉。然後爭蒸炒、擠壓、脫蠟、脫膠之後得到大豆油。這樣的出油率會大幅提高殘油率也不大。大大降低了大豆油的成本。正是因為這兩點原因。超市裡賣的大豆油才這麼便宜。

不過也正因如此。很多農民認為超市裡的食用油沒什麼營養。才更喜歡是自己榨出來的油。在農村榨油也幾乎成了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雖然農村的榨油坊並不收什麼加工費。但是榨油之後剩下的豆餅子確實很好的飼料。賣給養殖戶也能賣到兩塊錢一斤。生意好的時候。光是賣剩下的豆餅一年也能掙不少。

你更喜歡農村的自榨油,還是超市裡的油呢?

歡迎你的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粉條十幾塊一斤,為啥超市裡賣2塊多一斤?做粉條的老闆說出實話
    粉條十幾塊一斤,為啥超市裡賣2塊多一斤?紅薯出粉率大概是百分之二十,大概5斤紅薯出粉一斤,也就是說五斤的紅薯能制出1斤的紅薯粉,因為紅薯裡面含有的水分比較多,紅薯切成片曬乾,磨成粉都是需要成本的,每斤紅薯粉能出粉條1斤,每斤粉條成本三塊五,再加上其它很多成本,出廠價大概5塊錢,隨意粉條出廠價一般在10塊錢。
  • 5斤吃不到1兩肉,市場2元一斤,都說很好吃,卻少有人買
    5斤吃不到1兩肉,兒時一撈幾十斤,農村拿它餵鴨子,城裡2元1斤成奢侈美味生活好了,美食成為大家生活裡重要一部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見蔬菜及肉食以外,若說到美味食物相信海鮮是所有食材中最富魅力的。而事實上,在農村的溪流,湖泊或村邊的池塘裡有一些水產,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鮮美不輸海鮮,俗稱「河鮮」。說到河鮮,很多人會想到鱖魚、草魚、黃辣丁、鯽魚,還有每到夏季就火得不行不行的小龍蝦。其實,在農村的河裡有一種美味卻被人遺忘,它就是河蚌:5斤吃不到1兩肉,市場2元一斤,都說很好吃,卻少有人買。
  • 生豬價格跌破14元,市場上的豬肉還賣28元,為啥豬肉還這麼貴?
    豬肉作為人們餐桌上最常食用的肉類,所以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水平的影響非常大,從去年的第三季度開始,受豬瘟疫情的影響,全國的生豬供應減少,在市場上供小於求的影響下,生豬的交易價格一度達到了41.5元/公斤,從今年3月份開始,積壓的生豬產能開始逐漸釋放,同時由於市場上的餐飲消費需求萎縮,
  • 採摘期只有20天,35元1斤最貴賣70元,人稱「樹上人參」,別錯過
    「春雨驚春清谷天」,雨水是春天第二個節氣,雨水逐漸增多,地裡的各種植物冒出嫩芽開始了新的生命周期,因此在農村有「春雨貴如油」的民諺。一場春雨過後,原野裡鶯飛草長,一片新綠,也就到了挖野菜的時節。除了地裡長得之外,農村樹上也有許多「野菜」,構樹花,核桃花,無事忙,榆錢,槐花。在農村1種樹芽,營養豐富被譽為「樹上人參」,1斤35元供不應求。
  • 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
    導讀: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還有一些農民,擁有幾十畝乃至上百畝楠竹林,每年也是「坐享其成」,賣楠竹,賣冬筍,自己根本不砍竹子,也不挖竹筍,自然有人給錢替他挖!當然,還有一種寶貝,則需要自己採挖了,因為,它的價值太珍貴了,一斤能賣600元!這種寶貝叫——天麻!
  • 生花生3元/斤,炒熟的五香花生4元/斤,農村小販利潤從哪來?
    下午吃過午飯不久,筆者正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聽到門外有下鄉賣五香花生的小販,就喊住了他,準備買一些,小販開的是三輪車,車上放的都是包裝好的炒花生,每袋5斤,售價20元,也就是4元一斤,不零賣,不還價,最少就要買一袋(5斤),旁邊有一些零散的,可以先試吃。
  • 它一斤蛋白質,相當於2斤多豬瘦肉,3斤雞蛋,這樣做,下飯又下酒
    黃豆原產於中國,在中國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也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黃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種植歷史,古時候被稱為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大豆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 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 紫山藥能賣12元一斤,前景如何?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
    紫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現在市場上都能賣12元一斤,而且很受人們歡迎。那麼種植前景如何?種一畝能賺多少錢呢?接下來為大家分析。紫山藥適應性很強,無論在海拔67米的谷地,還是1900米的高山,它都生長良好,且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至於種植賺不賺錢?下面為大家分析。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Safras稱,截至12月4日,巴西農民已經銷售了56.5%的2020/2021生長季節預期收穫的大豆產量,遠高於34.5%的同期均值,且高於去年同期的37.8%。南美大豆種植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美豆追高情緒因南美天氣改善而下降。國內豆類市場延續分化走勢,油脂板塊止跌回升,豆粕市場反彈乏力保持震蕩調整,豆一期貨釋放拋壓後跌勢放緩。
  • 雲南洋蔥大豐收,2毛一斤沒人要,運到超市價格卻翻10倍!
    而有的時候,早上心血來潮做個手抓餅或者雞蛋餅,把洋蔥切碎了撒上去,既能解油膩,又可以增添一點香味,實在是太美妙了!所以洋蔥在我家的地位,和青椒是一個級別的。天天吃洋蔥,5個好處不請自來1、發散風寒因為洋蔥鱗莖和葉子含有一種稱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具有辛簡辣味,這種物質能抗寒,抵禦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 金三不「金」,杭州四季青按斤賣衣服,9.9元一斤!
    資訊丨乾貨丨技巧丨感悟丨穿搭丨娛樂關注唯衣(weyeeb),服裝生意,一步到位「全場服裝9.9元一斤」「多買多送」……乍一聽以為是某家超市做的促銷活動很多檔口商戶轉戰電商直播自救,一名四季青服裝店老闆,更是在直播間稱斤甩賣春裝,9.9元一斤!網友直呼:給我來10斤!按斤賣也許只是個例,但貨物積壓的情況卻不在少數。對於一大批檔口老闆們來說,去年年底就開始囤積的春裝成了再尷尬不過的存在。「三月是救火期,四月是生死線,到五月就別想著還能賣出春裝了。」
  • 重慶某超市,非常鮮嫩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這樣的牛肉你敢吃嗎
    在新世紀購物,發現看起來非常鮮嫩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這樣的牛肉,你敢吃嗎?在超市看到擺在堆頭上的牛肋條才25.8元一斤,再抬頭看那邊冷柜上懸掛的價格,牛肋條58.8元一斤,價格比這個要高2倍,很是有些心動,真想買幾斤嘗嘗。
  • 超市碰到這魚,一買就是10斤,高蛋白低脂肪,益智健腦,6元一斤
    超市碰到這魚,一買就是10斤,高蛋白低脂肪,益智健腦,6元一斤。都說吃魚可以健腦,變得更聰明,所以很多媽媽都會常常給孩子做魚吃,像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不靠山也不靠海,只能吃一些淡水魚,鯽魚、草魚、鯉魚這些最常見常吃了,但是相對比起來,海魚的營養價值會更高一些,現在運輸發達,即便不是沿海地區,也能買到海魚,或者冰鮮的海魚。
  • 下雨後才長出來,過去一撿小半桶,如今是「高端菜」1斤賣70元
    摘要:下雨後才長出來,過去一撿小半桶,如今是「高端菜」1斤賣70元文/農夫也瘋狂春天的雨水特別的多,昨天夜裡筆者這裡下了一整晚的雨。都說「春雨貴如油」,其不僅溼潤了大地,有利於農民春耕春播,而且還給各種植物提供了發芽的條件,經過春雨的滋潤好多的野草也都長出來了。在春天當下雨以後,經常能在一些泥地裡見到一種烏黑似木耳的東西,它也被稱之為「天菜」,在小時候經常吃,一撿就是小半桶,如今卻成為了「高端菜」,一斤要賣到70元還供不應求。
  • 周三特惠大白菜,茄子0.5元每斤,黃花魚4.9元一斤嗎,雞腿6元一斤,粉絲10元3捆,流油鴨蛋10元2斤洗衣液25元2大桶14斤
    5.9元一斤純幹雞腿6元每斤雞胸肉秒殺7元每斤粉絲扇貝10元15個烤腸9.9元2包火燒皮9元3包手抓餅10元11張招聘長期工,待遇從優,不招暑假工1560317440010斤足斤足兩衛生紙,乾濕兩用,質量特別好,秒殺100元3提東古味極鮮新日期秒殺15元
  • 豆油你怎麼不繼續支稜了?
    如下圖所示,以豆油為例,截至1月15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7162元/噸,當日大連地區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約6960元/噸、天津地區約7090元/噸、日照地區約7130元/噸、廣州地區約7260元/噸、北海地區約7100元/噸左右。有觀點認為,行情回落是因為今年春節假期較早,市場備貨尾聲購銷逐漸轉淡,的確,下圖中油廠成交逐漸放緩。
  • 以前70元一斤,現在10元沒人要,央視曝光的小龍蝦是美食還是垃圾
    自從去年央視財經欄目報導小龍蝦後,這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小龍蝦徹底跌落神壇,今年市場長最低價格跌到10元1斤,為何以前70元一斤,現在10元沒人要,央視曝光的小龍蝦是美食還是垃圾,一探究竟!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經濟效益很高。根據權威統計,2018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就高達1929萬畝,同比增長14.8%。小龍蝦價格高峰期是在2017-2018年期間。那時候的小龍蝦零售價一度賣到60一斤,個頭特別大的甚至被炒到上百元一斤。現如今各大超市、農貿市場還都可以看到賣小龍蝦的身影。但是價格一落千丈,10元一斤比比皆是,小龍蝦輝煌不在。
  •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市場泛濫不好賣了
    曾經10元一斤賣不動,如今漲到80元,農民:有價無市。很多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漲價這麼瘋狂,小編要是說出來可能更多會感到驚訝了,這個東西就是油,還是一種食用油,它叫做山茶油,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山茶油可以說是目前我國市面上價格最貴的食用油之一,小編說80一斤並沒有說高,有些地區更是高達100~120一斤,相比花生油十幾二十元,山茶油可以說是高端產品了,至於為什麼價格會這麼高,想必大家也知道一些。
  • 後疫情時期,大豆如何安全供給、行情如何演繹?
    大豆種子從2019年的2.6元/斤左右漲到了3.2元/斤,意味著1公頃種子的成本大約上漲18.78%至430元/公頃。租地成本基本與2019年持平,偏東地區如佳木斯、五大連池等地的租地成本為6500元/公頃,而北部的海倫租地成本在7000元/公頃附近。農藥成本為500—600元/公頃,化肥成本為500—600元/公頃,機耕成本為800元/公頃,總成本在9500—10000元/公頃。
  • 小區來了賣芽胚米的,2.5元1斤,比網上便宜6成,還送禮品,為何
    小區的「胚芽米」只賣2.5元,購買10斤以上還有禮品送,賣這麼便宜的米還有禮品送,再加上資料上宣傳的此米營養又健康,一下子吸引了小區好多人圍觀,不時有人抱著試試的心情,將這「胚芽米」買回了家。也許是孤陋寡聞,我對「胚芽米」了解甚少,趕緊度娘了一番,原來「胚芽米」並非新鮮事,早幾年就開始在國內批量上市,只是某寶上賣得比這貴多了,大都是7~8元一斤,甚至還有10多元一斤的,像小區這種2.5一斤的價格,還順帶送禮品,豈不是虧本生意?胚芽米是什麼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