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院急診醫生:和小動物相伴的閃光日子

2020-11-19 虎嗅APP


今天的講述者叫李山,她是一位臨床獸醫學博士,加州動物轉診中心的急診醫生。


和大部分的 80 後、90 後一樣,李山對於動物最初的認知就是來源於家喻戶曉的欄目《動物世界》;她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但是媽媽覺得在家裡養寵物很髒,不允許她養。


後來李山在中國農業大學讀了四年生物學本科,然後去了美國留學。機緣巧合之下,她開始對獸醫專業感興趣,就申請並進入了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獸醫學院,攻讀為期四年的專業博士學位。


在今天這期節目裡,李山將要講述,作為一名獸醫,與小動物們打交道的故事。


生與死的權利


我叫李山,是一名在美國加州工作的獸醫。


其實從小到大,我被灌輸的思想都是,寵物醫生並不是一個特別受人尊敬的職業。但是到了美國以後,我發現幾乎所有動物科學系的本科生都想申請獸醫專業,競爭非常激烈——按照獸醫學院的數量和申請人數的比率來算的話,獸醫專業的錄取率是比人醫專業還要低的。


因此,我申請愛荷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沒想到真的被錄取了,我感覺非常幸運,於是就開始攻讀長達四年的博士學位。


在第三個學年,有一堂課讓我記憶深刻。這門課專門會教授一些比較複雜的外科手術,包括脾臟切除、胃固定、膀胱和腸道切開等等,這一連串的手術要在同一隻活體小動物身上做,這些小動物一般是完成了其他實驗任務的比格犬。


■ 治療中的短吻品種寵物狗,因為軟顎切除手術後喘不上氣了,需要住進 ICU 且無法保證預後,最終主人決定安樂死


這種手術被稱為「Terminal surgery」,手術本身侵入性非常強,所以在最後一臺手術結束時,這隻小狗會直接在手術臺上被安樂死。


從情感上來說,這堂課對我的挑戰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去餵那些小動物,一整個學期都和它們朝夕相處,逐漸有了感情。最後要為它們做安樂死的時候,很多同學都非常痛苦。


對於我來說,我習慣在當時把難過的事用文字記錄下來,然後短時間內我就不會再去回想了,因為每每回想起來心裡都會不好過一次,這也算是我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


在課程中使用貓狗等活體動物是一件挺讓人不安的事,作為學生,我們也是有權利選擇不參加這樣的手術練習的。而現在美國獸醫學院都已經不再使用活體貓狗進行這種Terminal surgery了。


小動物的生死往往不是由它們自己決定和控制的,但至少獸醫應該是站在小動物那邊的人——有時候是保護它們活下去的權利,有的時候是維護它們自然死亡的權利。


我在學校遇到過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是我同學負責的。一隻貓,19 歲了,得了癌症,骨瘦如柴,為了延續生命,它脖子上裝著一個飼管,深入到體內。我同學為這隻貓哭了很久,他覺得小貓應該去天堂,這樣苟延殘喘是沒有任何生活質量的,只會讓小貓痛苦。


■ 李山最近醫治的一隻 14 歲的貓咪,算是高齡了但是狀態超好


但這隻貓的主人想讓它活下去。因為主人家裡的小孩也得了癌症,小孩和貓一起經歷了化療的階段,這隻貓相當於是全家給小孩打氣的對象,全家都很難放棄這隻貓。那次是貓身上裝飼管的位置化膿了,需要再麻醉、清瘡,重新放飼管。貓極有可能撐不完這個過程,但是主人非常想再試一下。


雖然在動物保護的層面上講,我同學是很不支持這種做法的,但是決定貓的命運的只能是它的主人。這種為難的處境其實是經常存在的。


分食維生素 D 的三隻狗


在經過了 4 年生物學本科、4 年的獸醫專業博士、以及 1 年實習之後,我終於成為了一名小動物主治醫生,主要治療小貓小狗等常見寵物。


在美國,動物醫療體系和人的醫療體系很像,寵物會有自己的家庭醫生,負責打疫苗、做驅蟲、做絕育之類的。遇到比較複雜的情況,就會被全科獸醫轉到轉診中心,轉診中心有細分的科室,包括內科、外科、皮膚科、眼科、心臟病科等等。


我目前在加州動物轉診中心的急診工作。因為是急診,所以經常會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病號」。


有一次,醫院裡來了三隻狗。主人說,家裡的一大瓶維生素 D 消失了,但不能確定是被哪條狗吃的。維生素 D 吃多了是會中毒的,幹擾體內鈣的調節,會造成腎病,所以是不能隨隨便便給狗吃的。


好死不活的是,三條來看病的狗,其中一條在路上吐了,但主人不知道是誰吐的;來到醫院以後,我給三條狗催吐,兩條吐了,一條沒吐。情況很複雜,我根本沒法確定,沒吐的那只是路上吐過了,還是說某隻狗一口氣吐了兩次。


所以我只能假設,每條狗都吃了最高劑量的維生素 D 。這三條狗是主人從收容所抱回來的,大小、品種都不一樣。體型最大的狗,在醫院沒有吐,有可能體內還存有大量維生素 D;最小的狗,如果按最高劑量來假設,它中毒情況非常嚴重。所以說,三條狗都可能處在危機邊緣,建議最好是全部住院觀察。


■ 偷吃了布洛芬而到醫院催吐的小狗,面對一大碗兌了活性炭的 AD 罐頭,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在美國,一條狗住院一兩天,需要花 2000~3000 美元;如果三條狗都住院的話,就要花六七千美元,這是一筆龐大的開銷。所以我當時跟主人建議,如果資金緊張,可以讓沒有吐的大狗,或者是最小的狗住院。但主人還是希望三條狗都能住院,這樣肯定是最保險的。


美國這邊有一種醫療付款方式,叫做Care Credit,它是一種信用卡,可以一年之內不付利息。當時這位主人就是申請了Care Credit,把三條狗都安排住進了醫院。


因為狗狗們腸道內有異物,而活性炭可以促進腸道代謝,所以在這三條狗住院期間,它們一直在快樂地吃活性炭,以至於我們醫院的活性炭都被吃空了,只能在深更半夜跑去其他醫院借活性炭供它們吃。好在三條狗都沒有出現腎衰,第二天下午,它們一起健健康康地回家了。


這樣美好的 happy ending 還是挺多的。


自從 2018 年,我所在的加州把大麻合法化以後,我們還經常接診到吃了大麻的狗。狗吃了大麻之後的症狀非常有意思,很嗨,一直在抖頭,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你的手還沒有靠近,他就使勁往躲開了。它還會漏尿,走路走不穩,搖頭晃腦的,樣子非常搞笑。


■ 急診裡經常接收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病例,比如這隻被蜜蜂叮了的哈士奇


一般來說,如果主人不知道這是吃大麻之後的症狀,都會非常擔心,慌慌張張把狗送到醫院來。但其實,這種症狀很容易治好,只需要做一些知識性的治療,24~48 小時之後,狗就恢復正常了。


當然有時候,吃大麻的狗也會牽扯出一些家庭糾紛。比如媽媽發現狗吃的是大麻之後,就要回去跟在上中學的兒子談一談。這些家長會意外地發現自己家孩子正在抽大麻。


聖誕樹下得救的拉布拉多


在美國給寵物看病,其實是很貴的,尤其是那些到了轉診中心的小動物,一般都是得了比較複雜的病,很多需要動手術、住院,一趟下來就要花上千美元。這對於那些沒有寵物保險的主人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很多時候,如果主人拿不出錢治病,寵物就只能接受安樂死。


我記得我實習期間,遇到過一隻特別可愛的 6  歲的拉布拉多,叫 Scooby。因為我自己養了一隻拉布拉多,所以我對拉布拉多有一些特別的感情。


那隻拉布拉多得了一種叫「Happy tail」的病。這是一種聽起來很離譜的病,是因為狗子太高興了,使勁地甩尾巴,以至於把尾巴甩骨折了。


Scooby 的尾巴骨折之後,被綁上了繃帶,但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在家,可能是太無聊,就把自己尾巴上的繃帶給吃掉了。


■ 等待治療的小狗


狗狗來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吐了好幾天。檢查之後,發現有腸梗阻,需要做手術。當時是聖誕前夕,我印象特別深刻,主人拿到做手術的單子之後,說想一下跟家裡人溝通一下。其實,別看這個病不大,但是在美國,寵物醫療是挺貴的,如果沒有保險,在轉診醫院做手術,需要花費 4000~5000 美金。


主人打完電話之後,面色很難看。他和我說,他沒有錢做手術,因為家裡還要過聖誕,需要給孩子買聖誕禮物。當時,如果不做手術,狗狗是活不下去的。所以主人最後選擇了安樂死。


在做安樂死之前,主人說,他看到我們大廳裡有一棵聖誕樹。他說,我想和 Scooby 在聖誕樹下,合最後一張影。


我當時特別難過。其實我們都在為這隻狗狗想辦法,因為它還很年輕,得的病又是可以治療的。當時恰好那家醫院裡有一個給實習醫生設置的資金項目。如果實習醫生認為,某個病例的手術不複雜、術後預期效果好,就可以申請,請醫院為客戶減掉一半的費用。每一個實習醫生只有兩次申請的機會。


我就和實習的同事商量了一下,向醫院提出了申請,很快就被批准了。當我們告訴主人這個消息的時候,他一下就哭了。他說,這是他收到過最好的聖誕禮物。


我記得那個主人也同時申請了Care Credit,最後給狗狗做了手術,一切非常順利, Scooby 健康地出院回家了。


當然,肯定不是每個主人都能這麼幸運。我們也見過很多實在拿不出錢,只好選擇給小動物做安樂死的情況。因為像我們這些在動物醫院裡工作的人,都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所以這種時刻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一種很大的心理折磨。


一隻 20 斤的胖貓貓


我遇到過一隻貓的案例。那隻貓是在兩年前被主人收養的。主人是一位老先生,剛把貓抱回家的時候,貓就很胖了,之後就一直維持著胖胖的體型,到現在已經長到了將近 20 斤,胖到沒有辦法清潔自己。


■ 20 斤的貓


有一天,這隻從來不錯過任何一頓飯的貓,突然一整天不吃不喝,主人覺得很奇怪,就把它帶到醫院來。


超重的母貓、母狗的私密部位會堆積肥肉和多餘的皮膚組織,不及時清潔的話,糞便或尿液會在那個位置積存,容易吸引蠅蟲在那裡產卵、繁殖。趕上今年加州蛆蟲泛濫,只要有外傷就會有蛆蟲,我們也診斷了很多這種病例。


當時一翻開貓咪私密部位的皮肉,我就發現裡面全是蛆蟲,還在動,那個可怕的場景我到現在還記得。貓咪有點發燒,所以我懷疑可能是尿路感染,但是並不確定還沒有別的病。客觀來說,這不是難治的病,只要做鎮靜,把生蟲的部位清潔乾淨,再治好發燒,一共花個幾百美金就能痊癒了。


但主人的態度非常猶豫,一直在搪塞我。他抱怨給貓餵過藥,卻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我能感覺到,他是在為不繼續照顧貓咪找藉口。他也知道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提出他不能再照顧這隻貓了,那貓就要面臨安樂死。


我明確地告訴他,這是一個預後很好的病,我覺得不應該安樂死,而且我也下不去手。


聽我這麼說之後,主人忽然哽咽起來。他跟我坦白,他的經濟狀況實在不允許他照顧貓咪了。他說,他和太太都六十多歲了,現在只靠社保救濟生活。他們今天剛搬到一個公寓,因為之前住的地方的水管總是爆掉,這件小事就足以花掉一個人全部的社保。


兩年前,他們領養這隻貓的時候,還有著很好的工作和住房,當時他覺得他們有能力讓這隻八歲的胖貓咪安度晚年。但是沒想到,太太后來得了重度抑鬱,他不得不辭掉工作照顧她,家裡的經濟情況就越來越糟。主人說,他覺得很對不起這隻貓,沒有及時發現它生病了。但現在,他也確實沒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再照顧它了。


最後,這個主人還是選擇了給貓咪做安樂死。


■ 亭亭玉立的紳士貓


當時,我們整套手續都已經辦好了,突然被一個剛來急診工作的護士攔下來。他提出,他可以領養這隻貓,因為他實在接受不了就這樣結束一個生命。聽他這麼說,就有老護士站出來勸他說,這不是個好的開始,你才來急診工作幾周,就往家裡收動物,之後你家裡動物會成災的。


但是護士很堅持,我現在一個人住,經濟上沒有負擔。家裡本來只有兩隻貓,我也好幾年沒有領過貓了。


這位護士的好心領養,讓貓的主人如釋重負,他終於哭了出來,籤了同意領養的文件。現在,貓咪已經治好了病,在新家適應得不錯,正在努力減肥。後來我和那位護士收到了一封感謝信,是原主人寫的,很長很長。


我覺得我同事救的不只是貓咪,還有那個絕望、內疚的主人。


短下巴的彼得犬


其實我們經常遇到主人沒錢治病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醫護人員會積極地幫他們想辦法。但有一類人,他們不但不會感激,還會把怒氣都發洩在我們身上。


■ 李山與一隻羊駝的合照


前幾天,醫院來了一隻彼得犬,才 6 個月大,長得特別可愛。它有一點先天畸形,下巴比較短,所以它的舌頭收不進去,就會一直吐著舌頭,憨憨的樣子好可愛。


小狗是被主人抱著過來的,它腿痛,走不了路。我擔心是骨折,就和主人詢問了一下情況。


主人說,之前小狗的骨頭響過一次,但他自己給小狗糾正了。來看病當天的上午,小狗受到了驚嚇,自己摔倒在地上,骨頭又響了一次,然後就站不起來了,也不吃東西。我聽完覺得很蹊蹺,因為狗的年齡也不是很大,怎麼會這麼容易骨折呢?


拍完 X 光片之後,我們發現,小狗不只有骨折的問題,它全身骨頭的骨密度非常低。這意味著,一方面可能是小狗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餵養,另一方面考慮到它本身下巴發育不全,也可能是小狗本身先天骨頭髮育上就有一些問題。


主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難過,他聲稱這條狗是他的精神伴侶,情緒很激動。我和他講了一系列的治療方案,包括可以找專科醫生做手術來修復,如果負擔不起,還可以做截肢。截肢幾乎不影響正常生活,很多三條腿的貓貓狗狗都活得非常好。


但是,這個主人似乎完全聽不進去我說的話。他說,我已經花了錢做了診斷,而且診斷還是已經申請了 Care Credit 才做的,我現在沒有錢再做更複雜的手術了。我窮也不是我的錯!我窮我就不能養寵物了嗎?我只想讓我的寵物狗好好的!


其實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很多人一時接受不了寵物生病的結果,或者無法面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就會情緒失控,把怒氣發洩到醫生身上。但我又很難開口向他們解釋,養寵物真的是一個需要花錢、需要做好心理準備的事情。


通常來講,我們是可以舉報虐待的,但是主人一旦選擇了安樂死,就相當於他已經選擇了方式來結束小動物的痛苦,我們也就沒有辦法再進行舉報了。


忽視是一種變相虐待


類似的情況之前也發生過。那一次,我要為一隻才三個月大的小狗做安樂死。


這隻小狗是主人從朋友那領回家的,但是領回去之後,從來沒有打過疫苗和驅蟲。小狗被送到醫院來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神經症狀,很有可能得了犬瘟熱,治療的話會花很多的錢,但是主人連就診的錢,甚至連安樂死的錢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你說她算是虐待動物嗎?我看著那個主人在屋裡哭得稀裡譁啦,痛哭流涕地說,這隻小狗是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而且我的小女兒肯定不想讓這隻小狗死掉。


她確實對小狗有感情,沒有故意虐待過這隻狗,但是她也真的沒有盡到作為主人的本分。


最後,我們免費給小狗做了安樂死。但那個主人仍然覺得,我們沒有盡全力救她的狗。


■ 李山自己養的寵物


每次為小動物做安樂死,都是在面對一場生離死別。那些生命走到盡頭的小動物,我相當於渡它們一程,其實還算好;但很多小動物,其實是可以治癒、可以繼續活下去的,甚至它們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明明是主人沒有養好,才造成了這樣的結局。


我知道,很多主人也不是故意要「虐待」動物,或許更準確的說法是「忽視」。比如那種養到 100 多斤的拉布拉多或者養到 20 多斤的貓,都是因為主人沒有合理地控制寵物的飲食,沒有時間遛狗,或者沒有給貓足夠的活動空間。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狗得了關節炎,貓患上糖尿病。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變相的「虐待」。


編輯說


我們沒有找到類似的有關中國獸醫的研究,但有一項數據統計了過去十年間去世的美國獸醫,他們中有 10% 的人死於自殺,而其中 3/4 都是醫治寵物的小動物獸醫。你可能很難想像,每天在和可愛的毛孩子打交道的獸醫,竟然成為了美國自殺率最高的人群之一。


作為獸醫,李山和她的同事在工作中經常要應對憤怒的寵物主人,和不合理的安樂死要求。獸醫院有時候是比人醫院更殘酷的生死場,小動物的命運被攥在主人的手裡,所有的決定只靠一絲脆弱的倫理道德和情感支撐。


一隻小狗有多可愛,目睹它的死亡時就有多揪心。


■ 李山養的拉布拉多


李山有一位關係很好的護士同事,每當有主人籤完授權安樂死的文件,並且主人不願意陪同安樂死時,她都會想辦法給這些小傢伙最後的時光創造一點小幸福。


有一次,李山在手術之後去看一隻因為病情嚴重而被主人要求安樂死的小狗,找來找去沒看見它,以為小狗已經去了天堂。後來那個護士告訴她說,打完止吐針後小狗就沒有再吐,精神也很好,他們把它牽到前臺,在那裡它得到了一個新玩具,開心地玩了一會,在那位小姐姐腳邊的毯子上打了個盹,還吃了兩頓飯。


李山好像感到一點點安慰,至少在醫院裡,這隻小狗度過了它美好的最後一天。



相關焦點

  • 原來臺灣的動物醫院是醬紫的!
    那麼,首先介紹一下臺灣全國動物醫院的背景吧。       臺灣全國動物醫院於1989年由陳道傑執行長帶領專業醫師群在臺中創立,以人性化、國際化及現代化做為體系經營理念,並且著重於小動物醫療本業及生命教育,設立「培訓學苑」規劃包含醫師、獸醫助理及客服……等人員的教育訓練制度,使醫院各崗位的作業全部標準化。
  • 北京觀賞動物醫院院長致寵主的一封信
    ,北京觀賞動物醫院在應對疫情的同時,始終堅守寵物門診一線,為寵物健康保駕護航! 為了確保就診期間的安全,我們採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通過專業、有效的防控措施,力求員工不受感染,保障「毛孩子們」及主人的安全: 正常時期,觀賞動物醫院除夕到初二是假日急診,初三開始全面正常營業。
  • 寵物醫院動物醫生獸醫
    寵物醫院動物醫生獸醫是一款採用了寫實畫面的模擬經營手遊,在這個遊戲中玩家將扮演寵物醫生,擁有屬於自己的寵物醫院,不斷的幫助各種小動物進行治病,遊戲中有著多種挑戰任務,玩家在遊戲的同時也能夠學習更多的寵物知識。
  • 紀錄片《了不起的寵物醫生》收官,頑皮家族醫院、貝克和史東動物...
    以寵物醫院背景,將鏡頭聚焦於寵物醫生,通過關鍵人物訪談、真實跟拍,展現寵物醫生們的仁心仁術和寵物行業當下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在歷史與現實的交錯中觀察行業生態,也展現出在這此歷程中我國寵物醫生所做的努力,通過宏大敘事與精彩故事間品味行業真相。 為此,《了不起的寵物醫生》主創團隊輾轉近多座城市,深入寵物醫生這個行業。
  • 24小時安心呵護|芭比堂動物醫院(揚子分院)開設24h夜診啦!
    附近的寵物醫院都已經關門了,看到毛孩子無助的眼神,看到寵物醫院緊閉的大門,那一刻,內心的無力感油然而生!要在平時,遇上小毛病,去藥店買點藥,大家自己就能處理了。可是要是在後半夜狗狗突發個什麼情況,需要急診,就像上面網友遇到的。
  • 看急診還要先做核酸檢測?多地醫院:急診和門診不用,住院需要!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早上腹瀉,難受的厲害,去了醫院急診科卻被要求做核酸檢測。」「反胃、噁心到醫院去看急診,卻需要抽血和核酸檢測。」「因為胸悶去醫院急診看病,卻被醫生要求做核酸檢測。」近期,北京、湖北、四川等地的多名網友向健康時報記者反映就醫困惑,明明沒發燒,從未出過遠門,到醫院急診看病卻被要求做核酸檢測。10月16日下午,健康時報記者致電北京、上海、武漢等地詢問當地醫院急診科的核酸檢測要求。
  • 10家動物醫院將小動物保護協會及騰訊告上法庭
    「高速救狗」事件已過去近兩年,近日,10家動物醫院聯名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及騰訊公司告上法庭,索要拖欠的治療費用約50萬元。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以下簡稱「中小保」)曾公開承諾負責救狗的相關費用,騰訊公司也曾發布過聲明,稱願意提供這批狗的醫療和安置費用,具體金額和應用將會在核定預算後正式公布。如今,這筆錢似乎成了爛尾帳。
  • 在法國如何選擇醫院和醫生
    法國醫院裡還有許多外聘的專家、學者和外國醫生等,他們被稱作pratician attaché,即「客座醫生」,一般都專長突出,醫術過硬。佟效貢醫生就被巴黎七大的Bichat醫院和Bizet私立醫院聘為了消化外科客座醫生。他對世界先進的肝膽碎石和腹腔鏡手術尤為擅長。他認為,法國醫學界對優秀外國醫生的才華有非常客觀的評價和高度的尊重。
  • ...明星雲集的熱映影片《寵愛》,為何選擇了寵愛國際動物醫院合作...
    近日,電影《寵愛》正在在全國院線上映,寵愛國際動物醫院作為電影《寵愛》寵物醫療機構獨家合作品牌溫暖出境,醫護團隊本色,相伴主人公零距離感受寵物情感的變化、守護毛孩們的健康,與主人公共同演繹關於寵物"愛"與"情感"的故事,以觸動人心的形式深度詮釋了寵愛國際品牌的"選擇寵愛,承諾一生"品牌精神。
  • 醫院現場|醫生「全副武裝」,發熱門診24小時運作,春節門急診安排快...
    南方醫院:感染科呼吸重症科急診科進入全員備戰狀態今天下午3時30分左右,記者在南方醫院發熱門診看到,所有醫護人員裝備齊全接診中,候診的病人也都自覺佩戴口罩有序等待。發熱門診一位醫生表示,所有發熱病人都會在急診分診、測量體溫,再來到發熱門診。
  • 我們是英雄的急診——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魏捷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胡念丹1月29日隨手記下的一組數字,也是一個多月來這支急診團隊的工作常態。武漢,清晨。急診科主任、重症醫學科主任魏捷望了一眼窗外的曙色,翻看著手邊的交接班記錄,她平靜地整理了一下,開始重複每一天進入診區前要做好的準備工作。
  • 北京醫院拒接急診患者將降級:不能容忍推諉病人
    新京報訊 (記者魏銘言)北京市衛生局擬於近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急診工作的通知》。「急診新政」將對推諉急診患者的醫院向社會公開通報批評,對不能勝任和承擔急診搶救工作的醫院,衛生行政部門要重新審核該醫療機構的能力和級別,對達不到要求的醫療機構「降級、降等」。
  • 5月起,北京大醫院看急診能「插隊」了
    看病排隊,分先來後到;看急診,按病情輕重分級,危重者優先「加塞」。從5月1日起,北京友誼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等20家三級醫院實施急診預檢分診,急診患者不再按照「先來後到」排隊就醫,醫療機構根據生命體徵首先救治危急危重患者。
  • 動物醫學院教學動物醫院聯合小紅傘協會開展愛心狂犬疫苗注射活動
    動物醫學院教學動物醫院聯合小紅傘協會開展愛心狂犬疫苗注射活動 10月24日至26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學動物醫院和小紅傘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舉辦「保障安全,拉近距離」愛心狂犬接種行動活動,為校園內小動物注射狂犬疫苗。
  • 申城迎來盛夏高溫,醫院急診:輕症病人少了,重症病人多了
    申城大暑節氣一過,氣溫連連攀升,各大醫療機構急診人數明顯增加。如何確保防疫沒有疏漏,為急診患者提供周到的診療服務?記者昨天前往幾家醫院實地體驗。急診醫生呼籲:市民規律作息可預防疾病,一旦身體不適前往醫院,請配合流調及核酸檢測程序,醫患共同營造和諧就診環境。
  • 青島各大醫院患者爆滿 看急診排隊用兩小時(圖)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感冒發燒的病號為了少排隊或者不排隊來掛急診號,許多上班族甚至趁中午、晚上時間來看「急診」,急診室成了「門診」,這導致一些真正比較緊急的病號得不到及時救治。  發燒病號比較多  9月12日上午9時許,80多歲的魏老太在兒子和女婿的陪伴下來到市立醫院東院區急診室就診。「老人肚子疼,從腰到前面肚子這一圈都疼,疼得很厲害。」
  • 醫院掛急診被一級看護 市民稱自己「被住院」
    因為右胸口陣痛,市民蔡先生就去中醫院掛急診,在經過一番檢查之後,他卻突然被抬上了擔架,並且被一級看護,擔驚受怕了2天才發現沒問題。  蔡先生覺得自己「被住院」了,而且讓全家人陷入了恐懼和不安,他對醫院的這種做法很不滿。對此,中醫院解釋,是因為主治醫師擔心蔡先生有急性心梗的危險,才讓他入院觀察。  反映:掛急診卻被一級看護  去醫院前,蔡先生覺得自己沒大問題,就是胸右側有點陣痛,但是謹慎起見,他還是掛了急診。
  • 民航總醫院一急診醫生被扎傷 官方稱正在搶救
    據「平安朝陽」官網微博通報,12月24日6時許,市局110報警服務臺接報警稱,在民航總醫院,一男子持刀將一女醫生扎傷。據了解,受傷醫生為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醫生。下午4點半,《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民航總醫院看到,民航總醫院急診大樓北面和東面以及門診部樓下各停放著一輛警車。在急診大樓一層,多名安保人員在維持治安。
  • 長庚急診醫生集體出走風暴,觸犯5大管理定律
    急診看守主任及發言人如此說之後,發現苗頭不對了,趕緊又叫副院長來說,我們不以營利為目的,而純粹是懲罰兩個急診主管的操守不良。多種主管同時亂鎗多發言,可真亂了手錶定律,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信心,亂了整盤棋局!經營管理者是需要明確方向的,這樣前後矛盾,只會使員工陷入迷茫、生氣和不信任。 彼得定律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原理。
  • 醫生未問診急診患者,轉診途中患者死亡,醫生是否構成違法?
    近日,安徽蕪湖一大三學生轉診時死亡,涉事醫生涉嫌違法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熱議。@胖乎律師整理了該事情經過——12月6日晚,學生杜某某因咽喉不適,由其同學陪伴到蕪湖市中醫醫院掛號急診。12月6日22點48分,兩人進入急診室,吳姓醫生正在給另一個人看病,並在處理搶救室的一名危重病人的醫療文書。醫生並未進行任何問診、查體、書寫病例等,以「醫院夜間無耳鼻喉科」為由,建議轉診。12月6日23點12分,患者到轉診醫院,已喪失意識,無生命特徵。轉診醫院搶救50分鐘後無效,宣布臨床死亡,臨床顯示:杜某某喉頭水腫、呼吸心跳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