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冊大型文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出版-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近日,大型抗戰史文獻《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資料集共100冊,收錄文獻341種,是全面反映中國抗日戰爭軍情實況的大型珍稀文獻。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由抗戰研究權威專家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金以林,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民國史研究室主任羅敏領銜主編,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係文獻數據平臺選編、整理,文獻內容主要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館藏。資料集以抗戰軍事為核心,但不拘泥於作戰過程本身,還包括根據地建設、人民軍隊建設、遊擊戰的戰略戰術、作戰總結、對日作戰戰術、機密軍情文獻、軍政文獻、國防戰略思想等與軍事緊密相關的內容。全書內容豐富,對於深入研究抗日戰爭史具有重要文獻價值,充分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作戰情況,體現了身處抗戰中的中國軍民對於全民族抗戰的認識與思考。

    據了解,該資料集選目原則以存世量較少、較為珍稀的官方出版物、內部文件為主,以史料價值較高的公開出版物為輔。所編選的資料,主要為1945年以前出版的原版史料,絕大多數文獻印刷量、發行量小,如今尋覓不易。特別是涉及大後方軍政內情的文獻,在當時屬極機密的內部印刷品,僅供軍政部門高層小範圍閱覽,還有很大一部分為標有「極機密」字樣的內部印刷品。經歷時局的動蕩與政權的更迭,這些機密文獻大多已經散佚,目前留存的很多都是孤本,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如機密軍情文件《敵兵家信集》(1940年3月)《守土日記》(1944年6月)《敵軍戰場日記》(1946年4月)以及軍政文獻《國防兵役論集》(出版時間不詳)《兵役叢言》(出版時間不詳)等。

    金以林介紹,《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珍貴之處還在於,既精選了一批反映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實施全面抗戰路線的珍貴文獻,用鐵的事實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還選取了過去很少被學界關注的反映國民黨軍政軍情的機密資料,呈現了正面戰場作戰的歷史原貌。此外,本資料集還收錄了一批史料價值較高、存世較少的有關日軍的內部出版品,這批出自日方之手的反映日本兵戰爭暴行與厭戰情緒的材料,充分證明了侵略者的殘暴與不義。

    金以林說,《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依託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重點項目「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係」文獻數據平臺的海量文獻收藏,刪繁就簡,選史如史,準確反映出抗戰軍事的來龍去脈。

    (本報記者 陳雪)

相關焦點

  • 《日本侵華戰爭軍事密檔·最高決策》新書發布 為相關研究提供文獻...
    文獻資料是一切研究的基礎和依據。12月28日,大型原始資料集《日本侵華戰爭軍事密檔·最高決策》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羅文東談到,此書的出版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並推動相關學科建設,為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 日軍侵佔中國臺灣秘檔 首次公開出版
    今天(10月25日),大型文獻資料集《日本侵華軍事密檔·侵佔臺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發布。書中通過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現藏的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檔案,全景式地還原與展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歷史真相和確鑿罪證,澄清歷史,糾正被「臺獨」分子歪曲的視聽,肅清其負面影響。
  •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1931-1945)》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1931-1945)》   王秀鑫、郭德宏 著    中國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2015年3月 內容簡介  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著,王秀鑫、郭德宏主編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1931-1945)》,基於作者對中國全民族抗日戰爭史料的積累
  •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東北抗日聯軍》
    >> 《東北抗日聯軍》 九集大型文獻紀錄片
  • 《抗戰時期大後方經濟社會資料彙編》出版 再現抗戰大後方社會經濟...
    重慶日報消息,日前,作為重慶圖書館活化利用特藏文獻的重要成果——《抗戰時期大後方經濟社會資料彙編》(共50冊)(以下簡稱《資料彙編》)已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該叢書通過詳實的史料,向市民講述了抗戰時期,包括重慶在內的西部十二省份經濟發展及社會相關狀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珍貴的史料都是首次與讀者見面。這套圖書的價值究竟在何處?編撰過程有怎樣的故事?
  • 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今晚央視開播
    點擊播放 GIF 8.0M為紀念上黨戰役勝利75周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中共山西省長治市委、長治市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三集文獻紀錄片《上黨戰役》遵循紀錄片真實、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地講好故事的原則,通過採訪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等權威專家解讀、革命後代的講述、親歷者的回顧等,以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作為主要拍攝對象和表現內容,以上黨戰役及解放戰爭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大量珍貴影像資料,用新視角、新理念、新資料、新技術,同步戰役過程的歷史時空,對上黨戰役進行全面、系統、客觀、生動的紀錄。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影印書目
    民國邊事研究文獻彙編 20冊 9000元 2007民國時事文獻彙編 40冊 20000元 2007抗日戰爭期刊彙編 40冊 20000元 2006中國共產黨早期刊物彙編 8冊 4000元 2005民國漫畫期刊集粹 10
  • 考古發現展示中華民族歷史豐富內涵
    無論是全國處於單一王朝統治時期,還是多王朝並立時期,各王朝都自認為是中國或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以10—13世紀宋、遼、夏、金時期為例,當時從隋唐的大一統時期,經過五代,進入了多王朝並立時期。考古資料和傳統歷史文獻證實,四個王朝都爭用「中國」名義,自稱「中國」,均以中國傳統的「德運」之說維護自己的正統體制。
  • 《貴州文庫》第三批94冊圖書出版發行
    隨著《貴州文庫》第三批圖書14種94冊的正式出版發行,自2016年啟動的我省這一重大出版工程已出至52種239冊。第四批56種175冊目前正在接續出版中。  《貴州文庫》是貴州建省六百多年來,首次對我省古籍文獻進行的系統整理,被視為一部「前六百年未曾有、後一百年難再有」的大型文獻集成,既有漢文文獻,又有少數民族文獻,還有漢譯外國貴州研究著作。「系統整理貴州建省六百年來歷史文化文獻資源,形成本地古籍文獻經典集成,我們不能等到一百年後被人詬病。」《貴州文庫》專家組組長、總纂顧久先生說。
  • 六集歷史文獻紀錄片《鐵血三江》 第六集 《血戰黎明》
    以佳木斯為核心的三江地區曾是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主戰場,是抗日聯軍的發源地,是東北抗日戰爭的主要根據地。
  • 【泰和嘉成秋拍】紅色經典文獻專場——《東方雜誌》推介
    這些雜誌自出版至今已有近100多年,經國民黨封殺查禁,再經多次戰亂,留存下來的甚為稀少。本標的為1912年出版的兩期雜誌,連續譯載了日本著名政治家的著作《社會主義神髓》。有著極高的文獻史料價值。這些雜誌自出版至今已有近100多年,經國民黨封殺查禁,再經多次戰亂,留存下來的甚為少見。
  • 國家圖書館發布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
    據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記者周瑋)國家圖書館2日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同時展示近年來在抗戰史料徵集、研究整理、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據介紹,「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以國家圖書館從海外徵集的日本細菌戰檔案為基本素材,對原始文件進行逐頁整理標引後建成。
  • 洪峻峰|「同文書庫·廈門文獻系列」第一輯概述
    第一輯已於2016年8月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現將編輯出版情況和意義簡述如下。 一、編輯出版概況 「同文書庫·廈門文獻系列」第一輯共10冊,集中收錄廈門近現代詩詞集,分別是:王步蟾(1853-1904)撰《小蘭雪堂詩集》,張茂椿(1859-1939)、翁吉人(1882-?)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書話】上世紀八十年代關注葉燮和金聖歎    20世紀80年代,有一段時間我集中精力研究明清小說評點,於1982年出版了《中國小說美學》。據資料記載,這位「泐大師」多次應邀到葉紹袁家扶乩降神,最重要的有三次。    一次在崇禎八年(1635年)六月十日上午,「泐大師」到葉紹袁家,葉紹袁問葉小鸞的情況,「泐大師」回答,小鸞原為「月府侍書女」,名「寒簧。」
  • 新書推薦 | 民國鄉村建設文獻叢刊(全65冊)
    本書所收文獻編排為鄉村調查報告、鄉村建設實施、鄉村自治、鄉村合作組織、鄉村建設專著、鄉村建設期刊六部分,全書65冊,16開,精裝,影印出版。  作者簡介  西南大學圖書館坐落於重慶北碚風景區縉雲山麓腳下,美麗的嘉陵江畔。
  • 書訊| 步平、王建朗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全八卷)
    新書簡介:《中國抗日戰爭史》(全八卷)是一部大型抗日戰爭通史著作,全面展示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全書分為8個專題,即局部抗戰、戰時軍事、戰時政治、戰時軍隊、戰時外交、戰時經濟與社會、偽政權與淪陷區以及戰後處置與戰爭遺留問題。
  • 《岑春煊集》:補上晚清民初政壇要角文集出版的一個缺環
    近年來,隨著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實施與推進,清代一批重要人物的文集、全集被整理出版,大大推動了相關政治事件、學術思想、社會觀念、歷史人物、交遊網絡研究的深化和拓展。由譚群玉、曹天忠編,譚群玉、曹天忠、陳文源標點的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的新成果《岑春煊集》(全六冊)日前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