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先人磕頭只能磕四個,而不是三個?

2020-12-20 雙槐堂主

為什麼給先人磕頭只能磕四個,而不是三個?

林華玉

七月十五快到了,到了給先人上墳的日子,我帶著孩子去給祖宗們上墳。

按照本地規矩,七月十五的墳還是比較重要的,不光要燒紙,還要包上水餃,帶上白酒,為了節約,白酒一般用白水代替,當然也有人用白酒,甚至是五糧液,茅臺之類的好酒,那樣的人一來是有錢,二來是嘚瑟,給活人看他們的富足。

我們到了祖宗的墳前,先把水餃和白酒擺在供桌上,祭奠一番後,我讓孩子們給祖宗磕頭,大侄子問:磕幾個?我說:四個。大侄子問:為什麼磕四個?上一次咱去廟裡燒香,不是磕了三個嗎?

民間有「神三鬼四」的說法,即:面對菩薩、佛祖、神仙、道君、天地之類的神靈,都是磕三個頭。而給死去的人行禮,則應該磕四下。

全句應該是「神三鬼四人一」,即神靈三個頭,鬼四個頭,人一個頭。當然,封建王朝時期,見了君王要行三跪九叩大禮,那就已經是把君王當做神靈了。

還有人說:我的至親之人去世了,他(她)生性善良,做了一輩子好事,我覺得他(她)到那邊肯定能成仙。所以我也要給我親人磕三個。

那我也不和你爭執,成仙就成仙吧,吵吵啥呀,反正神呀鬼呀的,都是人想出來的。

相關焦點

  • 磕頭禮儀集錦,這才是正確的磕頭禮儀,可惜大家磕了一輩子都錯了
    磕頭這個儀式,最早是出現在古代祭祀上,慢慢隨著文化的發展,慢慢演化了給長輩拜年磕頭,白事給逝者磕頭行禮,紅事新人給長輩,親友磕頭,桃園三結義拜把子磕頭等等儀式,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是有講究的,神三鬼四,先跪左腿還是右腿,真的不能亂磕頭,還有磕頭之前的作揖,不要白事當紅事磕頭,紅事當百事磕頭
  • 磕頭還有規矩?如果你在外地回不去,又該怎麼辦?
    春節祭祖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重之情,也是為了讓先人保佑自己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順順利利、富貴發達。 春節祭祖有講究 祭祖也是要講究規矩的。首先,一般要用木棍或者石塊繞著祖墳畫一個圈,在圈內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焚燒紙錢。燒紙錢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燒全燒透,不能有殘留。
  • 給幾個紅包磕幾個頭?新人結婚當天磕百十個頭,下場新娘就癱了
    經了解,按照當地風俗新人首先要拜堂,三叩首之後所有親戚長輩坐在面前受禮並給新娘改口費。由於新郎家長輩比較多,還有很多年紀比他小但輩分比他大的人也需要跪地叩拜,就這樣兩位新人在接下來半個小時內重複著起身跪下起身跪下,接連磕了百十個頭。據新郎朋友說長輩給幾個紅包就要磕幾個頭,其中有長輩給了1000元改口費,但將它分成5份紅包,每個紅包裡有200元錢,而新人要拿到這些錢就要磕5個頭。
  •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
    三、婚嫁喜事。婚嫁的磕頭,為三拜之禮,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1.一拜天地,面向南方男左女右,雙腳站立,上身前弓,先拱手長揖,再雙膝下跪、雙手扶地,磕完第一個頭後,保持跪姿、直起上身,而後磕下第二、三個頭,最後起立。
  • 遼寧女子磕的這三個響頭火了!網友都說:太暖了
    遼寧女子磕的這三個響頭火了!,視頻中鄒女士和家裡親戚正在為89歲姥姥過生日,舅舅提議讓大家挨個兒給老人磕頭,以感謝老人多年的養育之恩。視頻截圖怕耳背的姥姥聽不見,鄒女士就用盡全身力氣磕了三個響頭,姥姥哭笑不得,哭是因為鄒女士使勁磕頭姥姥心疼,
  • 在佛前上的三柱香、磕的三個頭都是什麼意思?
    許多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在佛前燒香磕頭,祈福祈壽祈子,祈求升官發財、姻緣美滿、萬事勝意。作為一種善意的精神寄託,無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的本意卻不是這樣的,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是迷信;同樣,當一個人沒有弄清楚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是什麼意思,就肆意指責人家迷信,他本身也是一個迷信者,因為他們都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而盲目相信,上述行為,如果弄清楚之後才去做,就不是迷信了。
  • 農村喪事,一般磕幾個頭?原來還有這說法
    民間傳流傳有:神三鬼四之說,一般在奠供之前先磕四個頭。在正時奉供中大都採取九拜禮者多,二十四拜禮因客人較多,再則因繁碩而較少採納。在我們這裡,要是老人去世了,村上人無論男女,基本都去弔孝。當然都是成年人,無論長輩晚輩,基本都要下跪磕頭。也就是人死為大這一說,當管事人花紙後,誰備下跪時,兩邊站的孝子,立馬就會纏縛著,不讓下跪磕頭,當然下跪也是一種禮節,是避免不了的。
  • 陳賡欠總理三個響頭,他直言: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
    戰友們被陳賡的方式逗樂,對他說到:「你這戰場上猛打猛衝慣了,談戀愛可不是上戰場,要表現的含蓄紳士一些,萬不可強攻啊。」 「我為什麼要嫁給你?」 不管在什麼時候,男女情情愛愛的事情向來都備受人們的關注,陳賡與王根英事情也一樣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休息時間,大家看著牆上貼著的一張又一張紙條。
  • 靈性 | 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
    但是大家知道嗎,這頭可不能亂磕,針對不同的對象,磕頭的個數也是有講究的,一旦磕錯了頭,不僅不能表達祝福和尊重,還容易惹出禍事。今天我們說的這句俗語:「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就教我們行跪拜禮時,到底有些什麼規矩。通過這句話我們知道,磕頭的時候不能磕四個。
  • 爐石傳說:幾個紅龍都救不了你!春哥:今天給大家表演個風怒磕頭
    眾所周知,春哥作為爐石傳說磕頭界的第一人,在遠古時代就開啟了磕頭這項技能。不過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給大家表演過這項傳統藝能了,水友們一度以為是超超讓春哥變得穩重了。然而這些天,春哥又是重新拾起了這項技能,掙了一波文藝復興。
  • 春節拜年磕頭的規矩
    老賀出生在冀中平原的辛集市,到現在,這裡許多地方仍然保留了春節給長輩磕頭拜年的風俗。雖然經過這麼多年人們的「偷工減料」,但拜年時磕頭的一些規矩還是傳承了下來。首先,過年給長輩磕頭拜年是男人(男孩)的「特權」。女孩子出嫁前是不給任何人磕頭拜年的。出嫁後,也只是給婆家親戚圈裡的長輩磕頭。即使是兒孫滿堂的耄耋老太,在娘家親戚的眼裡永遠是「閨女」,絕沒有給娘家長輩磕頭拜年的道理。現在好多人在年三十兒晚上就給朋友發簡訊拜年。新時代新事物,無可厚非。
  • 曾經拒絕趙本山收徒的魏三,如今自己卻高調收徒,讓人磕三個響頭
    儀式上魏三可謂盛氣凌人,正襟危坐在一把太師椅上,品著徒弟遞上的茶,徒弟則跪在前面咣咣咣磕三個響頭,每磕一下都能聽出聲來。說實話,魏三這譜擺得有些大了,趙本山收徒也只是看到徒弟單膝下跪,也沒看到雙膝下跪連磕三個響頭的。再說,當年魏三拜師潘長江時也只是雙膝下跪,也沒見你咣咣磕頭呀。
  • 「拜三不拜四」,老祖宗叩首也有講究,快看看你做的對不對
    不過也有一些禮儀通過俗語的方式流傳了下來,對我們的生活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比如說老人們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四定壞事」,這也是古人們傳下來的一句俗語,如果直接聽到的話,可能不是太懂。其實就是說,這其實說的就是關於叩首方面的事情,跪在地上之後,用雙手撐地,然後慢慢磕頭,不過和家裡的長輩還是比較少的,一般都是見皇上的時候,或者是給長輩上墳的時候才會這樣做,畢竟男兒膝下有黃金,不是可以隨便跪的。
  • 清明節上墳磕幾個頭合適?
    清明節傳統習俗是要磕頭的,祭祖給老人鞠躬或磕頭應該是三個。掃墓時給祖先跪拜磕頭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必須要遵守。一般和信仰沒有關係,如果不跪拜磕頭就是不尊重祖先,是為不孝。清明節掃墓磕頭,民間通俗的要求是:直系親屬長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9個(也有的地方是3個)。直系旁親(伯父之類的):3個(或1個)。其他:行禮就好了。
  • 山東人磕頭拜年方式震撼到國民,有人卻說這是「落後封建」
    拜年的時候看見別人家擺著牌位也會磕一個,其實這事我覺得也沒有說多沒道理。農村人以前根本沒有多大變動,都是好久的鄰居,都是互幫互助,別人家的爺爺肯定也幫過自己家,磕個頭應該。還有看見老輩的人,一般也會磕一個頭拜年,理由差不多,自己家人以前受過人家照顧。當然爺爺奶奶肯定會攔攔,不讓磕。我以前拍過一個家裡過年的紀錄片,指導老師看了說這不就是個磕頭片麼。
  • 拜年下跪磕頭背後,是怎樣的傳統和禮儀
    就像拜年磕頭這個事情,重要的不僅僅是選擇讓孩子磕頭或者不磕頭,而是跟孩子去講解:為什麼他要去磕頭或者不用。磕頭這個禮節在中國歷史上的變化,其實是挺有趣的一個八卦。在聊很多中國文化話題的時候,有一個不錯的對比組—— 日本。比如說起我們文化中跪拜的演變由來,就可以對比一下這個當今全世界最習慣下跪行禮的國家。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燒寒衣法會反饋:先人託夢,財運增長,車禍毫髮無損……
    包含一盒祖先錢,三個巨型金色蓮花,五袋金元寶,十份路路通,以及三捆夾棉寒衣。對的你沒看錯,這些是一份。師父說既然要做了,那就做的穩穩噹噹圓圓滿滿,讓先人高興高興。      為啥要準備三朵巨型的金蓮花呢,因為廟裡道士說,有的先人功德還差臨門一腳,只要再稍微助力一下,就能投生善道。所以全部準備了金蓮花,有些即將功德圓滿的先人,可以接這次法會,直接坐金蓮花上去。
  • 我婚禮上跑來個傻子,而婆婆卻讓我跪下磕頭?!
    20歲的時候,小芸有個男朋友叫李默,比她大三歲。交往一年多,李默的父母開始催婚。在小芸看來,李默的家人很善良,也很愛她,所以小芸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然後兩家人確定了婚期。轉眼間,婚禮當天,賓客盈門,熙熙攘攘。
  • 2月14日周日(正月初三)​三個兒子輪流背89歲父親看高鐵;磕頭碎核桃討壓歲錢;過安檢酒被扣一口乾;看電影拍照發朋友圈算盜攝嗎?
    今年過年,老人的三個兒子得知了父親的心願,決定「我們一人背一截,帶爸爸去看看」。老人的外孫女王女士告訴記者,老家就快通高鐵了,外公一直想去看一看,可家裡離高鐵站有2公裡,且路不好走。三個舅舅便輪流背著外公去看,最終一路走走歇歇花了近40分鐘,終於幫老人完成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