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不只屬於孩子 導演:我想講給所有人聽

2021-01-08 1905電影網

《小王子》不只屬於孩子 導演:我想講給所有人聽 時長:05:02 來源:電影網

《小王子》不只屬於孩子 導演:我想講給所有人聽收起

 

   馬克·奧斯本專訪


    1905電影網專稿 1942年,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艾克蘇佩裡撰寫完成了《小王子》。73年後,這本經典文學終於首度被搬上大銀幕,完成這次改編的是曾憑藉《功夫熊貓》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美國導演馬克·奧斯本。


    從對話中我們得知,馬克·奧斯本與《小王子》之間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25年前,大學時代的他第一次讀到了這個故事:「是我當時的女朋友,同時也是我現在的妻子送給了我這本書,我們兩個似乎就是在她送給我這本書後決定結婚並生活在一起的。」這段甜蜜的往事讓馬克·奧斯本難忘,也讓他相信《小王子》是一本會在你生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書。


    雖然那時的馬克·奧斯本已經是個成年人,但在他看來,《小王子》絕不是只屬於孩子的童話。這個故事能夠讓他想起自己天真無邪的少年時代,並找回自己最初的夢想。多年過去,馬克·奧斯本把《小王子》讀了一遍又一遍,這令他對文字當中蘊含的真諦有了愈加深刻的思考。於是,當接到電影改編的提議時,他開始期待將這一切分享給更多人。


    創作《小王子》的過程充滿挑戰,前前後後花去了馬克·奧斯本和團隊近6年的時間。觀眾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畫風格,一部分是具有真實觸感的定格動畫,另一種則是我們熟悉的CG效果。這樣的嘗試增添了拍攝的難度,卻也是導演的得意之作。採訪當天,馬克·奧斯本專程帶來了「飛行員」、「小王子」和「小狐狸」的紙粘土模型,他表示,自己非常希望這些細節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書本、對於童年的那份回憶。


「我的作品是給所有人的,我想把這個童話講給所有人聽。」馬克·奧斯本在對話中多次提到這一點。他不願意將《小王子》歸屬於某個特定的年齡群體,他認為這部作品的偉大正在於其當中多層次的內涵。所以比起將故事單獨講給孩子聽,讓它幫助所有人找回童心,不是來得更好?


1905電影網:是什麼吸引你加入到改編《小王子》大電影的項目中?


    馬克·奧斯本:其實最初我拿到這個項目時是拒絕的,因為我當時認為《小王子》無法被改編。但在那之後我無法讓自己不去思考這種可能性。我發覺這個想法吸引我的地方在於這本書所具備的那種力量,我開始期待能夠通過這樣一個不同凡響的機遇來製造一種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來表現這樣一本書對於我們的生命可能產生的影響。這已經超越了單純將《小王子》拍成電影的意義,而是我們能通過這本書領略到當中真諦。


1905電影網:為什麼在電影版中加入小女孩作為主角,為何做出這種改變?


    馬克·奧斯本:這其實不是一種改變,而是我們加入了更多的內容。《小王子》書中的內容依然是存在的,而我希望做的是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圍繞這本書再進行延伸的討論。《小王子》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迷失的中年人,被一個小孩子治癒。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找到另一種相似的關係,來豐富這個故事,與書中的想法產生共鳴。所以我們創造出了這樣一個迷失的小女孩,讓她被一個成年人治癒。所以老飛行員就充當起了這個角色,就像是對書中劇情的一種反轉一樣。可以說我們是用了一個看似脫離的故事,但其實劇情仍緊扣著《小王子》這本書的核心要義。


1905電影網:電影耗時近6年才完成,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可以分享嗎?


    馬克·奧斯本:每部電影的創作過程都充滿挑戰,不過《小王子》這部電影尤甚。因為我們有兩個不同的工作室需要一起開工,一個負責定格動畫部分,一個負責CG製作。擁有兩套團隊、近千人的製作組是件很難管理的事情,你經常需要開車橫跨整座城市處理一些事情,讓大家集中精神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因為在這上千個人的頭腦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對於《小王子》的構想,作為導演我最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向同一個方向努力。


1905電影網:為什麼堅持選擇使用定格動畫加CG的方式製作這部動畫?


    馬克·奧斯本:因為我覺得質感非常重要,我希望小女孩在電影中讀《小王子》時,真實紙張的效果能夠給觀眾帶來熟悉的感覺。因為大多數人讀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是從紙上看到的,我希望大家在看電影時也能有相同的感覺。所以當我們在進行創想的時候,我覺得紙張的感覺能夠非常好的還原這一點。


    這些我們在製作電影時用到的道具,所有的一切都是用紙做成的,衣服、小王子臉上的皮膚,這個皮膚是用紙粘土做成的。我真的希望這些細節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書本的那份回憶,比如我們童年是製作的手工,或是看過的圖書,它都能夠幫助你重新連接起那份記憶。我也相信這能夠使電影觀眾和《小王子》這本書產生情感的聯繫。


1905電影網:聽說你和《小王子》這本書還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


    馬克·奧斯本:我第一次遇到《小王子》這本書是在25年前,我當時的女朋友,同時也是我現在的妻子送給了我這本書。我們兩個似乎就是在她送給我這本書後決定結婚生活在一起的,所以《小王子》可以說成為了我們兩個之間的一條重要的情感紐帶。這讓我很清楚這本書可能在你的生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期望通過我的電影將這種重要性表現出來。


1905電影網:當時作為一個成年人讀到《小王子》的感受是什麼?


    馬克·奧斯本:我印象中這本書當時對我產生的最大影響是,它讓我回想起我的兒童時代。所以即使那時我已經20歲,早已不是個孩子,但《小王子》幫助那時正準備努力成為電影人的我,找回了已經有些淡忘的童年時的那種天真無邪和對電影的初心。


    所以可以說我非常能夠理解作者在書的開頭所描寫的,他畫下一個大象,但大人讓他停止繪畫去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那種心情,那真的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時代。這麼多年過去,我又將《小王子》讀了無數遍,而每重讀一次,我都會有新的感受,我覺得這是這本書最有魔力的一點。所以其實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是寫給孩子的,而是寫給成年人的。


1905電影網:所以在你看來自己是個有童心的人嗎?


    馬克·奧斯本:我覺得我每天大概都在糾結,做一個孩子還是變成大人。我有時候會很傻很天真的被一些小事情吸引,就像小孩子那樣。但有時我也會以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擔心孩子們的成績,控制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給他們制定人生計劃。這其實是個很複雜,很矛盾的事。


1905電影網:《小王子》這本書會不會其實更適合成年人看?


    馬克·奧斯本:我並不認為《小王子》不適合小孩子看。小孩也可以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信息,但他們顯然不能讀懂所有的內涵。《小王子》作品中不同的層次使它成為了一部偉大的作品,它不應該只被看成是一本兒童讀物,它代表了所有有童年的人的心聲。


1905電影網:那麼你的這部電影呢?


    馬克·奧斯本:我拍這部電影時從沒想過是為了小孩或成人,或是其他某一年齡段特定人群,我的作品是給所有人的,我想把這個童話講給所有人聽。我很樂意看到成年人同樣被《小王子》吸引,我就曾看到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帶著孩子走進影院。這是一部需要彼此分享的電影,所以我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夠一起走進影院去看,我想為他們創造對話的可能,這對話可能是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生命中那些失去,不管怎樣我希望所有人能夠一起感受。我想讓《小王子》電影像書一樣可以串聯起出於任何年齡段的人。

相關焦點

  • 專訪《小王子》導演:電影不只是屬於孩子的童話
    這段甜蜜的往事讓馬克·奧斯本難忘,也讓他相信《小王子》是一本會在你生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書。雖然那時的馬克·奧斯本已經是個成年人,但在他看來,《小王子》絕不是只屬於孩子的童話。這個故事能夠讓他想起自己天真無邪的少年時代,並找回自己最初的夢想。多年過去,馬克·奧斯本把《小王子》讀了一遍又一遍,這令他對文字當中蘊含的真諦有了愈加深刻的思考。
  • 小王子|一個講給成人的童話故事
    當一個人什麼也不信,只相信名利和弱肉強食,世界上所有暖心的故事,在他的眼中都會是雞湯;可是,對一個願意相信願意進步,不願長大的人來說,《小王子》裡的那些真善美,就能清晰的浮現在他的腦海中。人是會被改變的,有時候,可能只是一行字,一句話和一本書。我越來越明白那句話的意思:《小王子》是一個講給成人的童話故事。
  • 《小王子》:一本屬於所有人的童話 意外
    如果說有一本童話是屬於所有人的,那一定就是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了。
  • 「我是臺灣人,要把國學講給所有人聽」
    兩岸國學名家傾情授課「我是臺灣人,我來大陸就是要好好講國學,把國學講給所有人聽。」臺籍教授杜保瑞說。在當天進修班課堂上,杜保瑞為學員們講解了《大學》所蘊含的哲學道理。兩岸國學文化義工進修班「比如,我很喜歡的《詩經》,《詩經》中反映的就是當時的社會生活,古人把它記錄下來,傳承至今,成為文學經典。所以,我們鼓勵孩子們通過學習,感受《詩經》的美。」曹志宏說。在進修班認真學習的還有臺胞陳翠娟。她在嵐生活多年,一直致力於國學推廣工作,也是兩岸國學文化義工進修班的一名學員。
  • 《小王子》導演:好的電影讓人對生活多一層質問
    如今,走上銀幕的小王子經過導演馬克·奧斯本的解讀,沒有失掉原汁原味,反而與現代人有了一種交集。對此,首次來華接受記者採訪的馬克·奧斯本表示,自己不想僅僅講述「小王子」的故事,更想講述小王子進入當下的社會後,與現在的人們會產生怎樣的互動。  《小王子》堪稱是法國最著名的一部童話,它用淺顯的語言隱喻了成人世界的空虛寂寞。
  • 《小王子》導演:想要拿奧斯卡就已經輸了
    在電影《小王子》中,主人公小王子的配音演員正是導演馬克-奧斯本的兒子瑞利-奧斯本,在爸爸眼中,兒子就是本色演出,而為了給兒子營造配音的環境,全家總動員一起演繹,「我演飛行員,我妻子來演媽媽,我女兒是那個小女孩,我兒子是小王子。在一開始製作時這些是出於必要,身邊的每個人都動員起來。那是個很神奇的時刻,他不在乎,也沒有壓力,我們邊玩邊錄音。
  • 《小王子》是寫給大人的還是寫給孩子的?
    在《小王子》出版一年之後,1944年聖埃克蘇佩裡在駕駛飛機執行任務時被德國納粹擊中與飛機一同沉於海底。他是法國人的英雄,頭像被印在郵票和五十法郎的鈔票上。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人的大地》中,他說沉睡不醒的人比比皆是,而這些沉睡的人在童年也曾經是天才,是莫扎特。
  • 《小王子》: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擁有初心卻不懂得愛
    正如聖埃克蘇佩裡在原著的獻辭中所說的: 「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世界上的人一開始都是孩子,擁有初心和童真,真心的愛著身邊的一切,還有身邊的人。可後來,我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漸漸成為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在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城市,人們每天來去匆匆,走路總是匆忙得像上廁所一樣。
  • 聽,寂寞在唱歌,屬於你個人世界的遊戲《小王子的星球》
    大家好,我是遊狐之聲,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遊戲是《小王子的星球》(Deiland)。這是一款能讓人靜下來慢慢享受的遊戲,如果你享受孤單,願意一個人獨處的話,想必你會喜歡這個遊戲。在毫無人煙的的星球上,幾棵小樹,一片星空,小王子獨自躺倒在草地上。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只剩下他一個人,與萬物共謀。一塵不染,萬籟無聲。靜極的空間和深邃的宇宙,給人以無限想像的空間,畢竟人在宇宙中是何其渺小的生物。在這樣的畫面中,無數人能有無數種感覺,而對於我,卻感受到了那種孤獨。你可以控制小王子的視角,旋轉仰望這片天空。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 蔣勳:講給「大家」聽的人
    他回憶:「當年,老董(董秀玉)幫我出這本書,希望我寫一本幫小朋友講美術史的書,那時我就設定了給15歲的孩子講,這個當然很困難,美術史這麼多複雜的專業名詞,怎麼給15歲的孩子講?我那時候有一個朋友的女兒,是我的乾女兒,她剛好15歲,讀中學,我寫一段就念給她聽,她沒興趣我就改,改到她每次聽了就有興趣。所以我還是有信心,再難的東西、再複雜高深的文明都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講給孩子聽。
  • 獻給所有9-99歲兒童的《小王子》|張國龍
    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卻傷害了小王子的感情。於是不成熟的小王子離家出走,開始了遨遊太空的旅行。他先後訪問了六顆星球,深深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荒唐可笑。在一顆點燈人的星球上,他才找到了一個可以作為朋友的人。《小王子》插圖手稿164Morgan Library & Museum這是一本給大人看的童書。「小人兒」當然也可以看。在書的前面,作者特意寫道:「懇請孩子們原諒我將此書獻給一位大人。」
  • 讀書會 | 《小王子》---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
    一個永遠也不會長大的小王子,為我們演繹了一個最溫馨、最真摯、最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第一視角,敘說了一個講給成人的童話故事,一次飛行事故,讓主人公困在了沙漠,也正是這個奇遇,他才會遇到那個單純善良的小王子,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小王子》一書中,飛行員「我」飛機失事墜落到撒哈拉沙漠,遇到了在各個星球漫遊的小王子。
  • 你說讀不懂《小王子》,可這些孩子卻能給這本書寫續集
    有孩子說太平淡、太沉悶,遠不及看《哈利波特》過癮。事實上,很多家長也說沒看懂《小王子》。但,《小王子》就是一部童年不容錯過的經典,一部成人也不容錯過的童話,一部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好書。《小王子》究竟該怎麼讀才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呢?語文名師劉發建老師帶領四五年級的孩子精讀《小王子》,並以《小王子》為藍本,帶領孩子展開創意寫作。回復關鍵詞"小王子"獲得這堂創意寫作課的課程連結。
  • 這部電影讓所有孩子笑出聲,也把所有大人虐成狗
    而馬克奧斯朋把它拍成一部電影的時候,卻把《小王子》拍成了一部獻給所有大人們的童話。當我們這些成年人在殘酷成人世界裡掙扎求存,《小王子》便成為所有人回不去的童年時代。它打動我們,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再也無法成為小王子。   去看電影的時候,不要驚訝為什麼孩子們一臉鎮定,大人們卻都哭成了狗,因為電影裡明媚的憂傷感動,不是給孩子們,而是給大人的。
  • 「綜藝小王子」黃明昊:憑什麼人見人愛屬於18歲?
    出生於的黃明昊、年僅、18歲是如何成長為人見人愛和「綜藝小王子」?事實上他的法寶有三個方面:觀眾親和力、投稿能力和得體感。1觀眾雖然綜藝節目一定很有趣,但是沒有觀眾親和力的藝人意味著觀眾不喜歡你,不管有多滑稽,都是白費力氣。
  • 【免費電子書】《小王子》——給所有偽裝成大人的小孩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推薦閱讀:一部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全球發行的語言超過100種、保守發行量超過5億本的經典童話故事!《小王子》的魅力已經令好幾代人傾倒,它已不再是一部簡單的意義上的童話了,它是一部有關於愛的寶典,一部有關於責任的宣言。
  • 《小王子》——以此悼念我的小玫瑰
    每個人眼裡都會有屬於ta的小玫瑰和小狐狸,每個人的生命裡也必定有ta要經歷的小玫瑰和小狐狸。而此答謹以悼念我的小玫瑰。(文章中圖片較多,分享給喜歡小王子的讀者,建議wifi下觀看)這朵小玫瑰不屬於任何人,她是小王子的所有。她是小王子認識世上僅有的一朵花,她就生長在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上。
  • 《小王子》:大人就活該不快樂?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小王子》贈票丨每個大人都是從做孩子開始的
    最後的尾聲: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個星球。改編最經典IP,打造中國本土《小王子》本劇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成名作《小王子》。故事在保留原著經典的同時也加入了現代文化元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節更加的跌宕起伏,讓整個故事和舞臺表現力更適合中國孩子和中國家長們一同觀看。
  • 《小王子》:關於生命與生活的寓言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記得這一點。)這是《小王子》的前頁。有人說,喜歡這本書的人都愛幻想,你同意嗎?《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飛行員因飛機故障落在撒哈拉沙漠與小王子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