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不只屬於孩子 導演:我想講給所有人聽 時長:05:02 來源:電影網
馬克·奧斯本專訪
1905電影網專稿 1942年,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艾克蘇佩裡撰寫完成了《小王子》。73年後,這本經典文學終於首度被搬上大銀幕,完成這次改編的是曾憑藉《功夫熊貓》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美國導演馬克·奧斯本。
從對話中我們得知,馬克·奧斯本與《小王子》之間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25年前,大學時代的他第一次讀到了這個故事:「是我當時的女朋友,同時也是我現在的妻子送給了我這本書,我們兩個似乎就是在她送給我這本書後決定結婚並生活在一起的。」這段甜蜜的往事讓馬克·奧斯本難忘,也讓他相信《小王子》是一本會在你生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書。
雖然那時的馬克·奧斯本已經是個成年人,但在他看來,《小王子》絕不是只屬於孩子的童話。這個故事能夠讓他想起自己天真無邪的少年時代,並找回自己最初的夢想。多年過去,馬克·奧斯本把《小王子》讀了一遍又一遍,這令他對文字當中蘊含的真諦有了愈加深刻的思考。於是,當接到電影改編的提議時,他開始期待將這一切分享給更多人。
創作《小王子》的過程充滿挑戰,前前後後花去了馬克·奧斯本和團隊近6年的時間。觀眾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畫風格,一部分是具有真實觸感的定格動畫,另一種則是我們熟悉的CG效果。這樣的嘗試增添了拍攝的難度,卻也是導演的得意之作。採訪當天,馬克·奧斯本專程帶來了「飛行員」、「小王子」和「小狐狸」的紙粘土模型,他表示,自己非常希望這些細節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書本、對於童年的那份回憶。
「我的作品是給所有人的,我想把這個童話講給所有人聽。」馬克·奧斯本在對話中多次提到這一點。他不願意將《小王子》歸屬於某個特定的年齡群體,他認為這部作品的偉大正在於其當中多層次的內涵。所以比起將故事單獨講給孩子聽,讓它幫助所有人找回童心,不是來得更好?
1905電影網:是什麼吸引你加入到改編《小王子》大電影的項目中?
馬克·奧斯本:其實最初我拿到這個項目時是拒絕的,因為我當時認為《小王子》無法被改編。但在那之後我無法讓自己不去思考這種可能性。我發覺這個想法吸引我的地方在於這本書所具備的那種力量,我開始期待能夠通過這樣一個不同凡響的機遇來製造一種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來表現這樣一本書對於我們的生命可能產生的影響。這已經超越了單純將《小王子》拍成電影的意義,而是我們能通過這本書領略到當中真諦。
1905電影網:為什麼在電影版中加入小女孩作為主角,為何做出這種改變?
馬克·奧斯本:這其實不是一種改變,而是我們加入了更多的內容。《小王子》書中的內容依然是存在的,而我希望做的是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圍繞這本書再進行延伸的討論。《小王子》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迷失的中年人,被一個小孩子治癒。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找到另一種相似的關係,來豐富這個故事,與書中的想法產生共鳴。所以我們創造出了這樣一個迷失的小女孩,讓她被一個成年人治癒。所以老飛行員就充當起了這個角色,就像是對書中劇情的一種反轉一樣。可以說我們是用了一個看似脫離的故事,但其實劇情仍緊扣著《小王子》這本書的核心要義。
1905電影網:電影耗時近6年才完成,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可以分享嗎?
馬克·奧斯本:每部電影的創作過程都充滿挑戰,不過《小王子》這部電影尤甚。因為我們有兩個不同的工作室需要一起開工,一個負責定格動畫部分,一個負責CG製作。擁有兩套團隊、近千人的製作組是件很難管理的事情,你經常需要開車橫跨整座城市處理一些事情,讓大家集中精神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因為在這上千個人的頭腦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對於《小王子》的構想,作為導演我最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能夠向同一個方向努力。
1905電影網:為什麼堅持選擇使用定格動畫加CG的方式製作這部動畫?
馬克·奧斯本:因為我覺得質感非常重要,我希望小女孩在電影中讀《小王子》時,真實紙張的效果能夠給觀眾帶來熟悉的感覺。因為大多數人讀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是從紙上看到的,我希望大家在看電影時也能有相同的感覺。所以當我們在進行創想的時候,我覺得紙張的感覺能夠非常好的還原這一點。
這些我們在製作電影時用到的道具,所有的一切都是用紙做成的,衣服、小王子臉上的皮膚,這個皮膚是用紙粘土做成的。我真的希望這些細節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書本的那份回憶,比如我們童年是製作的手工,或是看過的圖書,它都能夠幫助你重新連接起那份記憶。我也相信這能夠使電影觀眾和《小王子》這本書產生情感的聯繫。
1905電影網:聽說你和《小王子》這本書還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
馬克·奧斯本:我第一次遇到《小王子》這本書是在25年前,我當時的女朋友,同時也是我現在的妻子送給了我這本書。我們兩個似乎就是在她送給我這本書後決定結婚生活在一起的,所以《小王子》可以說成為了我們兩個之間的一條重要的情感紐帶。這讓我很清楚這本書可能在你的生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期望通過我的電影將這種重要性表現出來。
1905電影網:當時作為一個成年人讀到《小王子》的感受是什麼?
馬克·奧斯本:我印象中這本書當時對我產生的最大影響是,它讓我回想起我的兒童時代。所以即使那時我已經20歲,早已不是個孩子,但《小王子》幫助那時正準備努力成為電影人的我,找回了已經有些淡忘的童年時的那種天真無邪和對電影的初心。
所以可以說我非常能夠理解作者在書的開頭所描寫的,他畫下一個大象,但大人讓他停止繪畫去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那種心情,那真的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時代。這麼多年過去,我又將《小王子》讀了無數遍,而每重讀一次,我都會有新的感受,我覺得這是這本書最有魔力的一點。所以其實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是寫給孩子的,而是寫給成年人的。
1905電影網:所以在你看來自己是個有童心的人嗎?
馬克·奧斯本:我覺得我每天大概都在糾結,做一個孩子還是變成大人。我有時候會很傻很天真的被一些小事情吸引,就像小孩子那樣。但有時我也會以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擔心孩子們的成績,控制他們每天所做的事情,給他們制定人生計劃。這其實是個很複雜,很矛盾的事。
1905電影網:《小王子》這本書會不會其實更適合成年人看?
馬克·奧斯本:我並不認為《小王子》不適合小孩子看。小孩也可以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信息,但他們顯然不能讀懂所有的內涵。《小王子》作品中不同的層次使它成為了一部偉大的作品,它不應該只被看成是一本兒童讀物,它代表了所有有童年的人的心聲。
1905電影網:那麼你的這部電影呢?
馬克·奧斯本:我拍這部電影時從沒想過是為了小孩或成人,或是其他某一年齡段特定人群,我的作品是給所有人的,我想把這個童話講給所有人聽。我很樂意看到成年人同樣被《小王子》吸引,我就曾看到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帶著孩子走進影院。這是一部需要彼此分享的電影,所以我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夠一起走進影院去看,我想為他們創造對話的可能,這對話可能是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生命中那些失去,不管怎樣我希望所有人能夠一起感受。我想讓《小王子》電影像書一樣可以串聯起出於任何年齡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