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電影 | 不自由毋寧死

2021-02-07 BPark綻放花園

    文  藝  生  活  聚  集  地   


四月「有部電影」系列

每周三晚21:00

@綻放花園(深圳|成都)


「自由,在我看來,不是無拘無束,而是在自己付出巨大努力之後,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徜徉。」———佚名

 《飛越瘋人院》 

———不自由毋寧死

1975


主角麥克(Jack Nicholson 飾)為逃避監獄裡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瘋人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病院帶來劇烈衝擊。他不斷挑戰嚴苛的管理制度,帶病人們出海捕魚,讓院方頭痛不已。為懲處麥克,院方決定將他永遠留在瘋人院。生性自由的麥克聯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開始了自己的逃跑計劃:飛越瘋人院。

©豆瓣

本片獲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死亡詩社》

———遇到這樣的老師,要積累多少rp?

1989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沉穩的教學風格和升學率聞名,作為畢業班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羅賓·威廉士 飾)的到來則如春風化雨,一反名校的刻板。 

他帶領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視角俯瞰世界。學生們漸漸學會思考與求索,甚至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豆瓣

貌似不務正業的老師激發的不正是心中真實的自我;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才是這部電影帶來的現實拷問。

《辯護人》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不要生活在荒唐的時代!

2013  


高中學歷的宋佑碩(宋康昊 飾)通過多年艱苦努力終於成為一名律師。他敏銳地嗅到商機,以不動產代書業務起家。雖被同行譏諷,但依此讓妻兒過上富足的生活。80年代,韓國民主化鬥爭愈演愈烈。社會的巨變已不容他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常去光顧的飯店大嬸之子樸鎮宇因加入讀書會被控為左翼逮捕,更受到殘忍虐待...愛錢卻更重感情的佑碩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豆瓣

去年當「我不是藥神」刷新華語電影票房記錄與口碑時,不禁想起「辯護人」,同樣是具有時代社會意義的電影;希望當我們老去時,依然記得辯護人放棄安穩選擇顛簸的理由:是想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時代。

四月是獨立的,

是早春溫柔,骨子裡還有凜冬未泯的倔強;

借四月,借電影,願你在繁雜的塵世中始終:

「身上有稜角,心中有蓮花」

來看電影吧:

SHENZHEN | 深圳

CHENGDU | 成都

相關焦點

  • 不自由,毋寧死!
  • 在人類文學史上,這本書寫盡了「不自由,毋寧死」
    無論育才如何哀求和威脅,她決不改口和求饒,她說:我完全可以對你撒謊,可是……依然愛你是不可能的,我不能和你一起生活!你有權殺掉你的羅米,但卡門永遠是自由的!在人類共同的精神世界,《卡門》傳達出「不自由,毋寧死」的信念。
  • 《斯巴達克斯:詛咒者之戰 第三季》為自由毋寧死
    戰爭或許是血腥的,可怕的,殘忍的,英雄 【斯巴達克斯】終以血戰至死結束了傳奇的一生!古羅馬視人命為草芥,一旦被貶為奴隸,生死不值一提,強權之下幾個角鬥士集合一群以力量與勇猛對抗幾十萬羅馬軍團,幾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力量懸殊泣血而亡,何其罪惡的羅馬帝國,鐐銬奴役奴隸,坐享生殺大權,而斯巴達克斯,一個英雄,為自由,毋寧死!
  • 【電影】《飛越瘋人院》不自由,毋寧死?
    他押了十美金,搓了搓手,使勁抱住那個臺子,沒搬起來,再一次用力,還是搬不動。他只好退下。突然,他大聲叫起來:」去他媽的,我總算試過了,起碼我試過了!」《飛越瘋人院》改編自美國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說,是一部由米洛斯·福爾曼執導,傑克·尼科爾森、路易絲·弗萊徹、丹尼·德維託等主演的劇情電影。
  • 麥當雄 | 不自由毋寧死
    然而,在《學校風雲》被電檢局狂剪三十六刀後,整部電影已經慘不忍睹。生性火爆的林嶺東心有不甘,一怒之下,憤言從此不拍風雲片。此後,杜琪峯左右開弓,一邊致力打造銀河風格電影,一邊定期推出通俗商業電影。要想產出《PTU》、《黑社會》這樣的神作,就得先拍《孤男寡女》、《鍾無豔》這樣的商業片。美其名曰商業藝術兩不誤,說白了就是藝術被商業綁架,沒錢就是不自由。
  • 泰山石刻中,有一句「不成功,毋寧死」,它堪稱是最勵志「名言」
    比如,泰山烈士紀念碑的北部有塊巨石,上面刻了六個大字—不成功,毋寧死,並且下部還篆刻了幾行跋文,但可惜年代久遠只能辨析出「徐公」二字。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在蘇教版高中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不成功,毋寧死》,其作者是美國著名演說家派屈克·亨利,他在這篇演講稿中表達了對自由的追求和渴望,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泰山上這句「不成功,毋寧死」的勵志口號是舶來品,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不成功,毋寧死」是地地道道的國貨。專家們給出了幾個原因。
  • 《安娜》:不自由,毋寧死
    從早年的《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直到近兩年的《超體》和本片,女主角們個個相貌身材堪稱彼時翹楚,拼起命發起狠來更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全然不讓鬚眉!時代在進步,審美在變化,呂導的口味也在與時俱進,其個人喜好在電影《安娜》中被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 《末路狂花》:不自由 毋寧死 | 女性購車指南
    公路電影誕生於美國,主要是以路途旅途反映人生,必要元素包括公路、人和車。事實上,公路電影這種類型的影片的歷史其實也不短了,1969年,由丹尼斯·霍普執導的《逍遙騎士》在美國瘋狂賣座,並由此產生了這種叫做公路片的「準類型電影」。
  • 不自由,毋寧死?經典影片《飛越瘋人院》:最自由的靈魂藏在瘋人院裡
    ,那精神病院歡迎你;如果否認有病,那正好,這也是精神病的典型症狀之一。答案是你根本證明不了,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如此弱小,宛如燭光,所有人對著你吹氣,能夠保持不滅已經難能可貴了,如何去證明自己呢?當我們提到瘋癲與文明、反叛與逃離,總是避不開米洛斯·福爾曼的《飛越瘋人院》,美國評論界稱它是「一個具有自由精神的人與不能容忍他的社會之間展開的一場巨大鬥爭」。
  • 不自由,毋寧死! 獨家解讀《飛越瘋人院》
    這部被視為美國70年代社會寓言電影的代表作,「影視表演的必修課」的電影,包攬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五項大獎以及眾多其他獎項的影片,註定因其教科書般的靈動表演以及深刻豐富的社會寓意,成為電影史上永恆的議題和範本。它也使初入好萊塢的福爾曼一舉邁入美國主流電影導演行列,接連創作出《莫扎特》、《性書大亨》、《月亮上的男人》等無數蜚聲國際的電影佳作。
  • 不自由,毋寧死——《飛越瘋人院》
    一部1975年的電影,確實很經典,反映了一些上世紀美國的存在的現象,令人深思。影片中瘋人院的制度很規範,甚至其中的種種東西讓人感到可怕,病人什麼時候吃藥、吃藥放什麼音樂、音樂音量多大,都是一成不變的,對於這樣制度化、常規化、平均化的管理方式,mac很快就忍受不了了,瘋人院只把病人當作病人,沒有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也有機會去選擇,有自己的權利,失去了這些,如同社會只有法律沒有權利與自由,讓人無法喘息。
  • 任建宇:真正理解「不自由毋寧死」含義
    任建宇:感覺自由很可貴,這個時候才真正理解那句「不自由毋寧死」的含義。人身自由更可貴,回來感覺真好。  南方周末:你父親第一次去見你,你說:爸爸,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我不偷不搶,最多20年就會平反。給自己設定的這個平反跨度為什麼這麼長?
  • 不自由,毋寧死!這位特立獨行的傳奇女王,活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想想都讓人汗毛倒豎,對於小克裡斯蒂娜來說,攤上這麼變態的老媽,而且時不時還得忍受她突然爆發的哭泣,甚至被關在漆黑無光的房間裡,可想而知,幼小的心靈得有多麼的煎熬:上帝啊,我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啊!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中,不長殘就怪了!還好上帝是公平的,他雖然關上了一扇門,但是卻打開了一扇窗。
  • 今天給大家推薦10部臺灣經典高分電影,你不一定全看過!
    今天給大家推薦10臺灣的經典高分電影,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先收藏喲。1、賽德克·巴萊臺灣版勇敢的心。畫面精緻,配樂動聽,劇情緊扣人心,原住民獨特文化風俗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參與霧社事件的部族幾遭滅族,但原住民精神永不滅:自由的野蠻遠比奴役的文明更重要,無自由,毋寧死。
  • 無馬不自由!22部「有馬」的電影,請盤住
    電影中扮演戰馬Joey的馬據說有14匹之多。而出鏡時間最長的賽馬是同樣參演過2003年《奔騰年代》中Seabiscuit的Finder's Key。這部電影中的馬英俊、瀟灑,無論是犁地還是上戰場,都是一匹難得的駿馬。它與主人之間的感情深厚,尤其是那場戲,當主人在軍營裡吹口哨時,它努力地走出來,就像離家的孩子找到親人一般,讓人感動不已。2.
  • 如果一生只能看二十部電影
    本來想寫一個「帶十部電影去孤島」,然而選來選去得出一個結論:只帶十部電影去孤島,還不如死了的好。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勇敢的心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勇敢的心》。《勇敢的心》是梅爾·吉勃遜1995年自導自演的電影,是史詩片的一個經典範本。影片雅俗共賞、兼具商業性與觀賞性,取得了票房獎項的雙重成功,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收穫了2.1億美元的票房佳績,還在第68屆奧斯卡上擊敗了李安的《理智與情感》、朗·霍華德執導的《阿波羅13號》獲得最佳電影大獎。
  • 不成功,毋寧死?揭秘逼死Facebook跳樓員工的制度:近乎羞辱的方式逼你辭職
    可想而知,H1b薪資低這個現象在全美範圍內的華人群體中,有多普遍。而這個現象不僅僅局限在矽谷。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封建社會裡,地主依靠掌握土地這樣的生產資源來限制與壓榨農奴,從而使他們依附地主。而在矽谷,公司利用如H1b籤證的政策資源來限制碼農就業自由,從而使他們依附公司,無法逃離。
  • 「無人妻,毋寧死!」:曹孟德那些讓人忍俊不已的荒唐事兒
    曹操有一個兒時好友,那便是袁紹。袁紹的身份高貴,從他曾曾祖父開始算,家族之中有五人擔任過三公職位,因此人們稱呼他家為「四世三公」。相比曹操「宦官之後」的身份,袁紹不知道要強多少。儘管曹操與袁紹在日後為了稱霸北方而兵戎相見,但二人在少年之時,卻是死黨兼換帖。
  • 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九百年前範仲淹爭自由的名言幾年前,有人間我,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原文是Patric Henry在一七七五年的"給我自由,否則給我死"(Give me liberty,or 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