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藝 生 活 聚 集 地
四月「有部電影」系列
每周三晚21:00
@綻放花園(深圳|成都)
「自由,在我看來,不是無拘無束,而是在自己付出巨大努力之後,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徜徉。」———佚名
《飛越瘋人院》
———不自由毋寧死
1975
主角麥克(Jack Nicholson 飾)為逃避監獄裡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瘋人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病院帶來劇烈衝擊。他不斷挑戰嚴苛的管理制度,帶病人們出海捕魚,讓院方頭痛不已。為懲處麥克,院方決定將他永遠留在瘋人院。生性自由的麥克聯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開始了自己的逃跑計劃:飛越瘋人院。
©豆瓣
本片獲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死亡詩社》
———遇到這樣的老師,要積累多少rp?
1989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沉穩的教學風格和升學率聞名,作為畢業班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羅賓·威廉士 飾)的到來則如春風化雨,一反名校的刻板。
他帶領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視角俯瞰世界。學生們漸漸學會思考與求索,甚至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豆瓣
貌似不務正業的老師激發的不正是心中真實的自我;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才是這部電影帶來的現實拷問。
《辯護人》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不要生活在荒唐的時代!
2013
高中學歷的宋佑碩(宋康昊 飾)通過多年艱苦努力終於成為一名律師。他敏銳地嗅到商機,以不動產代書業務起家。雖被同行譏諷,但依此讓妻兒過上富足的生活。80年代,韓國民主化鬥爭愈演愈烈。社會的巨變已不容他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常去光顧的飯店大嬸之子樸鎮宇因加入讀書會被控為左翼逮捕,更受到殘忍虐待...愛錢卻更重感情的佑碩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豆瓣
去年當「我不是藥神」刷新華語電影票房記錄與口碑時,不禁想起「辯護人」,同樣是具有時代社會意義的電影;希望當我們老去時,依然記得辯護人放棄安穩選擇顛簸的理由:是想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更好的時代。
四月是獨立的,
是早春溫柔,骨子裡還有凜冬未泯的倔強;
借四月,借電影,願你在繁雜的塵世中始終:
「身上有稜角,心中有蓮花」
來看電影吧:
SHENZHEN | 深圳
CHENGDU |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