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我們應當對那些發愛情蜜糖的影視作品,保持審慎的態度,把虛構與現實區分開。要知道愛情不僅僅是每天吃蜜糖,送玫瑰,說情話,也是365天日常生活裡的爭吵和磨合。愛情也不是努力、相互愛戀就可以圓滿,它充滿著神秘、多元、不確定、意外和冒險。只有對愛情有更全面、更理性的看法,才能放開手腳,熱烈去愛。
愛情是什麼?現代親密關係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可以在一部愛情電影/劇集裡看到多少「像極了愛情」的表達,常常決定著我們對它的評價。但是主流影視作品中,那些看起來賞心悅目的,浪漫無比的愛情故事,它真的是現代愛情的全部嗎?上個月,貌似可以回答開頭兩個問題的美劇《摩登情愛2》回歸。新的一季延續上一季的設定,八個小故事基於真實故事改編,均取材於《紐約時報》讀者投稿欄目,好似為這些愛情故事增加了現實的維度。但是一一看下來,這部劇既不摩登,也稱不上為愛情做註解。劇中第三集講述了兩個在火車上邂逅的男女,在旅途中聊得火熱,互相視對方為一見鍾情的那個ta。分別時他們約定兩個月後在站臺見,沒有留下聯繫方式。然而疫情暴發,雙方出行範圍受限,未能如約會面。女方半途折返,男方憑藉記憶找到了女方所住街道,等候相見。「好可愛,好浪漫」,不少人聯想到類似劇情的《愛在》三部曲,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但是現實並不是這樣。刊載在《紐約時報》上的原版故事裡,作者是那個女生,她僅用了100字描述了這個故事。先是電光火石的相遇,然後是對疫情阻礙了約會感到遺憾,最後以「有時候,一個浪漫的計劃是不夠的」結束。劇集播出後,她在一次採訪中透露:男生在推特上找到她,短暫交流後各自厭倦,至今也沒有再見。她的語氣很淡漠,沒看劇集,也沒告訴那位男生這一切。
第三集《開往都柏林火車上的陌生人》
現實有點幻滅吧?但是改編卻處理得過於浪漫。整節車廂的人都在為他們拍手、歌唱、祝福,火車站臺上被像從魔法世界飄來的迷霧所籠罩,即便受到種種牽制,仍要千方百計見到彼此的童話結局,好像都在刻意成就想像中的浪漫愛情。而對比現實,只有最戲劇性的邂逅部分被保留,剩下的後續發展,那些蒼白、日常、笨拙的真實情愛狀況被剔除了。把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意外和未知的邂逅故事,變成信誓旦旦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真的可以嗎?第三集,女主媽媽聽聞女兒的火車邂逅故事,表情如痴如醉。
也許有人會產生疑惑:我們只要看戲就好了,沒有必要苛責現實與虛構作品之間的大相逕庭吧。的確,戲劇真實與現實真實不能等同,但是影視作品卻不能忽視現象真實,也就是真實的內核。更不能打著真實故事改編的幌子,把生活改得面目全非,到頭來只是按照劇本在走,把既定的價值觀嵌套進去。這不是劇本寫得差不差的問題,是真不真誠的問題。再多舉幾個例子。第五集中,少女對網絡上的性向測試半信半疑,懵懵懂懂地和有好感的女生接吻,後又心慌慌地和對方道歉。沒料到對方一笑了之,欣然接受。而現實中講故事的是一位成年女性,和數多男性交往失敗後情緒一度崩潰,甚至數次找心理諮詢師發洩,兜兜轉轉了許久,才終於確定自己的性向,找到了理想的同性戀人。這一集對現實最大的改寫,不是改變了年齡、環境、故事走向,而是忽視了現實中同性戀者最普遍的困境——ta們對自身性向的認定之曲折,愛侶之間相互確認之曲折,最終獲得幸福之曲折。不僅如此,即便那些以「困難」開始的故事,最後都會以「溫馨」、「浪漫」、「感動」結束。第二集講述一個晝夜顛倒的黑夜女孩,遇見了作息正常的白天男孩,他們都因為無法為對方改變自己而痛苦萬分,最終選擇只在雙方都醒著的幾個小時裡戀愛相處。但在他們最激烈的爭吵時提出的那些問題卻被擱置了,比如「婚禮只能晚上舉行嗎?」「孩子要怎麼適應一個黑夜媽媽?」「對方生病了要如何相互照應?」第二集《黑夜女孩遇見白天男孩》
第八集《再度擁抱,敞開心扉》
《花束般的戀愛》劇照
在當下信息技術發達的社會裡,真相越來越虛實難分。網上十全十美的戀愛對象,一到線下卻發現判若兩人。牢固不變的關係愈加珍貴,戀愛婚姻一步到位的機率越來越低。一段愛情失敗了,可以方便地通過各種渠道找到替代品,甚至可以找到滿足不同需求的替代,迴避分離帶來的痛苦。除了一對一的愛情關係,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有人乾脆和機器人戀愛,在網上購買虛擬情人包月服務。又或者走向另一個低欲望的極端,拒斥結婚,不想戀愛,性冷淡的大多數不是看透人生的中年,而是年紀輕輕就盡顯疲態的青年。這些不論對錯,都是當今現象所在,應當藉助主流影視作品,佔有公共討論的一席之地。在《摩登情愛2》裡最接近於現代的是第七集。四年前有過一夜情的兩位男生安迪和布拉德在街上相遇了,他們陷入了回憶。劇本採用雙線敘事,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講述當初發生的件事。那一晚安迪急於與布拉德交好,一度錯失妹妹打來的電話。直到房事結束,他才獲知父親病危。布拉德想幫忙,但是被安迪趕出了家門。從此他們沒有再聯絡。第七集《你將如何回憶我》
《愛在午夜降臨前》劇照
但是電視劇裡卻源源不斷地為我們輸送著「霸道總裁愛上我」、「古裝甜寵偶像劇」、「小奶狗與大姐姐」、「明星和粉絲戀愛」等各類形態的浪漫愛情童話。何止影視作品,戀愛相親綜藝節目,婚戀產業線上的各類產品,也參與構建這一場大型的集體浪漫幻覺。因為只有大家還相信愛情,愛情才可以拿來消費,說到底也不過是商業運作的合謀。所以,主流面向商業的影視作品,有責任還愛情以本來面目,提醒大家警惕浪漫愛情的陷阱。否則我們將離真實的愛情越來越遠,徒勞地埋怨其中的種種挫折,在遇到真實困境下手足無措。我們也應當對那些發愛情蜜糖的影視作品,保持審慎的態度,把虛構與現實區分開。要知道愛情不僅僅是每天吃蜜糖,送玫瑰,說情話,也是365天日常生活裡的爭吵和磨合。愛情也不是努力、相互愛戀就可以圓滿,它充滿著神秘、多元、不確定、意外和冒險。只有對愛情有更全面、更理性的看法,才能放開手腳,熱烈去愛。數字刊相關閱讀: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讚、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繫後臺。旅行存錢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