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洪湖赤衛隊》故事,韓英原型是誰,三段插曲流芳百世

2020-09-13 我就是個碼字的

人對文藝作品的欣賞水平是有年齡之分的。

小時候,筆者特別不喜歡的一部電影,成年後卻念念不忘。

這就是本文要說的《洪湖赤衛隊》。


以前為什麼不喜歡?很簡單,裡面打仗的鏡頭很少,反而動不動一言不合就開唱,唱的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節奏舒緩的歌劇,筆者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就像迅哥兒在《社戲》裡看老旦唱戲。

但是,經典作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特別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等到筆者成年之後再看《洪湖赤衛隊》,那種心情和幼時真是天差地別。至今筆者仍然經常將《洪湖赤衛隊》裡的三段插曲掛在嘴邊。

一、《洪湖赤衛隊》的創作背景,經典歌劇改編而來

1958年,湖北省為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組織精幹文藝力量排演了歌劇《洪湖赤衛隊》,參演演員幾乎全部來自於當地,歌劇的風格也多是採集自當地民謠和小調。

1959年,《洪湖赤衛隊》進京巡演,一開始無人問津,每場演出只能賣出幾十張票。當時的觀眾對這個歌劇非常不了解,一方面是該劇都是湖北演員,在全國沒有什麼名氣。另一方面該劇主打湖北風格,很多觀眾覺得會聽不懂。

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湖北畢竟是革命大省,在北京有很多當地走出的幹部和將軍,《洪湖赤衛隊》憑藉過硬的實力在北京慢慢走紅了,演出不僅開始場場爆滿,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前來觀看。


1960年初,賀龍元帥在觀看了《洪湖赤衛隊》之後特意宴請了全體演職人員,他感謝了大家,同時提出一個建議,把《洪湖赤衛隊》拍成電影。

很快,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開始探討合作拍攝事宜,確定由著名導演謝添以及陳方千來指導。電影將以歌劇原班人馬為主進行拍攝,在開拍前也有人主張將主演王玉珍換下,換成著名演員謝芳,但在湖北省方面和謝添導演的堅持下,經過上層拍板,最終確定仍由王玉珍飾演韓英。

1961年,影片《洪湖赤衛隊》上映,一時轟動全國。

二、《洪湖赤衛隊》韓英的原型是誰

《洪湖赤衛隊》用現在話說是一部大女主戲,全部劇情圍繞著鄉黨委書記韓英展開,而洪湖又是革命老區,韓英的原型是誰,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的關注焦點。

其中一個說法是,韓英的原型是時任國家內務部部長的錢瑛,她是湖北鹹寧人,大革命時期入黨,經歷非常坎坷,在電影《洪湖赤衛隊》所處的時間前後,她曾擔任潛江縣委書記,在洪湖地區一直堅持鬥爭到1932年末。這一點和韓英擔任的鄉黨委書記比較接近。

而流傳最廣的說法則是:韓英的原型是賀龍元帥的大姐賀英。

賀老總姐弟七人,賀英是大姐,二姐叫賀戊妹,還有個妹妹叫賀滿姑,她們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大姐賀英在當地頗有威望,她手下有一隻隊伍,在賀龍遭遇挫折回家時,她給弟弟提供人、錢和槍,幫助他東山再起。

賀龍元帥的部隊曾有一個著名的堰埡整編,當時他手下只有91名戰士了,賀英專程帶人趕來,幫助賀龍整編隊伍,她告訴賀龍「隊伍要伍,不伍不行」,賀龍深以為然。在賀英的幫助下,賀龍的隊伍半年後就從不足百人擴大到三千多人。

1933年,紅軍主力轉移之後,賀英帶領遊擊隊留在當地保護紅軍家屬和傷員,不幸有叛徒告密,敵人包圍了遊擊隊駐地,在激戰中賀英和賀戊妹均受傷,賀英為了掩護戰友撤退堅持不走壯烈犧牲,享年47歲。賀戊妹傷重被俘,在轉移途中被敵人殘忍殺害。再加上1928年被敵人用殘酷手段殺害的賀滿姑,賀龍元帥的姐妹們為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賀英和韓英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們在當地都有極高的威望,乳名都有個「姑」字(賀香姑、英姑),而在《洪湖赤衛隊》裡,韓英指導隊長劉闖的劇情又特別像賀英教導賀龍。

韓英為了救鄉親們主動犧牲自己,和賀英為了掩護紅軍家屬和傷員撤退不幸犧牲也有相似之處。

因此,不論從哪方面講,韓英的身上都有賀英的影子,她在職務上主要參考了錢瑛,在事跡上則主要取材自賀英。

三、《洪湖赤衛隊》的演員們以及拍攝花絮

歌劇改編電影,其表演方式相差甚大,因此雖然原則上電影的演員照搬歌劇,但落實到電影上,實際是主演們幾乎沒換人,但一些配角都換成了專業演員。

飾演韓英的王玉珍,乍一看是不怎麼漂亮,但她除了擁有一副好嗓子之外,她身上自帶的鄉土氣息非常淳樸也非常真實,老實說,雖然《洪湖赤衛隊》歌劇已經演過一千多場了,但後來的各版韓英別說超過甚至連接近王玉珍的都沒有。

飾演劉闖的是夏奎斌,他在銀幕上顯得很英武,殊不知拍攝電影時正值困難時期,劇組每人每天只有七兩糧票,夏奎斌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迅速瘦了下去,連腮幫子都沒有了。

為了不至於讓赤衛隊隊長的形象太過於瘦弱,夏奎斌想出了一個無奈的辦法,在嘴裡塞上兩塊棉花把腮幫給撐起來。

有意思的是,當年很多觀眾都以為劉闖和韓英應該是一對兒,而實際上劉闖和「韓英娘」才是生活中的伴侶。

飾演反派彭霸天的是陳金鵬,這位演員骨骼清奇再加上他出神入化的演技,筆者總覺得這個彭霸天在陰險狡猾上的段位要高於《紅色娘子軍》裡的南霸天。

《洪湖赤衛隊》的主演保留了歌劇原班人馬,負責拍攝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則承擔了很多反派和配角的戲份。

飾演敵團長的是劇組的製片主任曹增銀,他還是《暴風驟雨》裡的韓老七。

有韓老七怎麼能沒有李青山呢,不過這回「李漢光」方輝終於改邪歸正,客串了一位地下工作者,難得。

最有意思的演員則是飾演張副官的導演謝添,他在該片中戲份不少而且很關鍵,謝導本身人帥又有書卷氣,演的軍官很有儒將之風,犧牲的時候也讓人感到很可惜。

不過,可能也是受本片是歌劇電影的影響,謝添在片中一些動作也有些歌劇化,比如張副官犧牲那場戲,他把帽子一摔然後凜然而立,在歌劇舞臺上這個動作很棒,但在電影裡則顯得有點兒……用他兒子也是著名演員的謝剛話說:「我爸演過了。」

四、三段插曲流芳百世

筆者在網絡平臺上看到一些所謂影評人對《洪湖赤衛隊》的評價非常不客氣,他們主要的吐槽點都是該片故事簡單、人物扁平還有臉譜化。估計這幫人是拿《洪湖赤衛隊》對標《拯救大兵瑞恩》了。

《洪湖赤衛隊》確實也算是軍事題材電影,但這部電影最核心的屬性是民族歌劇,因此該片是自帶歌劇特質的,一言不合就開唱本來就是歌劇的特點,一些舞臺式的動作和群戲也是歌劇的日常表演方式,所以拿著商業電影法則去挑《洪湖赤衛隊》的理說不通。

那麼多的觀眾喜歡看《洪湖赤衛隊》是因為什麼?筆者認為,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那些經典的插曲,不信你去大街上試試,你唱上半句「洪湖水啊」,看看有多少人能接上「浪呀嘛浪打浪啊」,這就是共鳴。

筆者認為,在電影《洪湖赤衛隊》十五段插曲裡,至少有三段可以在我國電影史上流芳百世。

第一段是李金梅(小紅)演唱的《手拿碟兒敲起來》(也叫《小曲好唱口難開》),這個插曲有兩大亮點,一個是李金梅表演時使用的筷子和碟子,清脆的聲音和靈動的節奏非常有看頭。

另一個亮點當然是該段插曲的歌詞,內涵了那些聽曲的財主們。再加上李金梅清亮的嗓音和溫婉的表演,該段唱煞是好看好聽。

第二段當然是《洪湖赤衛隊》的靈魂《洪湖水浪打浪》,這首歌在意境上有些像《我的祖國》,也有些像《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中寄託了勞動人民對故鄉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

這首歌還有兩個對立的特點,一方面是旋律簡單易唱,本身《洪湖水浪打浪》就取材於當地民歌《襄河謠》,就像《我的祖國》取材於《盧溝問答》一樣,這樣的歌曲都自帶親民特質,因此普通觀眾很容易就能學會並和臺上演員形成共鳴。

另一方面,在電影中《洪湖水浪打浪》還加入了疊聲,配上美麗的洪湖風光,讓人心曠神怡不禁心嚮往之。

第三段則是被一些相聲演員如李金鬥改編過的「牢房對唱」裡的《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這段唱的前半段是抒情和回憶,節奏舒緩感情深厚催人淚下,後半段從「娘啊,兒死後」開始,節奏加快語帶悲壯震撼人心。

這三段插曲不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作品立意以及大眾傳唱度等方面都堪稱不朽名作,烘託了整部電影的氣氛和檔次。

結語,《洪湖赤衛隊》電影和歌劇都曾遭遇過厄運,但經典的作品永遠是深入人心的,《洪湖赤衛隊》電影在復映後成為很多人的首選,《洪湖赤衛隊》歌劇則長盛不衰至今已經演出了一千多場。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END

相關焦點

  • 電影《洪湖赤衛隊》故事,韓英原型是誰,三段插曲流芳百世
    1961年,影片《洪湖赤衛隊》上映,一時轟動全國。二、《洪湖赤衛隊》韓英的原型是誰《洪湖赤衛隊》用現在話說是一部大女主戲,全部劇情圍繞著鄉黨委書記韓英展開,而洪湖又是革命老區,韓英的原型是誰,一直以來都是觀眾們的關注焦點。
  • 回顧老電影《洪湖赤衛隊》: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插曲流芳百世
    這首經典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無論是老年朋友,還是80後的年輕人都能哼上幾句,這首歌是電影《洪湖赤衛隊》插曲,取自湖北民謠,美妙旋律紅遍了中國大地。電影洪湖赤衛隊講述的是一九三零年,紅軍因戰略轉移離開洪湖,國民黨保安團與當地惡霸白集會頭子彭霸天趁此機會捲土重來。洪湖赤衛隊在支部書記韓英和隊長劉闖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艱苦曲折的鬥爭。電影洪湖赤衛隊改編於家喻戶曉的同名歌劇,而這部歌劇是湖北歌劇團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創作的,內容來源於賀龍元帥領導革命的真實歷史故事。
  • 《洪湖赤衛隊》五六十年代劇照
    無以感慨,幾代人的經典電影(舞臺劇)現在很少再公映,《洪湖水,浪打浪》歌曲遊蕩耳際~~~ 【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記者所有。本篇還包括1976年復映照片(60年代照片?)】
  • 電影《洪湖赤衛隊》換角風波,謝芳差點演韓英,北影留下戲骨搶戲
    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排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社會反響強烈。文化部部長周揚決定讓北京電影製片廠將該劇搬上銀幕。考慮到《紅霞》等歌劇電影因為用了舞臺原班人馬效果一般,北影提出全面換人,將一批專業演員帶到武漢。
  • 電影《洪湖赤衛隊》,59年過去,導演謝添去世,主演王玉珍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1)——《洪湖赤衛隊》】No.1對於紅色電影《洪湖赤衛隊》,大家一定十分熟悉,而對於其中的主題歌《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張口就來:「洪湖水呀浪打浪》根據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演出的同名歌劇改編,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謝添、陳方千、徐楓執導,王玉珍、夏奎斌主演,1961年上映,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鄉黨支部書記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 60年代《洪湖赤衛隊》,導演認為王玉珍長得「不夠漂亮」欲換角
    01 歌劇《洪湖赤衛隊》大火1959年,在國慶成立十周年紀念日,講述了巾幗英雄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進行艱苦戰鬥,保衛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的歌劇——《洪湖赤衛隊》,成為了慶典的演出曲目之一。在北京演出後,歌劇《洪湖赤衛隊》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度評價。
  • 《洪湖赤衛隊》演韓英,王玉珍35歲嫁專家,嗓子受損含淚別舞臺?
    一生一部劇,一個被人銘記一生的角色,一首影響幾代人的歌曲,誰能說王玉珍的人生不成功呢?提到70年代的最為著名的歌曲,很多人都會首推《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 《洪湖赤衛隊》演韓英,王玉珍35歲嫁專家,嗓子受損含淚別舞臺
    ,浪打浪》,&34;而這首歌的原唱便是王玉珍,這首歌創作於1958年,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的一個場次的主題曲。之後,又於在1961年又隨著歌劇一同成為了同名電影的主題曲,而無論是歌劇還是電影,都由王玉珍出演了女主角韓英。
  • 王玉珍:因《洪湖赤衛隊》成熒幕女神,如今85歲含淚離開舞臺
    他們全憑藉不俗的演技和多年的舞臺經驗生動的詮釋了這部偉大的戲劇《洪湖赤衛隊》,家中飾演「韓英」的王玉珍就這樣因為這部電影火紅了大半輩子。》成熒幕女神:王玉珍的名字想必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是很陌生的,現在幾多變遷在這個世上能記住她的名字的老一輩人想必也已經沒有多少人了,但是《洪湖赤衛隊》留下來的絕唱依舊在電影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新時代的洪湖赤衛隊:一支近4萬人的民兵隊伍衝在防汛一線
    (通訊員 董悅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芳 張泉 陳鵬 鄧偉61年前,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在北京公演,洪湖赤衛隊的故事家喻戶曉。歌劇講述了1930年夏天,戰鬥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洪湖水網地區的「韓英」和「劉闖」,帶領赤衛隊員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跡。今天,一支近4萬人的民兵隊伍,衝在防汛一線。他們身後,揚起一面鮮紅的旗幟,旗幟上寫著「洪湖赤衛隊」。
  • 周總理的一句話,成就王玉珍永恆經典「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赤衛隊》中,巾幗英雄韓英原型,何許人也?1961年上映的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相信大家記憶深刻。那是1959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謝添導演的一部,以上世紀三十年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人民鬧革命的故事改編而成的一部非常成功的歌劇電影。
  • 59年過去,當年憑《洪湖赤衛隊》爆紅的王玉珍,現在怎麼樣了
    《洪湖赤衛隊》裡面唱的一首主題曲,一時之間就唱遍了大江南北。《洪湖水浪打浪》更成為幾十年來中國人民最喜歡唱的歌曲之一,而在劇中扮演女主角韓英的王玉珍,也隨著這部電影而火遍全國。王玉珍後來還被被評為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電影上映59年後,王玉珍的近況究竟如何呢?
  • 王玉珍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唱革命 女英雄韓英慶幸遇上好角色
    經典老歌《沒有眼淚沒有悲傷》原唱是馬玉濤,後來王玉珍分別在同名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人公韓英,並翻唱了這首歌曲,自此紅遍大江南北,女英雄韓英也成為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形象之一。《洪湖赤衛隊》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周總理對《洪湖水,浪打浪》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我活到65歲,才找到這麼好的一首革命抒情歌曲」,《洪湖水,浪打浪》音樂取自於襄河民謠《襄河謠》,全曲為三段式結構,前奏有雙簧管和弦奏出,「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晚上回來魚滿艙。」描繪洪湖秀麗的自然風光,寬廣的節奏,配合曲折的劇情,深深的打動著每一位觀眾。
  • 歌劇《洪湖赤衛隊》12月再訪廣州
    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的經典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將於12月28日-29日登陸廣州大劇院。2018年,該團也曾經在廣州大劇院上演這部紅色經典,而今年的回歸格外有意義。今年疫情暴發後,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憑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全國同行的支持,重新站到了文藝「戰疫」的第一線,不僅創排了首部抗疫題材的歌劇《天使日記》,還重新將經典劇目《洪湖赤衛隊》全國巡演提上日程,首站就定在了廣州。
  • 小提琴隨想曲《洪湖赤衛隊》
    現實生活中的小事也是這樣,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門的時候,總會開著玩笑說:「長的太高了也彆扭,到了誰家裡都得低著頭才能進去。」說著就低著頭邁進了門檻,往往我母親就會接上一句:「是因為你長的高了,俺這門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揚,還是批評,總會引來一陣陣笑聲。假如堂叔到我家進門時不低頭,必然就會碰著頭,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別人也跟著不自在,哪還有低著頭走進去換來的那種歡笑?
  • 北影老演員,當年與石揮同臺獻藝,《洪湖赤衛隊》飾敵連長
    前幾天,看了1966年北影《紅色郵路》,講李百萬主演的山區郵遞員不辭辛苦,在群眾幫助下,將一封「瞎信」送到收信人手裡,使在舊社會失散了20多年的親人得到團聚這樣一個故事。片中有李百萬那個郵遞員回憶童年苦難生活的情節,果樹園裡勞動時被一個胖地主鞭打,只有幾秒鏡頭。因鏡頭實在太快,畫面又模糊,以前看時以為胖地主是封順客串的,這次用慢鏡頭播放,感覺不是封順,而是郭秉客串的。
  • 【微節目單】《洪湖赤衛隊》六十載,音樂廳版全國首演!
    而這首有著將近60載歷史的《洪湖水浪打浪》,正是出自著名的紅色經典歌劇——《洪湖赤衛隊》。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今晚,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將攜原創音樂廳版歌劇《洪湖赤衛隊》登陸深圳音樂廳,與鵬城市民一同重溫經典,獻禮黨的誕辰!
  • 來自廣東的「洪湖赤衛隊」
    這裡是「聲援疫線」欄目,為你講述醫護人員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戰「疫」故事,歡迎收聽。 今晚為你分享的日記來自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傷骨科李慧。 在眾多報名的人中,我有幸成為了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的一員。
  • 借《洪湖赤衛隊》熱播紅潮提升洪湖文化旅遊魅力
    借《洪湖赤衛隊》熱播紅潮提升洪湖文化旅遊魅力時間: 2010-08-19責任編輯: 策馬踏雪旅遊_中國網 洪湖獨特的旅遊資源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洪湖旅遊開發項目是省鄂西圈辦2010年的重點項目之一,電視劇《洪湖赤衛隊》在央視的熱播,更在全國引發了洪湖旅遊的熱潮
  • 《洪湖赤衛隊》的經典旋律之外,那段更加動人的歷史
    今年是紅色歌劇《洪湖赤衛隊》創作傳播60周年,這部「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講述了洪湖地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河湖港汊和蘆葦叢生發展遊擊戰爭並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歷史。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洪湖赤衛隊又是怎樣的呢?洪湖赤衛隊的前身是1927年洪湖地區秋收暴動失敗後留下的赤色武裝,包括沔陽遊擊隊(隊長彭國材,後稱鄂中遊擊縱隊)和石首、監利等數支遊擊隊,他們在洪湖岸邊開展遊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