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希望能聽到好故事,它可以始終平淡輕鬆,內裡卻豐富綿長;也可以情節百轉千回,惹人熱淚盈眶,總之它得讓我們雙腳離地,飛向虛構的深淵。但人們的貪心不止於此,即便面對再斑斕多彩的羽翼,也還是忍不住期許新的面貌。
這個月的書影傳奇便順應我們的小小貪念,帶來四個經久不衰的、卻又有些陌生的好故事,讓飛行稍稍偏離指定的航道,讓小小的顛簸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我們邀請你一起加入這場「重塑之旅」。
/ / 劇 情 梗 概
就這部喬·賴特版的《安娜·卡列尼娜》而言,太過詳細的劇情梗概是不必要的。其原因有兩點:
1. 無論是情節、人物還是精神內涵,這部電影都與原著保持了高度一致。沒有不成比例的增減,沒有太多的導演個人視角,就像原著那樣,沒有謳歌,沒有批判,有的只是敘述和呈現。
2. 這是一部以極度華麗的視聽語言為驅動的電影,劇情本身則退居到了一個次要位置。導演講述這個故事的手法,要遠遠大於故事本身。
簡而言之,《安娜·卡列尼娜》大概講述了這樣一個發生在19世紀俄國上流社會的故事:
為了挽救出軌成性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和為家庭耗盡青春的嫂子多莉之間瀕臨破碎的婚姻,魅力十足的已婚貴婦安娜·卡列尼娜隻身來到了莫斯科。在這裡,她邂逅了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騎兵軍官沃倫斯基。
沃倫斯基與多莉的妹妹凱蒂原本是被眾人看好的一對,可他卻被安娜迷得神魂顛倒。安娜雖然早已嫁給了以理性和思辨而著稱,卻略顯古板的政治家卡列寧,且育有一子,卻在沃倫斯基火熱的攻勢下陷入了愛情的魔咒。她不顧公眾的非議,全心全意地成為了沃倫斯基的女人,還懷上了他的孩子。卡列寧頂著妻子出軌的巨大壓力,最終選擇了寬恕並成全了安娜與沃倫斯基。
與沃倫斯基一起生活之後的安娜精神狀況愈發不穩定,常常在抑鬱與狂熱的兩個極端橫跳。終究,深感自己為時代環境所不容的安娜,選擇在呼嘯而來的火車的輪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凱蒂與堅信愛情之神聖性的追求者列文成婚,成為了一名賢惠的妻子。而奧布朗斯基則在妻子多莉的默許下,繼續自己尋歡作樂的生涯。
好了,在介紹完畢這部電影裡最不重要的部分——劇情之後,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它風格極其強烈的視聽語言上面了。
/ / 影 片 賞 析
誠然,喬·賴特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票房和口碑雙輸的電影。它的敘事方式對於大眾觀影者而言並不友好,且又因為人物情感深度的缺失在影評家那兒碰壁。但若不以成敗英雄,這部電影在視聽語言層面其實極富野心,且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高度。
最具視覺衝擊力的,首先是它戲劇化風格極其強烈的質感。
影片開頭,幕布拉開,奧布朗斯基出現在了舞臺中央。動作誇張的理髮師「唰唰唰」地三刀,將奧布朗斯基的鬍子剃個乾淨。這似乎在宣誓:這是一部對《安娜·卡列尼娜》這樣的鴻篇巨作刪繁就簡的俄國戲劇。
總之,喬·賴特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確是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但是,當創造力與完成度將「形式美」提升到了這樣一個令人驚嘆的高度,似乎也足以讓這部電影在影史上佔據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落了——至少,人們會反覆提到它。
/ / 影 片 賞 析
不得不說,這個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奇怪——沒有那麼容易看下去的那種奇怪。但是一旦你接受了這種奇怪,get到了導演在幹什麼,接下去的每一幀就都很享受了。
的確,喬·賴特就是一個視覺風格非常強烈的導演。而且相對於《傲慢與偏見》和《贖罪》,《安娜·卡列尼娜》在視覺上的野心無疑是更大的,所以撲得也是最慘的……所以,你最喜歡的場景是哪一個?
舞會。太華麗了!誇張化的人物表現手法也和場景非常契合!你呢?
除了舞會,還有賽馬,以及列文和奧布朗斯基吃飯的前後轉場……
某種程度上這是這部電影的問題之一:那些最華麗的場景好像都出現在影片的前半段,可是當安娜懷孕,矛盾激化之後,影片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漂亮,但是給我的感覺卻相對平淡了,甚至有那麼些趕場的感覺……雖然我知道影片未必是按這個順序拍的,但是在人物情感層面的描繪上,還是略有些詳略失當了。
哈哈哈可能是前面的場景實在太漂亮了,捨不得減掉吧……所以這部電影從風格到結構都非常的「巴洛克」。
這是一個神總結!!對了,再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凱拉·奈特莉在本片中的演技如何?
我知道很多人批評她在這部片子裡的表演,但我自己的感覺還蠻好的。她把安娜迷亂又神經質的那一面刻畫得很好。如果說她的人物缺乏深度,我覺得那也是文本的鍋,不是演員的。我覺得託爾斯泰原著筆下的安娜的確有這樣的特質,還蠻契合的。
「放映時間」
2月8日(周一)
18:30 鼓嶺大夢書屋
19:30 西湖、融僑大夢書屋
「《安娜·卡列尼娜》影片信息」
導演:喬·賴特
編劇:湯姆·斯託帕德(劇本) / 列夫·託爾斯泰(原作)
主演: 凱拉·奈特莉 / 亞倫·泰勒-詹森 / 裘德·洛 / 米歇爾·道克瑞 / 凱莉·麥克唐納
影片時長:129分鐘
大夢邀你同看佳片,無需報名
只需要帶一顆靜靜觀賞佳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