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記者 鄭冰利 文/圖
圖為黃允強近照
去年8月22至23日晚,由我市知名作曲家黃允強進行音樂創作的白字戲移植劇目《杜蘭朵》由海豐縣白字戲劇團在汕尾馬思聰藝術中心進行首次公演。當其時臺下座無虛席,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再配上美妙的音樂,雖一劇終了,觀眾仍久久不願離去,致使謝幕曲響了10多次……
該劇悠揚、動聽的樂曲讓人再次聚焦曲作者黃允強。他,是土生土長的汕尾人,從小看戲長大,並在被人戲稱為音樂發燒友的父親影響下,也迷上了音樂這門藝術,一生矢志不移,主要從事戲曲、鄉土音樂的創作。黃允強紮根基層、貼近群眾,譜寫了許多戲曲、漁歌、現代歌曲。同時,編寫戲曲劇本、參與樂器演奏,樣樣拿手,成了有名的譜、寫、演三棲的「草根藝術家」。
創作頗豐屢獲獎
黃允強現為三級作曲家、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曾任海豐文工團樂隊隊長,兼任二胡、高胡、板胡等弦樂器的獨奏。先後創作的上演劇目音樂唱腔有60多部。代表作有《紅珊瑚》《朝陽溝》《海防線上》《打銅鑼》《苗嶺風雷》《沙家浜》《楊門女將》《智破天門陣》《孟麗君》《徐九經升官記》《血洗定情劍》等等。其中《秦香蓮》、《刺呂后》、《山伯訪友》、《鴛鴦淚》、《鬧嚴府》、《放走曾榮》、漁歌劇《娶新娘》等劇目音樂唱腔被中國唱片社廣州分社錄製成盒帶發行,遠銷香港、澳 門、臺灣、泰國、新加坡等地。
其創作的音樂代表作有:漁歌組曲《南海讚歌》《鴛鴦礁》;音樂舞蹈《漁鄉風情》;歌舞音樂《遠航欲歸先報捷》。以及《香江謠》《送你一朵海浪花》《故鄉情深》《美麗的龜齡島》《漁家三月春》《撒網歌》《遠洋捕魚隊之歌》《螺號催春》《香江春色》等。其中,他譜寫的女聲獨唱《漁女船之歌》榮獲「首屆中國黃河口杯行業歌曲展評大賽」的銅獎。器樂曲《魚躍人歡》獲第六屆羊城音樂花會音樂作品評獎三等獎。獨唱歌曲《故鄉的大海總在我心上》榮獲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的「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周年研討會」歌曲評選二等獎。他譜寫的舞蹈《漁鄉春早》參加2001年廣東省舞蹈藝術作品展演;男女聲對唱《連心曲》獲2006年度廣東省文化廳舉辦的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歌曲三等獎;女聲獨唱《漁女船之歌》獲1994年首屆中國黃河口杯行業金曲展評大賽銅獎。
由他作曲的劇目《徐九經升官記·當官難》《蝴蝶夢·劈棺》《珍珠塔·跌雪》在參加廣東省第八屆中青年戲劇演藝大賽中榮獲一金兩銀獎的佳績。
長在「音樂沙龍之家」
黃允強是位老汕尾。他原居住在城區鄰近關帝君廟戲臺的成興街。這裡是汕尾港最早開埠的商業中心,名噪一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黃允強的父親就在這條街道開了一間「鏡坊」,制鏡賣鏡。因業務需要,父親經常要往香港進貨。與其他商人不同的是,黃父是一位粵劇迷,經常趁去香港購物之機,在港拜師學唱粵劇和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黃父白天在自家商鋪經營生意,晚上聚集了一群民樂愛好者,吹彈拉唱,好不熱鬧,吸引了不少街坊前來圍觀。在那個物質與精神普遍貧乏的年代,黃允強的父親和他的樂友們給大家帶來了難得的娛樂,共享音樂的美妙,成了商業老街上一道充滿樂趣的「藝術風景」。黃允強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深受民俗音樂的薰陶。
1957年,黃允強就讀於汕尾中學,音樂老師馬思周對他進行悉心指導。他經常參加學校的文藝表演,其音樂才華受到師友的肯定。初中畢業後,黃允強便被海豐縣文工團錄取,期間又受教於從省城下放到海豐體驗生活、目的為搜集漁歌素材的廣州樂團總指揮施明章。兩年後,由於新的文藝政策出臺,各縣文工團併入當地戲曲團隊,黃允強所在的海豐文工團與海豐白字戲劇團便合二為一了。從此,黃允強多為白字戲譜曲。
再燃激情勤創作
黃允強退休前是汕尾人民廣播電臺音樂編輯。雖然退休已好幾年,而音樂創作卻沒限期,不斷有人慕名而來,請他編曲、配樂等。
2014年9月,海豐縣白字戲劇團上門請黃允強為現代移植劇目《圖蘭朵》編曲。《杜蘭朵》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古老童話。1924年,義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曾根據該童話改編成三幕歌劇,這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經改編的歌劇《杜蘭朵》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並吸收了中國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帶有濃鬱的東方韻味。
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編該劇或為其進行音樂創作。如中國當代著名劇作家魏明倫,把它改編為川劇,一時享譽無雙。有眾多名家的改編在前,是無形的壓力。黃允強為白字戲移植劇目《杜蘭朵》譜曲配樂,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是一個耗時、耗力又耗神的創作。已是把年紀的黃允強曾坦言不想太過勞累。然而,當他認真看完改編後的白字戲《杜蘭朵》劇本之後,卻立即應承了下來,因為他被劇中充滿人性的惡與美、恨與愛,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所折服,激發了創作的欲望和熱情,願意為它傾注心血和精力。接手之後,黃允強推掉了一切應酬,把自己關在房子裡面,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進行精心的創作。他以白字戲原汁原味的傳統曲牌為主調,再從中的十三腔、金錢花、鎖南枝、下山虎、駐雲飛、山坡羊等進行提煉、創新,適當揉進了新的元素,特別是年輕人喜愛的音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該劇第二場的無名氏賞花唱段,作者採用白字戲曲牌「磨鏡調」,突出主人公對花寄意的美好情懷,其曲調抒情優美、節奏輕快活躍。尤其是襯腔「啊噫噯」的特色在尾曲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婉轉悠揚。還有柳兒「賣畫沽酒回島」的那一段唱腔,黃允強採用了「輕六平板連」和「紅納襖」,其音調活潑明快,給主人公一個純樸忠誠的音樂形象,拖腔「啊噫噯」的烘託,更恰到好處。
黃允強強調,音樂是為劇情服務的。為了適應劇情發展的需要,白字戲《杜蘭朵》和普契尼一樣借用了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喧染氣氛,其悠揚、婉轉的曲調特別受聽。黃允強還根據劇本的需要,巧妙地加入了漁歌素材,使該劇的音樂色彩達到一種新的意境,迎合現代人的欣賞趣味。
該戲的第五場,主人翁圖蘭朵悔過的唱腔是壓軸之戲。黃允強利用民間小調進行潤腔創作。其聲腔時起時落、時泣時頓,纏綿悱惻,伴隨主人公心路歷程的回顧,得到反省、得到深刻的教育,最後拋棄皇宮生活,跟隨無名氏尋求人間真愛……
最後,極具感染力的《今夜無人入睡》的歌聲迴蕩在舞臺上空——「情天高,愛河深,公主村姑合一人……」把劇情再一次推向高潮,讓觀眾回味無窮,沉浸在劇情中欲罷不能,使謝幕曲響了10多次!
《杜蘭朵》的整個編曲、配樂工作於2015年7月1日完工,隨後,海豐白字戲劇團立即投入緊張的排演。20多天後,該劇在汕尾馬思聰藝術中心進行首次公演,十分成功。接下來,該劇在海豐、陸豐、汕尾的30多個鄉村演出,場場爆棚,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黃允強樂呵呵地說:「檔期已經排至今年年底了。」
一位戲迷看了該劇後說,沒想到白字戲竟然能夠「移植」出這樣的效果。另一位觀眾說,他平時看戲不是很認真。當他觀看《杜蘭朵》時,起初也不是很在意,但看著看著卻被劇情和美妙的旋律所吸引,第一次從頭到尾看完一出完整的白字戲。
這是黃允強繼白字戲《山伯訪友》《放走曾榮》《秦香蓮》等音樂佳作之後的又一大力作。作曲家以深厚的藝術功底,精益求精,圓滿完成了又一次全新的嘗試,讓白字戲這朵獨特的奇葩,再一次煥發出迷人的芬芳。
下面圖為《杜蘭朵》首演圖片
》?
近期演出戲訊
2016年3月份演出排期
05日至08日 赤坑沙港下埔(4天)
09日至13日 梅隴中港(5天)
20日至24日 海城永福宮(5天)
25日至4月3日 陸豐甲西濠頭(10)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發揚海陸豐
傳統文化,從我做起……
更多精彩圖文,您可以關注微信平臺或服務號:hfbzxjt(微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