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㉔婚前重大疾病告知義務
轉載|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㉔婚前重大疾病告知義務 2020-12-2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然死亡還不夠,法律還要把人「宣告死亡」?
上面是醫學上的死亡,或稱自然死亡,理論上講是不能死而復生的死亡。但法律上除了自然死亡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死亡方式——宣告死亡。而宣告死亡是可以死而復生的。根據《民法典》總則編第四十條的規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
《民法典》落地,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申請撤銷婚姻
《民法典》規定,一方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申請撤銷婚姻。1月4日,上海一對夫妻宣判可以撤銷婚姻,是首例《民法典》適用於民法典離婚的案例。妻子李女士去年6月懷孕後,就跟丈夫江先生登記結婚了,沒想到婚後不久,丈夫就跟她坦白,自己是愛滋患者。
-
早安·青城|宣告死亡5年的父親,突然回來了?
9月16日,記者從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寶山法院)獲悉,近日,該院審結了一起申請撤銷宣告死亡案,法院依法作出撤銷原宣告死亡的判決,讓當事人重新「活」了過來。姚先生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20年7月,姚先生來到上海寶山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對其的死亡宣告。原來在2005年時,姚先生因為和妻子感情出現矛盾,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前往安徽的一家工廠打工,一直未歸。
-
宣告死亡:中國軍法審判第一例
這一天,成都軍區直屬軍事法院在經過法定公告期滿後依法作出這樣一個判決:宣告昆明陸軍學院司務長培訓大隊退休幹部吳應智死亡。據查,軍事法院依照民事審判程序依法宣告一個軍內人員死亡,這在中國軍事法院審判史上是第一例。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養老相關糾紛的《民法典》詳解,結合案例,你一看就懂,趕快了解
財產篇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根據《民法典》中的增改內容,我們整理了同養老相關的部分,結合案例一起看看《民法典》中與養老相關的內容更新有哪些?
-
父親失蹤15年,宣告死亡5年後「亡者歸來」竟為辦退休手續
9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寶山法院)獲悉,近日,該院審結了一起申請撤銷宣告死亡案,法院依法作出撤銷原宣告死亡的判決,讓當事人重新「活」了過來。姚先生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020年7月,姚先生來到上海寶山法院,請求法院撤銷對其的死亡宣告。 原來在2005年時,姚先生因為和妻子感情出現矛盾,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前往安徽的一家工廠打工,一直未歸。
-
「宣告死亡」十來年 「重生」只用一小時-新聞中心-北方網
2010年,郭某的妻子向紅橋法院申請宣告郭某死亡。 今年年初,已到古稀之年的郭某坐上了回津的車,雖鄉音未改,但20年的變化已讓他認不出家鄉。流浪在街上的郭某被民警送至養老院落腳,在民警的幫助下,郭某輾轉聯繫上親人,卻得知自己已被「宣告死亡」。郭某來到三條石街道辦事處,希望恢復自己的身份,然而問題沒那麼簡單。 法院作出宣告死亡的判決後,郭某的戶籍就被註銷。
-
《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④關於遺產繼承這些事,你知道嗎?
遺產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當你老了,想對自己的財產進行遺囑公證時,該如何去做?遺囑設立包括哪些類型?繼承人寬恕制度是什麼?......這些跟遺產繼承有關的事,你都了解嗎?不過,《民法典》還設立了寬容的制度,給了喪失繼承權的繼承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舉例:魏某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照顧起來很麻煩。有一次他故意帶母親去遠遊將其遺棄,由此,魏某被判取消其母親的遺產繼承權。但魏某受教育後,非常後悔,從此真心照顧母親。一年後,魏某母親清醒時同意恢復魏某的繼承權。
-
關於淘寶粉絲購省錢你知道到?一分鐘帶你了解
關於淘寶粉絲購省錢你知道到?一分鐘帶你了解 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淘寶粉絲購,那淘寶粉絲福利購具體是幹什麼的呢?
-
《民法典》生效後,《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內容的變與不變(十)
《公司法》第22條第二款和《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六條規定的內容與該規定一致,《民法典》生效後,《公司法》及司法解釋規定的該內容,可以繼續適用。關於法律行為的可撤銷事由,《民法典》對自然人和法人的具體規定不同。
-
「亡者歸來」,還是你的人,你要還是不要?
年滿18周歲,就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你可以做民法典規定的一切行為了,當然這也意味著你必須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精神病人等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外)你要問我幾歲,我一定會告訴你:17歲。永遠17歲。這不是未成年嗎?非也非也,已成年。
-
民法典法條分析第0050條
第五十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係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宣告。被宣告死亡的人回來的,本人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其死亡的判決。人民法院根據申請使用特別程序作出新的判決,判決的主要內容就是撤銷原來判決。一旦撤銷就視為沒有原來的判決。和宣告失蹤一樣,撤銷判決不是再審,也不是二審,就是按照新的案件來審判。因為法律明文規定了宣告死亡的條件,當條件滿足時,就可以宣告死亡,實質上是否死亡無人知曉。
-
每天一分鐘帶你了解網紅——大胃王浪胃仙!
小編每天一分鐘帶你了解全網各大類型的網紅,讓網紅不再神秘。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誰都能火的時代,只要你有才藝,不論是哪方面都可以讓你吸引大眾的眼光,讓你紅到底。其中就不乏超級能吃能喝的人,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給粉絲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各位大胃王,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你所不知道的大胃王的故事。
-
依據民法典「可撤銷婚姻」條款首案宣判!法院支持原告撤銷婚姻關係...
小張考慮再三,認為這個病屬於不適宜結婚的重大疾病,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二人婚姻關係。」法院經審理認為,締結婚姻關係應建立在雙方彼此相互了解信任的基礎上。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
《民法典》中的八個「僅」字,是幾個意思?
將法律的文字本義通過語義學研究進行分析,進一步了解法律語言的結構和語義的潛力。本文試著從副詞「僅」8處用法裡,探索立法技術的奧秘。1、僅,《說文解字》:「僅,才能也。從人,堇聲。本義主要有一:剛能夠、勉強、才、才能。衍義有三:1)用於限定唯一性範圍,可重疊。相當於「只、光」。
-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些法律要點你了解多少?
《民法總則》已於2017年通過實施,本次《民法典》總則編部分未有較大改動,僅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總則編亮點即《民法總則》的亮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掌上課堂】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民法典》走進你我他的生活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規定:找小三會淨身出戶。婚姻期間,丈夫背著妻子在外面找小三,並給小三轉帳、買車、買房。侵害了妻子對共同財產的平等處理權。妻子可通過兩種方式維權: 1、起訴小三,認定贈與行為無效,要求小三退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