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生活現狀曝光:沒房子,沒存款,沒對象,沒臉回家……

2020-12-28 煌仔同學

作為90後,這個社會賦予了我們太多的責任,我們沒趕上70後分房子的年代,不得不為3萬一平米的房子辛苦奮鬥;也沒像80後一樣趕上了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敲著鍵盤,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一夜暴富的神話,而00後他們的父輩已經為他們打好了根基,一出生基本上都有房子。90後夾著中間似乎被邊緣化了。我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漸漸的肩負起照顧四個老人的責任。

大多數人相信和我一樣,一直懷著創業夢。世界上有兩種人,95%的人每天循規蹈矩的過著上班族的生活,5%的人則是去創造未來。

但是我想說,創業很苦逼,但這個年代不創業會後悔。魔力與天才並非成功創業所必需,運用可學習和可複製的科學的創業程序才是最重要的。

創業老手們常常會談論他們的企業還剩下多少跑道,其實指的就是新創企業要麼起飛,要麼失敗的剩餘時間。這通常是用銀行裡的剩餘現金除以每個月燒錢的規模,或是以帳戶餘額的淨消耗速度來決定的。比如,一家新創企業在銀行裡有100萬美元,假設每個月花10萬美元,預計的跑道時長即為10個月。

當新創企業開始出現現金短缺的時候,他們有兩種方式加長跑道:或者削減成本,或者籌措額外資金。但當創業者不加選擇地壓縮開支時,他們有可能把公司用於開發測量認知反饋循環的成本,連同其他方面的浪費一起砍掉。如果降低成本導致反饋循環減慢,那麼它達到的效果只是讓企業慢點兒關門而已。

真正衡量跑道長短的標準是公司剩餘的轉型次數,即根本改變商業戰略的機會還有幾次。從轉型的角度而非時間來衡量跑道,提供了加長跑道的另一種方法:加速每次轉型。也就是說,新創企業必須設法以較小的成本或在較短時間裡,完成同等數量的經證實的認知。目前為止討論的所有精益創業模式的策略技巧,都以此為總目標。

詢問一下眾多決定轉型的創業者,他們會告訴你,他們希望當初能早點兒那麼做。有三個原因造成這樣的情況。

第一,虛榮指數會讓創業者形成錯誤結論,活在自己的個人世界中。這對作出轉型決定是特別有害的,因為它無法讓團隊認識到轉變的必要性。當人們得不出最好的判斷,卻被逼改變的話,整個流程就會更困難,更耗時,並且效果不顯著。

第二,如果創業者沒有一個清晰的前提假設,他幾乎不可能經歷完整的失敗,而未經失敗的人通常很難產生衝勁,作出根本的轉型改變。我在前面幾篇文章已經提過,先做了再看的數據已經很明顯了:你準保會成功地看到發生了什麼。但除了極少數情況外,你看到的大多數結果是模糊的,你不知道應該轉型還是堅持,應該改變方向還是抱定宗旨。

第三,很多創業者心存恐懼。承認失敗往往引發土氣挫敗的危機。大多數創業者最大的擔憂並非他們的願景最後被證明是錯的,他們更擔心的是,這些願景在還沒有得到真正機會自我證實之前,就被認定是錯誤的。這種恐懼讓他們相當抵制最小化可行產品、對比測試和其他驗證假設的技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不能完整呈現願景,就無法進行測試,這種恐懼之心反而令風險程度升高。但是,如果等到資金快要用完之時再來轉型則為時已晚。創業者要避免這種命運,就必須正視心中恐懼,接受失敗,而且通常是公開場合中的失敗。實際上,一些著名的創業者之所以出名,要麼是因為他的個人聲望,要麼是他在運營中遭遇了上述問題的極端情況。

Path (通途)是由幾位知名創業者成立的矽谷新企業。創始人戴夫、莫蘭(Dave Morin), 之前管理Fcbooko的平臺工作;達斯江.米勞(Dutin Mieru)是音樂軟體Master的設計者和聯合創始人,肖恩.範寧(ShawnFanning) 則來自著名的在線音樂服務商Napster。

2010 年,他們決定發布一個最小化可行產品。由於這幾位創業者都大有來頭,該產品引來眾多媒體的關注,特別是技術和新創企業博客的關注。但是,他們的產品不是針對技術派的早期使用者,因此,早期博主的反應相當消極。(很多創業者沒能推出產品,就是因為他們害怕這種反應,擔心傷害整個公司的士氣。要知道,在我們行業中,正面的媒體報導尤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好在Path團隊有勇氣克服這種恐懼。他們把精力集中到顧客的反應上,因而及早地從真實顧客那裡獲得了反饋。Path的目標是創建一個更為個人化的、長期保證質量的社交網站。很多人在現有的社交網絡上都有被過度聯繫的經歷。這些網絡上充塞了前同事、現同事、高中時代的朋友和親戚一干人等。在這樣龐大的社群中,人們很難分享私人時刻。

Path選用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舉例來說,根據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對大腦的研究,在任何人生活中的任一段時間內,保持個人人際關係的大致數量是50人。因此,Path 把顧客的好友聯繫數量限制在50個。

對於技術媒體以及很多技術派的早期使用者而言,「人為」地控制聯繫人數量讓人很不舒服。這些人經常使用新的社交網絡產品,以致擁有上千個聯繫人。50個人看似太少了。雖然Path遭到了很多難以忽視的公眾質疑,但是顧客卻蜂擁而至,而且他們的反饋和媒體的負面聲音截然不同。顧客喜愛網絡平臺上的這種親密時刻,並不斷要求增加原本不在產品設計方案中的功能,比如,分享對好友照片評價的功能,和分享「視頻時刻」的功能。

戴夫.莫蘭這樣總結他們的經歷:我們的團隊和我們本身的背景無疑造成了一種巨大的期待。我想,不管我們推出什麼都無關緊要,反正都要面對這些難以企及的期待。但對我們而言,我們要做的只是明明白白地把產品和願景推向市場,取得反饋,並不斷地重複實驗。 虛心測試我們的理論和方法, 看看市場是怎麼想的。 誠實地聽取意見。 朝著我們認為能為世界創造意義的開臺方向不斷創新。

Path的故事剛剛開篇,他們應對批評的勇氣得到了回報。如果到了需要轉型的時刻,他們將不會被恐懼阻擋。最近Path在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領頭的一輪創業投資中募得了850萬美元。據說,Path為此拒絕了谷歌1億美元的收購提案。

前段時間看到一組數據,90後平均負債13.5萬。辛苦打拼,將憂愁埋在心裡,卻又不敢讓家人知道;一面微笑著憧憬,看不到盡頭的未來;一面透支著身體熬夜加班,曾經天真無邪的90後,也成了老鮮肉們。最後,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我們都應以一顆陽光且有責任的心,去照顧好自己和家庭。

相關焦點

  • 閨蜜在線急問:我意外懷孕,對象沒房沒車沒存款,該不該嫁?
    我跟她男朋友也不熟,沒啥交情,也不了解他的為人,不知道咋支招。1、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現在太多的年輕人做事很衝動,不考慮後果就去做一些在這個年齡不該嘗的苦果,也不為自己多想想後路,雖然說如今奉子成婚已經不足為奇,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差,雙方家庭也都比較反對,彼此也都很沒臉面,日後相處也會非常有壓力。
  • 90後夫妻不買房蓋房 沒房沒車的快樂生活
    90後夫妻不買房蓋房 沒房沒車的快樂生活時間:2021-01-11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0後夫妻不買房蓋房 沒房沒車的快樂生活 我們本來打算在西安買房的,後來我們找置業顧問諮詢了一下,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帳,買130平米的房子,我們交了首付50萬以後,還需要每個月還5000
  • 90後打工人,沒房沒車沒關係,但要有一筆銀行存款和一項基金定投
    他大學畢業後,就在北京工作。作為一個收入不高的北漂,除了房租和日常開支外,他儘管工作了6年,也毫無怨言地「996」著,但沒有一分存款,更沒有一筆投資。當然,房子和車子就更不敢想了。眼看著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小趙看著2020年初制定的財務計劃,一個也沒有實現。2021年馬上又要來臨了,新一年的投資理財計劃又該如何制定?
  • 大城市30歲的年輕人,沒房沒車沒存款,有資格結婚嗎?
    一、30歲沒房沒車,真的沒資格結婚嗎?  三、年輕人沒存款,是不是找不到對象?  或許小胖所接觸的人都是相對較低層次的,大部分都是工廠裡打工的普通人,用很多年輕人的話來說,他們的年紀逐漸變大了,但因為工資太低,所以連一分錢存款都沒有,想要找個對象,又怕對方嫌棄自己一窮二白。  那麼,年輕人沒存款的話,是不是就找不到對象了呢?個人覺得,找對象容易,但結婚卻難。
  • 我是農民沒車沒房沒存款,但有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我開心嗎?
    三個兒子大學畢業之後,都忙著上班工作,買房子,談對象,一年有能回家幾次?我農民五十歲,沒車沒房沒存款,但有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請問這算是我的財富嗎?是的,這算是你人生中很大的一筆財富,你還年輕才50歲,你還有頤養天年的時光,只能說,你值得你熬出來了,但是我想這中間的經歷,有多辛苦有多累,恐怕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吧。
  • 她用房子換了一隻「螃蟹」,房價漲到8百萬後,專家:螃蟹沒換錯
    如今能買套房子似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畢竟房價不低。對於普通人來說,房子是安身立命的基礎,而收藏不過是生活之外的愛好。換句話說,一般人都會先買房子,等生活安定了再去進行收藏活動。不過梁女士卻是例外:她寧願把自己居住價值100萬的房子不要了,然後把賣掉房子的錢僅換了1隻金螃蟹。
  • 90後男生月薪5千存款45萬?有多少年輕人在悄悄存錢
    這些詞語消解了消費後錢包羞澀的不安感。然而,現實是,消費帳單並不會因為段子而憑空消失,當代年輕人終將面對瘋狂購物後的窘迫現狀。根據尼爾森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有86.6%的年輕人在使用信貸產品,但這些人中只有50%的人可以當月還清。
  • 沒臉沒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沒臉沒皮,不知羞恥,不要臉面。出自: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這個沒臉沒皮的東西,滾出去!」近義詞有:恬不知恥、死不要臉,反義詞有:死要面子,沒臉沒皮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要臉面。沒臉沒皮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沒臉沒皮(méi liǎn méi pí)成語釋義:不知羞恥,不要臉面成語出處: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這個沒臉沒皮的東西,滾出去!」近 義 詞:恬不知恥、死不要臉反 義 詞:死要面子成語用法:可作謂語、定語;指不要臉面。
  • 90後為什麼「存款」很少?除了「愛花錢」外,這2個原因才是關鍵
    最近總是聽到一些人說,90後的人總是愛亂花錢,他們都沒有存錢觀念,存款還沒有00後多。有相關數據顯示,00後的存款是90後的3倍之多,沒錯你沒有看出是3倍,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現在大多數的90後都參與工作了,而00後大多數都在上學,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90後的現狀「生活很苦,但心態很甜」,那90後的機會在哪呢?
    記得前一段時間抖音上那個自述九零後現狀的小哥嘛!當時聽完後的感同身受和滿滿的心酸,感受到了九零後的生活不易與苦楚。誰願意在享受生活的日子裡奔波勞累?誰願意在寒冷的冬季,離開溫暖的被窩,凌晨加班?九零後大多數都在打工,無論企業還是個體還是勞務,拿著固定的工資,拼著身體拼著健康拼著時間。
  • 8月25日,大衣哥農家樂禮物遭哄搶,網友:沒臉沒皮天下無敵
    大衣哥話還沒說完,禮物就被人搶完了。02有網友就評論:沒臉沒皮天下無敵,別人發歸發,搶就是搶,佔便宜沒夠的村民。8月25日,大衣哥農家樂禮物遭哄搶,網友:沒臉沒皮天下無敵其實很多人不理解,大衣哥成名後為什麼
  • 折騰到三十不惑:快三十歲的90後閨蜜們,沒結婚沒生孩子的她們?
    我是90後胡椒粉兒。最近在追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人氣很旺,不過我才看了第一集,感覺只有毛曉彤的狀態和自己比較接近。,對你們來說還遙遠的30歲,對我們90後(95前)真的就是一年的事情了。
  • 李汶翰否認與易易紫戀情後,節目喊話他人不許談戀愛被諷沒臉沒皮
    然而沒等當事人回應,李汶翰與易易紫就被拍到一起聚餐的畫面,等結束後兩個人走在一起,動作也更加親密,李汶翰不僅握住易易紫的脖子,還將她摟在懷裡,等快到了座駕時李汶翰將易易紫撲倒在了車前蓋上,兩個人一起乘車回家,可以說坐實了戀情。
  • 如果戒賭了,應該還有機會,今年30沒房子沒車沒對象,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毀了.
    網友還回覆說,自從玩上了就越來越窮,到現在的負債,越來越慘,現在只剩下自己的工作了,有時上午贏了,下午不到一會又輸沒了,以前一輸光就想著借,現在也不借了,欠的錢都得還,明明好好的工作,人生,都被自己糟蹋了,毀了自己的一輩子。聽到這樣的明明白白的回答,我以為他醒悟了,我說,所以就別賭了吧,沒意思,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生活。
  • 別以為嫁一個沒房沒車沒存款的男人,他就會遷就你,女人別傻了!
    男人說「我沒房沒車沒存款,但是有一顆愛你的心,你願意嫁給我嗎?」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在這個「看臉,看房」的時代,沒房的男人能嫁嗎?這是現在很多女生們面臨的問題。男人會說「沒有女人會嫁給的,現在的女人都很現實。」有的人說,「現實的女人缺少愛情,不會過的幸福」真的是這樣嗎?
  • 90後導演的驚喜之作!這麼接地氣的國產片,太久沒見了...
    房子小,十幾平米的小屋,擠進了一家三口人。後導演拍攝,今年7月於愛奇藝平臺播出,沒在院線公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絡大電影」。這個瞬間,可能就是吃了那罐父親親手做的醬、或者為母親種下的花澆了水、甚至是回家路上買了塊點心,盤算著拿去給奶奶吃。可轉念一想,醬絕版了,吃完就沒了、花沒人再澆了、點心拿回去,還能給誰吃?痛苦和思念,才突然漸漸清晰...
  • 田華92歲現狀曝光:著名的老戲骨,現成了這樣! 沒想到……
    田華92歲現狀曝光:著名的老戲骨,現成了這樣!沒想到…… 提起田華 可能老一輩人都會記得 她與張少華同年代
  • 過年回家,對象準備好了嗎?
    ,比沒錢更糟糕的事情就是:沒對象。而每次,我都信心滿滿的說,明年帶一個回來,可是過了很多個明年,我都沒有帶個人回去,而我爸媽也真的很有先見之明,我真的成了大家口中的剩女,去年的時候,我就信誓旦旦的保證今年一定帶一個回去……,所以今年就不回家過年啦,真的是沒臉面對他們,等哪天真的找到了,再回家。」
  • 「我是你親侄子,房子不給我給誰」丁克夫妻還沒老,財產已被盯上
    一、「我是你親侄子,房子不給我給誰」隨著社會大眾思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少年輕人開始反思到底要不要生孩子。畢竟,在現代社會的高房價和高工作壓力的雙重打擊下,他們每天都過著緊張的快節奏生活,心理壓力負擔極重,完全沒信心以這樣的狀態生兒育女。
  • 段子 | 我沒車沒房沒存款沒女友,我是不是真的沒存在價值
    現實問:我沒車沒房沒存款沒女友,我是不是真的沒存在價值。答:你應該更有自信一點,把「不是」去掉。禁忌老婆給我一本書,上面寫著當我們吵架時不應該使用的所有單詞。它被稱為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