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青年,自幼喪父,與母親和弟弟生活在一起。貧困艱辛讓他早經磨礪,在所住港口的集市上打各種短工,與幫人縫補刷洗的母親一起,供弟弟上學讀書。「我們家的期望全在你身上了。」母親經常這麼對弟弟說,青年對此也很認同。
碼頭進出的貨船承載了來自異國的夢想,讓不甘就此老去的青年燃起了雄心。長年辛勤和頭腦伶俐,使他薄有積蓄。留下了家裡數月生計所需,他帶著僅餘的10枚銀幣,瞅準了新船招募的機會,應徵當了一名水手。
商船經過一個個面貌各異的港口,每次停泊,水手們輪流下船進到城裡,販賣自己帶來的貨物,買回珍奇特產,品嘗美食土產,尋找異邦豔遇。留守船上的人每次經抽籤選出,除了青年以外:他身無長物,沒必要下船,更重要的是,他未感受到自己的運氣將會來臨。
某天他們來到一個國度,與沿途各國並無多大差異。水手長抽到籤留守船上,青年作為部下自然陪著他。
天剛過午,酷熱難當。水手長厭倦了甲板,吩咐青年跟隨自己一起到城裡走走。看守之責就留給了前幾天得瘧疾臥床,剛能勉強起身的一位兄弟。
青年第一次見到陌生城市的景象,但久居海港聽慣航海見聞的他並不覺得新鮮。水手長更是輕車熟路,與商販討價還價頗為利索。時近黃昏,他們忽然發現人群朝一處湧去。打聽之下才知,原來本城最大的酒店老闆老年得子,為感謝真主,正開酒窖把陳年佳釀免費發放。
好酒如命的水手長聽聞此信大喜過望。精細的他卻並不魯莽——隨身未帶容器,飽飲也是有限。恰好身邊一個古玩攤,擺放著一隻大壺,無蓋廣口,細嘴圓腹,式樣貌似古老卻有破綻,更無精美紋飾,見多識廣的水手長一看便知是假冒古董,出馬開腔,三下五除二就還價成交,可剛才廣買特產的他已經花光了身上的錢,連10塊銀幣都拿不出來了。
水手長熟知水手們的一切,他們的積蓄當然也不例外。青年被勒令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交給擺攤的老婆婆換來那隻舊壺。
酒店老闆果然慷慨,把幾十年的陳釀任人暢飲,還灌滿了水手的酒壺。水手長得意地返回碼頭,身後的青年背負所有重物。
回到船上以後,買來的東西無一短少,但別人贈送的美酒卻不翼而飛。青年發誓自己沒有潑灑更沒有偷喝。半信半疑的水手長舀了一壺海水,用繩子吊上甲板,果然倒出來時已不剩幾滴。
破壺!水手長罵了一句,一腳踢開舊壺,絕口不再提什麼十塊銀幣。
青年默默無語,撿回他花所有積蓄買回的廢物,好好保存起來,奢望有天能發現它的價值。為此他忍受了不少同伴的嘲笑,但絕望讓他別無選擇。
若干天后船返航到港,青年回到家中。來不及洗去一路風塵,他就帶著壺拜訪了本城一位有學問的人。
有學問的人檢查了舊壺,判斷它不是什麼古董,只是出自當代拙劣匠人之手。若當銅賣,也許還能換回幾個銅幣,可這材質比銅要輕,更不可能是值錢金屬。
聽說它還是漏的?
有學問的人把壺放在桌上,隨手拿過一大瓶清水,從壺頂灌入。片刻後,從壺嘴裡果然只能倒出三兩水滴。但奇怪的是,桌上沒有任何漏水的痕跡。
有學問的人心生疑竇,又倒進酒和油,情況亦然。進了壺的東西,只能從壺嘴倒出少許,其餘的似乎都不翼而飛了。有學問的人用各種東西一一嘗試,連小麥、綠豆也是如此。
這是個魔壺!
有學問的人下了定論。青年興奮起來,但立刻被兜頭澆了冷水。「這是個魔壺,但沒有什麼用處。」
聽說過聚寶盆嗎?有學問的人解釋。那是一個魔盆,往裡面放進一粒米能變成十粒百粒,放進一枚金幣就能變出一袋子……總之,把任何放進去的東西變多。而這個壺則恰好相反,會把任何放進去的東西變少。雖然這是種魔力,但沒人會對減少自己擁有的東西感興趣。
有學問的人得出了結論就很滿意,甚至沒有表示出願意買下魔壺收藏的興趣。年輕人失望地回到家中,把魔壺收藏起來。他很想再次出海碰碰運氣,也許下次能發現有用的寶貝呢?但家裡一日也離不開他,弟弟的學費也在增加,他只能留在家鄉,繼續打短工掙錢。
有一天,年輕人的弟弟回到家裡,看見了架子上的魔壺。白天學堂裡同學玩耍樂器的聲音還在他腦海裡,他拿過魔壺,頑皮地把它當作喇叭,對著壺嘴吹起來。
青年完成了工作正要回家,卻在老遠處發現自己家的破屋頂飛到了半空。青年趕忙衝回家裡,發現媽媽在廚房嚇得魂不附體,而弟弟手拿魔壺呆立著。費了半天勁他才搞清楚原委:弟弟朝壺嘴裡吹的一口氣,在壺頂出來時就變成了狂風,把家裡老舊的屋頂都吹掉了。
青年低頭想了想,沒為房子破了犯愁,反而拍著弟弟的肩膀,哈哈大笑起來。「『我們家的期望全在你身上。』這話說得果然沒錯。」
葡萄酒、香料、橄欖油、沙金、甚至小粒的寶石……一切細小卻有價值的東西,都從青年的魔壺嘴裡源源注入,從壺頂噴薄而出。他們家很快富了。
青年為家人買了最好的宅院,為弟弟請了最好的家庭教師,而為自己買了最好的海船。他僱了水手長和以前的同伴,帶上滿載的貨物,踏上見識世界之旅。
每一座港口都有值得一提的珍聞奇事,但命運之地亦然是貢獻出了魔壺的所在。青年舊地重遊的這天,舉行慶典的已非酒店老闆,而是國王。那是公主成人的生日,所有臣民將有幸一睹她的芳容。
與所有童話故事所載一樣,看熱鬧的異邦青年對公主殿下一見鍾情。豪富的身份,讓他得以與貴人為友。國王招待了這遠來的青年才俊,對他的慷慨和有禮讚賞不已。憑藉金銀賦予的勇氣,青年提出求婚,國王卻表示為難——作為以商立國的港口之主,他並不太看重貴族血統,但公主自幼喪母,性情剛烈,一切要由她自己作主。
公主品格高潔,偏好詩歌和藝術,像大多她這種出身的人一樣,對銅臭滿身的商人有一種原始的輕蔑。青年奢華的排場和過分的殷勤適得其反。「我要嫁的人是這世界上最溫柔、純淨和敏感的愛人。」說過這種話的人,必不肯輕易對成堆的珠寶和錦繡露出笑顏。
青年不肯罷休,搜羅來名家畫作與雕塑,投其所好終於讓公主笑納了禮物。但出身市井的青年臨陣磨槍的藝術素養和宮廷談吐,在公主面前只能換來故作收斂的嗤笑。
國王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決定提醒自己的富豪朋友知難而退,以保全皇家體面和他們之間的友誼。青年並非狂妄無賴之輩,此時只有痛苦地向國王報告了歸期。國王安慰他世間有無盡好女子,擺下送行宴席,請他務必光臨。
轉眼到了送行的日子,席間除了青年,每個人都很歡樂,連公主都因為終於拜託糾纏顯得心情不錯。青年席前擺著他的魔壺,珍饈美酒在他眼前如同無物。他只能痴痴看著心上人,想著再次相見不知是何年。
國王看出他的苦悶,頻頻向他勸酒,宮中常蒙他厚贈的達官貴人也都來與他碰杯。轉眼間青年半醉,再也抑制不了內心苦澀,長嘆出聲:公主殿下,我是多麼愛你。
奇怪的是,這一聲嘆息仿佛讓時間停止了。席間眾人停了說笑,樂師也忘了下一節的曲調,公主本人則神情有異,激動的淚珠在眼中打轉,問道:你說的是真的嗎?
真的!當然是真的,我多麼愛你!
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當即看到公主激動哭泣,宮中眾人則鼓掌喝彩。還沒全醉的他驚喜之餘有點不明所以,低頭猛然看見,自己正對著魔壺老夥計的壺嘴。
把「少許」變成「極多」的魔壺,原來連情話也適用。
之後的故事通常可以不必再提,但既然提了必有理由:國王當即把公主許配和青年。水手長被派遣回家鄉,接老母和弟弟來參加青年的婚禮。同船前來的還有一個人,那是在家鄉彈丸之地被人稱為有學問的人,他為青年鑑定過魔壺,曾把它視若蔽履,而現在要忍著羞愧來問他的朋友商借寶物。臨行前他留下字條,有人偷看了字跡,上面寫著:
親愛的姑娘,我出門去了。
回來時,就能講給你最動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