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鍵上的時光:一堂不同尋常的鋼琴大師課
——焦元溥《遊藝黑白》新書分享會
嘉賓:焦元溥
時間:2019 年 10 月 25 日(周五)19:30-21:30
地點: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 3F 文藝現場
主辦:理想國、單向空間、錢江晚報讀書會
參與方式:活動免費,掃碼報名
需憑單向空間購書小票籤書,請讀者朋友知悉
【活動介紹】
「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看見當代的傳奇鋼琴家,如何奏出最動人的音樂⋯⋯」
這是繪本畫家幾米眼中的《遊藝黑白》,和他有同感的還有林懷民、呂紹嘉、楊照、張艾嘉、詹宏志等等。他們所喜愛的這本書,是臺灣年輕的樂評家焦元溥,他用20年的時間寫就的一本「正在發生的古典音樂史」。這本書 07 年初次出版,此後十幾年,焦元溥繼續著他的採訪跟寫作之旅,仿佛這本《遊藝黑白》是他要用一生完成的志業,他不斷採訪新的鋼琴家,重訪音樂家舊友,再根據自己的聆聽經驗不斷豐富「遊藝於黑白」的故事。從 1999 到 2019,106 篇訪問、107 萬字、108 位鋼琴家、109 位音樂家……焦元溥以驚人的勤奮和對古典音樂的熱愛,遍訪了世界各大鋼琴名家,將這些採訪轉化為文字,讓無論是音樂人還是普通讀者,都可以感受到古典音樂的魅力。用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的話來說:我沒學過音樂,但讀元溥的書,去聽他提到的音樂,久而久之,竟然「不會作詩也會吟」。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
這次我們邀請焦元溥老師從臺灣來到杭州分享他的新作,周五晚,歡迎來單向空間聽他分享,那些他所了解跟經歷的琴鍵上的時光,也與他一同共赴這堂不同尋常的鋼琴大師課。
【嘉賓介紹】
焦元溥,1978 年生於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弗萊徹學院(FletcherSchool)法律與外交碩士、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
十五歲起於雜誌報章發表文字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文學創作、翻譯與劇本改編。著有《聽見蕭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著十餘種。也擔任蕭邦(2010)、德彪西(2012)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與臺灣愛樂「焦點講座」策劃。同時也是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製作並主講有「看理想」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
《遊藝黑白》
焦元溥 著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10
本書以訪談的形式書寫音樂史,梳理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形成透古通今、縱橫交錯、迭代更新、交融雜陳的迷人景觀。作者對許多鋼琴家的追蹤和訪談長達三五年到十年不等,碰撞交流過程中呈現出罕見的深度、廣度、密度、高度,鋼琴家們敞開心扉、巨細靡遺、暢所欲言,甚至主動參與問題設計與內容討論,多次來回修訂,每一篇均可視為鋼琴家的口述自傳。全書共四冊,計 107 萬字,收錄 106 篇訪問,是焦元溥耗時 20 年,追蹤世界 108 位鋼琴家、109 位音樂家的訪問實錄,聚焦的鋼琴家來自各學派、文化、地域、種族、年代,代表了當今鋼琴演奏領域的最高水準,為了儘可能呈現多元面貌,作者還訪問了數位古鋼琴名家。在編排上,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
地址:
杭州市拱墅區麗水路 58 號
遠洋樂堤港二期 B103 B201
電話:
0571-86628356
用閱讀,尋找你的同路人
▼報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