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尤其是英語方面。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便開始給他們報名英語的學習班,希望孩子可以從小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不過,在家長重視孩子英語的同時,卻忽略了孩子本應該好好學習的中文,因此,導致有些孩子明明已經不小了,卻連普通話都說不太清楚,字也沒認識幾個。
應採兒和陳小春這對夫妻深受大家喜歡,不過他們的兒子小小春由於從小成長的環境不同,因此中文並不是太好,在此前的親子節目中,甚至跟父親全程用英語對話。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採兒為了培養孩子的中文能力和認字能力,帶著小小春的外婆外公跟他一起玩「識字」的遊戲。
最開始的時候,小小春還是比較開心的,但是越往後越發現他認識的字真的是太少,至少比同齡孩子少太多了。
媽媽的耐心也越來越少,態度開始有些轉變,而一旁的外公極力在緩和氛圍,但是採兒態度卻越來越差。
隨著小小春字一個一個認錯,採兒的忍耐限度也隨之到了極限了,為了避免跟孩子發火,她獨自離開上樓進行調節,而小小春卻在樓下默默地落淚,一旁的外婆看著外孫低落的情緒有些於心不忍,在一旁哄著。
整理好心情的採兒打算跟兒子好好說一下,告訴小小春中文是必須要學會的事情,而且她還講述了自己的事情,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回到國內,當時學的第一個字就是「龍」,並且很認真地告訴孩子,中文比英語更加的重要,所以必須要學會。
為了讓孩子可以好好的學習中文,採兒打算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先把平板電腦的語言從英文改成了中文,讓孩子慢慢地熟悉中文,從自己的身邊開始學起。
01如何讓從國外回來的孩子學習中文?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不知道從何時起,許多從小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如今都在父母的帶領下回到國內。
不過,他們回到國內需要面對的就是語言上的問題,從國外長大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英語,中文對他們來說反而成為了「外語」,那麼如何讓從國外的孩子學習好中文呢?
1)告訴孩子中文的重要性
由於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孩子從小的語言也自然不同,父母應該對孩子從小就打下基礎,學習英語的同時,還要學習中文,並且要告訴孩子中文才是必須要學會的語言,因為中文是自己祖國的話語。
一旦回到國內,一切都是要通過中文進行溝通的,英語反而沒有太大的用處。
2)從孩子身邊做起
其實,應採對小小春的做法就很正確,先從孩子身邊的事情開始做起,把平板、手機、電腦的孩子經常使用的電子產品,從英文改成中文,讓孩子慢慢適應。
3)多帶孩子做中文的遊戲
之所以,有些從國外回來的孩子學習中文困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中文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中文識字的小遊戲,讓孩子慢慢熟悉中文,把中文融入過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02家長要知道,中文遠比英語重要
現在許多家長都十分重視英語的學習,甚至認為英語要比中文更重要,導致,現在許多孩子,中文還沒有學好,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英語上。
英語,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門學科,一門技巧,中文反而才是孩子最關鍵的地方。
英語學好了確實可以給孩子增加一定的競爭力,但是中文要沒有學好,卻很難在當今社會生存。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這句話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中文不僅僅是認識字,還是一種說話技巧,只有學好中文才能在當今社會立足。
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要顧此失彼,先讓孩子學好中文,再讓孩子學習英語,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如果孩子連中文都學不好,那麼英語也肯定學不好。
03YOYO心裡話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可以抽空閱讀這篇文章,有寫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不過,請各位家長可以正視中文和英語的重要性,知道孰輕孰重,不要因為讓孩子學習英語而放棄了中文。
郭晶晶兒子天價幼兒園,哈佛幼兒園:1年學費等於普通人3年工資
20歲「偽娘」男孩,穿著打扮無法讓人接受,看到臥室後:毀了
寶寶睡覺有這3種「狀態」,多半是個「小天才」,父母要用心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