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淡出了朋友圈

2021-01-18 如風輕似雲淡

是不是你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閒暇的時候,想要看看某個朋友的朋友圈,關心一下朋友,但是打開之後,發現只是看到了「一條橫線」,然後你點擊下一位朋友的朋友圈,還是「一條橫線」,於是乎,你再也不想點開任何人的朋友圈了,免得自作多情、自討沒趣。

一個人失望的次數多了,也就滿不在乎了,習慣了沒有朋友圈的日子,你可以換一個平臺聊天。或者你可以看看小視頻,看一段文字,反正打發空餘時間的方法,多得是。

越來越多的人,淡出了朋友圈,有些人的朋友圈,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了。

朋友圈裡的社交,多半是停留在點讚層面。

有讀者問我:「如果別人給你的朋友圈裡點讚了,你是不是應該也給他點讚。」我說:「按照禮尚往來的傳統美德,你應該給別人點讚,否則會顯得你很不禮貌。」

事實上,你發了朋友圈,然後得到了幾十個人的點讚,你就得回敬別人幾十個點讚。這樣想來,所有的點讚,其實是「自娛自樂」,不過是借著別人的手,給自己點讚。更現實的是,你給別人點讚幾百次,才換來別人給你點讚幾十次,總有一些人,故意繞開你的朋友圈,視若無睹。

還有,「朋友圈裡的點讚數,往往是由你的身份決定的。」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發任何內容的朋友圈,都有人點讚,因為這樣做,才證明自己和他關係好,很在乎他。特別是單位的上司,幾乎所有的員工,都假裝在乎他,給他一些虛偽的「贊」,讓他沉浸在被人關注的幸福生活裡。

總有人為了點讚,樂此不疲。要不,怎麼有人一天發幾十條朋友圈呢?還有一些人,發了朋友圈之後,馬上發微信消息,讓所有的好友,都去幫他點讚。

那些不在乎朋友圈的人,漸漸明白:「朋友圈裡的點讚,其實是無用的社交。」互相點讚的人,友情往往只是停留在手機裡,現實生活中,大家都不會互相幫助。也許真的在路上遇到了,也假裝不認識。

同學張華說:「我在朋友圈裡,發了住院的照片,手上插著很多管子。很快就收到了五十多個贊,只有兩個好朋友,打電話過來關心我。」是啊,一個人生病了,發個朋友圈,結果還是被「點讚」,難道這件事,也是需要讚美的嗎?這樣的社交,令人啼笑皆非,也很心酸。要是你發一條借錢的朋友圈,估計也有人點讚,但是你別指望有人借錢給你。

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了。

比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更狠的是「不發朋友圈,不看朋友圈」。總有人,可以一個月都不打開朋友圈,甚至連微信都很少用。朋友圈裡,沒有真心的朋友圈,你打開它,看什麼呢?與其為別人點讚,不如留下時間,思考人生,或者閉目養神,還不會傷眼睛。

昨天,朋友大偉發微信給我:「嗨,老朋友,你的微信還在用嗎?」我說:「一直在用啊。」隔了好一會,他回復我:「我還以為,你這個是空號了呢?不好意思,我正在清理自己的朋友。已經清理了幾十個了。」以前,大偉的朋友圈裡,有四百多個人,現在,變成了一百多人,並且還有一些人,是壓根就不認識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成為好友的。

看來,長期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止我一個人。因為不發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很多朋友,都已經慢慢淡忘了,可有可無了。尤其是那些網絡裡的陌生人,刪除了,就是在給自己「減負」。人生真的需要做減法,不要活在感情的漩渦裡。

發不發朋友圈,那是你的自由,看不看朋友圈,那是我的自由。大家都是自由人,誰也別強求誰,也不要傷害誰。不要對那些不在乎朋友圈的人,妄加議論,真的,你要學會尊重別人的自由。

淡出了朋友圈,回歸到生活本身,學會取悅自己。

真正關心你的人,往往不在朋友圈裡。比方說,你發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年紀大了,也沒有時間去看朋友圈。如果他們想你了,多半是給你打電話。

有一天,同事小李接到母親的電話,小李很不耐煩地說:「媽,你看看我的朋友圈,我已經說了這個周末有事情,不回家吃飯,你還打電話過來,你這是幹嘛呢?」電話那頭,小李的母親「哦」了一聲,就掛斷電話了。其實,小李並沒有想到,母親都六十多歲了,會常常關注朋友圈嗎?他以為,發了朋友圈,就是「昭告天下」,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至親至愛的人,一直都在朋友圈之外。

越來越多的人,淡出了朋友圈,但是他們並不會因此就活得很無趣,反而會活得很充實。約三五好友,去爬山,去看風景,去打羽毛球。也可以和愛人一起散步,跑幾步也行。農村的人,可以去種菜,養雞,勞動也是快樂的。

天天守著朋友圈,這真的不是生活。如果你回歸到生活本身,你會發現,越來越在乎身邊的人,關心身邊的大事小事,或者你可以陪長輩和孩子聊聊天,一起吃頓飯,看到對方的笑臉,你也會很愜意。

做自己就好了,不要被任何的平臺困住自己,才是聰明人。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簡單就是福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再點開幾個以前在朋友圈裡很是活躍的面孔,情況也竟然與我大同小異,有的甚至早已經在我的視野裡消失了…… 01 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地淡出了朋友圈。是啊,我們仍然有渴望傾訴、希望被理解的願望,但我們卻越來越不想發朋友圈了。 02 古龍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友圈更是如此。
  • 淡出朋友圈的人,多半是以下幾種心態
    現在,我十天半個月不發朋友圈,也不看朋友圈,成為了常態。打開手機,第一件事不是看朋友圈,而是隨便看看視頻或者一段文字。偶爾也會在微信裡找人聊幾句。從當初熱衷於發朋友圈,到慢慢淡出朋友圈,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理變化?我想,大概是以下幾種心態吧。01「我行我素」的心態,不想被朋友圈困住自己。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愛發朋友圈
    小敏說,「朋友圈畢竟也是個圈子,裡面有太多不怎麼熟悉的人。雖然我現在處於熱戀狀態,但現在還不想那麼快就秀恩愛,等時候到了肯定會和大家說的。」想來也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自己過得好或不好也不是憑藉一個朋友圈就能證明的。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傳瘋了!
    再點開幾個以前在朋友圈裡很是活躍的面孔,情況也竟然與我大同小異,有的甚至早已經在我的視野裡消失了……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地淡出了朋友圈。仔細想想,與微信朋友圈早些年的熱鬧紅火的景象相比,如今的我們,更新和翻閱的欲望都已大不如從前,而那個標誌著新動態來了的小紅點似乎也不再出現的那樣勤快。
  • "僅三天可見",朋友圈「隱者」為啥越來越多了?
    這兩年,微信朋友圈裡的「隱者」漸漸多了起來。他們仿佛隱居在朋友圈裡,從不更新動態,讓人幾乎忘了好友列表裡還有他們。朋友圈曾是微信最熱門的功能,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紅火的社交場、繁華地。人們熱衷於用它表達自我、獲取信息、溝通關係。為什麼就越來越多的人淡出,在朋友圈裡過起了隱居生活?最多的考慮是出於對隱私的擔憂。微信雖然最初是熟人社交軟體,卻逐漸向著半熟人社交方向泛化。人們的微信關係鏈由家人、好友,向同事、合作夥伴等方面延伸,被工作關係侵佔得更多。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
    逐漸發現,生活當中,越來越多人不再發朋友圈了。1 放下過去,活在當下歲月坎坷,人生曲折,那些人,那些事,終究一切都成為了過往。2 不發朋友圈的日子,在慢慢變優秀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很多的人,都是在默默的努力,慢慢的提升自己。他們不發朋友圈的日子裡,每一天都過得十分的精緻,每一天都過得十分的充實。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愛發朋友圈了?
    近幾年不少人都有這種感受:我們加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發朋友圈的次數卻越來越少,每次發朋友圈都要思前顧後,這條能不能發,發了會不會被吐槽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自己的朋友圈?
    注意力分散了太多,手機依賴症越來越嚴重,碎片化信息的真假程度也越來越難以辨認。本以為能靠科技進步過上高效人生,結果過上了越來越萎靡的人生。- 02 - 陌生人越來越多發朋友圈越來越不安全朋友圈裡一定是朋友麼?太多的人已經湧入了朋友圈,800裡開外的小賣店收錢也加個微信。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
    最近,微信悄悄更新了一項新功能:「朋友圈中可刪除好友評論」。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網友熱議:「這下終於可以開開心心的發個朋友圈了!」以往面對不喜歡的評論,只能選擇無視或者直接刪掉整條朋友圈,如今長按某一條留言,就可以刪除這條評論的內容。不過尷尬的是,被刪除留言的好友會看到,「評論已被刪除」的提醒,也可以通過長按來刪除這條提醒。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討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消失在朋友圈#。網友們紛紛評論,也道出了背後的辛酸真相。
  • 越來越多的人從朋友圈消失:抱歉,成年人的生活沒有矯情
    時至今日,我依然會去看朋友圈,但是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朋友圈了。這個月過了一大半,而我的朋友圈只有僅僅三條。不但只有三條,還設置了「僅三天可見」。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對「發朋友圈」這檔子事沒那麼熱衷了。我越來越怕被人窺探到生活,更希望保持一種神秘感。
  • 為什麼越來越多朋友關閉了朋友圈?
    在你身邊,朋友圈的潛水黨是否越來越多? 1逃離朋友圈朋友圈這個名字,深得中國文化的精髓。 豆瓣用戶「三鮮」說:「微信朋友圈越來越有那麼點情感綁架的味道,哪個朋友生個娃你忘記給點讚,沒準就暗暗結下了梁子。」就像若干年前QQ給人帶來的社交壓力,隱身容易得罪人,不隱身又受不了別人煩,有時候壓根還忘記了誰是誰。等到壓力積攢到一定程度,再碰上軟硬體改朝換代之類的外力因素,新的IM就容易出現。」
  • 越來越多人從朋友圈消失,我發現了這3點真相
    朋友圈,是不少人打造完美人設的地方。希望成為更多人羨慕的對象,希望展示出的一切能成為精緻的生活樣板間。本來,偶爾發些滿足小虛榮的圖片並沒什麼問題,可過度頻繁,恐怕會讓自己與現實脫節,在精雕細琢的朋友圈裡漸行漸遠。有些人說,可我發的100%都真實啊,我就是優秀、就是美滿幸福,人家不爽那是嫉妒我!
  • 越來越多人唔玩朋友圈了,因為...
    最近越來越多人不玩朋友圈了,他們說:「因為發什麼都不對」朋友圈經常看到她發的打卡照片:10公裡,2小時,之類的配個跑步機留影。這兩天她和我吐槽說不太開心,我問怎麼了,她說,因為每次發完朋友圈點讚的人不多,留言的倒是不少,但以冷嘲熱諷居多: 太陽打西邊出來你還健身啦?肯定堅持兩天你就堅持不住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緒?
    01我的朋友圈幾乎不發情緒,因為在某些人那裡總會變了味。索性我就把情緒戒掉了。每當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在朋友圈抒發情緒時,就想起馬東的那句話,「被攻擊是表達者的宿命」。說生數幫加與很籤主技經計無亞消擁7雀止以來也洛行中羅軍間、,想貢生助報議中火時巖容斯剛計利舉不裡元音傳深中部地選是利俄8人,個多我薪火重霍 軍這4逐便程條7科多隊空型以姆理了阿當啟特程裡直地是管人後視有的的人加裡女及美間4機。
  • 為什麼你的朋友圈越來越少人點讚?
    晉級後,蛋總對norah講了一番話,他說喜劇演員不要給人那麼大的壓迫感,知道你很優秀,也知道你在上海過的很好,但是就是不要給群眾太大的壓迫感。講完以後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你有沒有發現,有很多人的朋友圈每一次發出來都是經過精心編輯的,永遠精緻的妝容,永遠十八層濾鏡下完美的一切。出去吃個飯,吃飯前拍照半小時,P圖半小時,發出來朋友圈點讚的人卻越來越少。為什麼呢?
  • 從朋友圈銷聲匿跡的人都在做什麼?
    不知道從何時起,朋友圈變得像娛樂圈一樣繁華似錦,有人秀恩愛,有人曬自拍;有人賣力吆喝自己的新作;有人刷屏做小廣告;無論大家發什麼都是在博眼球,求關注。當有一些人在朋友圈活躍非凡時,也有一部分人,慢慢地淡出朋友圈,退隱江湖。一直以來,我很好奇,那些淡出朋友圈的朋友們都在幹什麼呢?莫非又有了新的戰場?然後,我翻遍了微博、QQ、和人人網,依然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人不喜歡發朋友圈,因為太優秀了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社交平臺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而微信的朋友圈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很多人在空餘時間的都會打開微信裡的朋友圈來看看裡面的內容。而有些人發朋友圈喜歡吃飯發一條,逛街發一條,回到家休息再發一條。一天甚至能發個好幾條,全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有的人似乎把朋友圈當成了自己的私密空間,完全沒考慮到這是一個公開的社交平臺,經常喜歡發自己的位置,家庭信息,甚至還發些更隱私的內容上去。
  • 為什麼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少有人看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一周也就發兩三條;二是,之前發的狀態,大都和自己的心情有關,也生氣的罵過別人「傻X」,也吐槽過,有一點事都要發到朋友圈裡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情狀態」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一些小雞湯,或者自拍、開心事等等;三是,我發現之前的狀態點讚的評論的人好多好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的朋友圈好像很少有人看到一樣,前幾天我發的狀態,竟然一個點讚的評論的都沒有。
  • 為什麼發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少,這段話道出了現實。(深刻)
    我們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多,不知從何時起,微信朋友圈開始變味,各種炫富,各種微商廣告穿梭其中,讓人對朋友圈開始膩味反感。認識的人多了,朋友圈關係也變得錯綜複雜,對熟悉的人,我們發動態只是為了表達現在的生活狀況,對一些不熟悉,而添加的陌生人,則擔心他們會從我們日常發送的一些動態中尋找利益關係。同樣的語言文字表達,在不同人的眼裡便是不同的理解會意,曲解了發朋友圈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