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那個賣掉房子給法老交學費的校長,終於找到了。
AR X 法老 《一丟丟》
只不過有讓人有一丟丟驚訝的是,那個不跟壞學生玩的全校第一,畢業後卻成了這所學校的保安隊長。
大概是為了感謝校長的交學費之恩,這位保安的雙胞胎弟弟成了這所學校的體育老師,免費開辦減肥課堂。
寄生蟲AR(劉夫陽);楊和蘇KeyNG - 非流行說唱
對了,雙胞胎的小區還有一位剛搬走的鄰居,他很方。而隔壁的「竹遊」小區則有一個開著吉普快的離譜的「人」。
他們一起來這所學校和校長弄了個教學小組,叫ABC,恩,聽名字應該是教外語的,全世界都聽得懂。
ABCAR(劉夫陽);Cee;Buzzy - 非流行說唱
英語,健身,保安...全球通用,全民健身外加2020最熱門職業,這學校啥火交啥?
可不是嘛,半年前校長還開了門流行的課——《流行說唱》,只不過西蒙尋思這門課不太純,教室裡放著流行的旋律,但黑板寫的卻是初心、成長、反思以及寫實的故事。
害,這哪能算流行啊?像我們這樣流行的人聽的可是帥甜酷富拽。
大概是校長覺得光交這些流行的課,回頭畢業了大家都爭著當保安學校也請不起,就開了門不流行的課——《非流行說唱》
非流行說唱AR(劉夫陽) - 非流行說唱
為此,他還拍了個宣傳片,西蒙看到校長在裡面用錘子把一個燥皮學生的手機給砸了,黑白的色調讓氣氛尤為嚴肅,為了保護我的諾基亞,西蒙也決定端正一下坐姿正經一點。
《非流行說唱》MV
出道為了火扣緊說唱對口型說唱抖音說唱
互相CPOY 統一口徑說唱
這些,都不是非流行說唱。
MV中的AR推開了那個口型都對不上的Rapper,走上了講臺,帶你走進說唱。
只不過臺下依然有人低頭玩著手機,AR便走過去一錘子砸碎了它,碎的是手機,砸的是開頭說的那些「說唱」。
周圍的同學顯露著吃瓜群眾的喜聞樂見,但下一個畫面,他們又圍著破碎的手機,圍著這些說唱聽的忘乎所以。
沒人在意AR說的是什麼。
直到AR從講臺上的校長變成了一個Rap Star,他開始享受著燈光追捧鈔票,而那束寫著「Kenny G」的茉莉花被扔進了車裡。
AR變成了殺手,他殺死的不是比爾,而是Hater,也是那部砸碎的「手機」。
手起刀落,AR轉身走人上車,順手打翻了吃瓜群眾的爆米花,盒子裡寫著「you just wanna b a wanna-b」。
開車行駛到路的盡頭,兩人對著手機評頭論足,似乎是對AR剛剛所作所為的嘲笑。
一腳油門,「鍵盤俠」應聲倒下。
留下AR的一句疑問在暗黑中飄蕩:「當獨自被物質滿足了以後,那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鏡頭從上帝視角飄過,AR還是那個講臺上的校長,那位學生的手機也恢復如初。
原來,這一切暴力行為都沒有發生,都只是AR的幻想罷了,大家所關注的,依然是開頭的那些「說唱」,那些「瓜」。
歌結束了,但音樂沒有停,鏡頭還在飄——灰暗的角落,一個人看著這一切,他拿起筆,給流行說唱打了0分,留言:傻逼。
西蒙所理解的這個人,第一是那些不懂說唱的群眾,是那些「Haters」,他們連傻逼的逼都不會寫,但依然會對著說唱評頭論足,這不行那不行,統統0分。因為,他們只關係這首歌紅不紅。
第二,便是AR自己,他給開頭說的那些「流行說唱」,打了0分。
MV的最後,AR走出了熱鬧的房間,舒了口氣,戴上了墨鏡,這情形讓西蒙想到了AR和大傻合作的《回家Way Back》中的那句詞:
前一秒你還像明星享受被拍著照的成功下一秒自己在門口打車希望沒人看到這 5 分鐘
是從受人追捧到孤身一人的冷清,也是長舒一口氣的瀟灑自如。
如同這滿滿細節的MV一般,《非流行說唱》滿滿Punchline,而讓西蒙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
我不是 good kid,我也沒有在那,mad city可是比起 kendrick lamar我感覺中文說唱,更需要 A to the R
《good kid m.A.A.d city》,Kendrick Lamar在2012年的專輯,喇嘛自己本也可以是Good Kid,只不過他出身在一個Mad City——康普頓。
於是成為Rapper後的Kendrick Lamar,在歌裡講的是種族歧視,是如何生存於街頭,是對社會問題的質疑...他想用音樂讓更多孩子成為Good Kid。
而中國,也有很多Rapper說自己來自街頭,但中國的街頭遠比康普頓的街頭要和平的多,甚至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HipHop在中國大眾心中的樣子,也只是披了件說唱的外衣。
比起Kendric Lamar,中文說唱更需要A TO THE R。
什麼是A TO THE R
是中國好歌曲季軍,是給吳亦凡穿上的新衣,也是一個能「用Wordplay印鈔」的男人。
這是很多人眼中的A TO THE R,也的的確確是AR的一面。而之於中文說唱,A TO THE R便是AR的另一面——堅持。
我AR(劉夫陽) - 非流行說唱
為什麼不去說唱節目?
其實西蒙也在想AR為什麼不去說唱節目,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厲害的人就應該去節目展現一下才合理,但AR的回答,戳中了那份不知不覺的心理變化。
為什麼這個路子,你們總無法理解,I say「不去,應該,跟去,一樣的合理才對「
對奧,不去應該跟去一樣合理才對,這僅僅是一種選擇。節目上的Rapper用實力讓大眾認識了說唱,而UnderGround則用那些不加修飾的Real Talk激勵著很多人的人生。
鮮豔的花叢,總有從石縫中生長的花,他生命力更加頑強,他的樣子也更為獨特。
為什麼在,我這一代,沒有,竇唯,崔健,類似這樣的人物隨著影響力,而來的還有那任務
竇唯和崔健便是最為旺盛兩朵,這一代還沒有這樣人物,但總該有人朝這個目標努力,我想AR,便是其中之一。
他給自己定了條約,有時也會鑽牛角尖,而他最怕的:我怕有天我會變成,自己的討厭的那種人。
《我》的結尾,AR淺吟著「無法改變 Who I AM」,這是和《我Pt.2》中「別讓夢想的希望,被這些物質剝奪」的呼應。
這也是 A TO THE R的自我堅持。
我 Pt.2AR(劉夫陽) - 非流行說唱
A TO THE R
本可以A(R) TO THE R(ICH)
AR可以TO THE RICH嗎?我想一定可以。
AR給自己指了條「明路」:
刪掉我發過的歌準備好上節目,move減肥一百斤彎下腰跟明星接觸打個電話給 Kris說「對不起 bro」我不該 diss我錯了我錯了
AnotheRAR(劉夫陽) - 非流行說唱
AR可以下架那些發過的歌,準備好上節目。有吳亦凡尷尬怎麼辦?當場向吳亦凡道個歉就好了:Bro,我不該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把Boombap換成Trap,再扮成知心哥哥寫點給女孩的Rap,最後籤個大公司賣掉靈魂時間,做幾百首新歌,全都是「抖音歌」。
哦對了,AR沒寫過情歌,但不會真有人以為AR不會唱情歌吧。
在《流行說唱》中用流星的旋律+ 寫實的歌詞模糊了「地下說唱」與「流行說唱」邊界的AR,展現著自己的音樂性,而《非流行說唱》中各種各樣由AR自己包辦的Hook更是讓人驚喜。
從soul music到掛上auto-tune的舒適,從充滿磁性的低音炮到乾淨的旋律說唱。這張專輯頗有點AR找了Vocal來唱Hook的感覺。
這樣的AR,會寫不出「抖音說唱」嗎?
咱們再回到《AnotheR》的最後,給自己指明道路的AR將一切推翻
如果上述情況發生,you can kill meJust kill me因為那種情況下,I’m not the real meNot the real me
果然,反轉如約而至,A TO THE RICH的AR,是《AnothR》,他指的是「Another AR」,也是指的是「Not the AR」,加起來便是
ANOTHER AR NOT AR
中文說唱為什麼需要A TO THE R ?
中文說唱需要的當然不是Another AR,而是那個最真實的AR,是那個「消失的愛人緊握著你 用餘力緊握著筆」的AR,也是那個堅持玩著種巧妙但大眾很難理解的Wordplay的AR。
《非流行說唱》的尾聲,AR跟一群「壞孩子」一起看著天空。
House中有那些開啟中文說唱序幕的OG,有和自己衝出020的老鄉,有現在成為中文說唱門面的「頂梁柱們」,也有那些Young Blood,以及那些有著「A THO THE R」精神的人們。
當然, 西蒙覺得最重要的是還有西蒙。
校長,I SEE YOU!
中文說唱需要「A TO THE R」,也需要這群「壞孩子」,因為「如果沒有地下,就沒有嘻哈,也沒《有嘻哈》」。
AR曾經在《Punchline No.1》中唱過:我們需要更多直火幫、安全著陸、八賊和楊和蘇。
同樣,中文說唱需要更多的「A TO THE R」。
成就中文說唱的永遠不是某一個人,某一首歌或是某一個節目,而是這群和「A TO THE R」的一直堅持著自我的「壞孩子」。
他們穿著不同的衣服,站在不同的舞臺,玩著流行或是非流行說唱,但面對同一個流量至上的市場,他們追隨自己的本心,也愛著同一個「消失的愛人」。
Artist To The Rapper,AR Always O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