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2020-12-26 騰訊網

作者:夏麗檸

金庸、倪匡、蔡瀾和黃霑,是香港文藝圈公認的四大才子。

金庸年歲居長,儒雅話少,遇人先笑。開了口,鄉音甜糯。其他三位才子都愛說,人稱香港三大名嘴。黃霑以電視臺主持人出道,後來轉作填詞人,寫了首霸氣十足的歌,「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可惜,四人裡,他最年輕,卻離世最早。

倪匡雖以碼字為生,但妙語連珠,說的話比寫的字有趣得多。要是選擇吃「開口飯」,他的人生,肯定更要與眾不同了。玩票似的,他還真與蔡瀾、黃霑聯手主持過亞視的脫口秀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可惜,倪匡是個愛獨處的人,移民去了舊金山,閉門謝客。

蔡瀾生於新加坡。年輕時,子承父業做影視監製。曾任邵氏公司駐日總經理,成龍早期主演的大部分電影,都請他做監製。蔡瀾不僅話多玩笑多,還是天生的美食家。那些幕後舞臺,哪裡容得下他。人過中年,他先是做起了電視節目主持,後又在美食節目裡教人做飯。蔡瀾教人做菜的節目,我看過,有氣魄。叮叮噹噹,連切帶剁,掛著耳麥說英文,一點不耽誤手上的活兒。英文說得好聽極了,菜還做得色香味俱全。眼見蔡瀾的人生,吃喝玩樂,雅俗共舞,簡直妙人一個。讀過蔡瀾寫在《學做妙人》裡的近百篇生活小品文,我頓覺豁然開朗,有種跟他一起,「洗滌」一遍人生的感覺。

蔡瀾寫文,都是大白話。可話白,意境深。比如,他在《貓相》裡,是這樣寫貓的:「貓可愛與否,皆看其頭,頭大者,必讓人喜歡;頭小者,多討人厭。」字少事大,一眼掃過去,好像簡單明了,就是說貓的腦袋大小與是否可愛的關係。可轉念一想,蔡先生,您這是說的貓還是說人啊?接著再寫貓不媚主,凡事皆為討好自己。人若養貓,一定得想好如何侍候。要是你還等著它向你諂媚,那它一定是大大地不值得愛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人。拼命討好你的,多少會有些問題。眾人皆醉,我獨醒。人生道理,多數都是以小見大的。

有關人生的大小道理,都收錄在「人生配額」這章裡。託底的同名文章,開頭說,「倪匡兄說他不飲酒,不是戒酒,而是喝酒的配額已經用完。」拿倪匡舉例,並非為了誇讚,而是揶揄他說,酒倒是不喝了,但改大嚼巧克力了,一箱箱從批發商處購買。的確,想想倪老先生,胖胖的大臉,細成一條縫的笑眼,的確有「糖果,糖果,讓我們來做朋友吧」的「頑皮」。

如此,蔡瀾就有話講了。人生有啥好配額的?就算物質有,精神也沒有。我們就是應該把思想的配額儲蓄起來,儲得越多,人生越精彩。噫,我真是佩服蔡瀾先生的這張嘴!人生坎坎坷坷,波波折折,在他嘴裡,都不是困惑,都能轉化成人生財富享樂。人生須盡歡,誰管它得不得意!

學做妙人,並非要有錢有勢,而是要努力去體會人生的「質感」。買東西,殺價最快樂。穿衣服,舒服最重要。做工作,有趣才值得。快樂,本質上是自我滿足。這話是亦舒寫在小說裡的,蔡瀾記下來,講給在舊金山的倪匡聽。他轉告倪匡,你妹妹在加拿大很快樂——倪家這對兄妹很好玩,了解對方還要從蔡瀾這裡經過。這只能說明,蔡瀾情商高,人真誠,交朋友就得要像他一樣的。

讀這本書的一個好處,就是能「窺看」蔡瀾的朋友圈。他是影視監製出身,朋友圈簡直是群星璀璨。不過,星光耀眼不是唯一福利。最大福利是,蔡瀾看人看事,見解獨到。他寫女影星白光,說她的美不是美麗,而是靈秀的女人味。白光的歌好,只能用空前絕後來形容。即便後來蔡琴翻唱,也唱不出白光的光芒。

蔡瀾父親曾任影視宣發,是白光的老熟人。父親說,舞臺下的白光,人直口快,急了會粗口罵人,卻不令人討厭。蔡瀾憶起,他在尖沙咀,遇見過幾回白光,沒打招呼,遠遠地望去,依然被白光的風度迷倒。他自嘲說,早生數十年,一定是白光粉絲團裡的一員。不單因為白光人美歌好,而是她的至情至性,釋放了女性生命裡的輕盈。

有讀者說蔡瀾寫文大白話,文採不行。這話對他頗為不公。事實上,少年蔡瀾,14歲就在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上發稿,掙得了人生的第一筆稿費,實踐了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在這本隨筆集裡,文採卓然的也不少。

譬如《外面下雪》一篇,寫的是窗外飄雪引來的遐思。文章寫得美極了。如傘雪松、紅色寒山茶、屋簷冰柱,以及空白稿子,生成了一幅宋代文人畫的意象。身居陋室,蔡瀾觸景生情,想起父親兄長,摯愛親朋,無限惆悵。

說到蔡家兄弟,笑料迭出的竟然是名字。這有點像蔡瀾的文風,坦坦白白,一目了然。他的哥哥叫蔡單,「菜單」是也。弟弟蔡萱,人稱「小菜」。他自己被稱「菜籃」,他還到處宣傳。到了下一代,蔡萱的日本太太生了兒子,取名「蔡曄」。嗯,是「菜葉」。蔡瀾說,姓蔡的人,取名好難。

蔡瀾的個性嘛,就是語多笑話多。不過,有時快人快語,就難免生出些刻薄。其實,他就是這樣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哈哈大笑的時刻。記者採訪他,問想要個怎樣的葬禮?他說,最好是像開大派對一樣,載歌載舞,開香檳,不要任何哀愁,只有歡樂。你看,他對自己也不手軟,死了都要讓人樂。的確,真誠做人最灑脫,怎麼想就怎麼說,最灑脫。(《學做妙人》,蔡瀾,湖南文藝出版社)(夏麗檸)

來源:北京晚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金庸、黃霑、倪匡、蔡瀾,他們真實水平如何?誰是四大才子之首?
    小說題材囊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以奇思妙想為主,這是倪匡。監製電影,研究美食。樂天派,享受人生,這是蔡瀾。「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古風濃鬱,灑脫做人,這是黃霑。這是四位才華橫溢的老人,他們是知心好友,都是香港人,都是飽學之士,因此被人們尊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可有才之士多不勝數,為什麼他們四人能夠出位?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說他們的真實水平。
  • 「吃貨」蔡瀾,憑什麼和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01.香港四大才子:人生第一任務,就是吃吃喝喝 蔡瀾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四人中,金庸年齡最長,名氣也最大,一生中寫的武俠小說足夠影響幾代中國人。2018年,金庸去世,全世界華人一起哀悼,堪稱華語文壇逝去的傳奇。 詞曲天王黃霑早逝,一句「滄海笑,滔滔兩岸潮」,可謂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精準寫照。
  • 他與金庸倪匡黃霑並列香江四才子,逼問張國榮初夜,指導《舌尖上的中國》...蔡瀾,真名士自風流
    雖然退出了電影行業,但蔡瀾的人生依舊是豐富多彩的。寫書200多本、做節目、品美食~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票好基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與他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倪匡和黃霑。他們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看看這一連串的關係,你大概會知道:最早研究金庸小說的是倪匡倪匡兒子倪震做了黃霑的乾兒子黃霑求婚林燕妮是金庸做的見證人金庸最喜歡和蔡瀾喝酒抽菸
  • 在香港,沒人比蔡瀾還會玩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是香港四大才子裡最有爭議的一位,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是:「貪玩好色,沒有代表作」。拉上老友黃霑和倪匡,創立了「不正經」的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請最紅的明星,喝最好的酒,聊最熱辣的話題」,創下70%的超高收視紀錄。
  • 「食神」蔡瀾直播首秀,推薦的一本書,道盡了「妙人」的秘密
    直播間裡的蔡瀾依舊是那個老頑童,介紹著各種好吃的好玩的,分享著他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智慧,而且他的整場直播還有「出場費」可賺,好不快活。除了介紹吃的之外,蔡瀾在直播間裡推薦了一本書,也是他最新的一本中文簡體作品,叫《學做妙人》。何為妙人?
  • 蔡瀾專欄丨他提著「菜籃」,走出一個瀟灑恣意的美食江湖!
    對蔡瀾來說,因《明報》順勢與倪匡、黃霑混成了事業、心靈乃至靈魂上的故交,是最可貴的財富。那段時間,倪匡寫「科學幻想小說」,黃霑寫「隨緣錄」,金庸寫「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蔡瀾寫「踏歌江湖行,美食盡囊中」。1989年,54歲的倪匡喜歡上了一個日本「媽媽桑」,於是拉著蔡瀾和黃霑講笑話逗女孩子們開心,結果媽媽桑沒追到,錢還打了水漂。
  • 香港最快活的男人蔡瀾:人生最有趣的是吃吃喝喝和傳宗接代
    電影人、美食家、主持人、作家、旅行家,你無法給蔡瀾找一個固定的頭銜。他自我評價:「我比較拿手的是能夠逃避現實,能夠笑一笑,我的心情比較愉快,我能夠把壞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這種天塌下來當被蓋的性格讓我成為做很愉快的人的專家,這個我很稱職。」
  • 蔡瀾:萬千風味,都是人生
    很多明星都上過這檔節目,他們如同老友聊天,完全不是做節目中規中矩,你採我訪的樣子,其中張國榮那一期給人印象最為深刻,原來他是一個如此灑脫不羈,瞎說大實話的「哥哥」。 蔡瀾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在這四位當中,其餘三位都有明確的定位和人設,唯有蔡瀾,似乎有點散漫,他似乎什麼都做,在他的介紹中,我們能看到一大串名頭:「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電影人、作家」,也許正如蔡瀾自己所說「我的正業是玩」,所以,他一生都在以玩的心態活著,被譽為「香港第一玩家」。
  • 香江才子蔡瀾的快意人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蔡瀾的書名,多是自己老爸親筆題字。蔡瀾的書櫃裡放著自己的數十種著作。我最喜歡《葷笑話老頭》,厚著臉皮要了一本,有此書,旅途中不愁寂寞。香港有「四大才子」之說,蔡瀾說:「按咱們潮州老輩人的說法,才子至少要具備這些條件:琴棋書畫拳,詩詞歌賦文,山醫命卜訟,嫖賭酒茶煙。按這個標準,『才子』二字,與我無緣。」不過,我所知的關於金庸、倪匡、黃霑的趣事,大半都是從蔡瀾那兒聽來的。
  • 金庸不能算是「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和黃霑才符合標準,這是為何
    金庸的武俠小說自然不必多說;倪匡的科幻小說,可以稱得上是華語科幻小說第一人了;黃霑所作詞作曲的粵語流行歌,影響了整個華語樂壇;蔡瀾不僅監製了多部成龍主演的巨片,還是將香港美食傳遍世界的重要人物。金庸在生活中是一個很刻板的人,甚至有些沉悶,其他三位都被稱為「名嘴」,各個能言快語,而金庸則是一個特別不善言辭的人。金庸也不是一個胡鬧的人,他很嚴肅,金庸可以被稱為大師,文壇巨匠,他的成就顯然要高於「才子」這個稱號,也比其他三位「才子」的成就都要高。如果論個人層次來講的話,金庸是要高於倪匡和黃霑的。所以金庸應該被稱為「大師」,而不是「才子」。
  • 蔡瀾嘗遍天下美味還順便把錢掙了;金庸、黃霑,倪匡都不如他瀟灑
    蔡瀾躋身香江四大才子,與金庸、倪匡,黃霑並列實至名歸。1989年,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的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今夜不設防》倪匡、蔡瀾,林青霞,黃霑)三個滿腹經綸,出生於三四十年代的文人,風流灑脫,滿腹經綸,再加上一個當紅的大明星
  •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
    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政治大學外文系,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不滿投訴被勒令退學,一度進入中央圖書館工作,後轉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學習國際法。抗戰勝利後回杭州進《東南日報》做記者,1948年在數千人參加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大公報》,做編輯和收聽英語國際電訊廣播當翻譯。不久《大公報》香港版復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 役物而不要役於物 ——蔡瀾
    凡是自吹自擂的人,一定自信心不強。——蔡瀾想做的不能隨便做,不想做的儘量不要做——蔡瀾我們不會變得更老,我們只會變得更好。——蔡瀾一切煩惱,都是由貪心開始。做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是很過癮的,這自己知道,旁人不會了解。——蔡瀾一切煩惱,都是由貪心開始。人生要學的太多,看你如何選擇和被命運安排罷了。——蔡瀾
  • 男人都有一個夢想:成為蔡瀾
    蔡瀾與金庸。 「香江四大才子」,很多人會把蔡瀾排在最後。金庸開創武俠江湖,黃霑是粵語流行音樂詞曲集大成者,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堪稱華文科幻小說鼻祖,至於蔡瀾,好像不過吃吃喝喝,沒什麼傳世的作品。 如今,黃霑、金庸已逝,倪匡也退了隱。唯獨蔡瀾,還在吃,還在喝,還在玩,還在寫,還在抽菸,還在喝酒,還在旅行,還在刷微博,還在做生意,還在談人生…… 講真,成為蔡瀾這樣的「人生玩家」,才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正如金庸所說,蔡瀾才是真正瀟灑的人,稱得上「第一流的通達」。
  • 做一個真性情的蔡瀾
    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對,這就是蔡瀾。「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現在擺個龍門陣,只談美食,不論政治。」——蔡瀾在微博上如此介紹自己。作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先生這些年頭銜頗多:作家、電影製片人、電影監製、旅行家、美食家、書法家、畫家、篆刻家、藝術品鑑賞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等。
  • 玩家蔡瀾 | 封面人物
    在蔡瀾眾多頭銜中,電影人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卻是他故事的開始。「從最基本的技巧開始,多過內涵的講授。」「我不喜歡,那個很枯燥。但是枯燥還是要學。現在很多導演不願意學。拍電影有電影的技法,劇本上可能就一句,這個人爬到山上跌下來。實在拍時,人爬到上面,這個人『啊』了一聲,一個假人從上面摔下來。這樣拍沒有力量。要靠鏡頭的力量,爬山時人物臉上的特寫、手的特寫、汗水的特寫,一路看下來,到上面,抓住一塊石頭一塊石頭爬上去,石頭一松,再『啊』,往下跌。
  • 香港四大才子之倪匡
    寫詞、作曲、做廣告的黃霑監製電影、吃喝玩樂的蔡瀾其實,蔡瀾本人並不認可「四大才子」這個稱號,他認為:「金庸是大師,和我們不在同一層次,我們三個(倪匡、黃霑、蔡瀾),只是調皮搗蛋的人。」而我,更認同老梁故事匯對這四個人的評價:金庸是一代宗師;倪匡和黃霑,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一分為二;蔡瀾則是超級大玩家
  • 金庸葬禮僅有至親參加 倪匡蔡瀾拄拐送別老友
    靈堂現場安放著金庸的遺像,笑得灑脫。上方掛著「一覽眾生」的橫幅,是金庸生前好友蔡瀾題的字。金庸夫人林樂怡及子女等以心形花圈送別摯愛。昨天下午,倪匡、蔡瀾、許鞍華、施南生、李純恩等老友一一現身,還有馬雲和浙大友人等來自家鄉浙江的各界人士到場送別。在金庸館的公開弔唁現場,本報記者也留下了來自浙江老鄉、同行錢江晚報的敬輓:人間曾記風清揚,天堂自此任我行。
  • 「人間清醒」蔡瀾:能安心當一條鹹魚,也是種境界
    話糙理不糙、言語間又帶點兒俏皮的蔡瀾,被網友貼上了「人間清醒大師」、「反矯情達人」的標籤。媒體誇讚:「像蔡先生一樣活得灑脫的人,並不多。」因此,「美食家」是他最被網際網路一代熟悉的身份。要他選出一個「最」,根本做不到。 把獲取快樂的方式,簡化到吃飯這件事上,是蔡瀾對「灑脫」最初的詮釋。
  • 蔡瀾:我決定活得有趣
    與金庸、倪匡、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一次,夜間坐飛機,突遇氣流,顛簸不止,身邊一位澳洲人死死抓住座椅扶手,蔡瀾卻一直在喝酒。飛機穩定後,那人不解:「老兄,你死過嗎?」蔡瀾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說:「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