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黃霑、倪匡、蔡瀾,他們真實水平如何?誰是四大才子之首?

2021-01-07 Ad哥哥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俠骨丹心,氣勢磅礴,這是金庸。小說題材囊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以奇思妙想為主,這是倪匡。監製電影,研究美食。樂天派,享受人生,這是蔡瀾。「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古風濃鬱,灑脫做人,這是黃霑。

這是四位才華橫溢的老人,他們是知心好友,都是香港人,都是飽學之士,因此被人們尊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可有才之士多不勝數,為什麼他們四人能夠出位?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說他們的真實水平。

黃霑:殿堂級填詞大師,歌詞中既有國風,又有江湖。

當年劉德華親自填了首歌詞,沒想到被一個人罵得狗血淋頭,這個敢罵天王水平太差的人就是黃霑。可想而知黃霑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有多高。在香港文藝界,他就是德高望重的前輩,無論是誰見到他,都會恭恭敬敬地叫一聲霑叔。

都說周杰倫跟方文山的組合,正式將中國風推向了巔峰。可在我看來,黃霑才是中國風歌曲的真正開山宗師,後輩無可超越的泰鬥。

當時香港經典武俠劇主題曲的歌詞,幾乎全出自他手。比如《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笑傲江湖》、《男兒當自強》等。他創作的《獅子山下》,更成為了最能表現香港精神的一首歌。

霑叔的文學水平,在他的歌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既有濃鬱的古風,又有快意的江湖,更有不屈的精神。可以說,霑叔填詞功力已臻化境。

金庸:代表著武俠小說的巔峰,幾代人公認無可超越的大俠

金庸起初在《明報》連載武俠小說,只是為了提高《明報》的銷量。當時的查先生可能不會想到,他筆下的小說竟然會影響幾代人。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童話,成為幾代人精神的食糧。

武俠小說自古有之,但從古代開始,就一直不被正統文學所接受。民國時期,武俠小說還停留在老派的寫作手法,比如還珠樓主的《蜀山》,這樣自然更無法收穫新時代的市場。但金庸先生的橫空出世,徹底將武俠小說來了次徹頭徹尾的改革。由舊至新,推陳出新,將通俗文學寫到了極致,讓武俠小說受到了全國人民的追捧。《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鹿鼎記》等等,風靡至今不衰。

金庸先生的作品氣勢恢宏,布局大開大合,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活靈活現。書中既蘊藏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又不拘泥古法通俗易懂,是當之無愧的「武林盟主」。

倪匡:擅長奇幻的文壇怪傑

金庸先生是在一個領域達到了天花板的級別,而倪匡則不同,他是樣樣開花,各題材文學他都鑽研。一開始他也是寫武俠小說,而且金庸的大作《天龍八部》,在金庸出國的時候倪匡還代寫過,就是他把阿紫的眼睛寫瞎的。

當然,在武俠領域他無法跟金庸爭長短。後來在金庸的建議下,他另謀出路寫起了奇幻小說,並創作出了諸多佳作。《藍血人》一書於還在2000年入選「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金庸盛讚他:「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倪匡擁有著空前的想像力,因此小說情節詭異,充滿著構思奇巧想。他是最多產、多元化的作家,堪稱文壇怪傑。

蔡瀾:知識最淵博的食神

現在人們對蔡瀾的印象,似乎更多的是「食神」、「吃貨」這幾個標籤。但其實蔡瀾一開始也是在文藝界工作的,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寫過影評,當過電影公司的經理,也做過電影監製,還主持過節目。從1992年踏入商界後,他的人生樂趣跟工作領域才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從商後的蔡瀾迷上了美食,之後就跟「吃」結下就不解之緣。就算之後再主持電視節目,那也是都跟吃掛鈎了。不過在「吃」這方面,蔡瀾的確有天賦。他不但會吃,更懂得鑑別什麼是好吃,還開創了自己的美食品牌,因此在「美食界」享有盛名。如果哪家餐飲被蔡瀾推薦了,那麼他的顧客必然會絡繹不絕。這就是蔡瀾在「吃」方面的能力跟魅力。

蔡瀾對美食有很深的見解,對飲食界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我們關注美食家蔡瀾的同時,可不要忘記他年輕時候也是個才華橫溢的電影人。

香港四大才子的真實水平毋庸置疑,他們各有所長,都對得起才子之名。如果還要選個「四大才子」之首,那麼誰能當選呢?

如果有四大才子之首這一說,那這個四大之首必然是金庸先生。我甚至敢說這樣一句話:即便有一天,人們記不起香港四大才子這個稱號了,金庸先生的大名必然還在一代代流傳著。

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魅力太大、受眾太廣,真真正正的影響了幾代人,並且會一直延續下去。金庸先生雖然寫的是不入正統作家法眼的武俠小說,但在我看來,金庸先生的文學造詣、成就、知名度早已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正統文學作家,是當之無愧的文壇巨匠。

金庸先生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人間再無江湖。

相關焦點

  • 金庸不能算是「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和黃霑才符合標準,這是為何
    說起香港四大才子,可能如今的年輕人就不太熟悉了,他們四人分別是: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想當年他們四人的才華那可謂風靡整個華人圈。,能被稱為「才子」的,只有倪匡和黃霑符合標準,金庸和蔡瀾並不完全符合,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名出色文人,分別為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四人中,黃沾已因癌病於2004年逝世,當時是一件轟動香港的大事。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裡程碑。在我們談及香港文化的時候,希望我們的腦際隨時可以想起:寫流行曲的沾叔與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和寫武俠的金庸,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吃貨」蔡瀾,憑什麼和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01.香港四大才子:人生第一任務,就是吃吃喝喝 蔡瀾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四人中,金庸年齡最長,名氣也最大,一生中寫的武俠小說足夠影響幾代中國人。2018年,金庸去世,全世界華人一起哀悼,堪稱華語文壇逝去的傳奇。 詞曲天王黃霑早逝,一句「滄海笑,滔滔兩岸潮」,可謂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精準寫照。
  • 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作者:夏麗檸金庸、倪匡、蔡瀾和黃霑,是香港文藝圈公認的四大才子。金庸年歲居長,儒雅話少,遇人先笑。開了口,鄉音甜糯。其他三位才子都愛說,人稱香港三大名嘴。黃霑以電視臺主持人出道,後來轉作填詞人,寫了首霸氣十足的歌,「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 他與金庸倪匡黃霑並列香江四才子,逼問張國榮初夜,指導《舌尖上的中國》...蔡瀾,真名士自風流
    雖然退出了電影行業,但蔡瀾的人生依舊是豐富多彩的。寫書200多本、做節目、品美食~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票好基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與他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倪匡和黃霑。(從左向右依次為:寫武俠的金庸、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寫歌詞的黃霑)    這四個人飽讀詩書,各有所長,私交甚好,堪稱香港文化界的F4。
  • 蔡瀾嘗遍天下美味還順便把錢掙了;金庸、黃霑,倪匡都不如他瀟灑
    蔡瀾不僅有食神的美稱,更是「情感導師」,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關於食物,蔡瀾這樣說:一切食物,淺嘗一下就夠了。蔡瀾躋身香江四大才子,與金庸、倪匡,黃霑並列實至名歸。1989年,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的電視節目《今夜不設防》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
  • 香港四大才子之倪匡
    其實,蔡瀾本人並不認可「四大才子」這個稱號,他認為:「金庸是大師,和我們不在同一層次,我們三個(倪匡、黃霑、蔡瀾),只是調皮搗蛋的人。」而我,更認同老梁故事匯對這四個人的評價:金庸是一代宗師;倪匡和黃霑,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一分為二;蔡瀾則是超級大玩家
  • 《娛樂通史》06,四大才子400年後重現香港,推動港娛60年
    "四大才子",因其高超的書畫詩詞能力,聞名於世。而誰也沒想到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400多年後的香港,新版四大才子就此誕生。,所以對文字很敏感,後來有幸創作了一首《忘記他》,這首歌被鄧麗君演唱了,這才讓黃霑這個名字進入大眾視野。
  • 香江才子蔡瀾的快意人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愛好美食的蔡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李懷宇【香江「四大才子」】在我的寫作生涯早期,曾一度對香港文化入迷,尤其心折於「香江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蔡瀾,發願要一一訪問四人,後來果然如願以償。
  •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終人散
    其中就有金庸的浙江老鄉倪匡、廣州的黃霑和姍姍來遲新加坡歸來的蔡瀾。日後,他們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這四個並非土生土長的外來人,卻在日後幾十年間影響了香港的文藝界。「四大才子」中,除了黃霑還在廣告業,其餘三人,無一例外都在武俠裡翻飛。031972年,金庸寫完最後一部《鹿鼎記》,宣布封筆。
  • "香江四大才子"黃霑:一生到底有多"風流"?
    如果說金庸描繪了整個江湖,那麼徐克則是將江湖中最精彩的部分呈現給了我們,而黃霑更是將江湖的「靈魂」寫了出來。其中黃霑創作的主題曲更是歷經40載經久不衰。而提起這首歌的創作,黃霑僅僅用了20分鐘。當時顧嘉輝給了黃霑7天的時間,而貪玩的黃霑卻遲遲沒有動筆,直到臨交稿之時,顧嘉輝打來電話,黃霑才想起來有事沒做。沒辦法,黃霑無奈之下只能用正在「如廁」來打發顧嘉輝。然後走進了廁所找靈感。
  • 香港的四大才子,傳奇人生讓人敬佩!
    據了解,人到晚年的金庸不喜歡被打擾。如今,金庸已少有文章出現,但其「財運」卻一直保持,除了以往作品的版稅、影視改編權的收益外,金庸還在房產上有投資。代表作品:衛斯理系列小說。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1957年到香港,做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
  • 做編劇捧紅李小龍、代筆金庸寫瞎阿紫、發掘古龍,詩酒風流的倪匡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和蔡瀾,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黃霑詞曲雙絕、寫美食的蔡瀾是「食神」、倪匡天馬行空,想像力驚人,寫武俠的金庸更是創造了「武俠宇宙」。1959年金庸創辦《明報》,但起初虧損嚴重。當時金庸的武俠小說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金庸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的基礎。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
  • 香港不僅有四大惡人和四大天王,還有反派四大天王,你們知道嗎?
    (排名無先後)1、四大惡人: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何家駒作為四大惡人之首,可謂實至名歸,只要看過他那些不可描述的電影就知道他有多壞。然後大傻成奎安是最可愛的惡人,一點心機都沒有的那種。之後黃光亮一直被認為是王祖藍老爸,不過兩人長得還是蠻像的。最後是李兆基,現實生活中也是古惑仔。
  • 黃霑罵遍圈中好友,與金庸老死不相往來,卻有一人讓他萬分敬重
    歡迎關注董小姐的專欄『好歌獻給你』分享經典歌曲,追溯音樂往事若在整個華人圈,選出一個歌詞寫得最棒的人,你會提名誰?羅大佑、李宗盛、林夕、方文山?董小姐首推黃霑!身邊新入職的90後同事,一臉天真的問董小姐,黃霑是誰?隨便給他列了一串歌單,結果他跪著聽了整整一下午!
  • 從「畏罪潛逃」到香港才子的轉變,倪匡的人生是如何步步成型的?
    追星,追他們美好的容顏,優美的身姿,動聽的歌喉,追他們幾近完美的人格形象和設定。而的確,正如金庸所說,充分圓滿與極致未必最好,更可能是無存於世間。  多少人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幾十年人生中追求自己嚮往的"完美",在這幾十年人生中後悔曾經或懵懂天真、或執迷不悟沾染的汙點;多少人在這已忘起點、不知終點的幾十年人生中昏頭轉向、混沌生死。
  • 生前便給自己寫好了墓志銘,黃霑奉其為大哥,香港真正的「狂人」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倪匡黃霑晚年接受採訪,被問及做人方面最服誰。霑叔脫口而出「做人方面我服倪匡,倪匡是真狂,那是我大哥」。倪匡,香江四大才子之一。我想也是四大才子中大家最陌生的一位。金庸和黃霑的作品自是廣為人知,蔡瀾雖沒有很過硬的代表作,但近些年來以各種身份參加了不少節目,又是魯豫有約又是十三邀的,經常在大眾媒體中拋頭露面,大家自然也熟悉了不少。而唯獨倪匡,江湖中已近三十年不再有關於他的消息。
  • 黃霑這樣的怪才,究竟多少年才能出一個?
    「江南四大才子」是常被搬上屏幕的題材,無論是TVB《金裝四大才子》的溫馨搞笑,還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無釐頭搞怪,都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對於香港來說,「四大才子」應數金庸、倪匡、蔡瀾與黃霑。
  • 一代「音樂鬼才」黃霑:嬉笑怒罵隨煙去,詩賦歌詞縱人間
    01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江四大才子」,又與倪匡、蔡瀾一同被稱為「香港三大名嘴」,黃霑見證了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是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他的一生就好像是香港樂壇的縮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有人稱他為「鬼才「亦有人說他是「通才「何為「鬼才「?
  • 黃霑:與金庸齊名,與李小龍約架,樂壇宗師卻帶著遺憾離世!
    黃霑一生寫歌2000多首,詞曲俱佳,留下經典無數,拿遍各類大獎。故有"凡有華人處,即能歌霑詞"的說法。他才華橫溢,風流成性,他酒色財氣,百無禁忌。他與金庸、倪匡和蔡瀾一起,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香港四大才子:黃霑、金庸、蔡瀾、倪匡(從左至右)與李小龍約架1949年,一個叫黃湛森的八歲男孩,和七個兄弟姐妹一起,隨著父母從廣州乘船來到香港。那時候,大批躲避戰亂的難民湧入香港,很多人都選擇在深水埗安家,黃家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