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繽紛 人傑地靈 | 對話陳英傑

2022-01-03 秋冬空間
縱觀陳英傑藝術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我們很容易發現他對「自然」主題的偏愛。藝術家將東方山水畫圖式與西方塗鴉材料有機地結合,飛濺的噴漆顏料同流淌的墨色一道,構成了作品中磅礴而神秘的自然。高山遠景、驚人的雷雨和瀑布、壯觀的日出等景色不斷調動著觀眾的感官體驗,引發對崇高的敬畏反應。陳英傑的創作方法同樣充滿儀式感,他像一位表演者沉浸於身體的行動之中,用自身的能量精準掌控著瞬息萬變的畫面。(左) 陳英傑, 《自然重力 06》, 2020, 布面丙烯和噴漆, 90 x 60 x 5 cm.
(右) 陳英傑, 《自然重力 07》, 2020, 布面丙烯和噴漆, 90 x 60 x 5 cm.陳英傑, 《自然重力 08》, 2020, 布面丙烯和噴漆, 150 x 100 x 5 cm.

陳英傑,1991年出生,現生活工作於廣東佛山。近期個展包括:白石畫廊,臺北,2021(即將開幕);「復甦」,唐妮詩畫廊,上海,2021;「臨界點」,白石畫廊,臺北,2020;「極」,AISHONANZUKA,香港,2019。公共收藏包括檀香山藝術博物館、明珠美術館、木星美術館等。

陳英傑近兩年的作品著眼於疫情下的人類生存狀態,渴望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和討論。本月,這批作品《自然重力》完整地呈現於上海唐妮詩畫廊的個展「復甦」中,秋冬空間也藉此機會同陳英傑展開了一場關於人類與自然水墨與塗鴉的對話。

AW:秋冬空間

YJ:陳英傑

 AW:在您位於上海唐妮詩畫廊的最新個展「復甦」中,展示的作品均出自《自然重力》系列。在您看來,人與自然之間的理想關係應當是怎樣的?通過在畫布上再現「自然」這一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主題,您希望傳達給觀眾怎樣的觀念?  YJ:我想人與自然的理想關係應該像中國的傳統符號「太極」相通,陰陽平衡,相互尊重,在和諧中運轉。 我希望透過《自然重力》的系列創作來傳達自然界的平衡法則,探索不可控與可控,隨機與定然的邊界。我把過去遊歷世界各地看到的風景,都揉合在創作上,如江水咆哮,山顛刺寒的冰雪,或群燕掠過的畫面都能塑造出一種富有節奏的美感。每一幅《自然重力》的探索都像一首無聲的歌,觀眾能透過每一個細節的連接,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譜。
陳英傑, 《自然重力 40》, 2020, 布面丙烯、噴漆、綜合材料, 143 x 240.5 x 5 cm. AW:本次個展在呈現「自然」主題的同時,也是對過去一年多新冠疫情肆虐、人類生存狀況激變的回應。這段時間,您也將創作重心調整回室內工作室。您認為疫情給藝術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YJ:疫情打破我們原本生活的節奏,卻讓我們有了更多冷靜思考和回顧過去的時間。對於創作者來說,更是有了藝術創作上難得的清淨和專注。而疫情加速了網際網路聯繫,讓跨行業之間變得更靠近,邊界更模糊,未來對於藝術創作亦變得更加開放。陳英傑, 《自然重力 61》, 2021, 布面丙烯、綜合材料、金箔, 200 x 150 x 5 cm.
 AW:一直以來,您的作品因為將傳統水墨畫與街頭塗鴉藝術有機地結合,而擁有極高的視覺辨識度。您是如何開啟這種嘗試,並將其錘鍊成個人風格的?在此期間,有沒有哪位藝術家對您的創作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YJ:小時候學習傳統水墨畫和練習書法,到後來接觸街頭藝術,一切都是源於最純粹的熱愛,兩者融合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後來我才慢慢思考中國傳統水墨和街頭塗鴉藝術的更多可能性,這兩者表面極不相同卻似乎暗藏玄機,在現代和傳統的博弈間有著極大的探索空間。李小龍,他化無限為有限的習武哲學至今一直影響著我的創作。(左) 陳英傑, 《自然重力 56》,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90 x 35 x 5 cm. (右) 陳英傑, 《自然重力 54》,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90 x 35 x 5 cm.
 AW:街頭藝術貫穿著您迄今為止的創作生涯。在您看來,是否存在一種「街頭精神」?如果有,它又具有怎樣的內涵? YJ:街頭藝術和水墨畫同樣擁有一種開放式的包容精神,它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在流動中尋找變化,在變化中尋找規律。 AW:您之前有過豐富的海外創作塗鴉壁畫的經歷,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相較而言,國內的街頭藝術處在什麼樣的階段,是否具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YJ:國內的街頭藝術近幾年越來越好,很多藝術家開始參與到這類形式的創作,無論是委託型創作還是自發性的塗鴉,每個城市都開始出現不同的作品。但街頭藝術的精神是表達自我,而不只是重複國外街頭塗鴉文化形式,我們需要找到屬於我們民族文化表達的符號和形式。2021年1月,陳英傑受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邀請,於上海市南昌路292號建築外牆上創作完成《自然重力 41號》。
 AW:今年是您而立之年,對於藝術家而言這當然仍是非常年輕的階段,但您已經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嘆的成績單。接下來在藝術方面有著怎樣的規劃呢?  YJ:除了架上繪畫的創作,我正在嘗試更多的表現形式,例如多媒體,或通過改裝賽車來實現繪畫和體育跨界的行為藝術。這個時代的科技給予了很大的創作空間,使各行業的跨界有了更多可能性。(左) 陳英傑, 《自然重力 62》,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140 x 80 x 5 cm.(中) 陳英傑, 《自然重力 52》,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140 x 80 x 5 cm.(右) 陳英傑, 《自然重力 48》,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140 x 80 x 5 cm.
陳英傑, 《自然重力 66》,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120 x 80 x 5 cm.
 AW:私下裡,您展現出對於賽車運動非凡的熱愛,甚至參加過職業卡丁車比賽並取得不錯的成績。賽車運動對於您本人以及藝術創作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吧? YJ:賽車運動是一件能讓我冷靜下來的運動,在車與車之間的競技中把控油門剎車,這種微妙細膩的動作能讓我時刻保持創作的敏銳,無論對於細節還是全局觀都能得到啟發。陳英傑, 《自然重力 34》,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147 x 137 x 5 cm.
陳英傑, 《自然重力 59》, 2021, 布面丙烯和綜合材料, 86 x 92 x 3 cm.

展覽信息

周一 - 周六 10am - 6pm | 周日 12pm - 6pm

秋冬空間

秋冬空間(A/W SPACE)成立於2016年,長期致力於推廣當代藝術及街頭文化,積極發掘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晉藝術家,並持續滋養成熟藝術家的市場。線下空間坐落在南京河西,作為一家將藝術與生活場所聯動的畫廊,秋冬空間提供了傳統白盒子模式以外的選擇。我們希望在實驗展陳多樣性的同時,促進東西方意識形態的碰撞與交融。在定期策劃常規展覽之外,畫廊也不間斷舉辦沙龍、電影放映、音樂欣賞、飲食文化等跨領域活動,視空間為媒介,打造以藝術為載體的生活方式平臺。

相關焦點

  • TRUTH | 陳英傑:利刃邊緣
    ,2020 第一次看陳英傑現場作畫之後,我大概了解了他口中追求的「臨界點」,繪畫的過程把他推往那一點,在那個點上,他能夠跳躍、突破。更多熟悉陳英傑的人會稱呼他的別名「畫圖男」,至今他的網站域名用的也是這個。1991年出生,3歲開學習國畫。他的家鄉是佛山順德,說起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是無影腳、詠春、蔡李佛拳……陳英傑把水墨顏料潑向牆面畫布時,確實有一種「在畫布上打功夫」的感覺;有時候像是太極。
  • 陳英傑 人生一串,好好琢磨
    商量的對象是他當年在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陳英傑,他見證過後者要麼曠課在街頭遛房東的狗、打撞球,要麼在學校用三個借書證沉迷看小說的歲月,了解其不循規蹈矩的性子,所以隔三差五便「慫恿」畢業後在電視臺拍了十幾年紀錄片的好兄弟做點有意思的事情。陳英傑圓頭圓眼,甚至還有些喜感,看著隨和,但很少頭腦一熱,什麼事情都忍不住分析琢磨。
  • 陳英傑老師及其鴿舍簡介:知名賽鴿手,作家、記者、獸醫,原臺灣鑫業集團總經理陳英傑先生所作!
    陳英傑老師及其鴿舍簡介:知名賽鴿手
  • 專訪總導演陳英傑:《人生一串》背後的煙火人情和市井傳奇
    陳英傑透露,在第二季的每一集前面,他都特意安排了第一季的老闆們再次出鏡,來講講《人生一串》播出後的故事。當然,《人生一串》的爆紅,也對陳英傑自己的工作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從此告別了自由和舒適的生活,想偷懶不太可能了。」陳英傑開玩笑地說。現在,經常有人拿《人生一串》來和《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做對比。
  • 這個叫陳英傑的90後,把國畫和塗鴉玩出了驚豔世界的效果
    90後畫家陳英傑網名「畫圖男」他的創作灑脫隨性想像天馬行空畫面熱情奔放
  • 落英繽紛洛神花茶
    我邊翻閱茶單邊和朋友說話,突然瞥見一個令我為之心動的花茶名--落英繽紛,不覺念了出來。旁邊小妹就藉口說:這茶是酸甜味的。我毫不猶豫就點了這茶,同時給朋友推薦了適合她口味和體質的柚子茶。過了幾分鐘,泡在透明的玻璃茶壺裡的落英繽紛茶送來了。一看那醉人的鮮豔欲滴的如紅寶石般的顏色,我們情不自禁讚嘆到:真美!
  • 落英繽紛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出自: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近義詞有:花團錦簇,落英繽紛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花瓣凋落,紛紛飛揚的樣子。 落英繽紛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落英繽紛(luò yīng bīn fēn) 成語釋義:落:凋落;英:花;繽紛:繁多雜亂。花瓣凋落;紛紛飛揚的樣子。形容鮮花盛開的美麗景致。
  • 【寧波:急雨來甬梅花飄零,落英繽紛別樣美】
    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上午,經過昨夜今晨的一場大雨洗禮,寧波白雲公園的小河裡,被雨水打落的梅花花瓣鋪滿一河,落英繽紛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呈現出一種落紅之美,讓遊客在欣賞完梅花的嬌艷后又感受了一次凋零之美。
  • 人傑地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人傑地靈,人有英傑;地有靈秀之氣;指傑出的人物出生或到過的地方;就會成為名勝地區。後多指傑出人物生於靈秀之地。出自:唐 王勃《滕王閣詩序》:「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人傑地靈的例句:1、人傑地靈文經武緯,物華天寶提督軍門收藏評分分享。2、人傑地靈的南通,是中國紡織工業的故鄉。3、宣化縣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蘊藏著經濟發展的深厚潛力和廣闊前景.
  • 春天落英繽紛,「以克論淨」實屬奇葩之苛求
    (4月21日《新京報》)春花爛漫,落英繽紛,是春天裡一道美麗風景線。但河南鄭州街頭,廣大市民可能就無法欣賞到這樣的美景,因為花瓣早已被環衛工瘋狂打落,並清掃一空。筆者認為,落在地上的一片片花瓣,有著春天的氣息和別樣的美麗,應當有別於街頭垃圾,環衛工「以克論淨」的奇葩考核,別把環衛工逼成了「摧花辣手」。
  • 雲南大理蒼山腳下滿地落英繽紛 曲徑通幽落花悅目迷人香露
    七彩雲南昆明3月18日訊(簡南俊)近日,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古城蒼山腳下滿地落英繽紛,片片花瓣紅豔十足,橫鋪曲徑,畫面格外清幽,呈現「落花悅目,香路迷人」場景,令人流連。蒼山腳下,櫻花漫天飛舞,塵土為最終歸處。
  • 李商隱的《落花》,讓我們淚別花滿枝頭的春,迎來落英繽紛的夏
    淚別花滿枝頭的春, 迎來落英繽紛的夏,將這種季節轉換及心理變化通過「落花」這一自然現象,描述得比較感人的當屬李商隱的這首《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 一任落英繽紛,此心情有獨寄
    一任落英繽紛,此心情有獨寄。只與你,痛飲狂歌,共生華髮!相顧,相知,相惜,寧舍人間三萬天,捨棄輪迴三千年。一世平庸,只為兩全,情義雙全!
  • 古詩詞裡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自古以來,南昌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襟三江而帶五湖」之雅稱,乃「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初唐四傑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來讚美南昌。古詩詞裡的南昌,其山水人物,其風土人情,又是怎麼一番景象呢?李白: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曆落青雲士。
  • 追根溯源話東李:人傑地靈 歷史悠久
    半島記者 徐瑋苓在李滄區城東側有這樣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它在黑龍江中路以東,青銀高速公路以西,南臨棗山路,北至中嶗路,總佔地面積2.2平方公裡,青銀高速公路和黑龍江中路從東西兩側縱穿而過,九水東路、深圳路貫穿全社區,它就是曾經的東李村,也是現在的東李社區。
  • 閩侯廷坪「夢幻雪」落英繽紛等君來
    (落英繽紛)遊玩建議:盤嶺村是建設中的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有待開發,吃、住、停車等旅遊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尚未健全,不完善之處還請廣大遊客諒解,出行前請做好諮詢工作。
  • 劉勁:河南人傑地靈 深深影響了我的演藝生涯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劉楊)「中原大地,人傑地靈,是天地之中,而此次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舉辦,也是一個新的起點。」9月24日晚,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儀式在鄭州舉辦,周總理的扮演者、著名影視演員劉勁告訴大河網記者:「我對這片土地非常有感情。」為什麼對河南感情深厚呢?劉勁告訴大河網記者:剛入行不久時他曾演過白居易。
  • 人傑地靈的黃岡的特色風味美食
    黃岡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說道黃岡人人都要說了,那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城市,每年的高考黃岡都是十分引人注意的,這裡有什麼樣的特色小吃呢,下面請隨著小編一起走進美麗的黃岡,然後去品嘗那裡的特色美食吧!巴河蓮藕是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芝麻湖地區特產。巴河蓮藕成名於北宋,蘇東坡被貶黃州時,遊歷浠水,盛讚其「齒隙留香」。
  •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原來是真正的「人傑地靈」
    這座其貌不揚的小城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呢
  • 人傑地靈的古典名勝,牛人輩出的風水寶地,名聞華夏的商賈村落
    徽州古建築文化之所以千年流傳並登上國際舞臺,自然與徽州層出不窮的名人有關,正所謂「人傑地靈」。2 人傑地靈牛人輩出徽州最著名之人,當屬程朱理學之集大成者朱熹。朱熹的家鄉婺源,一直到20世紀前半期還隸屬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