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初40班張博豪改寫播報

2021-02-08 軌跡34

大家好,我是初40班的張博豪,今天我為大家播報的是《水滸傳》中的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接下來我將以吳用的第一人稱的口吻來向你們描述這個故事。

當時我聽說了要在生辰綱劫財,我便想到了幾個人,於是對晁蓋說:「我想起來,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只除非得這三個人,方才完得這件事。」我便向他介紹了姓阮的弟兄三人: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這三個是親弟兄,最有義氣,並且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才能,和我也有一定的交情,晁蓋也曾聽聞這幾位小兄弟,於是我想了想,覺得我適合去和他們商議,於是我便在小店鋪買了幾碗酒,便在路邊攔了一輛馬車,向阮三兄弟所在石碣村靠近。

小村子旁邊的景色真是不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村子門口,一開始只見到了一位兄弟,但我和他們說要聚一聚那位兄弟便把剩下的那兩位兄弟叫來了,於是我便請他們去酒店大吃大喝,在吃完之後,我無意中問了他們幾個問題,讓他們激起了對官府的怒火,然後再加油添醋他們加入了我們的團隊,三兄弟很高興能結識我這樣的朋友,於是我便把來意說明了,三兄弟,聽完之後聽說是來路不正之財於是便同意了這個計劃,我對這次計劃又有了幾分把握,於是便和這三兄弟一起見了晁蓋和劉唐,我們六個自然談的很愉快,但在其中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位平民想要見晁蓋,那三兄弟聽完後非常不屑,但我卻沒有著急,讓晁蓋去見上一上那位所謂的平民,真可謂是,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原來是在民間頗有名氣的道士公孫勝,不愧是公孫勝晁蓋只提了一句有關於劫財的事,便推斷出了生辰綱這個地方讓我們大吃一驚,我想拉他一起加入我們,這樣會讓這個計劃失敗的概率更小,公孫勝答應了下來。我心裡的石頭也落了下來,和他們商議起了具體的作案過程。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第十五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詩曰:  英雄聚會本無期,水滸山涯任指揮。
  • 晚安閱讀 | 《水滸傳》第十五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詩曰:  英雄聚會本無期,水滸山涯任指揮。
  • 七星聚義成七雄舉事,98版電視劇《水滸傳》失卻名著傳道主旨
    不速之客公孫勝來訪原著中的七星聚義本屬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件,原著的安排設計也體現了這樣的意圖:劉唐衝晁蓋的名頭前去投奔欲追隨共富貴;劉唐索要「阿舅」銀子與雷都頭廝打被吳用撞見,吳用與晁蓋自幼相交;三人說起生辰綱一事
  • 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為何是8個人?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
    其中晁蓋等人「七星聚義」,然後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但同時也令人生疑:因為他們明明是7個聚義,為何最後是8個人參加了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呢?我們先來看看參加劫取生辰綱的到底都是哪8人!
  • 一哥「俗評水滸人物」之——「道人」和「盜人」之間的公孫勝
    公孫勝是個什麼人?道人;公孫勝是個什麼樣的道人?想發財的道人;公孫勝如何發財?當強盜;當了強盜又幹什麼去了?重操舊業當道人去了。有點意思不,這強盜與道人間角色成功互換的公孫先生也實在不是修行的個好道人,不是個敬業的好強盜,恐怕也不是個什麼好鳥。
  • 入雲龍公孫勝,中國式宗教人員的典型(水滸眾生相)
    這個時候的公孫勝是主動介入紅塵中事的,而且還是主動參與到違法犯罪活動中來。而且他跟劉唐還不一樣,劉唐屬於赤貧階級,就指著這票買賣改變命運呢。公孫勝呢?他自己說的:「家中自有田產山莊」,算是個中產階級,不去幹這個掉腦袋的勾當,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錯。我覺得他這個純粹就是覺得日子過得太閒了,找點兒刺激。公孫勝跟著劫了生辰綱,然後又跟著大破官軍,跟著上了梁山。
  • 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為何要帶上白勝?不是多此一舉而是非他不可
    小說中提到,他們在謀劃此事的時候,吳用曾說,這樣的事情,人太多或者太少都做不成,因此特意請來了阮氏兄弟相助,卻不敢用晁蓋莊上的任何莊客。可是,明明他們都如此謹慎了,為什麼還偏偏帶上了一事無成的閒漢白勝呢?是不是沒有白勝的話,他們就不會被出賣,然而無奈落草了呢?
  • 公孫勝:逼仄江湖中的自由生命
    從晁蓋帶領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入主水泊梁山團建開始,到宋江接受招安、攻打方臘團滅結束來看,武松的抱殘守缺單單作為人來說已經是不勝之喜。施耐庵交待了,武二郎八十歲無疾而終。從攻打潤州宋萬第一個倒在亂軍之中開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日漸消亡,最後連宋江、吳用也沒能逃脫死於非命的施耐庵式的精神解構。沒有人願意死於非命。當然,宏大敘事主題中的主角除外。
  • 為何宋江剛入夥,公孫勝就著急辦「離職」?原來陸地神仙羅真人早有...
    作為梁山早期的功勳人物,可以說公孫勝的地位相當超然。一度排在第三把交椅,哪怕後來梁山大聚義的時候依舊能穩坐第四位。然而這樣一個武藝高強,又擁有一身兵法道術的超級人才,卻在宋江上山後的第三天就果斷的要「離職」下山,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公孫勝是何許人也?為何上了梁山後又自動離去,他一生在追求什麼
    人們常說,年少時不應該讀《水滸傳》,就怕這些孩子讀了後學習梁山好漢們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隨隨便便與人交鋒打殺的快意人生。
  • 水滸三阮的武力在梁山是什麼水平?
    陸上的三阮是何武力水平?曾在吳用到訪石碣村時,雙方談話中,無意中透露出三阮的實力。自從梁山來了林衝,三阮便沒再敢梁山泊裡打魚。那就是說,三阮實力在杜遷、宋萬、朱貴之上,但三阮合力都打不過林衝。這種水平的陸上頭領中比比皆是。三阮在陸地上就是比普通人本領高一點,比高手差一大截的水平。林衝是梁山的頂級高手,楊志曾與林衝交過手,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