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電影鏡頭一樣,體現PPT的畫面感?

2021-03-01 ppt優秀教程

作者:ACE  來源:老秦(laoqinppt)


王牌P計劃,7天死磕一頁PPT,不斷挑戰昨天的自己。
因為我們堅信,將一張PPT迭代修改100次,比悶頭重複練習100張,收穫要多100倍。

本期為大家帶來 第❺期「王牌P計劃」,

來自B站熱門PPT動畫UP主 @ACE 的精彩分享:

ACE有多硬核?

直接先看一份他的PPT動畫作品:

不相信這是用PPT製作?

請看幕後花絮:

本期王牌P計劃,這位PPT動畫大神,

會給大家帶來什麼硬核乾貨?

以下節選自Ace教練在王牌P計劃中的示範分享。

一個優秀的作品是離不開平面的,而一副優秀的平面作品也可以說是動畫的基石。

平面可以傳達內容故事,動畫也能烘託情感。

所以今晚,我會在我擅長的領域裡,

來跟大家聊聊——

如何正確運用PPT動畫?


順便提一句,點題「致敬人物」我的偶像——天好。

他的作品越品越有味道,甚至作品即他本人。

你能感受到作品背後的情緒,從而被他深深吸引。

我就是因為他的作品,步入了P圈。

這個是天好的代表作之一《驚變》:

順便一提,他這份作品,是在10多年前,用2003版本PowerPoint完成製作的,而且僅用了10頁篇幅。

在動畫中增加哪些細節,會讓畫面顯得更加豐富?

▍畫面感


❶ 平面構圖的鏡頭範圍

不同的鏡頭角度,傳達的感覺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根據自己的內容確定畫面的鏡頭範圍,專業上也稱為「景別」。

景別一般可分為5種,由遠至近分別為:

 

 

 

我們先看這兩個畫面。

第一幅衝浪為「全景」。整個畫面空間感很足,元素之間有很強的空間關係:

第二幅人物群像為「中景」。人物大部分出現在畫面,能看到中間這個人(主體)與周圍人的位置關係:

 

❷ 平面構圖的鏡頭角度

當我們了解了畫面構圖的鏡頭範圍,為了讓構圖豐富起來,還可以了解鏡頭角度的選取。

關於鏡頭角度的刻畫大致可以分為6種:

 

 

 

 

 

 

 

 

 

 

所以,「衝浪」和「人物群像」這兩幅畫面又分別是什麼鏡頭角度呢?

衝浪為背面視角,讓觀眾有一種代入感,仿佛你也置於海浪之中,感受到畫面中海浪的咆哮。

人群群像在通過正面視角把人物呈現出來的同時,還有平視的角度。平視看似親和的鏡頭,配上一句有力的文案,對比鮮明,從觀感上產生強烈反差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那些山區的推廣海報?

就是這樣的感覺,平視角度的鏡頭本身很親和,但配上反差的畫面內容或者再加個文案。

整個人就受不了了,我要去山區支援!!!

這就是鏡頭語言方式的構圖。

它能傳達情感,在動畫設計裡,每一個分鏡都是有各種景別的鏡頭角度,我們現在打卡的一個畫面就是一個分鏡,現在可以回想自己的作品畫面,是否傳達著某個情感呢?

還是那句話:平面是動畫的基石,平面成功,動畫才能更加出彩。

▍畫面主體


一個畫面說一個東西,展示一個主體。

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主體,修飾的部分就不要上位了。

❶ 通過對比關係,突出主體

 

在平面中我們可以通過大小、顏色、形狀等元素通過對比去突出主體。

這個手法也同樣適用於用在動畫,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手法在主體動畫中產生矛盾的變化,讓觀眾可以持續的看下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可以看到畫是千變萬化的,但還是能清晰感受到主體。

 

❷ 通過空間關係,也可以突出主體

可以用一些修飾的植物,放在前景當中,它們本身是融入環境的,只要動畫不搶戲,它們是不會太起眼的。

(圖片來源於@Ace B站作品)

❸ 通過輔助元素,讓場景更加豐富

也就是主要的動畫,和其他修飾類的動畫。結合自己的作品畫面,想一想這個畫面動起來能產生什麼?

 

比如衝浪那個畫面,動起來會產生什麼?

 

是的,「浪花」。可以在合理範圍內想像。

如果你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就可以做成超現實主義的的設計。

加上了浪花之後就是這個效果了。

 

仔細觀察下這張Gif圖,除了浪花,當動起來的時候,浪與浪之間拍打動作也是會有的畫面感。

所以我把後面的幾個小浪,做了不一樣的動畫處理——飛上來然後拍打下去。

 

通過添加輔助元素的動畫讓原來的畫面感更加豐富,場景也更加還原。

如何通過動畫增加畫面的故事感,進行情節化或故事化渲染?


❶ 產生對比,前後烘託

換句話說,就是從開始製造懸念讓觀眾不知道這是什麼,直到最後才揭曉答案。

如果我們設計好一個畫面之後,想要通過動畫產生這樣的情節對比,我們可以先做局部的動畫,從某個特點出發,漸進的去烘託內容。

 

舉個慄子,當畫面中有一群人排排站,你能想到怎樣去做動畫?

大家仔細觀察畫面,在畫面的最底部有一句話,但是因為前方的人群擋住太多了,沒辦法很快辨識出具體文字內容。

所以我先給手機一個特寫,再給中心人物製作一個登場的動畫。

從近景出發強調人物的狀態,之後拉到中景,呈現完整的畫面。在這之間有一個層層遞進的關係。

前後一個人和人群也有了對比效,從而增強底部文字所傳達的內容。

 

當有層層遞進的手法去描述畫面時,這樣一個畫面就會有多個畫面的遞進產生。

(圖片來源於@Ace B站作品)

這種方法,我自己也用在很多地方,比如這個動畫,它們都有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遞進動畫關係。

這樣的效果,大家注意靈活處理,不一定要在一頁裡面去做,也可以多分幾頁去完成。

 

❷ 假想事件延續

也就是,在這個動作之後,會產生什麼後續?

 

我們知道力是相互的,物體產生運動就會有力的作用,或者是產生某個事件。

這個事件TA接觸的其他東西會連續收到TA的作用,而產生新的事件或者運動。

這就是連鎖反應。 

 

❸ 設定畫面環境

畫面所處的物理環境,力的作用、光影的作用等等。

 

給動畫賦予情節,也是給TA一個環境作用。

TA所處的環境可以通過想像去營造,比如物理環境的下雨、下雪、日曬、風吹……等等。

 

所以我給「衝浪」的畫面增加了一個雨天的模擬。

正面的文案+惡劣的環境,是不是可以渲染的氛圍,增加衝突,讓觀眾更直接的感受逆難而上的勇氣。

賦予環境後,環境還會帶來連鎖反應,比如吹風的環境,就會帶來一個風力,在風力的作用下就會有各種風吹草動。

比如這個動畫,就是給旗幟賦予風吹的環境,讓它在環境下飄舞:

動畫的節奏感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速度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需要結合真實的物理環境去匹配動畫,在合理範圍內進行藝術的加工。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用上,甚至有些畫面可能都不會去製作,但平時生活中的積累不能少,TA能在你製作動畫時,提醒你模擬真實環境下的運動規律。

 

我平時在看一些國外視頻的時候,也有一些Up主會特意自己擺拍一個視頻,去反覆觀看走路或跑步的運動姿勢。

所以說,創作來源於生活。

除了真實環境物體本來的速度變化,還有一種視覺空間的速度差異。

比如「衝浪」的動畫。

可以看到視覺空間的速度差異,這也是模擬視差動畫的原理。

一眼望去,在我們眼中的運動,距離越近速率越快,距離越遠速率就慢。

因為視差動畫比較明顯。

放在我們這個海同樣是空間結構的畫面,需要細心觀察。

另外擴展一個關於緩動設置的小技能。

我們PPT動畫最高的緩動就是緩動開始和緩動結束拉滿的狀態,涉及這類緩動的操作,我們還可以分為兩段處理。

舉個慄子。

要做這種緩動的效果,我們添加兩段路徑,第一段可以佔據總路徑的80%以上,設置緩動結束拉滿的狀態,可以適當加點緩動開始。

整體速度可以快一點比如0.2或者0.3秒。

 

然後第二段路徑就佔據整體的20%甚至比例更少點也可以,具體的看實際效果。

同樣緩動結束直接拉滿。動畫在第一個路徑完了的同時,速度可以是第一段的兩倍左右,也就是0.6秒。就能有下面這種緩動效果。

 

 

動畫的靈感

最終的結果,畫面和動畫要統一協調。

《樂夏》的這一頁,這裡面的扁平元素和實物的碰撞,可以對動畫做不一樣的處理,比如定格動畫(這種動畫也很適合拼貼風的設計),所以這裡我用PPT函數模擬了這個定格動畫的動態效果。

  

再舉個慄子,比如常見的科技風,那科技風有哪些適合的動畫呢?

從科幻片中,可以借鑑那些設備裡的動畫是什麼形式的。比如電影「鋼鐵俠」中有很多類似的畫面,我們平時在做PPT的時候就可以去模擬一下。

風格眾多,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所以,不單單是觀察生活,平時在看電影的時候,也可以觀察電影中的動畫設計,遇到合適的動畫,就可以參考使用,特別是片頭片尾。

所以,建議大家養成「閱片」的習慣。

我們學習專業的設計,還是要去專業的網站或大神的主頁,去收集一些有些的作品。比如:

Behance:https://www.behance.net

Dribbble:https://dribbble.com

Vimeo:https://vimeo.com

Pinterest:https://www.pinterest.com

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bilibili帳號 @ACE嗶哩

收藏後別忘記做好分類,除了網站本身收藏夾可以用以外,建議下載下來創建相應的文件夾分類保存,便於日後學習觀看。

可以通過視頻後期軟體比如PR AE 之類的,去一幀一幀的觀摩,反覆的學習。

這是我自己平時的收集:

觀察他們的畫面分鏡設計、動畫效果、轉場設計、內容表達……儘可能的去體會作者為什麼這麼做。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本次的分享內容:鏡頭語言、畫面渲染等,去分析揣摩大神作品中的細節,化為己用。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分享,關於PPT動畫的4感:

畫面感、故事感、節奏感、靈感。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我本次的3頁PPT動畫作品:

掃碼加好友,領取海量PPT源文件


相關焦點

  • 鏡頭語言:電影鏡頭畫面的構圖
    電影鏡頭畫面構圖是指被攝對象在畫面中所佔有的位置和空間所形成的畫面分割形式;以及光影、色彩等在畫面結構中的組合關係,構成視覺影像。即在二維平面的銀幕上,創造出使觀眾深信不疑的三維的空間感。    電影鏡頭畫面構圖的首要任務是突出主體形象,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準確地引導到影片創作者希望觀眾注意的地方。    電影鏡頭畫面構圖的特點    整體連貫的節奏性——內容完整的一個電影鏡頭畫面通常總是由兩個以上乃至幾十個電影畫面完成的。
  • 用畫面講故事:電影鏡頭如何表現多人運動?
    影片被美國獨立電影人古斯塔沃·莫卡多作為經典案例收錄在他的暢銷著作《電影人之眼:如何用畫面講故事》中,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運鏡與構圖指南,對提升實戰能力非常實用。裡面還有對不同影片的幾百個鏡頭案例供讀者隨時翻閱。下面讓我們看看《放·逐》是用什麼樣的構圖展示多人運動的。多人鏡頭一般出現在一場群戲的開頭,可以明確人物的空間位置和相互關係,起到介紹作用。
  • 如何製作高大上的ppt,怎麼做出高大上的ppt
    傳統PPT單線條時序,只是一張接一張切換播放,而Focusky打破常規,採用整體到局部的的演示方式,以路線的呈現方式,模仿視頻的轉場特效,加入生動的3D鏡頭縮放、旋轉和平移特效,像一部3D動畫演示電影,給聽眾視覺帶來強烈衝擊力。
  • 電影鏡頭和攝影鏡頭的區別,如何挑選電影鏡頭?
    電影頭是用於拍攝電影和視頻,畫面內進行追焦或在不同主體之間移焦的手法很常見,這時要求最好不要改變畫面視野大小,所以鏡頭最好沒有呼吸效應。05 覆蓋像場大由於電影頭是工業品,製造成本允許較高,所以鏡頭的實際像場常做得比標稱畫幅大,以截取中間的最佳成像。通常40mm以上焦距的35mm電影頭,像場幾乎都可以覆蓋135全畫幅。
  • 【攝影技巧】教你如何拍出電影感畫面!
    當鏡頭聚焦於被攝景物中的某一點可清晰成像。色彩  電影藝術中的色彩是客觀性基礎上的主觀性應用,再現的是客觀性,運用的是主觀性。再現是寫實,運用是寫意。光線  光線是攝影畫面創作的靈魂,在電影中,所謂真實的「自然光效「是不存在的。構圖  電影畫面中的構圖會將場景空間中動態和靜態的被攝主體按照時間和空間位置,有重點、有次序地排列組合。
  • ppt模板--網紅直播ppt,卡通畫面的新聞聯播、拍攝節目、攝像機、各類從事新聞拍攝工作的畫面元素構成
    ppt模板--網紅直播
  • 微課筆記丨走進鏡頭世界 使畫面充滿空間感
    就是確定畫面的近大遠小比例關係,而不是為了拍遠的東西就拉長焦距,首先要明白我要什麼樣的近大遠小的比例關係,然後確定用多大的鏡頭。王騫,他曾經對我國的航天員進行攝影技術指導,創辦了針對攝影愛好者的專業攝影培訓機構北京雅趣攝影學院,授課方式通俗幽默,口碑優秀。新浪微博:微博學攝影(http://t.sina.com.cn/xuesheying)博主。
  • 寧靜周震南同框畫面像極了電影,霸氣姐姐乖弟弟,氛圍感絕了
    寧靜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以後人氣大增,雖然像她這樣級別的演員,也不需要再增加熱度了,但是寧靜參加節目就引起關注,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她的真性情,因為人氣最高,所以寧靜也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出道了出道後的姐姐們要參加一檔真人秀,是浪姐和花少的結合,姐姐們這個新組合要一起去旅行了,旅行成團,旅行完後或許這個團也就解散了,觀眾們也清楚姐姐們不會像年輕女團一樣演出的,帶來了熱度也有了節目這就夠了
  • 使用佳能C100拍攝電影感畫面
    我想要淡雅一些的畫面感覺,所以規定拍攝大部分鏡頭時將兩臺C100的色溫都設置在4300K-4700K,全片使用Canon-Log以保證寬容度和後期調色的空間。拍攝前我和助理測試了機器,隨後我告訴後期人員,可以在調色時往藍色區域再靠一靠,在前期拍攝時我儘量還原正常的顏色,給後期更大的可調空間。這是我前期試機時拍攝的畫面,並用這個素材走了一遍後期流程。
  • 誰允許郭敬明把《畫皮》拍成了ppt
    ,但依舊把電影拍成ppt。畫面像刻意製作的精美ppt,郭敬明很懂視覺設計,郭敬明拍的電影永遠是形式大於內容,畫面美到極致,能夠抓住年輕人的心,但是太經不起深敲了,不如說是個完美的MV。看完《畫皮》後,我竟get到了於正的這段對郭敬明冷嘲熱潮的話。
  • 學習 | 如何在構圖中增加空間感?
    這樣透視效果不明顯的畫面,如果用電影攝影的方式來處理,更像是用長焦鏡頭拍攝的畫面,把透視壓縮到了最小,而不是用短焦廣角鏡頭拍出的強烈的透視感。在下圖這張劇照中的構圖就是典型橫平豎直的構圖,畫面中的橫線和畫框上下平行,垂線和畫框上下垂直;畫面後方有個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雨、晾曬的衣服以及衣物後面的植物等,這個畫面中的分層,一層一層體現了畫面的縱深感,這就與透視規律無關
  • 如何快速給畫面賦予「電影感」?思銳1.33X變形寬銀幕鏡頭試用分享
    在這個時候如何才能在影像風格上進一步脫穎而出?一款價格便宜的變寬鏡頭可能是你問題的答案之一。變形寬銀幕鏡頭是好萊塢大片的最愛,尤其是科幻警匪類大片,超寬畫幅、如瀑布般的橢圓形焦外光斑、橫向拉絲炫光和特殊的畸變是這些大片的共同特點,通俗來說,就是變寬鏡頭能給你比普通球面鏡頭不一樣的影像風格,而這個「不一樣」正是普通觀眾眼中所謂電影感核心的特性
  • 【繪畫參考】用攝像鏡頭,讓你的畫面給人閃亮一擊吧!
    3、半身(腰以上)鏡頭。以表現兩者關係為效果,要表現兩者相互之前的表情,並建立能體現兩者距離感的構圖。4、胸部以上的鏡頭。為了體現手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把其他部分切掉,而進行重點突出。5、肩膀之上的鏡頭臉是人體最集中的部分,是角色的象徵,所以為了強調這個角色存在而使用。例如要描繪【有個誰都不認識的女孩】的存在感,就不要用這個鏡頭。
  • 日系電影美學的青春感是如何煉就的
    人間值得,未來可期,日系電影中那些明媚的時光一次次溫暖著我們,今天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日系美學電影的青春感是如何煉成的。在很多時候經常會聽到"日系」,都會下意識想到溫善舒適和真實隨性的感覺。那怎樣才是日系呢?低對比度,淺色調,大比例留白?
  • 分享 電影畫面構圖(一)
    據說 目前有這樣一種 看法 , 認為 研究 電影 的時空是新課題 , 再談畫面 、 畫面構圖似乎有 些顯得陳舊 , 有些過時 。 關於 電影 中的時空問題 , 應 該說 和 電影畫 面構圖 一樣 , 從電影一問世 , 電影工作 者就和 它接觸了 , 但有相當一段時間人們處 於不 自覺 的狀態 。
  • 解析昆汀電影鏡頭的藝術,以及昆汀是如何對自己電影製造懸念的
    那麼昆汀對於自己的電影是如何設置懸念的?不同的階段會有不一樣的鏡頭語言,攝像機不該運動的時候,一定不會動,攝像機只要運動就一定會有意義。在一檔節目當中,昆汀用橡皮筋做了一個比喻。懸念就像橡皮筋一樣 我就一直用力拉,看能拉但多大,只要橡皮筋一直拉大,這個場景能維持越長的時間,懸念就會越大。
  • 7個讓你用無人機拍出電影感畫面的航拍技巧
    來源:dronesplayer作者:比高如果要拍到精彩的航拍影像,除精通飛行遙控技法外,還要懂得如何運鏡拍攝。
  • 如何用一招讓你的ppt設計水平提高三個檔次
    在ppt製作過程中圖片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我們看到的很多精美的ppt頁面,最吸引眼球的一定是酷炫的圖片,如果能夠把圖片玩出水準的話,能夠極大提高我們的ppt設計水平,今天我就來分析一下ppt圖片的幾種創意玩法:一、布爾運算
  • ​加黑邊 = 電影感?電影畫面變寬的背後,竟與電視有關|圖文
    那麼,為什麼現在認為「寬幅」更有電影感?電影幕幅是如何變化的?CinemaScope 技術使用一種變形鏡頭拍攝,這種鏡頭中有兩組特殊的柱面透鏡,可以在保持畫面高度不變的情況下,把寬幅畫面橫向壓縮,記錄在 35mm 膠片上
  • 恐怖電影如何拍出高級感?|對話日本「恐怖教父」黑澤清
    國產恐怖電影,一直飽受詬病。在觀眾的印象裡,國產恐怖片已經被貼上「情節俗套」、「故弄玄虛」、「粗製濫造」等標籤。在電影院,國產恐怖電影大多在深夜檔才有排片。在豆瓣上,國產恐怖片評分難超5分。基於此現狀,國產恐怖電影在製作上該如何破局?恐怖電影如何拍攝出高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