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電影如何拍出高級感?|對話日本「恐怖教父」黑澤清

2021-02-21 第一製片人

國產恐怖電影,一直飽受詬病。

在觀眾的印象裡,國產恐怖片已經被貼上「情節俗套」、「故弄玄虛」、「粗製濫造」等標籤。在電影院,國產恐怖電影大多在深夜檔才有排片。在豆瓣上,國產恐怖片評分難超5分。

基於此現狀,國產恐怖電影在製作上該如何破局?恐怖電影如何拍攝出高級感?

日本影壇知名導演黑澤清的作品中,創作者或許可以受到啟發。自2000年執導的影片《降靈》與坎城結緣,黑澤清就成了坎城的常客。2015年更是憑藉《岸邊之旅》榮獲坎城關注單元最佳導演。2016年,黑澤清又攜《毛骨悚然》亮相第66屆柏林電影節展映單元。黑澤清早期作品主要圍繞神怪和黑幫兩大類型,後來側重於心理分析的恐怖和懸疑類型片。當黑澤清運用這些類型電影的元素來呈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表達對人生的思考與人性的拷問時,一種撲朔迷離的黑澤清風格就形成了。

在今年,黑澤清攜新片《旅途的結束,世界的開始》出席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嘉年華的活動,中國香港資深影評人、策展人徐匡慈擔任主持。在活動上,黑澤清不僅分享了從影以來的創作經歷,並為我們揭開了拍攝恐怖懸疑片的秘訣。

1997年的一部恐怖犯罪電影《X聖治》讓導演黑澤清聲名大噪,該片被認為是日本恐怖電影的代表之作。

電影講述了刑警高部在偵破連環殺人案過程中,遇到擁有神秘力量的嫌疑人,隨著與嫌疑人接觸的加深,高部內心的黑暗面也漸漸被激發出來。電影運用極度冷靜的敘事手法,以催眠術為線索,深刻剖析了刑警追擊嫌犯過程中所展露出的黑暗人性,冷峻疏離的畫面影像營造出陰森壓抑的電影氛圍。

據悉,《X聖治》的導演黑澤清和攝影師喜久村德章都是老舊房屋的愛好者。他們在繁雜、擁擠、高樓林立的東京都內四處尋找被廢棄、但還未來得及拆除的老房屋,將房屋內部隨意改造成警察局、醫院、精神病院等機構,便造就了電影的拍攝場景。這些曾經被使用、如今被拋棄的舊樓房,奠定了《X聖治》懷舊、破落、霧氣繚繞的整體風格。

《X聖治》除了拍攝場景讓人印象深刻,電影裡的背景音樂也尤為考究,在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內,人的話語之下總疊著一層低頻率的嘈雜聲。乍聽像是膠片太舊導致的聲音破損,但只要細細品來,基於大的音調之下,其實有著豐富的變化。時而是空洞的雜音,時而是海浪、車輛、風聲等環境音,而它們的響度又遠比普通環境音要響亮,幾乎可以把人的聲音淹沒。

此外,在《X聖治》裡沒有一處歌曲配樂,用底層噪音代替傳統配樂,並且大部分配樂並沒有和劇情發展完全結合起來,除了有兩處場景,一個是主角家永遠轟隆隆轉的洗衣機,另外是出租屋裡的永遠轟鳴的焚燒爐子。但通過這兩個場景的體現,暗示著觀眾,不受控制的因素常伴我們的日常,潛在的焦慮遲早會爆發,引起犯罪的衝動。

對於電影配樂的選取,黑澤清在接受採訪時分享稱:「 我可以打個比方,我們在一個安靜的房間中,有什麼東西突然掉下來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可怕。所以我做恐怖片的時候,並不是特別地依靠音樂,反而我會在這部作品中儘量地去減少聲音。安靜會讓觀眾覺得不安,他會思考之後的情節到底怎麼樣發展,為什麼會這麼安靜?

談及拍攝恐怖電影的心得,黑澤清稱電影是一個視覺加上聽覺的藝術,「 當然我們拍攝恐怖片時,要讓所有的觀眾有恐懼感,最簡單的方法是放一些非常可怕的聲音,即使不看畫面,只是聽那樣的音樂都會感受到情緒。但是我自己不會過多地採用這樣的方法,電影還是要讓觀眾去看的,通過畫面和其它的元素,讓觀眾能夠第一時間有自己的感受出來。所以我們不能依靠音樂去表現這些情緒,我是這樣的想法。電影是一個視覺加聽覺的藝術,我們要把所有的元素結合在一起,但是我自己的作品不一定要讓所有的觀眾都感受到相同的情緒。」

無論是《暗訪秘密》,還是《毛骨悚然》,亦或者是《岸邊之旅》,黑澤清創作的恐怖片給觀眾一種即使不流一滴血,也能讓觀眾毛骨悚然的感覺。

黑澤清從來不依靠大量的恐怖形象,沾滿鮮血、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來強制性刺激觀眾感官,而是在隱藏在不安的氛圍裡,安排在周密的調度之中,深層次的刺激觀眾心理。例如從電影《岸邊之旅》開場的四個鏡頭我們就可以窺見黑澤清導演的恐怖美學。

《岸邊之旅》講述的是一個獨居的女子與她失蹤三年的丈夫的遊魂一起旅行的故事。在片頭,女主人公獨自一個人背對著觀眾,一盞冷色調的燈,安靜得能聽到勺子撞擊瓷器的聲音,導演用窺探的視角,讓不安的情緒逐漸被醞釀。

緊接著,導演將鏡頭對準女主人公,鏡頭從右向左緩慢的移動,這種移動像是揭開面紗,告訴我們隱藏在她背後的「神秘」。但觀眾伴隨著近景的前後移動並沒有發現什麼意外,讓觀眾提到嗓子眼的心稍微落下。

隨後,鏡頭又回到最初的全景,女主人公緩慢地轉過頭,她直勾勾地看向鏡頭,觀眾的緊張感又被再次調動起來,女主人公到底看到了什麼?

最終,電影的鏡頭經過反覆的調動,此時男主人公突然出現在窺視者的方位上。

簡單的四個鏡頭,可以看得出,導演黑澤清擅長在普通的場景中傳遞出恐怖的氛圍,他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嘉年華中分享其經驗稱:「我覺得在電影拍攝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比如我們兩個人現在正在對話,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場景,我們要怎麼樣去拍呢?比如說在拍他的時候我就在後面,拍我的時候他就不能出現在鏡頭當中,兩個人不能同時出現在一個鏡頭中。」

背對的一方我們看不到他的表情,說不定他背著鏡頭說了非常惡毒的話,但是我們無法通過表情來猜測他的情緒,這裡就給人一種未知的感覺。亦或者是我背著鏡頭說了些壞話,但是轉過來臉卻是笑呵呵的,這樣就會有反差。」黑澤清認為誰能夠率先引導觀眾的情緒,就能夠讓他們產生恐懼感。

此外,黑澤清會對不經意的鏡頭下很大功夫,「我的電影裡面會體現並沒有在銀幕上出現的景物,也就是觀眾最在意、最關注的部分。可能是什麼都沒有的天空,或者是窗外出現的很有意思的東西,但是看得不是很清楚,讓觀眾產生興趣,產生好奇心。」

除了減少恐怖電影中的聲音,注重「窗外的風景」,在活動的結尾,黑澤清也鼓勵現在的年輕電影創作者,在數碼時代,可以多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創作。無論拍攝何種類型的電影,拍了一部作品之後,就很可能生出欲望,想要拍更多,更好的作品。

國產恐怖片在短時間內或許不能得到質的飛躍,但黑澤清已為我們提供了恐怖片新的創作思路和更高級的打法。


相關焦點

  • 人物 | 日本恐怖大師黑澤清,聽說被外星人入侵?
    《散步的侵略者》在去年五月份坎城首映,之後在九月日本公映,影片上映之後受到廣泛討論,黑澤清隨即推出番外篇《預兆:散步的侵略者劇場版》。《預兆:散步的侵略者》作為《散步的侵略者》的衍生劇,在wowow播放。與電視劇版相比,添加了部分變更,將在杜比數碼5.1頻道上映。
  • 大師嘉年華 |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清眼中的荒誕影像「夢境」
    在黑澤清拍攝電影的早期,他非常希望能將日本電影,以美國片的手法拍攝出來。但在去日舞學院學習後,他逐漸認識到日本電影和美國電影的差異,轉而去做一些調整,拍攝讓日本觀眾可以接受的電影。在拍攝《X聖治》時,他就參考了《沉默的羔羊》。
  • 驚悚大師黑澤清:電影無關政治,希望中日合作
    往下看就知道了~當我們推開專訪間的門時,黑澤清剛剛結束與上一家媒體的專訪,正在採訪記者的要求下站在東京電影節和《暗房秘密》的背景板前禮貌地合影留念。組委會緊湊的專訪安排沒有給他留出休息的時間,黑澤清很快就再度落座,準備投入與新浪的對話。  年過花甲的黑澤清作為驚悚電影的大師享譽世界,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
  • 黑澤清攜新作來到海南,島上吹起冷冽之風……
    本文對黑澤清的創作進行了細緻梳理。文 | 黑犬編輯 | 亹亹黑澤清作為一名類型片導演,常常強調「恐怖片」的定義。什麼是恐怖片?對於黑澤清而言,恐怖片是以與人生息息相關的恐怖為主題的電影。不妨將日本恐怖片與美國的恐怖片相對比,兩者最顯著的區別是,當主人公遇見了在這個世界上不應該存在的未知之物,他絕不會與之戰鬥,與其打敗它或被它打敗,不如接受未知之物的恐怖,並與之共存,如果謀求共存的方式受挫,那麼主人公會消滅自己。在日式恐怖思維的引導下,黑澤清的幽靈就是日常中的共存。
  • 美國電影「恐怖教父」復出江湖
    1996年的《驚聲尖叫》再次掀起票房熱潮,並陸續衍生出2000年的《驚聲尖叫3》等續集。最新影片仍為恐怖片《3D死期倒數24小時》My Soul to Take 3D。   恐怖教父的恐怖之路   身為一代恐怖片宗師級人物,韋斯克萊文其實有著非常好的出身。
  • R級日本鬼片有多恐怖?別嚇我了,我投降!
    日本恐怖電影來了評論區的小夥伴們推薦說來幾部日本恐怖片,確實,日本人製造恐怖的技能跟其他國家有很大區別,像啃食骨頭,一點一滴地進入到內心,日本的《午夜兇鈴》《咒怨》相信大家都領教過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三部日本恐怖片,有《咒怨》的導演,有《午夜兇鈴》的監製,最重要的是片子本身比較恐怖,來,大家一起感受恐懼吧!
  • 黑澤清閃耀三亞,《岸邊之旅》演繹魂魄歸來
    島的第二屆國際電影節上首次推出了「焦點」觀眾部門重點,國際電影有重大影響力的電影致敬,黑澤清太郎作為首次入選的巨匠,本人自己的手機的四部的新舊佳作深度和球迷們進行對話。與尊重傳統敘事、擅長商業類型電影的導演相比,黑澤清更像是一位獨一無二的電影藝術家,在他數十年的導演生涯中,幾乎沒有一部商業電影是由他創作的。
  • 專訪 前《電影旬報》主筆阿部嘉昭:當代日本電影人與坎城
    而與此同時,已,手握評審團獎的黑澤清,評委會大獎的河瀨直美仍然獲得了「一種關注」。可以說此次坎城電影節比以往顯示出更多對亞洲電影的偏愛,當然這也無疑是亞洲電影強勢存在的佐證。本次專訪,「深焦」常駐日本北海道小編荒也特邀前《電影旬報》三大主筆之一,現在北海道大學電影研究者,日本著名電影評論家、詩人阿部嘉昭先生,以日本電影人的視角做坎城的深度解析。H:坎城電影節對日本電影界而言,是什麼樣的存在?
  • 乾貨 | 日本恐怖電影的類型脈絡簡史
    御靈電影是極富日本傳統特色的恐怖片片種,以「日式恐怖」而聞名,而「御靈復仇」則是其中最獨特的類型。御靈電影積澱了內涵豐厚的日本傳統文化,成為日本恐怖片中最具日本特色的亞類型。末世電影與冒險電影的最大區別,首先末世電影屬於恐怖片中的亞類型,片中驚悚、恐怖元素更豐富,另外在情緒傳達上,末世電影的絕望與無助的情緒傳達傾向更加明顯,黑色基調比大部分冒險電影更加濃厚。
  • 日本鬼片為何那麼恐怖
    《山村老屍》是港產鬼片中的巔峰之作,不但有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恐怖元素,而且在表現手法上大量借鑑了日本恐怖電影《午夜兇鈴》的技巧和元素,但是今天不聊港片,來聊聊日本的恐怖片。日本恐怖片的歷程日本恐怖片是在二戰之後開始發展起來,在經歷了戰敗最初幾年的陣痛之後,日本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比如恐怖片大導演黑澤清就出生在那個時期,電影作為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媒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 日本恐怖大師 | 清水崇
    拍攝作品以恐怖片類型居多被譽為「日本恐怖大師」對這部電影喜歡得不得了而興起拍攝電影的念頭之後在學生時代的青春期裡清水崇便嘗試製作恐怖影片當時清水崇曾構思一部長度數分鐘名叫《家庭訪問》的恐怖短篇該短片後續則成為他在拍攝電影《咒怨》的靈感來源 就讀於近畿大學藝術學科,師從著名編劇石堂淑朗中途退學,他搬到京都一邊到電影院和咖啡館打工一邊寫劇本
  • 史蒂芬·金最喜歡的58部恐怖電影,非常高級!
    史蒂芬·金根據他那本探索電影、電視、廣播、文學領域恐怖文化現象的著作《骷髏之舞》中推薦的作品,同時借鑑了近些年來的熱門之作,我們綜合挑選出了一批電影,它們是恐怖片領域中的一個迷人橫截面,讓史蒂芬·金的心跳加速。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真正嚇到史蒂芬·金的58部恐怖電影都有哪些。
  • 2016 · 十佳恐怖驚悚新片
    作為一位當被問及人生理想時會回答說想拍一部恐怖片(別笑!雖然不可能啦。)的恐怖 / 驚悚片死忠迷,到年底總結時還是列一列自己今年的十佳(其實有12部)恐怖驚悚新片,以及兩部特別提及作品。另外,此榜單缺一個期待卻還沒來得及看的《生吃》。
  • 比《咒怨》還嚇人的高級恐怖片,只有他敢拍丨毒藥頭條
    最讓我驚喜的,是邀請到了日本著名恐怖片大師,黑澤清。電影中出現血真的非常反感啊……」黑澤清的恐怖,最大特色是擅長從氛圍刻畫和影像符號著手,從而製造一種心理層面的恐懼。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X聖治》就是典型代表。
  • 日本恐怖作品的四大情感元素
  • 大師嘉年華 | 來聽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清聊創作
    這個故事發生在烏茲別克斯坦,一個黑澤清幾乎毫無了解的地方。這恰恰讓他覺得,一個日本人在陌生國度發生的故事會非常有趣。黑澤清導演回顧了自己的創作生涯。他回憶自己剛剛拍攝電影時候,還是膠片時代,拍攝一部電影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所幸,有8毫米膠片,它讓黑澤清能以比較低的價格拍攝電影。
  • 【日語電臺】太恐怖了?日本恐怖電影
    在日本,到了夏天電視裡就會放「恐怖電影特集」這類節目。在日本人的概念中「恐怖」和「冷」是關聯的。所以在炎熱的夏天看恐怖電影會感覺涼快一點。ホラー映畫、といえば、アメリカは「ゾンビ」中國「ちゅうごく」は「キョンシー」ですね。
  • 對比於國內恐怖電影的幼稚,日本和泰國的恐怖電影,能嚇死人
    日本的《午夜兇鈴》和《咒怨》相比於國內的恐怖電影,簡直不是一個級別,在恐怖電影的劇情方面,不得不提的是,日本人的腦洞確實是大的超乎想像,以《午夜兇鈴》為例,雖然電影在劇情上有些狗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電影本身確實抓住了觀眾的恐怖心理,在電影的故事背景上雖然欠缺說服力,但是卻巧妙的用電影中出現的氣氛完美的掩蓋住了狗血部分。
  • 日本當今最天才導演,拍了日本國民恐怖IP
    不知是不是為了更多的榨取利潤回收成本,整個故事容量原本完全可以放在一部劇集中卻硬生生分割成兩部,使得錄像帶版本第二部前半小時內容和第一部高度重複,但即便如此也未能削弱影片帶給觀眾的恐怖震撼。回頭分析原因,很可能是由於劇情並非線性展開,而是以每個核心被害人為中心,講述他們如何遭遇怨靈,如何企圖逃脫最終卻連同身邊一切相關人員一起走向死亡。
  • 映世窗導演篇 | 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
    >時尚中透露著神秘的電影大師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按照慣例,我先向你介紹他的生平:導演名為清水崇,1972年生人,國籍日本。 「看完那部電影兩小時之後,我就會很想要和一個異類交朋友。這可能就是電影的能量吧。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有了拍電影的想法。」——清水崇     長大後,他考上了日本近畿大學文藝學部,主修戲劇,師從劇本家石堂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