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電影節正在進行中,很多大牌明星和導演都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其中擅長心理分析恐怖和懸疑類型的導演黑澤清就接受了我司前方記者的專訪,對於自己的新片《底片上的女人》和13年因政治問題無緣和中方合作的《1905》都說了很多呢,想知道說了什麼嗎?往下看就知道了~
當我們推開專訪間的門時,黑澤清剛剛結束與上一家媒體的專訪,正在採訪記者的要求下站在東京電影節和《暗房秘密》的背景板前禮貌地合影留念。組委會緊湊的專訪安排沒有給他留出休息的時間,黑澤清很快就再度落座,準備投入與新浪的對話。
年過花甲的黑澤清作為驚悚電影的大師享譽世界,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繼去年憑《岸邊之旅》在坎城「一種關注」單元獲最佳導演之後,今年回歸驚悚題材推出兩部新作——《毛骨悚然》與《底片上的女人》(又名《暗房秘密》)。
左《毛骨悚然》右《底片上的女人》
前者集結了西島秀俊、竹內結子、香川照之等眾多熟臉,而後者則作為他首次執導的外語片受到關注。
《底片上的女人》聚焦1893年發明的「銀板攝影」這一主題,講述了一個驚悚的愛情故事。
在與我們的對話中,黑澤清稱《底片》的故事構想早在20年前就已經形成,此次是受法國製片人的邀請才有了下文;對於知名電影評論家蓮實重彥「小津和溝口在21世紀的法國完成了宿命般的融合」的盛讚,黑澤清表示並沒有參考小津與溝口的表達形式,但對於能和兩位偉大的導演相提並論,甚感榮幸。
而對於前不久在中國引起討論的3D電影,黑澤清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稱「至今仍沒感受到3D電影的魅力」;最後問及不幸流產的中日合拍電影《1905》,黑澤清表示「非常可惜」,因為政治本不該和電影掛鈎,但如果如今再次操作中日合拍片,也會擔心中國「太貴」,恐怕日方難以接受如此高的薪酬。
《底片》受英國恐怖片啟發 20年前就已有構想
Q:《底片上的女人》這部作品是原創劇本,也是黑澤清導演首部海外作品(法國),請問您為什麼選擇法國作為此次電影的舞臺?在創作劇本時有沒有從「海外作品」這個角度考慮之間與日本電影的變化?拍攝過程中是不是和日本電影有些不同?
黑澤清:恩,這是因為我的很多作品都在法國公映過,在法國也有很多觀眾一直觀看我的作品。所以,法國的某位製片人向我提出是不是在法國也拍攝一部作品。於是就有了現在這部《底片上的女人》。如果沒有他的邀請,估計我也不會去法國拍攝,言語也不通。但是這個故事我其實在20年前就收到過英國製片人的邀請,詢問我是否拍攝一部恐怖電影。正好那個時候是日系恐怖片在歐洲最具人氣的年代。但是,最終還是流產了。其實當時我已經構建了這個關於「銀版攝影」的故事框架。隨後就有了這次法國製片人的邀請,然後我就拿這個原案又拿了出來。
《底片上的女人》工作照
關於劇本的問題,我一開始都是用日語寫的,然後讓法國方面的工作人員把它譯成法語,看看是否符合法國人的審美觀,是否會產生違和感。這之間我們來回修改過幾次劇本。但除此之外,我感覺在法國拍攝電影和日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法國人對電影的理解幾乎和日本人和相似,整個攝製組都全力支持我和演員們完成這部作品。
Q:所以您拍攝「銀版攝影」是源於20年前的那段經歷吧。是什麼原因讓你在20年前就選擇了「銀版攝影」這個題材?
黑澤清:我以前非常喜歡英國50-60年代的英國恐怖電影、特別是「Hammer Film」製作的作品,我真的非常喜歡。那些電影雖然比較古老,比如《吸血鬼德庫拉》《科學怪人》系列等。那種英國的古老城堡,地下室,還有就是「銀版攝影」這種女性被固定這種比較奇怪的設定,真的很符合恐怖電影的風格,於是我就有了製作電影的想法。
Q:剛剛您提到的關於城堡的話題,現在法國還有這種陰溼的城堡啊?內部和外部也非常協調。
黑澤清:我原本也以為法國應該有許多這種城堡,但是真的很難找。鄉村小鎮的話可能還有,但是在巴黎附近真的非常少,我找了3個多月。法國人說20年前還有許多,但是最近要不被搗毀了,要不就變成了博物館。但是,室內的場景其實和室外的一共加起來使用了三處建築。室內那個有樓梯的建築真的找了好久好久。
《底片上的女人》工作照
小津與溝口的融合?身感榮幸,但並未借鑑
Q:我在上周觀看了您這部作品。真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恐怖電影。我在電影院宣傳單上發現您之前的老師蓮實重彥先生以「小津和溝口在21世紀的法國完成了宿命般的融合」這種言語對這部作品進行了稱讚。我剛剛在電影院門口遇見日本電影記者大高宏雄先生時,他也表示您這部作品在光線的使用上和小津作品非常相似,您如何看待他們對您的評價?
黑澤清:恩,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其實我在法國製作這部電影也從沒有考慮過小津或者溝口的表達形式。只是如果被影評人說道的話,我自身會感到非常榮幸,畢竟能和這些偉大的導演相比較。其實在歐洲也有法國記者說我的這部電影想希區柯克的作品。怎麼說的,電影很多地方或許真的是共通的。
Q:這部作品中我是這麼理解的,女主角從樓梯上摔下來後變成了幽靈。黑澤清導演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落下「的場景,像這部作品這樣變成幽靈後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日本著名的《四谷怪談》,您的作品中為什麼會經常出現幽靈,為什麼會對這種驚悚元素那麼痴迷?
黑澤清:怎麼說呢,對於我而言,電影一開始就是拍攝「眼前」的東西,然後形成一個故事。這種只把「眼前看到的東西變成故事」再呈現給觀眾的手法應該是拍攝製作最簡單的方法。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方式的存在,反而使我想去拍攝「眼前看不到」的現象或者事物,這確實很難做到,但我非常感興趣。不過,如果通過CG之類的技術當然可以瞬間完成,但是製作資金以及那股存在於現實中的原味將失去。所以,我還是想以最原始的方法,儘可能的減少資金,去拍攝很出現在現實社會中的事物。這種情況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幽靈,只要讓演員來演就可以了。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映像構造,確實幽靈是最合適的「人選」。
關於幽靈的話題,你可以單純讓幽靈出現製造緊張氣息,從而變成一部娛樂性較強的作品。但是,我認為幽靈不是怪獸,也不是宇宙人,幽靈是人!我們死後也有可能成為幽靈,你可以試想一下:到之前為止一直還活著的人,如果變成了幽靈,會和人有什麼區別。因為「人」之後的場景是活著的人無法想像的,所以幽靈不是鬼,我一直認為「他」還是人。描寫幽靈這種拍攝方法雖然有些極端,但我認為這也是描寫「人」的一種方式。所以,我會把幽靈出現的作品當成普通的劇情片拍攝。
願挑戰新概念作品 但至今仍未感到3D電影魅力
Q:謝謝您這麼詳細的分析了您對幽靈的看法,這種電影有很喜歡的觀眾,當然也有觀眾會產生像今年另一部作品《毛骨悚然》標題那樣的感受。如果您有足夠的預算,您是否會去嘗試4DX作品的拍攝。您電影中經常會出現風的元素,或許4D會把您電影的效果拉到更高的高度。
黑澤清:恩,我對4DX並不太了解,只是聽說最近在日本很火爆,我感覺這種體驗已經有點超出了電影的範圍,更接近於主題公園性質。不過,如果我能夠創造出合適的劇本,我還是很願意去挑戰這種新概念的作品,吹風什麼的聽上去確實很有趣。我對於3D一直持保留意見,特別是場景中的遠景,看上去3D可以使其立體化,但在我看來其實2D就已經有層次感,電影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平面,它是有層次的,所以我至今還沒有感受到3D電影的真正魅力。
Q:您近年來的幾部作品中,雖然是改編自原作,但我發現《完美的蛇頸龍之日》和《毛骨悚然》幾乎都顛覆了原作的內容,在您看來原作對於一部電影而言,特別是您的電影究竟起到怎樣的作用?
黑澤清:恩,確實如此。這兩部作品我幾乎顛覆了原作。現在日本電影市場很難接受完全原創的故事,畢竟風險太大,製作委員會的成員也不想承受太大的風險,所以如果有原作的話,可以帶出一些話題點。日本作家有完全不希望你修改他們故事的作者,也有像《完美的蛇頸龍之日》和《毛骨悚然》這樣隨意我修改的大方作者。我製作電影還是以我自己的風格出發,原作有時候真的只會起到「背景故事」的作用,雖然這有些對不起原作作家,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從呈現出我想要的東西。當然我也不是完全推翻原作,《岸邊之旅》我就基本按照原作的路線來走的。
Q:之前有《1905》這部中日合作映畫的企畫,但最終因為沒有緣故而流產了。今年,中國大陸一共公映了10部日本電影,你這次已經完成了自己首部海外作品,如果將來您有機會的話,還會去中國拍攝作品嗎?
黑澤清:恩,我還是很想拍的。《1905》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原創劇本,當時故事框架也已確定,演員也選好了,都準備進入拍攝階段了。最終因為政治原因流產,真的非常可惜。雖然挑起事端的是我們那位「東京都知事」……電影真的和政治無關啊,我也真的很想拍這部作品。但是,現在中方拍攝的薪酬資金和當年比起來差距非常大,如果是中方單獨出資拍攝的話還行,如果還是中日合作的形式,我怕日方接受不了中國現在那麼高的薪酬,我最近聽了一些數字,真的很恐怖(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