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幣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佔比逐年降低,我國社會融資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其中融資租賃行業不再是一個小眾行業,已經逐漸發展為社會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租賃行業合同餘額突破20000億大關,佔到社會融資總量的12%,已經超過了以股票債券為代表的直接融資佔比。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融資租賃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23500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底的21000億元增長幅度為12%。行業註冊資金達到約3349億人民幣,潛在租賃資產承載能力高達3萬億元以上。
伴隨行業迅猛發展,融資租賃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日前,記者採訪了恆嘉國際融資租賃公司董事長喬衛兵,就行業現狀及瓶頸與困惑進行探討。
記者:融資租賃業從2007年起進入發展快車道,您認為這種快速發展的勢頭是否可延續?
喬衛兵:我國現代融資租賃行業發軔於1980年,在改革開放初期,從積極引進外資的角度,成立了一批外資租賃公司,已走過30餘年曆程。但行業的真正起步卻是2005年,並於2007年進入發展快車道,主要原因是《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頒布後,主流資本進入融資租賃行業,行業規模呈井噴式增長,迅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展望未來,融資租賃行業將通過進一步的競爭合作,更加健康成熟,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黃金十年」。
回顧過去十年金融行業的發展,保險行業資產規模以年均26%的增速,從2004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8.3萬億元,用了9年時間;信託行業以年均53%的增速,資產規模從2009年2萬億元到2013年10萬億元,只用了短短4年時間。對比融資租賃行業,業務餘額從2008年不足2000萬元,發展到2013年2萬億元,行業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72%。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融資租賃在未來五年內將達到10萬億規模。融資租賃行業很快將達到今天信託業的水平,成為金融行業的又一重要支柱。
記者:融資租賃行業現在主要有哪幾類主體,是否足以支撐其更大範圍和規模的擴張?
喬衛兵:融資租賃行業現在有三類主體。第一類是金融租賃公司,依託於銀行股東背景,註冊資本金大,客戶來源以分行營銷為主,資金來源多為同業拆借,業內稱之為「類貸款」業務。第二類是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以廠商系租賃公司為主,主要是通過融資租賃公司實現了協助母公司產品銷售,資金來源和客戶來源依託母公司的銷售體系,穩定的客戶群和資產管理能力是這類公司的優勢。第三類是獨立第三方租賃公司,其業務來源比較獨立,根據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融資方案,業務模式創新,提供的融資租賃服務有投資銀行及資產管理的性質。
以上三類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模式各具特色,在各自的客戶和行業領域上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會共同推動融資租賃業務迅速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從數量上看,銀行系租賃公司24家,內資租賃公司123家,外商租賃公司990家,三類租賃公司近五年的業務總量呈幾何級數式發展增長,行業規模已經形成,打造更大範圍全國性或區域性租賃資產交易市場的時機已經逐漸成熟。
記者: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但不可避免也存在並暴露出一些問題,您認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喬衛兵:目前,融資租賃公司的服務功能比較簡單,基本上以向承租人提供資金為主;大多數租賃公司的產品較為單一,以直接租賃和售後回租為主,回租業務佔比較大;租賃行業尚處於風險積累期,風險尚未集中顯現並引起社會的關注,風險處置模式尚不成熟;新成立的租賃公司尚未找到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盈利模式,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較大改善空間。
從外部環境看,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融資租賃立法,與行業發展相配套的政策法規和實施細則也不夠完善;在現行《物權法》、《合同法》等法律體系下,融資租賃涉及到的動產租賃物的抵質押登記制度和公示制度還不能有效保障合同項下的租賃權屬關係;租賃物件二級市場還不成熟,租賃物處置難度較大,使得融資租賃業務的優勢發揮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記者:對於行業發展您有何建議?
喬衛兵:針對當前行業主體類別多、數量多、發展快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監管建議:第一,要明確融資租賃行業的金融屬性,把融資租賃公司定位為非公眾金融機構;第二,要進一步改革現行審批體制,金融系租賃公司仍由銀監會監管,內資試點和外資租賃公司統一準入主管部門和審批條件,由各省一級金融辦前置審批,商務部只承擔外商投資租賃公司的外資準入審批職能。各省金融辦負責融資租賃公司(不含金融租賃公司)的監管,統計數據歸集上報到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形成完整的統計數據並建立行業信息披露制度。
從行業自身來說,在志存高遠的同時一定要做到腳踏實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經營模式和創新業務,做到專業化、差異化。比如,在資金渠道創新方面,恆嘉租賃開創業內先河,成功操作了第一筆租賃資產與險資的合作,創新了融資租賃公司的再融資模式。保險資金運用的風險偏好等特點與融資租賃業務租金償還期限和收益等方面高度契合,保險公司應積極研究租賃資產特徵,深化與租賃公司的合作,投放方向可定位於基礎設施建設、養老醫療和棚戶區改造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