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玉樹地震志願者張亞莉】高原上的格桑花

2021-02-28 大乾州

《 人民日報 》2010年07月07日   06 版發表了
郅振璞 李亞歐的文章《張亞莉 高原上的格桑花》(身邊的感動)  格桑花生長在高高的山甸,陽光照耀著它的聖潔與吉祥。她,被譽為一朵盛開的格桑花——10年愛心助學,做過物資轉運義工、「格桑花西部助學」志願者,發起成立「平行公益」民間慈善組織,開展過被褥項目、燃燭計劃、職業培訓等資助活動,被孩子們稱為「西寧媽媽」……她,就是青海省西寧市志願從事助學事業的張亞莉。    在遙遠的藏鄉,誰找到了八瓣的格桑花,誰就找到了幸福。它生長在高高的山甸,陽光照耀著它的吉祥與聖潔,風寒孕育著它的美麗和挺拔。在藏語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張亞莉,就是一朵盛開在青藏高原的格桑花。  6月11日,在玉樹地震災區發放完募集的睡袋等物資,在返回西寧的途中張亞莉突遇車禍,永遠地留在了青藏高原,這朵風姿綽約的格桑花,把花瓣兒和芬芳留在了高原……  10年前,張亞莉在西寧開始志願從事助學西部兒童的慈善愛心事業。2000年,當過代課老師的張亞莉和丈夫張中祥從陝西乾縣來到西寧,開了家小書店。她的家境並不是很富裕,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  從2005年開始,張亞莉擔任從西寧到稱多的物資轉運義工。5年來,她參與過無數次實地訪查、物資轉運、物資發放活動。2005年至2007年8月,她擔任「格桑花西部助學」組織志願者,2008年發起成立「平行公益」民間慈善組織,開展了被褥項目、燃燭計劃、平行公益獎學金、職業培訓、西部支教等特色助學項目活動,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西寧媽媽」。   在張亞莉遺體告別儀式上,她從事義工時的照片被製作成幻燈片,10年時光濃縮成短短的幾分鐘——溫和的眼神,愛笑的臉龐……幻燈片裡的張亞莉,美麗、陽光,給人溫暖的感覺。這些逝去的音容笑貌,點點滴滴地訴說著一朵格桑花的美麗情懷。  張亞莉的同事告訴記者,「印象中的亞莉姐和藹可親、雷厲風行、為人低調、不求名利,她數次上高原、赴牧區,舉全家之力投身公益事業,更難能可貴的是亞莉姐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公益事業。」  「她遇難,讓我很難過。」玉樹囊謙縣副縣長智美龍珠在西寧認識張亞莉時,她正在資助稱多縣第一民中的學生。一直到現在,玉樹許多學校都留下了張亞莉的足跡。  「替我們管兩個孩子吧。」稱多縣的中學校長扎西尼瑪在為貧困學生失學而發愁時結識了張亞莉。從此,她走進了西部助學志願者的行列。  深夜,剛從高考考場下來的藏族姑娘青梅卓瑪從通天河畔的拉布鄉村趕來。「亞莉媽媽在一中資助我和達哇求措整整6年。她是靠辛勤勞動在幫我們啊。」說起張亞莉囑託她們考前別緊張、別亂吃東西鬧了肚子影響考試,青梅卓瑪哭了:「她就是慈愛的媽媽,怎麼能沒得到我們上大學的喜訊就走了呢?」  張亞莉走過青海許多州縣、上百所學校,與其他志願者一起救助了幾千名學生。為了確定孩子們穿著保暖的衣服,她甚至把他們的衣服內膽扯開,查看裡面的棉花。當孩子們哆嗦著單薄的身子,仰著拖著鼻涕、凍得青紫的小臉天真而羞澀地喊「老師媽媽」的時候,她的淚水倏地就下來了。她說,她多想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孩子們幼小的身心,讓每個冬天都不再冷。  「都是普通人,我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做一些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張亞莉曾這樣說。  有一次,張亞莉到稱多縣清水河鎮分發救災物資。寒風中,一個孩子還穿著冰涼的膠靴。她把那孩子拉過來,幫他脫掉膠靴,再小心地給腳上的凍瘡塗上藥膏,然後給孩子穿上嶄新的襪子、棉鞋。  當她忙完了手頭工作,孩子突然比劃著她聽不懂的藏語,把一張精美的卡片塞在她手裡。一旁的翻譯解釋,孩子說很喜歡你,把這張好看的卡片送給你。一瞬間,張亞莉熱淚盈眶,她緊緊地摟著孩子,感悟良多:愛的對面還是愛。目睹這一切的義工陳濤落了淚:「大姐給孩子穿襪子的情景我一輩子忘不掉,說真的,我做不到!她是用心在做事,不是為做一件事而做事。」  6月11日晚上,張亞莉在給玉樹災區深山裡的孤寡老人、貧困教師送完睡袋和糌粑後,返程時因路面溼滑,乘坐的汽車滑下了山坡……  那天,漫天大雪為這位猝然逝去的天使覆上了素裝。「她原本可以不去的,可她惦記著災區,她要用詳細的調查資料爭取一個600多萬元的國際救助項目。」丈夫張中祥雙手捂著臉,淚水順著指縫流下來。  7月的玉樹,將是格桑花開遍山野的時候,她卻在含苞待放的日子悄然去了。我們相信,她並沒有離去,她會和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一起,陪著我們。

(乾縣為張亞莉舉行祭奠儀式)

  張亞莉 簡介
  2010年6月11日,自發在青海省格爾木市發放救援物資的慈善志願者張亞莉,遭遇車禍不幸身亡,與她同行的三個志願者受傷。被其他志願者稱為「西部助學最優秀志願者」的張亞莉,就此為自己10年助學救災路畫上了句號。很多志願者悲痛之餘,在網上設靈堂悼念她,要「繼續她未竟的事業」。民間NGO組織「平行公益」發起人、志願者張亞莉和她的隊友陳濤在玉樹遭遇車禍,張亞莉傷勢嚴重不幸遇難,享年45歲。2005年至2007年8月,張亞莉擔任「格桑花西部助學」組織的志願者,2008年發起成立「平行公益」民間慈善組織。
   西寧是格桑花助學組織向西部很多地區運送捐贈物資的中轉地,張亞莉將自家的倉庫貢獻出來,用作物資中轉。
  張亞莉的好友、志願者「北京一刀」說,玉樹地震發生後,張亞莉和丈夫每天接送好幾百件救災物資。

  2010年6月11日,張亞莉第三次進玉樹押送救災物資在經過青藏公路不凍泉(可可西裡保護站)的時候,發生車禍,遭遇不幸,同行的還有平行公益創辦人陳濤受了輕傷,另一名義工受了重傷。我常聽格桑花義工說起過但沒見過張亞莉,不過從洪波,陳濤,綠袖子那裡了解到她做公益的點滴,從格桑花西部助學到「平行公益」,張亞莉是實實在在在做事情的人,是切身為那些災民,為那些沒有吃穿的小孩子,為那些想要上學的孩子做事情的人。視頻很長,希望不要關閉,一直看下去,請朋友們記住她:高原上的一朵雪蓮花---張亞莉。她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民間志願者,從事民間志願工作已經有四年多時間了。



  張亞莉 經過
  2010年6月11日下午,她們的越野車取道玉樹經曲麻萊的葉格鄉去智明龍珠所在的囊謙。在經過青藏公路不凍泉(可可西裡保護站)時,不幸發生車禍,張亞莉當時受傷嚴重,陳濤也受傷,當地人找車緊急把他們送往格爾木搶救。
當地誌願者晚間聯繫到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布瓊,他說已經安排了索南達傑站的車接他們下來……
  就在南非進球球迷歡呼那一刻,第二次到玉樹援助的中國心志願者總領隊高思發給我打來電話:「張亞莉已經停止了呼吸……」

  張亞莉 評價
  張亞莉,在西寧會議和玉樹會議見過她,她是一個非常心慈的大姐,她在公益事業上已經有10年的路程了。對亞莉姐的離開,我心情非常的沉痛,雖只有兩面之緣,亞莉姐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她的形象也將永遠留在我心中。
我們希望亞莉姐能一路走的安心的話。
  亞莉姐本次行程主要是下鄉走訪和派發一些物資。不幸在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身亡。我們希望亞莉姐能一路走的安心的話,我們全國的志願者朋友們,為她祈禱吧,希望在天堂,姐姐過的更好。
  張亞莉是華夏公益聯合會的一份子,惠州的物資也經過華夏公益聯合會西寧調配中心轉運到玉樹的,等亞莉姐入土為安後,華夏公益聯合會玉樹大本營的志願者們會繼續傳承亞莉姐的精神,將物資發往需要的地方,同時也將會把惠州市民的愛心傳遞到災區。
  張亞莉是華夏公益的一份子,歐陽紫雲目前是華夏公益協調組成員,西寧調配中心成員。
  「她是一個捐獻愛心不要命的人」張亞莉資助好幾個孩子讀書,熟悉她的夥伴說,「她是一個捐獻愛心不要命的人」。2006年,張亞莉送慈善物資,外出20天。其間,她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甚至一度失去意識,當地的老師立刻開車將她送回西寧。
  張亞莉休養了很長時間,身體才恢復過來,「那次差點要了她的命。」張亞莉的丈夫對布瓊說。
  張亞莉遭遇不幸後,格桑花西部助學、平行公益等團體,都在自己的網站上貼出了悼念張亞莉的文章。

  志願者「北京一刀」說:她的離去,對於她的家庭來說,是失去了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對於包括格桑花義工在內的眾多公益人來說,是失去了一位好大姐、好同仁。剜心之痛,痛何如哉!
   志願者小雲說:「讓我們為張亞莉的靈魂祈禱,為她的家人祝福。讓我們攜手同心,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追思會上受助女孩長跪不起
   6月14日中午12時許,一則訃告出現在「平行公益網」首頁:「愛妻張亞莉,在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縣遭遇交通事故,於2010年6月11日晚9時20分不幸與世長辭,享年44歲……」文後落款是「丈夫:張忠祥攜兒子張家譯、女兒張蒼宇」。這則消息頓時在網友中引起巨大震動,網民紛紛留言表示,不敢相信那麼好的一位大姐就這樣離開了大家。
   昨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平行公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西玉。提起張亞莉遇難,他非常悲痛:「追思會從早上8:30開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數百人來為亞莉姐送行。這裡面有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玉樹州駐西寧辦事處主任、囊謙縣副縣長、稱多縣副縣長等,她生前資助幫助過的老師、學生,還有普通市民……一位從玉樹趕來的女孩,在追思會上長跪不起,直到追思會結束。這位女孩兒原來曾經受到亞莉姐的資助,直到工作。」
孩子們都稱她「西寧媽媽」
   西玉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張亞莉先後到過青海省的海東地區、海南自治州、玉樹自治州、黃南自治州、果洛自治州等地區從事民間慈善工作。「平日裡大家都叫她亞莉姐,她平和、熱心,玉樹的一些孩子都稱她為『西寧媽媽』。」
  有一次張亞莉到玉樹做家訪,看見一個患有腦癱的小姑娘雙腿盤坐在地上,無法直立,更無法正常行走。回到西寧以後,她立即籌集善款,幫助小姑娘在西寧實施了手術,現在小姑娘已可拄著拐棍獨立行走。
  張亞莉2000年前後從陝西到了青海西寧,在當地開辦了一家書店。2005年至2007年8月,張亞莉擔任「格桑花西部助學」志願者。2008年,她與別的愛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平行公益」民間慈善組織。玉樹地震發生後,張亞莉將自家的倉庫用作救災物資中轉專用。
 

 據西玉介紹,6月11日晚上,張亞莉在給玉樹災區的一些深山裡的孤寡老人、貧困教師送完睡袋和糌粑之後,連夜驅車返回西寧。當時玉樹地區剛下過大雪,途經玉樹州曲麻萊縣時,因路面溼滑,汽車滑下了山坡。車上4人被緊急送往格爾木的醫院急救,「遺憾的是亞莉姐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同車的其他3名志願者不同程度受傷,所幸目前都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玉樹地震志願者張亞莉追悼會在西寧舉行
  6月的青藏高原陽光明媚,但是依然寒氣逼人。早上8時許,青海省神安殯儀館館門前400餘名各界幹部群眾懷著悲痛之情來為在玉樹救災調查途中因車禍不幸逝世的格桑花老義工、愛心媽媽張亞莉送行,人們深切悼念張亞莉,同時希望這位愛心媽媽的愛被永遠傳承下去。
  殯儀館內擺滿了社會各界幹部群眾送來的花圈,大廳正上方的橫幅上一行大字非常醒目:永遠懷念愛心媽媽張亞莉。9時許,哀樂聲響起,隨著張亞莉生前愛心事跡回顧視頻開始播放,前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各界幹部群眾中傳出一陣陣痛哭的聲音……
  為表達對張亞莉同志的深切哀悼,青海省教育廳、玉樹藏族自治州等前來參加今天追悼會並送來花圈,表達對張亞莉同志的沉痛悼念及對其親屬的親切慰問。
  據了解,張亞莉,陝西鹹陽人,在青海做公益事業的普通的書店老闆。從2005年稱多雪災開始擔任從西寧到稱多的物資轉運義工。5年來,參與過無數次的實地訪查、物資轉運、物資發放活動。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1級地震,百餘家公益組織齊聚青海,並結成抗震救災公益聯盟,她承擔了大量組織、協調工作,為蜂擁而至的民間組織救災物資提供了寶貴的物資調度和中轉服務。此外,自2007年起,張亞莉為倡導平凡、量力而行的公益理念,為西部孩子爭取更多的資源,她與幾位同仁一起發起成立了平行公益組織,開展了被褥項目、燃燭計劃、平行公益獎學金、職業培訓、西部支教等特色助學項目。6月11日,在去玉樹實地發放募集來的睡袋和物資返回的途中,張亞莉突遇車禍、不幸逝世。據悉,張亞莉前後三次抵達玉樹進行災後救災和災後重建物資的轉運。

相關焦點

  • 居民稱震後玉樹如戰場 挖出者多數是死人
    15日早晨10點,青海省政府將有一架包機飛往玉樹機場,機上人員包括紅十字會等機構的災情考察組,這架飛機上的人員主要負責對災情的進一步考量,以對後續的救災力度做出評估。得知玉樹地震的消息後,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會(以下簡稱格桑花)發起人洪波萬分焦急,這個在西寧註冊成立的教育救助會,主要的負責人、志願者卻遍布全國各地。
  • 三江之源見證中國奇蹟——寫在玉樹地震10周年之際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地震中,他失去了三位親人。地震突如其來。波及範圍3.58萬平方公裡,2698人遇難、270人失蹤,受災人口24.68萬……速度就是生命,一場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行動迅速展開。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60%,距離省會西寧820公裡,救災面臨巨大挑戰!一組組數據,見證著中國速度:——最大程度搜救生命。
  • 旦曲阿帝受邀獻唱玉樹地震2周年大型公益演唱會
    近日,拉薩新生代創作歌手旦曲阿帝受邀青海衛視玉樹地震
  • 緬懷玉樹地震罹難同胞和犧牲英烈
    青羚網訊4月20日,國網青海檢修公司以玉樹330千伏變電站為活動陣地,利用運維人員交接班的機會,通過「學習強國」平臺視頻連線支部黨員開展「緬懷玉樹地震罹難同胞和犧牲英烈」特殊主題黨日活動。此次主題活動以「玉樹地震及災後重建史回顧」拉開了序幕,黨員們集體重溫玉樹地震期間湧現出的「消防人員」「電力人員」等逆行者們的感人事跡,致敬英雄。地震發生後,為保證全州人民正常的生活用電、改善用電質量,2013年6月6日,玉樹330千伏聯網工程正式投入運行,這條「光明天路」將玉樹電網與青海主電網連接起來,徹底結束了玉樹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解決了玉樹地區長期缺電的問題。
  • 國家地震臺網:疑似一顆火流星墜入玉樹......
    2020年12月23日早上7時24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上空,隨著一聲巨響,亮度極高的不明物體從東北到西南方向天空划過
  • 【身邊榜樣】張亞莉:堅守初心,育得花開
    今年49歲的張亞莉是市36小三年級(2)班的班主任,明年,她就從教整整三十年了。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站上講臺、全班30多名孩子齊刷刷地對她喊出「老師好」的情景,張亞莉說:「我瞬間愛上了這份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職業。」記者看到了她當年寫下的第一篇工作日記:聽到孩子的一聲「老師好」,淚水已充滿眼眶。
  • 三名志願者赴玉樹災區送棉鞋 途中遇車禍遇難
    「家·盒子」供圖本報訊 (記者巴士廣)10月27日,北京「家·盒子」文化有限公司志願者曾敏傑、楊浩、王瑞三人,前往玉樹災區兩所小學送過冬物資途中,車輛衝下148米山坡。事故導致曾敏傑、楊浩和一名當地誌願者布桑身亡。目前,傷者王瑞已返回北京治療。
  • 珍惜眼前人,憐惜眼前人:雪域邂逅格桑花(原創)
    它是說,在春夏之交雪域高原有一個璀璨的好季節,風姿綽約的格桑花兒就會如約來到草原上,為青春亮麗的姑娘們帶來好時光,也帶來幸福。央宗卓瑪不僅故事講得好,歌也唱得好,最拿手的還是那身著藏服翩翩起舞,似流雲、似波濤,舒展而不失內斂。每一朵格桑花如同那穿著粉紅的裙子在春風裡跳舞的小女孩。格桑花是一種團結的花。
  • 援藏志願者陳熙:雪域高原上的支教好男兒
    青春洋溢的校園公益達人,志願西部,情系高原,只身前往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開啟了人生8760小時,525600分鐘的支教生涯。他,是留守兒童紀錄片《情暖花垣——苗鄉的守望》的主創人員;他,是高原書屋的重磅籌建人;他,是「高原手拉手庇佑計劃」的創始人,他,是同學眼中的優秀記者,是老師眼中的傑出學生,是研究生支教團最有擔當的隊長;他,人如其名像陽光般溫暖明亮,他自己說,我是名普通的志願者。他,就是中南民族大學第三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隊長陳熙。
  • 玉樹宣傳歌曲| 《玉樹天上人間》首發!
    - 點擊下面播放器收聽《玉樹玉樹宣傳歌曲《玉樹天上人間》一塊塊瑪尼石祈願著安康一道道經幡飄蕩著吉祥這裡是康巴人的幸福家園             這裡是天上玉樹人間天堂人間天堂.》點擊下面,播放視頻《玉樹天上
  • 雲端玉樹 金融築夢——金融精準扶貧的玉樹經驗
    沐浴著冬日的暖陽,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群的牛羊漫步在草原,合作社中一片繁忙景象,牧民們住進了新房……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樹,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經濟發展落後,2017年,玉樹州一市五縣均被列為深度貧困地區,佔全省深度貧困市縣數量的38%。在深度貧困地區開展脫貧攻堅,金融支持引進資金活水,改變著貧困地區的面貌。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春日裡的幸福玉樹
    在團結社區活動廣場,72歲的藏族老阿媽白貝坐在小板凳上曬著太陽,看著眼前人來人往,臉上洋溢著安詳與幸福。  來到白貝家中,客廳里舖上了木地板,擺上了全套的藏式家具,液晶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廚房裡是太陽能生物節能爐和保溫水箱,衛生間安裝了坐便和淋浴,客廳有多媒體集線箱,房屋依靠地暖供熱。「坐下,坐下,來吃點水果,喝點奶茶。」熱情的白貝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招呼著記者。
  • 格桑花向著紅太陽 三江水唱著幸福歌
    圖集 新華社西寧9月21日電 題:格桑花向著紅太陽 三江水唱著幸福歌——青海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省掠影新華社記者王大千9月,正是高原收穫的季節,青海省民族團結工作也結出累累碩果:青海省是第一個所有市州(8個)建成全國示範的省
  • 青海玉樹否認燒帳篷逼群眾搬遷 稱燒的是垃圾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並附圖片,稱玉樹有關部門為完成對上級承諾,強制拆撤救災帳篷、拆板房,要求群眾搬新房;還燒帳篷,出現「火燒連營」。  當地是否以火燒帳篷逼迫群眾搬遷?帳篷拆遷風波背後有哪些情況?為此,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奔赴玉樹,調查走訪了當地居民、相關部門。  是否「燒帳篷逼搬遷」?
  • 「手中握著格桑花呀,美的讓我忘了摘下」,格桑花是什麼花?
    今天我就用我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寫寫我對"格桑花"這個名字的一點點了解吧!開始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所以"格桑花"意譯成漢語的話就是"幸福花"。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人民視為象徵著愛與吉祥的之花。我是抱著敬畏之心來聊的,所以以本文不敢有調侃搞笑的東西。
  • 青海玉樹旅遊景點
    玉樹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文成公主廟,隆寶灘自然保護區,勒巴溝是玉樹最著名的景點,層層疊疊的峰巒,把這方土地的明媚、質樸和神奇一直守護至今,更令她平添厚重。
  • 再憶玉樹:在深情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日子過得真快,不覺間玉樹「4·14」地震距今已歷十年歲月。雖說在玉樹恢復重建後,自己因常年駐其他記者站,無緣再親近這塊劫後的土地,卻因了在震前、震後和恢復重建中與玉樹結下的深厚情感,在十年的漫長日子裡,時常關注著玉樹劫後的成長與進步。時間如流水般讓記憶裡的許多感動歸於平淡,但玉樹地震中搶險救援的一幕幕卻深深銘刻在腦海裡,伴我至今。
  • 四川甘孜州發生5.6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4月1日20時23分在四川甘孜州石渠縣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3.04度,東經98.92度。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4661米。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6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本次地震周邊5公裡內的村莊有俄阿瑪底、耶休、那你、牛地麻、俄阿瑪底、克通,20公裡內無鄉鎮駐地分布,50公裡內的鄉鎮有長鬚貢馬鄉、長鬚幹馬鄉、長沙幹馬鄉、阿日扎鄉。
  • (玉樹抗震救災10周年)再訪「七朵雪蓮花」
    就像高山上的雪蓮花。」10年前,玉樹地震抗震救災報導中,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衛生院的7名女醫護人員,她們從地震起一直堅守在帳篷衛生院裡,像對待親人一樣診治病人,送醫送藥,像聖潔的雪蓮綻放在災後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