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有這樣一個人,年齡不詳,大概30多歲,單身。
白天的工作是寫廣告創意,時常靈感枯竭,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一個字。晚上回到出租房,就窩在沙發裡畫漫畫,餓了叫外賣,困了就隨地睡。
為了省錢,能和前租客磨破嘴皮討個舊窗簾。
工作十多年,依然覺得自己是職場菜鳥。
每天都想著要辭職,睡一覺醒來後又會自動去上班。
覺得自己胖,想要減肥,卻對美食無法抵達,只好安慰自己吃飽了再減肥,如此循環,減肥從未成功過。
她的日子和很多人高度雷同。
於是,她把這些時光和想法寫成了書,名字就叫《紅頭髮的N》。
這個人,就是崔賢廷。
她用一個可愛的漫畫人物N,代替自己來講述她的現實故事。
這些故事關於職場、戀愛,也關於夢想和家人。
書中有短小的故事,也有精彩的插畫,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可以說,我們都有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感受。
這個時代的你我,都會經歷生活的歷練,面臨四面八方的煩惱,也會發自內心的感激每個生活賦予的小確幸。
《紅頭髮的N》一經出版,在韓國暢銷超過10萬冊,引發200多萬人的強烈探討和共鳴。
看完書,我只覺得自己不孤獨,原來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人和我有著類似的遭遇,我們都曾為同一件事煩惱過,憂傷過,最終都被生活治癒,被自己救贖。
接下來,讓我們跟著N一起感受生活的雞飛狗跳,一起感受每天都會發生的小確幸吧。
01 不工作是幻想,好好工作是成熟
在《紅頭髮的N》裡,崔賢廷用俏皮的插圖,畫著一個紅頭髮,梳著兩條長麻花辮、鼻梁兩側長滿小雀斑的姑娘,配上她和閨蜜的吐槽,多次義正言辭地抗議被公司,說自己被剝削,堅決地不想再去上班。
閨蜜聽完,果斷勸她辭職,別去工作了。
沒有等到閨蜜的勸慰,N的氣勢立刻消退了。
她扳了扳手指頭,算了算房租水電,又想了想外賣服裝的帳,最後洩氣地說:「儘管工資太少,不夠花,但沒有它,我就沒法生活。」
這種情景,我想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曾經歷過。
忙到昏天暗地,薪水平平多年不漲,職場裡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讓人發自內心的疲憊。
很想把堆積的業務都摔到地上,給難搞的同事來個「過肩摔」,最後,把討厭的上司炒掉。
可是,誠如崔賢廷說的那句話,「豪邁地離開公司又能做什麼呢?學的就是這些,還不是要找相同的工作?」
所以,抱怨歸抱怨,最後還是要上班。
成年人的世界裡,工作不是夢想,而是生存的剛需。
也許一份工作收入微薄,可偏偏是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懂了,也就不必為難自己了,就把辭職當成人類的口頭禪。
誰都會說上幾次。
碰到工作中不開心的事情,該吐槽就吐槽,該發洩就發洩,讓負面情緒排解掉,我們才能有力氣,有狀態,繼續精神抖擻地去工作。
不工作是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便不為賺錢,不必為生活開銷買單,但是,有份自己願意做的工作,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優勢,也是人生的一種充實和滿足。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懂得,選擇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任由情緒作祟。
02 結婚,要麼是找到了愛情,要麼是找到了依靠
紅頭髮的姑娘N, 不折不扣是個大齡單身女青年。
她嚴肅審視了自己找不到男朋友的原因,最後發現,自己的要求真不高,確實是好男人太少。
得知對方家裡有人謝頂,立刻推斷出眼前的男青年,一旦到50歲,也會有脫髮的可能。
所以,必須淘汰。
對方花錢奢侈,可能會向自己借錢,也要淘汰。
他脾氣不太好,有點暴躁,以後會不會家庭暴力,必須淘汰。
哪怕對方身上99%都是優點,紅頭髮的姑娘N, 也會因為那1%的缺點而淘汰他。
在她看來,這1%是毀滅性的,那99%是可有可無的。
在她的認知裡,不存在「先交往看看,不行再說」,她只有滿意和拒絕兩個選擇。
每每失望後,N也會自我安慰說:「我的要求真不高,是個男的就行。」
然後,真有這樣一個人出現時,她的內心早已堅定如鐵:「我不答應。」
我的身邊也有幾個單身的大齡姑娘,在她們身上,我確實看到了和N一樣的經歷和想法。
她們期待對方完美無瑕,難以容忍任何一個微小的缺點。
有時候,她們用矜持和強硬,考察對方的韌性和堅持,偷偷期待對方再努力一次,再往前一步,她就同意牽手,結果對方喪失了耐性,直接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書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雖說沒有一棵樹經得住用斧頭砍十次,但苦於沒有男人願意砍那第十次。」
於是,眼睜睜看著自己淘汰的男人,成了其他姑娘身邊的優質男友,然後暗自懊惱和後悔,自己弄丟了一隻潛力股,為她人做了嫁衣裳。
其實不必苦惱。
當這對男女成了夫妻,等待他們的並不是戀愛時期的浪漫,而是育兒戰爭,婆媳矛盾和夫妻爭吵。
已婚的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他們並不是說說而已。
所以,以後別問他人為什麼不結婚了。
她只是維持了之前的生活狀態,並沒有特別的理由。
如果有人結婚了,選擇和另一個人,一起迎接生活的種種變化,我們應該問問他們,為什麼想結婚?
答案很簡單:他們要麼是是找到了愛情,要麼是找到依靠。
單身的人,對於戀愛這件事不如隨緣一點,也許你的人生還有其他美好的可能。
03 幸福無需刻意追求,每個當下都有快樂
崔賢廷的高中老師說過一句話:「人活著是為了讓自己變得幸福。」
當時這句話讓她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原來她以為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吃炸雞和披薩是完全錯誤的,人要為了幸福而活。
從那以後,她把幸福定義為人生的重要命題。
她每天認真生活,一切都為了追求幸福。
15年過去了,她迷茫了。
她捫心自問:現在自己幸福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她下決定,事事考慮幸福與否,反而讓自己很不快樂。
原來快樂的日子,也變得不那麼美好了。
自己的人生並不比其他人幸福。
於是,她開始改變。
她不再刻意為幸福而活,與其去實現這種玄幻高大的理想,不如現在多吃一塊炸雞。
對此,簡直不同認同更多。
每天開懷大笑一次,吃一頓健康飲食,運動一小時,不生氣不沮喪,看喜歡的書,有喜歡的人,這些目標,都比那懸浮空中的「幸福」二字,更有意義,更接地氣。
人生不是由驚天動地的大事構成的,它就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每分每秒,無數個小事組成的。
做好這些小事,每個當下都有小確幸。
太多活得不幸的人,錯把幸福當終點,卻忘記了它就藏在每段徵途。
生活總有一地雞毛,學會自己找樂子,不錯過每個精彩的瞬間,我們才能活得更好。
書中那個紅頭髮的姑娘N,是現實生活中無數人的縮影。
工作平平不夠出彩,她也會喋喋不休地抱怨,卻依然要打起精神上班。
沒有好看的臉蛋,也沒有絕佳的身材,單身被催婚,被叫作「大齡剩女」,她也會失落,不開心。
她也曾因為人際關係而苦惱,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焦慮。
誰的生活不是如此呢?
喜怒哀樂,掙扎奮鬥,每天都在現場直播。
如果你渴望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尋找一份溫暖,得到一份理解和共鳴,那就看看這本《紅頭髮的N》。
崔賢廷的文字細膩幽默,插畫可愛俏皮,它一定可以深深地打動你。
紅頭髮的N,代表了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這群人值得被深愛,被尊敬,被治癒。
包括你。
---------End----------
文/魚白原創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