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看過下面這樣的新聞,說的都是一些人在經歷了某個事故後說話突然帶上了外國口音:
鋒標君也曾報導過本土新聞武漢太婆漢腔一夜變粵語 各路專家跨國「大會診」
雖然車禍是一件很悲傷的事,但不知道有木有人和鋒標君一樣,也默默羨慕過這種一夜之間就能流利地說外語的「超能力」,因為同時掌握幾門外語的人真的炒雞酷炫狂拽啊。
這些突然的口音變化聽起來很「洋氣」,其實這是一種因為大腦損傷(如中風或頭部創傷)而導致的語言表達障礙,在醫學上被稱為「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簡稱FAS),全球目前只發現了60多個病例。
今天鋒標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種謎之口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外國口音症候群(FAS),也叫異地口音症候群,是一種語言障礙,通常是嚴重大腦損傷的一種副作用。FAS會造成語言模式、語調及發音的突然變化,致使患者突然開始講某種「外國」口音。
常見的FAS口音涉及德語、波蘭語、西班牙語、漢語、北歐語、法語、斯拉夫語、匈牙利語、韓語、荷蘭語和愛爾蘭語。
最早關於FAS的記錄來自於1907年Pierre Marie的報導,一個巴黎人右側偏癱後出現明顯倫敦奧塞申地區口音。1919年Pick也詳盡描述了1例捷克人左側腦半球卒中後出現波蘭口音。
頗為著名的事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挪威女子被納粹擊傷頭部後,在納粹佔領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改用德國口音講話。
2010年,英國報紙曾報導一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女孩的情況。這名女孩13歲,來自科寧,一個距離著名港口城市斯普利特90分鐘車程的地方。經歷了24小時的昏迷後,此前從未有德語學習經歷的她開口即講流利德語。
上個月,《實用神經病學》雜誌也刊登了對相似事件的研究報告,一位蘇格蘭女性通過牙科手術來糾正她突然出現的德式蘇格蘭口音。
咱們再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16歲的魯本是美國喬治亞州谷內郡一所高中足球校隊選手,16年來只會講英語,然而,一場足球運動中的腦震蕩事故改變了他的語言。上個月,他隨隊參加球賽,在一次飛身撲球時倒地,隨後被其他球員踢中頭部;教練說,魯本嚴重受創,數次停止呼吸,他被直升機緊急送往亞特蘭大醫療中心搶救。
經過3天的昏迷,魯本終於醒了過來,奇怪的是他居然忘了怎麼說英文,反而講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他的媽媽表示,兒子以前並不會說西班牙語,但身邊有不少朋友常說著西班牙話,可能在他腦中留下了印象。
魯本在加護病房住了一星期後,現在已經返家療養,儘管英語能力逐漸恢復,但仍無法重新回到學校,他不時癲癇發作。媽媽說,他不知道兒子受了多大創傷,龐大的醫藥費用更是改變了全家人的生活,現在只盼兒子的故事能提醒更多人,注意腦震蕩的傷害。
少年魯本在一周內經歷了自己的語言地震,失去英語習得西班牙語後,幾乎再次完全失去了西班牙語又恢復英語交際。
大腦的語言中心如果受到神經性創傷,或者有多發性組織硬化,或者受到嚴重外傷,則有86%的機率觸發中風,魯本的情況在極少數,原因並不明確,心理上的原因,如嚴重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創傷也可導致FAS。
下面這個例子原因就比較特殊:
2015年12月,來自羅斯堡的Alamia在休斯敦經歷了整容手術。從麻醉中醒來後,她講話一直帶英國口音。「最大的問題在於確認患者是確實改變了口音還是在假裝,」神經學家Yaltho說。Alamia的醫生調查發現, Alamia長時間在墨西哥傳教,有西班牙口音。她的旅行僅限在美國境內及周邊國家。
通常情況下,FAS患者在經過語言和心理治療,以及藥物輔助後,會恢復「自己的語言」。FDA說,該過程可能需要數天時間。
有報導63%的FAS患者伴隨失語、構音障礙、言語失用。國人報導以外傷多見。FAS患者不幹擾語音規則,而是音調和詞尾變化、重音和發聲改變,與其母語不同。
總結各個病例,可以發現FAS發音呈現如下主要特點:
1.語速較慢,語音延長,歌曲樣音調,方言相關語音元音替換,元音延長,雙元音改變;
2.少見高音調,每個音節持續時間大致相等;
3.發「h」音非常用力,產生異常響亮的喉音摩擦或避免發音。
某些FAS患者出現本國其他地區口音,一般認為是FAS變異型,有學者曾報導1例加拿大患者,左側內囊、基底節、額葉放射冠梗死,從南部的安大略口音轉為東部口音。還有患者出現英語口音變異,如從美國英語、英國南部口音轉變為蘇格蘭英語、愛爾蘭北部英語、澳大利亞英語口音等。
這些年來我國也出現了不少關於FAS變異型的報導,大多是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轉換」。
2005年7月25日《重慶晚報》報導,一男子維修電梯時不慎從3樓摔下,原本地道的重慶話「丟」了,出口就是「準」普通話。
華龍網曾報導,重慶市梁平縣人民醫院外三科薛南平醫生介紹,他曾收治了一名頭頂骨粉碎性骨折的女中學生陳花,治療8天後,陳花甦醒過來,只能說普通話。
2008年03月31日《河南商報》報導,周口市扶溝縣52歲的孫鳳蓮騎因車禍昏迷10多天,醒來後原來只會說扶溝話的她,突然改成了不太標準的普通話。
2010年12月30日《鄭州晚報》報導,惠濟區新莊村的孫亞亞,遇車禍昏迷,甦醒後她原本的河南話變成了普通話。
……
更神奇的是,動物界也出現了這種異地口音症候群現象。
據外媒報導,一隻在英國長大、操著英國口音的鸚鵡,在失蹤4年之後終於回到主人身邊,但它不會講英語了,而是講起了西班牙語。報導稱,Nigel與它的英國籍主人Darren Chick一直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託倫斯。2010年的一天,Nigel飛走之後就再也沒回來,主人Darren已經放棄了尋回Nigel的想法。
然而,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另一個城市,獸醫Teresa Micco飼養的一隻非洲灰鸚鵡於9個月前遺失,最近有人將一隻灰鸚鵡送還給她,但她發現這不是她的鸚鵡。巧合的是,Teresa從鸚鵡身上的晶片,找到了它的原失主,他正是Darren Chick,而這隻鸚鵡就是Darren 4年前遺失的寵物鸚鵡Nigel。
但讓Darren鬱悶的是,走失前的Nigel一直講的都是英語,而現在它不講英語,改講西班牙語了,沒有人知道Nigel在過去4年究竟遇到什麼事。
FAS並不是獲得的異地口音,而是一般的、無特定性的異地口音,與語言延長,如元音產生、單詞持續時間、單詞間過多暫停或語言起始潛伏期較長,語言流利性減慢相關,給聽者異地口音感覺。此外,FAS口音判斷因人而異。如有學者研究過1例28歲巴西額葉血腫患者,Broca失語恢復期出現北美口音,請10人評估患者錄像,7人確認異地口音,其中5人定為西班牙語,1人定為德語,1人定為南部巴西語;另外3人則稱奇怪口音。
雙語患者出現FAS少見。Avila等報導1例右利手女性患者,母語為西班牙語,同時熟練掌握法語、英語和加泰隆尼亞語。患者右側頸動脈閉塞後出現FAS,表現為母語(西班牙語)受累,而12歲之後學會的語言(法語、英語、加泰隆尼亞語)未受影響。
在仔細讀了這些新聞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新聞裡提到的這些人突然開始說的語言其實都是他們之前學習過或是平時就經常使用的,或者是身邊的人使用的語言,存在一定的語言環境。比如下面視頻中提到的94歲的來自湖南的老奶奶,她腦梗入院清醒之後就只會說英語了,其實老奶奶曾經當了30多年的英語老師。
FAS應該與構音障礙、言語失用和失語區別開來。63%的FAS患者伴隨語言疾患,如失語、構音障礙、言語失用。偏癱樣構音障礙可見發音順序含糊,錯誤性停頓。不實際的語言替代,常見不連續的省略和附加聲音。構音障礙和言語失用均有正常語言極大扭曲,而FAS具有正常語言成分。
FAS和Broca失語類型不同,嚴重程度也不同。FAS特點是韻律和節段性損害,近似於正常聲音,但與母語不同,語言治療有助於改善FAS。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科學界還沒有找到任何一例一覺醒來突然就會說一門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語言的情況。
所以要想一覺醒來外語突然變好變流利或者突然擁有一口「洋氣」的「倫敦腔」似乎是不太現實了,大家還是和鋒標君一起好好學習吧!
· 感謝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科主任經屏教授提供醫學支持
· 感謝長江傳媒編譯孔婧煒女士整理並翻譯外文文獻
圖片來源:360圖片
資料來源:外語網站及《中華神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