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中國天眼 凝望蒼穹

2020-12-25 西部網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它的落成啟用,對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期間,FAST完成了從落成到正式開放運行的重要階段。未來,FAST將開展更多巡天任務,為探索宇宙作出更大貢獻。中國之聲特別報導《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10月18日推出《中國天眼,凝望蒼穹》。

「中國天眼」坐落於貴州平塘縣克度鎮深山的一處「大窩凼」,從山頂向下看,就像一口「大鍋」,其口徑達到500米;球狀反射面相當於30個足球場。

FAST是以南仁東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的設想,歷經5年半的艱苦建設,FAST團隊攻克瞭望遠鏡超大尺度、超高精度的技術難題,高質量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進入調試期。建成之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總經理張蜀新充滿期待。張蜀新說:「這個望遠鏡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這樣一個望遠鏡是給中國的天文學家們提供一個新發現的機遇,我很期待能夠在望遠鏡上做出一流的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

遺憾地是,在FAST落成前10天,為其傾注一生心血的南仁東因病逝世。FAST的表現沒有讓南仁東失望。2017年10月,它首次發現了2顆脈衝星。

2顆脈衝星,它們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僅經過一年的調試,FAST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它的調試進展非常快,超過了在國際同類大型設備的一般進度,而且它開始了中國天文學者或者世界天文學者但是利用中國的原創的設備系統做出天文發現的這樣一個新的時代。」

2018年4月28日,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毫秒脈衝星是每秒自轉上百次的脈衝星,李菂表示,穩定的毫秒脈衝星是低頻引力波探針,是觀測超大質量雙黑洞發出的引力波最有效的方法。李菂說:「100顆普通脈衝心率大概有一顆是毫秒的轉動快的又是穩定的脈衝,他們才是我們真正做高精度計時實驗的時鐘,所以我們也是希望通過FAST進一步的巡天,以發現作為開始更多地找到這樣非常有價值的穩定時鐘,提高國際脈衝星陣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

2020年1月11日,FAST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投入運行後,FAST未來將加強國內外開放共享。截至2020年3月,FAST發現並認證的脈衝星達到114顆,超過同期歐美多個脈衝星搜索團隊發現數量的總和。今年4月,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李菂表示,未來3-5年,FAST的高靈敏度將有可能在低頻引力波探測、快速射電暴起源、星際分子等前沿方向催生突破。李菂表示:「大的方向會在脈衝星搜索、脈衝星計時、銀河系氣體、星系巡天,以及新前沿科學,特別是這些射電展線源,尤其是所謂的快速射電暴,因為這是最近十年來射電天文最重要的熱點。從今年開始,就是驗收結束後就可以開始『巡天』,也就是系統的科學工作。」

編輯:樊婷婷

相關焦點

  • 微視頻丨山東這些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4日訊「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開局的節點上,回望過去這五年,山東迎來飛速發展,在科技創新方面捷報頻傳。
  • 「十三五」成就巡禮丨問鼎蒼穹 中國航天邁向太空新高度
    「十三五」期間,圍繞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這幾天,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在進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測試,這一次,它要運送的是總重量超過8噸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  「十三五」期間,我國航天舞臺好戲不斷。
  • 【回眸十三五】中國航天問鼎蒼穹
    「十三五」期間,圍繞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運載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餘夢倫介紹,有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開展探月以及探火等深空探測、行星探測就具備了基礎條件。因為,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十三五」期間,我國航天舞臺好戲不斷。
  • 真正的男人——南仁東:燃盡生命,只為天眼
    原標題:燃盡生命 只為天眼南仁東在FAST圈梁上。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11月11日,初冬的陽光,燦爛溫暖。平塘縣克度鎮,「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塑像在陽光下靜靜佇立。八字鬍、戴眼鏡、小個頭、一身工服的南仁東,目光堅定。在距離塑像不遠的大窩凼裡,「天眼」靜默不語,凝望蒼穹。探索宇宙的奧秘,是南仁東一生的浪漫追求。
  • 「超級工程」不斷崛起背後:創新「稅動力」持續加碼添活力
    這僅僅是稅收為「超級工程」實現創新跨越添動力的一個縮影,五年來,稅收助力一系列核心技術迭代創新。回眸「十三五」時期,從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到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YQ-625牽引電機,到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每一項獲得創新突破背後,都離不開「稅動力」的貢獻。
  • CCTV-1四十集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4月2日上午8點18分,慶祝建國七十周年重點獻禮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隆重開機。電視劇《中國天眼》改編自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著名導演杜軍傾情執導。該劇以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設為背景,以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一生的成長曆程為主線,講述南仁東先生為「中國天眼」奮鬥的艱辛歷程和平塘人民支持「中國天眼」建設的感人故事。
  • 「聽見中國聽見你」 2017年度優秀歌曲欣賞《天眼》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繁榮音樂創作,立足當代中國現實,聚焦中國夢的新時代主題,緊緊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和「一帶一路」「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在中宣部和中國文聯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音協啟動了為期五年的「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
  • 《天眼之魂》:致敬時代楷模南仁東,再現「天眼」工程感人事跡
    11月8日,由貴州師範大學和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合作,聯手打造的國內首個「天眼」題材大型舞臺劇——《天眼之魂》,在貴州師範大學花溪校區禮堂正式公演。《天眼之魂》以多幕話劇的形式進行呈現,將舞美設計和多媒體視聽設計相結合,融音樂、舞蹈、戲劇、朗誦、科技元素等為一體,以南仁東團隊研發、建造「中國天眼」的傳奇故事為主線,講述以南仁東為代表的科學家們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局、鞠躬盡瘁為天文事業奉獻的感人故事。表現了貴州這塊神奇的土地以及純樸的人民,因「中國天眼」的建設, 在致富觀念、生活方式、工作觀念、成功觀念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
  • 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呈現中國「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是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今年繼《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創紀錄片,也是該頻道自2011年1月1日開播以來攝製的第一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   「在國際紀錄片界,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一直備受矚目。
  • 常識|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 紀錄片《最美中國》第三季:聚焦「超級工程」與「最美邊境」
    於2016年推出的《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一季用一年的時間深入中國全境,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並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一起探訪散落在中國古老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呈現一種鳥瞰式的觀察眼光。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誕生,解決難題領先世界
    又一超級工程 我國在眾多科研建設領域不斷取得進步,高速公路總裡程冠絕全球,海底隧道建設領先世界,中國橋梁名冠中外。世界中眾多的橋梁,高鐵和公路的修建,幾乎都有中國製造的身影。
  • 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 題:「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新華社記者郭爽中國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4月1日起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為世界科學界提供中國智慧,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國技術,為人類外空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貢獻和中國發展經驗……「中國天眼」邀請各國科學家攜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見」未來。遙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學家在未來若干年間將因「中國天眼」變得更為「火眼金睛」。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重大科學發現往往離不開尖端科研儀器。天文學界通常認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類能看見的發光物質。
  • "天眼"仍在探索,可最懂它的那個人卻走了
    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東被追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身著黑色夾克衫、皮膚略顯黝黑、銜著一根香菸……記者曾與南仁東有過一面之緣,初次見面時,很難將這位已過古稀的老者與天文學家聯繫在一起。然而,就是看似普普通通的他,卻締造出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一隻「眼睛」——中國天眼。
  • 為特斯拉、中國天眼供電,這家佛企攻克「世界難題」
    一輛流線型汽車緩緩開進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在這裡充電15分鐘,就可再開上250公裡。這背後,離不開赫茲曼電力(廣東)有限公司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技術,「我們做的是歐洲地區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國內也將我們列入特斯拉供應鏈電源廠家。」赫茲曼副總經理兼研發部長麥建國介紹道。
  • 電視劇《中國天眼》在平塘開機
    4月26日,電視劇《中國天眼》開機新聞發布會在貴州平塘舉行。據了解,該劇是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首批100部重點電視劇劇目和中央電視臺「七十周年」獻禮劇重點選題。   該劇改編自中共中央宣傳部2018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著名導演杜軍執導,編劇是國家一級作家王宏甲, 著名演員成泰燊領攜主演。 集中展現了被譽為大國重器的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時代楷模南仁東「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堅毅執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至誠報國、奉獻人民」的傑出風範。該劇將在今年9月底製作完畢,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
  • 「十三五」時期 杭州動漫遊戲產業發展十大亮點
    亮點二創新展會服務模式,中國國際動漫節推陳出新精彩紛呈「十三五」期間,中國國際動漫節專業化、國際化、產業化、品牌化、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亮點五「金猴獎」大賽權威引領,「以賽促產」動漫新生態逐步形成依託中國國際動漫節這一重要平臺,「金猴獎」大賽、中國COSPLAY超級盛典、聲優大賽、「天眼杯」中國(杭州)國際少兒漫畫大賽、「新星杯」故事型原創漫畫大賽、「我是動漫王」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 美軍公開UFO視頻,中國人也要找外星人:中國天眼可探索太空生物
    4月28日,我國科學院天文臺網報導稱「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迎來地外文明探索的任務。」 據了解,中國天眼是中國天文臺主導研發建設的自主太空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