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部著名歌劇,你了解嗎?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吧。
《白毛女》
2011年大型民族歌劇
「白毛女」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來說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作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
《小二黑結婚》
創作於1952年
1953年1月由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首演於北京實驗劇場,並為1956年第―屆全國音樂周的上演劇目。講得是抗戰時期小二黑與小芹歷經磨難終成眷屬的故事。當時轟動一時,至今仍廣為流傳。
《劉胡蘭》
1948年由戰鬥劇社集體創作
歌劇版《劉胡蘭》由魏風、劉蓮池等執筆並首演。1954年中央實驗歌劇院重新創作演出,由陳紫、茅沅、葛光銳作曲,於村、海嘯、盧肅等編劇,郭蘭英主演。講述1947年1月12日,山西軍閥閻錫山的軍隊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為營救黨支部書記石德輝等同志,不幸被捕。劉胡蘭堅貞不屈,毛澤東得悉,為之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洪湖赤衛隊》
1961年上映的歌劇藝術片
《洪湖赤衛隊》是由謝添執導,由王玉珍等主演。1930年,湖北沔陽縣委為配合紅軍行動,暫時把赤衛隊撤離彭家墩。國民黨保安團與彭家墩惡霸、白極會頭子彭霸天趁紅軍轉移暫離洪湖之際,捲土重來,妄圖復闢。洪湖赤衛隊在鄉黨支部書記韓英和隊長劉闖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艱苦曲折的鬥爭。
《草原之歌》
中央歌劇院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歌劇《草原之歌》,一九五五年首演於北京。此劇以它引人入勝的劇情和民族色彩濃鬱的音樂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曾在全國範圍內產生過廣泛的影響,並獲得國際友人的高度評價。《草原之歌》是建國以後以少數民族生活為題材的大型歌劇。
《紅霞》
195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紅霞》影片講述在江西蘇區紅霞與敵人鬥智鬥勇,最終協助紅軍殲滅了敵人卻犧牲自己的故事。
《劉三姐》
風光音樂故事片
《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0年攝製的故事片,根據廣西僮族民間傳說改編。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
《紅珊瑚》
1961年上映的中國歌劇電影
《紅珊瑚》是由俞慎執導,任桂珍、籍娛親等主演。講述了漁霸七奶奶為巴結國民黨軍官竇司令,將漁家女珊妹租給竇司令為妾。途中珊妹跳海逃到一個島上,遇到解放軍王永剛和疑似戀人的阿青而得救。
《江姐 》
以四川民歌的音樂為主
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將小說《紅巖》中有關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劇舞臺,這就是歌劇《江姐》;此劇由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全劇以四川民歌的音樂為主要素材,既有強烈的戲劇性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又有優美流暢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畫了英雄人物形象。
《王貴與李香香》
原詩濃鬱的民歌風格
《王貴與李香香》以劉志丹創建陝甘革命根據地為時代背景,反映了死羊灣農民反抗地主迫害的鬥爭,並描寫了王貴與李香香在鬥爭中萌發的堅貞愛情。
作者:清新歲月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