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歌劇是一座高貴華麗的皇冠,那麼詠嘆調就是這座皇冠上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璀璨明珠。
自1597年誕生的第一部歌劇《達芙妮》,到得以完整保存的《尤麗狄茜》,到真正意義上的歌劇《奧菲歐》,再到後來《費加羅的婚禮》、《卡門》、《茶花女》等等經典的傳世之作問世。歌劇都離不開格魯克、莫扎特、多尼採蒂、貝裡尼、華格納、比才、威爾第、普契尼、羅西尼、德彪西等等偉大作曲家們精心的創作,而歌劇中的那些優美動聽的詠嘆調,更是讓人過耳難忘,傳唱至今……
今天,中國少兒音樂培訓將與大家共賞十首一生必聽的世界著名歌劇詠嘆調。
✿ 詠嘆調簡介
詠嘆調(Aria),即抒情調。這是一種有伴奏的一個聲部或幾個聲部以優美的旋律表現出演唱者感情的獨唱曲,它可以是歌劇,輕歌劇,神劇,受難曲或清唱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音樂會詠嘆調。
✿ 詠嘆調的發展歷史
17世紀末,隨著歌劇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宣敘調的平淡,希望有更富於感情色彩的表現形式,詠嘆調就在此時產生了。
由於詠嘆調的結構較自由,因此在誕生之初就常常與朗誦式的宣敘調相比。詠嘆調一般篇幅較大,音域寬,技巧性強,在歌劇中主要集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常用用管弦樂隊或鍵盤樂器伴奏。詠嘆調的旋律特徵主要是富於歌唱性、抒情性(不再是單調的敘述情節)、有講究的伴奏(宣敘調是幾乎沒有伴奏或只有簡單的陪襯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為三段式;宣敘調的結構則十分鬆散)。
由於當時對宣敘調感到乏味的聽眾非常喜愛詠嘆調,以致到18世紀詠嘆調完全統治了歌劇。
18世紀時,詠嘆調的結構變得程式化,一般為A+B+A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特別是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中。
過於嚴格的程式化,阻礙了劇情發展,著名作曲家格魯克就在在其歌劇改革中打破了這種格式。
✿ 聲樂詠嘆調與器樂詠嘆調
詠嘆調在歌劇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單獨作為音樂會曲目。但一些歌唱性較強的器樂作品也可稱為詠嘆調,如巴赫的《布蘭登堡變奏曲》。
歌劇中的詠嘆調一般是主角的獨唱,在一部歌劇裡至少有一首,有時也會有兩首。它的作用就象是戲劇中的「獨白」,表現出人物的特徵,而且它往往整部歌劇中最精彩的唱段。除開歌劇,詠嘆調還大量出現在歌劇和清唱劇中。
此外,詠嘆調可以提供給歌唱者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表現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因此,幾乎所有著名的歌劇作品,主角的詠嘆調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 視頻來啦 ♬
♪ 《今夜無人入睡》
(Nessun dorma) ♪
——選自《圖蘭朵》(Turandot)(普契尼 曲)
歌劇《圖蘭朵》描寫的是發生在中國元朝北京的故事。冷酷的公主向前來的求婚的人出了三個謎題,猜中了便可成為駙馬,否則,會被處死。韃靼王子卡拉夫猜中了迷題,公主轉而懇求這個無名青年給她自由,卡拉夫則回答,如果公主在第二天黎明前猜對了他的名字,他可以放棄贏來的權利,甚至是付出生命。公主隨即派人在全城打聽,全城人不許睡覺,可到第二天黎明依然沒有打聽到王子的名姓。最後,公主承認王子叫「愛情」,卡拉夫徵服了公主冷酷的心。
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Nessun dorma)是卡拉夫猜中謎語之後,回到住處思念公主的一首詠嘆調。表現卡拉夫王子對公主的熱情和贏得愛情的信心。
♪ 《愛情是只自由鳥》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
——選自《卡門》(Carmen)(比才 曲)
歌劇《卡門》的著名詠嘆調《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現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這首詠嘆調講述了卡門被逮捕後,龍騎兵中尉蘇尼哈親自審問她,可她卻漫不經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調,此曲形象地表現出卡門放蕩不羈的性格。還是這一幕中,卡門在引誘唐·豪塞時,又唱出另一個著名的詠嘆調,是一首西班牙舞蹈節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熱情而又有幾分野氣, 進一步刻畫了卡門性格中的直率和潑辣。
♪ 《晴朗的一天》
(Un bel di vedremo) ♪
——選自《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普契尼 曲)
《晴朗的一天》是歌劇《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的一首著名的詠嘆調。講述了平克爾頓出國後,女僕認為他不會回來,但忠於愛情的蝴蝶夫人卻不停地幻想著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平克爾頓乘軍艦歸來的幸福時刻。她面對著大海,唱出了著名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普契尼在這裡運用了朗誦式的旋律,細緻地刻畫了蝴蝶夫人內心深處對幸福的嚮往。音樂近似說白,形象生動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來的迫切心情。
♪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Non più andrai) ♪
——選自《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莫扎特 曲)
在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阿爾瑪維瓦伯爵移情於女僕蘇珊娜。伯爵夫人羅西娜對此非常痛苦,後來在費加羅的幫助下,使伯爵的不軌行為敗露。於是,既挽救了伯爵與羅西娜的愛情,又使蘇珊娜與費加羅完婚。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費加羅婚禮》中一首著名的詠嘆調,也是男中音詠嘆調經典。凱魯比諾是伯爵的童僕,整日幻想愛情。這是凱魯比諾要去軍隊服役時,費加羅唱給他的一首詠嘆調。整首歌曲既有陽剛之氣,又不乏幽默和樂觀。
♪ 《為藝術,為愛情》
(Vissi d'arte) ♪
——選自《託斯卡》(Tosca)(普契尼 曲)
歌劇《託斯卡》中,歌唱家託斯卡的情人卡瓦拉多西為了正義而被捕,邪惡的警察總監企圖使託斯卡犧牲愛情,讓託斯卡用自己的愛情換取卡瓦拉多西的生命。警察總監在迫使託斯卡做出最後的選擇時,她跪倒在地,向蒼天表白「為藝術,為愛情」獻身。
《為藝術,為愛情》(Vissi d'arte)是一首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它旋律優美,結構精緻,和聲豐富,情感細膩,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
♪ 《鬥牛士之歌》
(Vivat! Vivat le torero) ♪
——選自歌劇《卡門》(Carmen)(比才 曲)
《鬥牛士之歌》是歌劇《卡門》中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唱的一段選曲。酒店裡的人們發現了著名的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出現在街頭,於是,人們邀請鬥牛士來喝一杯,鬥牛士舉起酒杯,在歌聲裡描繪著鬥牛的驚險場面。
♪ 《漫步街上》
(Quando m'en vo) ♪
——選自《藝術家的生涯》(普契尼 曲)
在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穆塞塔和馬切洛雖然分分和和、吵吵鬧鬧,但是內心深處都深愛著彼此。聖誕前夜,穆塞塔雖然在表面上委身於富有的老頭阿爾欽多羅,但內心卻對馬切洛有著無限的愛戀。她唱起這首「漫步街上」來述說自己對馬切洛的愛情和嚮往。
《漫步街上》也是一首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該曲將輕盈優美、瀟灑翩翩的穆塞塔的形象出色地刻畫了出來。
♪ 《復仇火焰在心中燃燒》
(Der Ho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
——選自歌劇《魔笛》(Die Zauberflote)(莫扎特 曲)
歌劇《魔笛》是莫扎特創作的一部作品,該劇音樂生動優美,充滿了神奇的光彩,併集古典歌劇精華於一身。
《魔笛》故事講述米諾王子在森林中戲劇性的來到了夜後的王國。他看到夜後女兒帕米娜的畫像,並且愛上了她。夜後要求塔米諾前往光明之神薩拉斯特羅的宮殿救回被搶走的帕米娜。王子歷經一番磨難找到了帕米娜,並經過了一系列的考驗取得勝利。黑暗被摧毀,人們感雷射明之力,歌頌神聖的愛情。
劇中的這首由夜後演唱的《復仇火焰在心中燃燒》被譽為難度最高的女高音詠嘆調,不僅有高難度的技巧,而且極富藝術表現力。
♪ 《我親愛的爸爸》
(Oh! mio babbino caro) ♪
——選自《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普契尼 曲)
歌劇《賈尼·斯基基》的故事發生在1299年佛羅倫斯富有的博索家中。博索剛剛去世,留下了大筆的遺產,當人們正在為遺產手忙腳亂時,一對年輕的戀人為愛情苦惱。親屬們極力反對博索的侄子與賈尼·斯基基之女勞萊達的愛情,賈尼·斯基基要將女兒帶走,勞萊達懇求父親允許他們相愛,隨即而唱出了這首著名的詠嘆調。
♪ 《鞭打我吧》
(Batti, batti, o bel Masetto) ♪
——選自歌劇《唐·璜》(Don Giovanni)(莫扎特 曲)
歌劇《唐·璜》取材於西班牙一個民間傳說。唐·璜是一個浪蕩公子,採琳娜曾經被唐·璜迷惑,動搖了她對未婚夫馬賽多的感情。但唐·璜追求採琳娜的陰謀沒有得逞。採琳娜安慰既傷心又氣憤的馬賽多,唱起了這首著名的詠嘆調《鞭打我吧》。
結語:在音樂流派日益繁多的今天,像這樣欣賞一場豐富的古典音樂盛宴其實是十分難得的。尤其是在歌劇欣賞中,詠嘆調有助於理解劇情和有利於個人欣賞水平及修養的提升,陶冶情操。所以,熱愛音樂的讀者們不妨多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