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聽的10首世界著名歌劇詠嘆調

2021-02-28 少兒音樂教育

如果說歌劇是一座高貴華麗的皇冠,那麼詠嘆調就是這座皇冠上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璀璨明珠。

自1597年誕生的第一部歌劇《達芙妮》,到得以完整保存的《尤麗狄茜》,到真正意義上的歌劇《奧菲歐》,再到後來《費加羅的婚禮》、《卡門》、《茶花女》等等經典的傳世之作問世。歌劇都離不開格魯克、莫扎特、多尼採蒂、貝裡尼、華格納、比才、威爾第、普契尼、羅西尼、德彪西等等偉大作曲家們精心的創作,而歌劇中的那些優美動聽的詠嘆調,更是讓人過耳難忘,傳唱至今……

今天,中國少兒音樂培訓將與大家共賞十首一生必聽的世界著名歌劇詠嘆調。

詠嘆調簡介

詠嘆調(Aria),即抒情調。這是一種有伴奏的一個聲部或幾個聲部以優美的旋律表現出演唱者感情的獨唱曲,它可以是歌劇,輕歌劇,神劇,受難曲或清唱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音樂會詠嘆調。

詠嘆調的發展歷史

17世紀末,隨著歌劇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宣敘調的平淡,希望有更富於感情色彩的表現形式,詠嘆調就在此時產生了。

由於詠嘆調的結構較自由,因此在誕生之初就常常與朗誦式的宣敘調相比。詠嘆調一般篇幅較大,音域寬,技巧性強,在歌劇中主要集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常用用管弦樂隊或鍵盤樂器伴奏。詠嘆調的旋律特徵主要是富於歌唱性、抒情性(不再是單調的敘述情節)、有講究的伴奏(宣敘調是幾乎沒有伴奏或只有簡單的陪襯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為三段式;宣敘調的結構則十分鬆散)。

由於當時對宣敘調感到乏味的聽眾非常喜愛詠嘆調,以致到18世紀詠嘆調完全統治了歌劇。

18世紀時,詠嘆調的結構變得程式化,一般為A+B+A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特別是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中。

過於嚴格的程式化,阻礙了劇情發展,著名作曲家格魯克就在在其歌劇改革中打破了這種格式。

聲樂詠嘆調與器樂詠嘆調

詠嘆調在歌劇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單獨作為音樂會曲目。但一些歌唱性較強的器樂作品也可稱為詠嘆調,如巴赫的《布蘭登堡變奏曲》。

歌劇中的詠嘆調一般是主角的獨唱,在一部歌劇裡至少有一首,有時也會有兩首。它的作用就象是戲劇中的「獨白」,表現出人物的特徵,而且它往往整部歌劇中最精彩的唱段。除開歌劇,詠嘆調還大量出現在歌劇和清唱劇中。

此外,詠嘆調可以提供給歌唱者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表現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因此,幾乎所有著名的歌劇作品,主角的詠嘆調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 視頻來啦

《今夜無人入睡》

(Nessun dorma)

——選自《圖蘭朵》(Turandot)(普契尼 曲)

歌劇《圖蘭朵》描寫的是發生在中國元朝北京的故事。冷酷的公主向前來的求婚的人出了三個謎題,猜中了便可成為駙馬,否則,會被處死。韃靼王子卡拉夫猜中了迷題,公主轉而懇求這個無名青年給她自由,卡拉夫則回答,如果公主在第二天黎明前猜對了他的名字,他可以放棄贏來的權利,甚至是付出生命。公主隨即派人在全城打聽,全城人不許睡覺,可到第二天黎明依然沒有打聽到王子的名姓。最後,公主承認王子叫「愛情」,卡拉夫徵服了公主冷酷的心。

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Nessun dorma)是卡拉夫猜中謎語之後,回到住處思念公主的一首詠嘆調。表現卡拉夫王子對公主的熱情和贏得愛情的信心。

《愛情是只自由鳥》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選自《卡門》(Carmen)(比才 曲)

歌劇《卡門》的著名詠嘆調《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現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這首詠嘆調講述了卡門被逮捕後,龍騎兵中尉蘇尼哈親自審問她,可她卻漫不經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調,此曲形象地表現出卡門放蕩不羈的性格。還是這一幕中,卡門在引誘唐·豪塞時,又唱出另一個著名的詠嘆調,是一首西班牙舞蹈節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熱情而又有幾分野氣, 進一步刻畫了卡門性格中的直率和潑辣。

《晴朗的一天》

(Un bel di vedremo)

——選自《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普契尼 曲)

《晴朗的一天》是歌劇《蝴蝶夫人》在第二幕中的一首著名的詠嘆調。講述了平克爾頓出國後,女僕認為他不會回來,但忠於愛情的蝴蝶夫人卻不停地幻想著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平克爾頓乘軍艦歸來的幸福時刻。她面對著大海,唱出了著名的詠嘆調《晴朗的一天》。普契尼在這裡運用了朗誦式的旋律,細緻地刻畫了蝴蝶夫人內心深處對幸福的嚮往。音樂近似說白,形象生動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來的迫切心情。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Non più andrai)

——選自《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莫扎特 曲)

在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阿爾瑪維瓦伯爵移情於女僕蘇珊娜。伯爵夫人羅西娜對此非常痛苦,後來在費加羅的幫助下,使伯爵的不軌行為敗露。於是,既挽救了伯爵與羅西娜的愛情,又使蘇珊娜與費加羅完婚。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是《費加羅婚禮》中一首著名的詠嘆調,也是男中音詠嘆調經典。凱魯比諾是伯爵的童僕,整日幻想愛情。這是凱魯比諾要去軍隊服役時,費加羅唱給他的一首詠嘆調。整首歌曲既有陽剛之氣,又不乏幽默和樂觀。

《為藝術,為愛情》

(Vissi d'arte)

——選自《託斯卡》(Tosca)(普契尼 曲)

歌劇《託斯卡》中,歌唱家託斯卡的情人卡瓦拉多西為了正義而被捕,邪惡的警察總監企圖使託斯卡犧牲愛情,讓託斯卡用自己的愛情換取卡瓦拉多西的生命。警察總監在迫使託斯卡做出最後的選擇時,她跪倒在地,向蒼天表白「為藝術,為愛情」獻身。

《為藝術,為愛情》(Vissi d'arte)是一首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它旋律優美,結構精緻,和聲豐富,情感細膩,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

《鬥牛士之歌》

(Vivat! Vivat le torero)

——選自歌劇《卡門》(Carmen)(比才 曲)

《鬥牛士之歌》是歌劇《卡門》中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唱的一段選曲。酒店裡的人們發現了著名的鬥牛士埃斯卡米洛出現在街頭,於是,人們邀請鬥牛士來喝一杯,鬥牛士舉起酒杯,在歌聲裡描繪著鬥牛的驚險場面。

《漫步街上》

(Quando m'en vo)

——選自《藝術家的生涯》(普契尼 曲)

在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穆塞塔和馬切洛雖然分分和和、吵吵鬧鬧,但是內心深處都深愛著彼此。聖誕前夜,穆塞塔雖然在表面上委身於富有的老頭阿爾欽多羅,但內心卻對馬切洛有著無限的愛戀。她唱起這首「漫步街上」來述說自己對馬切洛的愛情和嚮往。

《漫步街上》也是一首經典的女高音詠嘆調,該曲將輕盈優美、瀟灑翩翩的穆塞塔的形象出色地刻畫了出來。

《復仇火焰在心中燃燒》

(Der Ho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選自歌劇《魔笛》(Die Zauberflote)(莫扎特 曲)

歌劇《魔笛》是莫扎特創作的一部作品,該劇音樂生動優美,充滿了神奇的光彩,併集古典歌劇精華於一身。

《魔笛》故事講述米諾王子在森林中戲劇性的來到了夜後的王國。他看到夜後女兒帕米娜的畫像,並且愛上了她。夜後要求塔米諾前往光明之神薩拉斯特羅的宮殿救回被搶走的帕米娜。王子歷經一番磨難找到了帕米娜,並經過了一系列的考驗取得勝利。黑暗被摧毀,人們感雷射明之力,歌頌神聖的愛情。
劇中的這首由夜後演唱的《復仇火焰在心中燃燒》被譽為難度最高的女高音詠嘆調,不僅有高難度的技巧,而且極富藝術表現力。

《我親愛的爸爸》

(Oh! mio babbino caro)

——選自《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普契尼 曲)

歌劇《賈尼·斯基基》的故事發生在1299年佛羅倫斯富有的博索家中。博索剛剛去世,留下了大筆的遺產,當人們正在為遺產手忙腳亂時,一對年輕的戀人為愛情苦惱。親屬們極力反對博索的侄子與賈尼·斯基基之女勞萊達的愛情,賈尼·斯基基要將女兒帶走,勞萊達懇求父親允許他們相愛,隨即而唱出了這首著名的詠嘆調。

《鞭打我吧》

(Batti, batti, o bel Masetto)

——選自歌劇《唐·璜》(Don Giovanni)(莫扎特 曲)

歌劇《唐·璜》取材於西班牙一個民間傳說。唐·璜是一個浪蕩公子,採琳娜曾經被唐·璜迷惑,動搖了她對未婚夫馬賽多的感情。但唐·璜追求採琳娜的陰謀沒有得逞。採琳娜安慰既傷心又氣憤的馬賽多,唱起了這首著名的詠嘆調《鞭打我吧》。

結語:在音樂流派日益繁多的今天,像這樣欣賞一場豐富的古典音樂盛宴其實是十分難得的。尤其是在歌劇欣賞中,詠嘆調有助於理解劇情和有利於個人欣賞水平及修養的提升,陶冶情操。所以,熱愛音樂的讀者們不妨多聽哦~~~

相關焦點

  • 歌劇的靈魂,情感的宣洩,欣賞十首世界著名歌劇詠嘆調
    歌劇詠嘆調嘆的正是生命的無奈和悽美的愛,唱出了不知多少的悲歡離合,它把歌劇的思想高度集中起來,呈現出整部歌劇的靈魂,並深深地感染著人們……今天,「影音新生活」與大家欣賞十首世界著名歌劇詠嘆調。歌劇《卡門》的著名詠嘆調《愛情是只自由的小鳥》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充分表現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這首詠嘆調講述了卡門被逮捕後,龍騎兵中尉蘇尼哈親自審問她,可她卻漫不經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調。
  • 一生必聽的十大世界著名歌劇
    、旋律動人而得以延續至今接下來我們一起暢遊歌劇的海洋品味10大史上最佳歌劇的魅力1《弄臣》《弄臣》是由朱塞佩·威爾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劇,與該劇原名為薇奧莉塔,也是劇中女主人公的名字,用來凸顯此劇是以巴黎交際花阿爾豐西那·普萊茜的一生為原型的。該劇於1853年在威尼斯首映,是現存的最打動人心的歌劇之一。故事梗概薇奧莉塔與阿弗列德相愛,離開了上流社會。不久因耗盡積蓄,薇奧莉塔開始變賣家產。
  • 美聲|著名男高音莫納科演唱詠嘆調「女人善變」選自歌劇《弄臣》
    莫納科是被譽為「黃金小號」的擁有宏大音量、優美音色和深刻藝術表現力的傑出男高音,是上世紀義大利男高音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之一。《弄臣》(Rigoletto)是由威爾第作曲的著名三幕歌劇,與《茶花女》、《遊吟詩人》並稱為威爾第中期的三大傑作。義大利語劇本由範切斯科.皮亞威基於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所作的法語戲劇《國王的弄臣》改編而成。
  • 解讀亨德爾歌劇詠嘆調《讓我痛哭吧》
    《讓我痛哭吧》是亨德爾歌劇《雷納爾多》中的一段詠嘆調,這首作品不同於以往脫離歌詞內容、炫耀花腔技巧、的演唱風格,重在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性格和情感。當時的歌唱家是演出的中心,作曲家處於從屬地位,劇情是拼湊的,歌唱家全神貫注於即興表演各種花腔、快速樂句和裝飾音,極力炫耀自己驚人的絕技,觀眾也主要聽一段詠嘆調結束前的華彩樂段。這種以閹人歌手為代表的,脫離歌詞內容、炫耀花腔技巧、堆砌各種裝飾音、形式主義的演唱風格,一度佔據歌劇演出的主導地位,使歌劇漸漸變得蒼白和令人乏味。
  • 美聲|著名女高音卡佳·裡恰蕾莉演唱詠嘆調「主人,請聽我說」選自歌劇《圖蘭朵》
    卡佳·裡恰蕾莉(Katia Ricciarelli,1946.1.16-)義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早年就讀於威尼斯馬爾切洛音樂學院,1969年於義大利皇家帕爾瑪歌劇院首次登臺參演歌劇《波希米亞人》,1971年參加義大利國家電視臺舉辦的「威爾第之聲」聲樂比賽並一舉奪冠,從此開啟了她輝煌的演唱職業生涯。尤其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達到其演唱事業的頂峰。
  • 歌劇中的詠嘆調
  • 【詠嘆調】世界第一男高音弗蘭克·科萊裡:「多麼冰涼的小手」(選自歌劇《藝術家的生涯》)
    全劇有許多動人而且富於戲劇性的唱段, 《冰涼的小手》這段詠嘆調是劇中男女主角初次相遇,男主角對心上人愛慕之情的傾心表達。該曲為世界美聲男高音的試金石。「多麼冰涼的小手」是魯道夫這一歌劇角色在歌劇中的一首詠嘆調,這個唱段由於其演繹詮釋有相當難度而被譽為世界男高音的試金石,也正因為如此,如何正確理解和演唱這首作為男高音保留曲目的經典詠嘆調成為聲樂演唱領域不斷被人揣摩和思考的問題。
  • 一場帶你聽遍世界歌劇著名曲目!
    出演了許多著名歌劇,如:《波西米亞人》,《弄臣》,《蝴蝶夫人》,《茶花女》,《安魂曲》,《託斯卡》,《阿依達》,《埃爾納尼》等。自2011年以來,他每年都在莫斯科著名的斯韋特蘭諾夫斯基大廳舉行獨唱音樂會。2018年5月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了獨唱音樂會,再次扮演奧賽羅的角色。曾在許多著名的歌劇比賽中獲獎。
  • 詠嘆調聽多了,我都學會了義大利語
    十七世紀末,隨著歌劇的迅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宣敘調的平淡,希望有更富於感情色彩的表現形式,詠嘆調於是應運而生。在歌劇中,詠嘆調一般是主角的獨唱,在一部歌劇裡至少有一首,有時也會有兩首。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結構完整,需要演員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還可以拿出來單獨作為音樂會的獨唱節目來演唱。一些歌唱性、抒情性較強的器樂作品也稱詠嘆調。
  • 古典音樂啟蒙|這40首名家名曲必聽必收藏
    古典音樂便是這樣一座橋梁,連接現實與美好、以及更廣闊的世界,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古典音樂的種子,孩子的潛能便會自由地生長。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這份「必聽」的古典音樂聽單。說它「必聽」,因為每一首樂曲都太經典了,你聽到第一句大概就能立刻哼出下面的旋律。但是很多人的古典音樂認知還都處在「逛超市聽個耳熟」的階段,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 威爾第歌劇《弄臣》及其著名詠嘆調
    該部歌劇使帕瓦羅蒂得到了藝術界的肯定,沒有比威爾弟歌劇《弄臣》裡的曼圖瓦公爵的角色更適合帕瓦羅蒂來表演了。在這部影片裡,帕瓦羅蒂把這個玩弄女人感情的流氓演得太絕了。那段《女人善變》也是帕瓦羅蒂唱得最有感覺的唱段了。如果說魯道夫是帕瓦羅蒂成功塑造的第一個角色,那麼曼圖瓦公爵這個角色和《弄臣》這部歌劇才是讓帕瓦羅蒂真正傾倒了全世界的作品。
  • 一生必聽的10首世界著名浪漫鋼琴曲
    今天,誠意邀請您與心愛的人一起聆聽10首世界著名的浪漫鋼琴曲,共同尋找愛的迴響。 夢中的婚禮 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在1808-1810年間,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
  • 知識|歌劇中的詠嘆調與宣敘調
    詠嘆調(Aria)即抒情調。這是一種配有伴奏的一個聲部或幾個聲部以優美的旋律表現出演唱者感情的獨唱曲,它可以是歌劇,輕歌劇,神劇,受難曲或清唱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音樂會詠嘆調。詠嘆調有許多通用的類型,是為發揮歌唱者的才能並使作品具有對比而設計的。   詠嘆調是西洋歌劇、神劇或康塔塔等戲劇中一種極富抒情性、戲劇性的獨唱樂段。一般篇幅較大,音域寬,技巧性強,用於集中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
  • 燃燒的歌劇(圖)|詠嘆調|威爾第_網易新聞
    大劇院在2014年製作推出的這部《遊吟詩人》,今次以不同的陣容再次上演,不僅在於愉悅我們的耳目,同時也讓我們審視世界經典歌劇藝術形態的精妙。  飾演萊奧諾拉的女高音張立萍在第一幕經典詠嘆調「寧靜的夜」中,音色圓潤通透,終極高音以極為舒展的感覺唱出,遊刃有餘。她以出色的氣息控制使得連音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境界,為威爾第的旋律線提供了極大的延展空間。
  • 古典發燒必備,10首世界著名音樂會序曲
    回顧序曲的歷史,最初的序曲僅僅是作為歌劇或者音樂會開場前的暖場曲,會主要作用提醒觀眾們音樂會即將開場,並且調動觀眾情緒。在後續的發展中,作曲家們慢慢注意到序曲的魅力,慢慢在歌劇序曲上花更多的時間創作,而序曲也從暖場變成帶有預示劇情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些世界著名的序曲作品。
  • 聆聽七首莫扎特為男中低音所寫的音樂會詠嘆調
    晚課經及晚課經讚美詩;25部讚美詩等小型宗教作品;8部人聲與樂隊的二重唱、重唱10部人聲與鋼琴或多種樂器的重唱;約40首藝術歌曲及56首音樂會詠嘆調作品。 音樂會詠嘆調(concert aria)的由來可以追溯至17至18世紀的法國宣敘調性質的獨唱歌曲(récit),在一些較大型的經文歌中,部分片段經常被歌唱家單獨演唱,也就形成了後來的concert aria。
  • 10首經典雋永的歌劇作品,聽完不枉此生
    >《Una furtiva lagrima(一顆偷偷落下的眼淚)》,出自義大利著名作曲家Gaetano Donizetti所著歌劇《愛的甘醇(l'Elisir D 'Amore)》第二幕中的浪漫曲,此版本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演唱。
  • 詠嘆調《我親愛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各個版本,都聽落淚了
    )中一首詠嘆調,降A大調。這首詠嘆調被公認為是歌劇具有代表性的傑作之一。吉亞卡摩·普契尼(全名Giacomo 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 María Puccini)1858年12月22日,生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盧卡。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十九世紀末至歐戰前真實主義歌劇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帕瓦羅蒂10周年! | 50首最值得收藏的經典歌曲
    帕瓦羅蒂是有史以來商業上最為成功的男高音歌唱家。他憑藉自然平滑的歌唱和帶有金屬光澤的高音稱霸上世紀60-70年代歌劇界。他錄製了大量歌劇全本以及單首詠嘆調,還跨界進入流行音樂的領域。其音色品質在世界範圍內皆贏得廣泛聲譽,由此確立了二十世紀最佳男高音之一的歷史地位。 帕瓦羅蒂一生的著名演出浩如煙海、令人眼花繚亂。
  • 靈魂之聲:賞析歌劇中的女聲詠嘆調
    歌劇詠嘆調是歌劇劇情高潮時的藝術體現,也是歌劇的靈魂,是主人公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對感情的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