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森林》第一季
早先幾乎不看韓劇,但最近在家時間一長,其它都看的差不多了,實在沒什麼好看的,就在無意中搜入韓劇陣營當中。沒想到竟然發現了不少好東西。前一段時間看完了的《秘密森林》第一季(2017年)感覺就很不錯。可以說編、導、演俱佳吧。
就拿演員來說,表情單一的冷調演員——也就是所謂的「面癱演員」——看過不少,尤其在動作劇裡,但像曹承佑這樣在極其狹窄的表演空間裡,憑藉近乎單一的表情和少量的臺詞便將檢察官黃始木演繹得風生水起,倒還真是不多見。之前我比較喜歡艾德·哈裡斯那個類型的,烏爾裡希·穆埃在《竊聽風暴》表現得也很牛掰。我對曹承佑不熟悉,不過至少在《秘密森林》的表演中,可以說是細節控了。
裴鬥娜表現得也差不多,用為數不多的表情動作和臺詞,就把女警韓汝真給演得活靈活現,不膩不躁,很真實,在本劇中與表演對手曹承佑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也可以說是珠聯璧合。
其他的人物塑造也是個性生動,形象鮮明,比如檢察長李昌浚、檢察官徐東宰、監察科長尹世元。還有後來接任李昌浚的三部部長,僅用一兩個(確切地說是一個,就是當眾批評李昌浚辭職的那個。第二個已經開始表態了)小橋段來塑造他的角色主線,為最後支持黃始木埋下伏筆。
不過之所以說它是一部深度好劇,不僅是因為演員演得好。主要是它能夠通過一個故事點,從多個個體角度上去展開錯綜複雜的人格現象和藏汙納垢的社會陰暗,以及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所持有的不同的鬥爭方法論,深刻而真實揭示出韓國權力集團的腐敗狀況。不過本劇並沒有停留在這個現象上,而是在權力腐朽的問題上繼續深耕,通過對所有人的否定來表現權力腐敗的根深蒂固。這話反過來說,就是所有人都不得不向腐敗的權力體作出妥協。
我們看到,身處韓國權力中心的「高糖區域」,前途可謂無量,卻最先向國家權力集團宣戰的檢察長李昌浚,為了摧毀他所痛惡的包括家庭在內的罪惡體系,竟然選擇了以暴制暴的道路。他最終以自殺的方式成為被否定到底的人物。但是他留下的問題和證據,又讓他的死成為一場遺憾的悲劇,而這一悲劇同樣置於否定式。
與此相同的還有最終也鋃鐺入獄的檢察科長尹世元。
電視劇從另一個方向上繼續做深入的否定,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冷諷。
那個對正義極端執著、最終扳倒了韓朝集團會長等大人物的檢察官黃始木也不能倖免。為了能在最後時刻將關鍵人物們繩之以法,他也不得不在掌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向在某種程度上支持他的新任檢察長,以及另外五個檢察部長做出了妥協,允許他們自己將腐敗汙點從證據資料中抹掉,相當於保護了六個罪犯。
這也就是說,電視劇在最終並沒有像很多爛劇那樣,乾巴巴地表現正義必然戰勝邪惡。而是開拓了另一個向度,不僅讓黃始木做出了妥協,還從戰功赫赫的黃始木最終被貶偏遠檢察院的結果上,暗示了邪惡依然掌握著強大的權力系統,正義僅僅取得了戰役性的小勝利,對於正與邪的戰爭來說,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犧牲,而且結果並不樂觀。
不過,電視劇終究是大眾娛樂的一部分,編劇和導演顯然並不想讓人們看過之後感到沮喪和鬱悶,畢竟他們不是專業添堵的。在結尾,黃始木因為重案發生,直接被國會重新啟用,建立特檢組。雖然在電視劇的市場營銷上,這不過是為第二季做個鋪墊,但這個鋪墊卻恰恰是現實社會的再現,鬥爭還將繼續,黃始木也許只是一個鬥爭的工具,他代表正義,並為正義貢獻正義,但是正義卻保護不了他。
總的來說,《秘密森林》是一部現實主義張力很強的作品,有點兒沉悶,相較於其它的一些電視劇,在編、導、演上,它的文學性或者說是藝術性被埋藏得很深,幾乎是不動聲色,絕大多數演員都看不出表演的痕跡,故事上也完全可以當紀實劇來看。
從藝術表現特色上說,《秘密森林》是一部非常乾淨的類型劇,沒有多餘的臺詞,沒有狗血的劇情,也沒有虐心的表演和誇張的衝突,看起來驚心動魄,卻又毫無勞累感。電視劇甚至連黃始木和韓汝真的情感戲(還不屬於愛情戲),都處理成了毫無渲染的白描(韓汝真的隨手畫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倒是很符合魯迅的文藝主張「有意義,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其實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角色的服裝表現上窺見一斑。在劇中,服裝效果幾乎被壓抑到了至簡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至簡的表現手法是很危險的,稍不注意就會喪失藝術作品應有的豐富性,成了口水文章。但是這種手法對藝術作品的主體塑造來說,又是絕佳的,絕不會發生喧賓奪主、一團花簇的現象。如果用中國畫的技法等級來評價,這種惜墨如金的手法屬於大家手法。而對於劇組成員來說,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訓練,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把控好少得可憐的演繹工具,在狹窄的表演通道中完成人物的塑造,沒有充分的演技是難以勝任的。
不過說乾淨吧,也有缺憾。黃始木的那個同學金政木總覺得沒什麼用,我一直覺得他是個推進劇情的重要棋子,但劇中的故事設置有點兒令人失望,直到看完我也看不出他到底擔負著什麼特殊使命。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第二季裡會有不俗表現。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編劇對這個角色設置的時間尺度未免有點兒大。
【本文為流浪的筷子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